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转式导丝集丝重型驱动放卷纱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8394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折转式导丝集丝重型驱动放卷纱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折转式导丝集丝重型驱动放卷纱架,适用30-500kg卷状纱锭放卷,纱锭直接放卷,直接向上到纱架二楼的张力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感应张力反馈给变频器,变频器控制电机驱动放纱,实现张力自动调整。纱线从传感器出来后,通过大角度折转式导丝和集丝机构,把所有丝束送到纱架前段,并形成工艺需要的丝面,到纱架一楼把丝面送到下一工序。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折转式导丝集丝重型驱动放卷纱架涉及30kg-500kg卷状纱锭或类纤维锭 子的放卷装置,尤其是碳纤维原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主动放卷。 折转式导丝集丝重型驱动放卷纱架

【背景技术】
[0002] 在一些纤维的生产中,需要经历两段主要工艺,比如碳纤维的生产中,需要把原丝 生产线的产品,原丝纱锭放卷,再做下一步的氧化碳化处理工序。原丝纱锭越大,碳化线停 车更换纱锭的频率就越低,碳化线的生产效率就越高。随着原丝纱锭的不断增大,需要不同 设计的放丝纱架,以满足恒张力的放卷。传统的机械刹车车或阻尼带摩擦的形式被动放卷。 在小纱锭(小于30kg)的情况下,还能勉强满足纱锭放卷张力控制要求。但是当纱锭重量 较大(30_500kg)时,由于偏心、转动惯性等原因,被动形式的放卷,放出来的纱线张力效果 变化很大,远远达不到放卷张力要求。由于纱锭的变大和丝束数量的增加,整个纱架已经是 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这个庞大的纱架输出给下端工序是一定宽度的丝束面,这个丝束面 不仅需要要恒定的张力,还需要在放卷、导丝和集丝过程中,对丝束少尽量少伤害,不能对 丝束翻转与加捻。传统的用瓷眼孔导,或辊子逐步集丝的设计,会出现蹭丝、伤丝等状况,对 原丝的品质和后续工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现有重型驱动放丝纱架张力波动大、放纱不平稳;开卷、引导等对纤维造 成损坏;纱架宽度越宽,集丝越困难;对整个厂房的空间利用不充分;占地面积大等诸多问 题。本发明提供折转导丝集丝式重型驱动放卷纱架,该纱架不仅能实现纱锭恒张力防卷, 还能有效地引导集中丝束成面,减少对丝束的伤害,节约厂房用地,根据客户的要求灵活设 计,为客户提供一套高品质,高效率的放卷解决方案。[钟亮1]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把本位控制的张力传感器移动到纱 架二楼,将放卷后的丝束直接引导到二楼的张力传感器上,由于放卷后第一丝束接触点距 离纱锭丝面距离较远,所以,不再需要往复摆动杆辅助放丝,第一接触点距离丝面距离远, 这一点与纱锭丝面形成的角度就变小,在小角度下,纱锭往复纺丝就更加平顺,在放丝过程 中,对丝面上相邻的丝束就不会产生摩擦,减少了对丝束的伤害。由于去掉了摆动机构,并 把本地的张力传感器移动到二楼,所以,在纱锭之间,就没有必要留出更大的空间,可以将 纱锭排列得更紧凑,提高对厂房的使用效率。
[0005] 每个纱锭的丝束上行到二楼传感器后,通过第一折转轮,把本来与生产线中轴线 平行的方向扭转成与生产线中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再通过第二个折转装置,把与生产线中 轴线垂直方向的丝束扭转成与生产线中轴线平行的方向,然后丝束沿着生产线中轴平行的 方向前行。由于纱架有多根丝束从一楼上到二楼,所以,需要把每根丝束通过至少两次折转 到与生产线中轴不同距离的位置上,这样,就可以把多根丝束在纱架前段集中成工艺需要 的丝面宽度。折转式导丝和集丝装置是每根丝束都有的,所以,可以方便地实现对每根丝束 的控制,引导和集中,而传统的方式是利用多根辊子的斜度,逐步把多根丝集中到一起,由 于丝束之间的差异,这种传统方式很难同时兼顾到每根丝束的情况,所以不得不借助分丝 梳来实现导向,而丝束与分丝梳的摩擦,对丝束形成伤害,并对丝束内部形成了翻转,影响 了后续工艺的品质。折转式导丝和集丝装置,不受纱架宽度的限制,无论纱架多宽,也不对 多根丝束的引导和集丝形成困难,而对于传统的方式,纱架越宽,要把这些分布的丝束集成 到一定宽度的丝面就越困难,要么加大辊子的斜度,丝束与分丝梳的摩擦就越大;要么在纱 架前方预留大量的空间,让丝束有空间再做集中,浪费大量车间面积与空间。由于传统纱架 因为集丝的困难,必须限制纱架的操作空间,这对人员处理纱锭带来麻烦;传统纱架因为集 丝的困难,必须限制整个纱架的宽度设计,导致厂房的地面空间的浪费,制约了根据客户的 工厂实际,做最优化设计的可能。
[0006] 本专利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折转式的创新设计,可实现对每根丝束的导丝集丝控 制,可以控制丝束的前行轨迹,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丝束的伤害,保证最高的产品品质;张 力传感器提升到二楼,可以更紧凑地排列纱锭,节约空间,同时加大了与纱锭丝面的距离, 保证最优质的往复放卷品质;这两个技术,又同时保证了对生产线建筑空间的最有效利用, 降低用户的总体投资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图1、2是折转式导丝集丝重型驱动放卷纱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折转式导丝集丝 的俯视图;图4是丝束折转原理说明;
[0008] 1-支撑框架 [0009] 2-气涨轴
[0010] 3-纱锭
[0011] 4-驱动电机
[0012] 5-开卷导轮
[0013] 6-矢量变频器
[0014] 7-折转集丝
[0015] 8-丝束折转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 实施例
[0018] 碳纤维原丝锭3安装在气涨轴2上,由电机4驱动开卷放丝,送丝到二楼的张力传 感器6感应纱线张力信号,反馈控制电机驱动放纱,实现闭环控制恒张力放纱。送丝方式如 图中7所示,利用两套折转式导丝机构,把丝束导向生产线中轴附近,在导向与生产线中轴 平行方向,完成导丝和集丝后,从二楼送到一楼,走向下一道工序。
【权利要求】
1. 折转式导丝集丝重型驱动放卷纱架,由主体框架、气涨轴、电机、控制箱、大角度折转 导丝集丝装置构成,其特征是:丝束从纱锭放卷后,到纱架二楼的张力传感器,再通过折转 式导丝集丝装置,可以有效的将散布在立体空间的丝束,恒张力、不翻转、不加捻地引导到 纱架前段,并将多根丝束集中成一个丝束间距均匀的丝面;由于这个折转式导丝集丝装置, 引丝可以与纱架整体平行或者垂直,提供了设计的灵活性,纱架自身宽度与丝面宽度的矛 盾得到有效解决,纱架的高度与操作的难度的矛盾可以有效解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转式导丝集丝重型驱动放卷纱架,其特征是:从纱锭放卷 的丝束,上到纱架二楼的纱锭传感器后,通过折转式导丝集丝装置,形成丝面,这个折转式 引丝导丝装置,其特征是:对丝束通过至少两次折转,折转动作是使丝束两端的截面不重 合,有角度偏差。通过至少两次折转,完成对多根丝束的引导与集中,形成丝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转式导丝集丝重型驱动放卷纱架,其特征是:通过折转式 导丝集丝装置后,多根丝束形成丝面,这个丝面可以与纱锭锭轴平行或垂直的方向,引向下 一道工序。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转式导丝集丝重型驱动放卷纱架,其特征是:多根丝束的 集丝,再也不受纱架宽度的限制,宽纱架再也不是集丝的困难,可充分利用厂房的宽度,减 少厂房长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转式导丝集丝重型驱动放卷纱架,其特征是:由于张力传 感器放到二楼,可以有效地减少每个纱锭对空间的需求,在同样的上下空间中,可以放置更 多的纱锭,有效地利用高度空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转式导丝集丝重型驱动放卷纱架,其特征是:由于张力传 感器放置到纱架二楼,加大了放卷后第一接触点与纱锭丝面的距离,纱锭在往复放丝过程 中,更加顺畅,不需要其他装置辅助完成往复放丝,对丝束的伤害减少到最小。
【文档编号】B65H49/18GK104118760SQ201410260347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2日
【发明者】林刚, 吴荣严, 乔荫春, 冯军 申请人:广州赛奥碳纤维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