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8150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该装置包括:由上横向连接杆组、下横向连接杆组、第一竖向支撑杆组、第二竖向支撑杆组以及第一连接杆组、第二连接杆组形成的主框架;纵向连接杆组,第三竖向支撑杆组,纵向连接杆组与第三竖向支撑杆组在与其交叉垂直并在同一平面内的第一横向连接杆连接形成辅支架,并在第一横向连接杆上设有卡线限位装置,第二横向连接杆上设有长度测量仪,整个支架系统的竖向支撑杆上连接有万向轮。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制造方法。该装置保证放线安全可靠,具有可移动性,可重复使用,可对所放线长度进行测量,并具备卡线功能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机械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预应力混凝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在缺少钢材的情况下迅速恢复战争创伤,首先在西欧发展起来的。随着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的进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已经在土木结构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常常要使用到钢绞线。为方便预应力钢绞线运输,常常将预应力钢绞线缠绕成线圈状,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将盘状预应力钢绞线拉直并裁剪到合适的长度,才可以使用。在施工现场人工下料时,为防止开盘时钢绞线弹伤人,需要一个钢绞线固定装置,目前工地上所采用的固定装置大都很简单,就是用钢管搭接的临时装置,该装置不可对放线长度进行直接测量,且每次钢绞线开盘均需搭接一个临时固定装置,使用完后再拆除,费时费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再有临时装置尺寸不好把握,尺寸过大会导致线圈在放线过程中散盘导致线丝交错缠绕,不利于放线。因此急需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绞线放线装置每次均需临时组装、拆卸、不能测量所放钢绞线长度、不使用时不能将线头卡牢,且尺寸大小不规范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的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该装置包括:由上横向连接杆组、下横向连接杆组、第一竖向支撑杆组、第二竖向支撑杆组以及第一连接杆组、第二连接杆组形成的主框架;纵向连接杆组,第三竖向支撑杆组,纵向连接杆组与第三竖向支撑杆组在与其交叉垂直并在同一平面内的第一横向连接杆连接形成的辅支架,并在第一横向连接杆上设有卡线限位装置,第二横向连接杆上设有长度测量仪,整个支架系统的竖向支撑杆上连接有万向轮。
[0007]其中,所述的卡线限位装置由上插槽、固定螺栓以及下槽盒组成。
[0008]其中,所述的长度测量仪由上滚轮、上插槽、计数器、固定螺栓、下槽盒以及下滚轮组成。
[0009]其中,所述的万向轮由滚轮、锁定手柄以及活支总成组成。
[00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制造方法,该制作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
[0011](I)量取预应力钢绞线线圈的直径,线圈厚度,以此确定各连接杆件的尺寸,保证预应力钢绞线线圈可以放入该装置中;[0012](2)将用作竖向支撑的杆件与万向轮连接,万向轮种类为滚轮可锁定型;
[0013](3)将上横向连接杆组、下横向连接杆组、第一竖向支撑杆组、第二竖向连接杆组以及第一连接杆组、第二连接杆组连接形成可移动主框架;
[0014](4)主框架与纵向连接杆组连接,纵向连接杆与第三竖向支撑杆组相连接,纵向连接杆件与第三竖向支撑杆组连接处设置第一横向连接杆,形成辅框架,在第一横向连接杆前端设置第二横向连接杆;
[0015](5)在第一横向连接杆中央设置卡线限位装置,在第二横向连接杆中央设置长度测量仪。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I)该装置为量身定做,结构尺寸合理,与现有技术简易装置相比,能对线圈更好的约束,避免因钢绞线弹射而伤人。
[0019](2)该装置装有万向轮,可以自由移动,在线圈不动的情况下,可移动该钢绞线固定装置,使线圈置于装置内,操作简单易行。同时,在一轮线圈放线完成后,不必将该装置拆卸再重新组装到下一轮线圈上使用,只需将第一连接杆组和第二连接杆组中的一组拆下,然后顺着线圈的方向将该固定装置推进去,重新装好连接杆组,锁定万向轮即可使用,操作简单快捷。
[0020](3)该装置的第一横向连接杆处设有卡线限位装置,将预应力钢绞线线头从中穿过,在预应力钢绞线放线过程中,能有效抑制钢绞线因为牵引而发生不定向弹射,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在不放线的时候,可将钢绞线卡牢,防止其随意变动。
[0021](4)该装置前端第二横向连接杆处设有长度测量仪,可以在放线过程中对钢绞线的长度进行测量,提高了放线效率。
[0022](5)该装置不但可以用于钢绞线线圈放线,还可以用于其他线圈放线工作,例如电缆线线圈放线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发明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发明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中的卡线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发明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中的长度测量仪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发明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中的万向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I第一竖向支撑杆组,2第二竖向支撑杆组,3第一连接杆组,4第二连接杆组,5第一万向轮组,6上横向连接杆组,7卡线限位装置,8长度测量仪,9纵向连接杆组,10第三竖向支撑杆组,11第二万向轮组,12第一横向连接杆,13第二横向连接杆,14第三万向轮组,15下横向连接杆组,16钢绞线线圈,17上插槽,18钢绞线,19固定螺栓,20下槽盒,21上滚轮,22上插槽,23计数器,24钢绞线,25固定螺栓,26下槽盒,27下滚轮,28滚轮,29锁定手柄,30活支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0]如图1所示,本发明钢绞线固定装置包括由上横向连接杆组6、下横向连接杆组15、第一竖向支撑杆组1、第二竖向支撑杆组2以及第一连接杆组3、第二连接杆组4形成的主框架;纵向连接杆组9,第三竖向支撑杆组10,纵向连接杆组9与第三竖向支撑杆组10在与其交叉垂直并在同一平面内的第一横向连接杆12连接形成的辅支架;以及与纵向连接杆组9在同一平面内交叉垂直的第二横向连接杆13,第一横向连接杆12上设有卡线限位装置7,第二横向连接杆13上设有长度测量仪8,整个支架系统的竖向支撑杆上连接有第一万向轮组5、第二万向轮组11和第三万向轮组14。
[0031]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0032](I)量取预应力钢绞线线圈的直径,线圈厚度,以此确定各连接杆件的尺寸,保证预应力钢绞线线圈可以放入该装置中。
[0033](2)将第一竖向支撑杆组I与第三万向轮组连接14、第二竖向支撑杆组2与第一万向轮组5连接以及第三竖向支撑杆组10与第二万向轮组11连接,形成杆轮组合结构,万向轮如图4所示。
[0034](3)将上横向连接杆组6、下横向连接杆组15、第一竖向支撑杆组I和第三万向轮组14组合结构、第二竖向支撑杆组2和第一万向轮组5组合结构以及第一连接杆组3、第二连接杆组4连接形成可移动主框架。
[0035](4)主框架与纵向连接杆组9连接,纵向连接杆9与第三竖向支撑杆组10和第二万向轮组11所形成组合结构相连接,纵向连接杆件9与第三竖向支撑杆组10连接处设置第一横向连接杆12,在纵向连接杆9前端设置第二横向连接杆13,形成辅框架。
[0036](5)最后,在第一横向连接杆12中央设置卡线限位装置7,在第二横向连接杆13中央设置长度测量仪8。至此,本发明预应力钢绞线固定装置制备完成。
[0037]本发明所述的卡线限位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由上插槽17、固定螺栓19及下槽盒20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在放线过程中,由上插槽17和下槽盒20经各自凹凸处衔接咬合在一起,将固定螺栓19拧紧,组成一个狭小的封闭区间,钢绞线18由此区间通过,限制其随意移动;当不需要放线时,可将钢绞线18置于下槽盒20下凹处,放松固定螺栓19,将上插槽17摁下使其将钢绞线18固定住,同时拧紧固定螺栓19。
[0038]本发明所述长度测量仪如图3所示,该装置由上滚轮21、上插槽22、计数器23、固定螺栓25、下槽盒26以及下滚轮27组成,下滚轮27连接计数器23。其工作原理是:在钢绞线放线前,将钢绞线24置于下槽盒26中间的下滚轮27的凹槽中,放松固定螺栓25,将与下槽盒26相互咬合在一起的上插槽22放下,直至钢绞线24也置于上插槽22中间的上滚轮21的凹槽中为止,然后拧紧固定螺栓25,将计数器23清零,拖动钢绞线24,即可在放线过程中测量钢绞线的长度。
[0039]如图4所示,万向轮采用滚轮可锁定型,该万向轮由滚轮28、锁定手柄29以及活支总成30等构件组成。在移动本发明钢绞线装置时,可将万向轮锁定手柄29松开,移动到位后,锁定万向轮,使其不能随意移动。
[0040]如图1所示,本发明钢绞线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0041]将钢绞线线圈16拖至施工现场后,推动该装置至线圈旁边,卸下第二连接杆组4,顺着线圈直径方向将该装置推向线圈,使线圈置于主框架中,装好第二连接杆组4,第一连接杆组3和第二连接杆组4同时起到固定线圈位置的作用,再将万向轮锁定,然后将钢绞线线头穿过第一横向连接杆12上的卡线限位装置7和第二横向连接杆13上的长度测量仪8,即可开始放线。
[0042]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由上横向连接杆组、下横向连接杆组、第一竖向支撑杆组、第二竖向支撑杆组以及第一连接杆组、第二连接杆组形成的主框架;纵向连接杆组,第三竖向支撑杆组,纵向连接杆组与第三竖向支撑杆组在与其交叉垂直并在同一平面内的第一横向连接杆连接下形成的辅支架;并在第一横向连接杆上设有卡线限位装置,第二横向连接杆上设有长度测量仪,整个支架系统的竖向支撑杆上连接有万向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线限位装置由上插槽、固定螺栓以及下槽盒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长度测量仪由上滚轮、上插槽、计数器、固定螺栓、下槽盒以及下滚轮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万向轮由滚轮、锁定手柄以及活支总成组成。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预应力钢绞线圈固定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的工艺步骤如下: (1)量取预应力钢绞线线圈的直径,线圈厚度,以此确定各连接杆件的尺寸,保证预应力钢绞线线圈可以放入该装置中; (2)将用作竖向支撑的杆件与万向轮连接,万向轮种类为滚轮可锁定型; (3)将上横向连接杆组、下横向连接杆组、第一竖向支撑杆组、第二竖向连接杆组以及第一连接杆组、第二连接杆组连接形成可移动主框架; (4 )主框架与纵向连接杆组连接,纵向连接杆与第三竖向支撑杆组相连接,纵向连接杆件与第三竖向支撑杆组连接处设置第一横向连接杆,形成辅框架,在第一横向连接杆前端设置第二横向连接杆; (5)在第一横向连接杆中央设置卡线限位装置,在第二横向连接杆中央设置长度测量仪。
【文档编号】B65H49/16GK103935822SQ201410130794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日
【发明者】田仲初, 蒋田勇, 谢彬, 彭文平, 彭涛, 梁潇 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