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给料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9932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移动给料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架体的后端上部设置有槽体,槽体的后部设置有后挡板,槽体的前部设置有前帘,槽体内下面的架体上设置有缓冲托辊,缓冲托辊的上方设置有尼龙帆布带,槽体前方的架体上设置有槽型上托辊,槽体后方的架体上设置有改向滚筒,架体的前部设置有外装电滚筒,尼龙帆布带围绕改向滚筒、缓冲托辊、槽型上托辊和外装电滚筒设置一周,在架体的下部设置有平行下托辊,在架体前端设置有护罩,护罩设置在外装电滚筒外侧,外装电滚筒的一侧设置有头部清扫器,头部清扫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架体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皮带输送给料,托辊采用加厚橡胶制成,弹性大,耐磨,在下料时起到很大的缓冲作用,保护了设备因撞击过大而造成的损坏现象。
【专利说明】 移动给料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给料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移动给料机,应用于矿山行业对物料的传输及给料。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矿山用重型给料机是直接下料,由于下料快速,势必对给料机造成严重的撞击,给料机磨损严重,有时料块大,重量沉,下料快的话还容易造成堵料,并且现有的给料机都是固定不动的,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给料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工字钢、道轨、拉紧装置架、螺旋拉紧装置、改向滚筒、槽体、后挡板、行走轮、缓冲托辊、架体、槽型上托辊、尼龙帆布带、平行下托辊、前帘、护罩、漏斗、头部清扫器、摩擦下调心托辊、胶带、外装电滚筒、空段清扫器、固定螺栓,其特征在于架体的后端上部设置有槽体,槽体的后部设置有后挡板,槽体的前部设置有前帘,槽体内下面的架体上设置有缓冲托辊,缓冲托辊的上方设置有尼龙帆布带,槽体前方的架体上设置有槽型上托辊,槽体后方的架体上设置有改向滚筒,架体的前部设置有外装电滚筒,尼龙帆布带围绕改向滚筒、缓冲托辊、槽型上托辊和外装电滚筒设置一周,在架体的下部设置有平行下托辊,在架体前端设置有护罩,护罩设置在外装电滚筒外侧,外装电滚筒的一侧设置有头部清扫器,头部清扫器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架体上,护罩的下端设置有漏斗,在架体下面还设置有行走轮,架体通过行走轮在道轨上滑动,道轨设置在工字钢上。
[000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皮带输送给料,托辊采用加厚橡胶制成,弹性大,耐磨,在下料时起到很大的缓冲作用,保护了设备因撞击过大而造成的损坏现象,本移动给料机设有行走轮,可移动,头部悬空,主要用于球磨机,破碎机等大型设备给料,正常使用时行走至最前端,头部悬空,伸出到设备给料口处给料,当受料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移动式给料机可向后移动至最尾端,这样受料设备(破碎机等)上方可腾出空间,便于使用行车或吊车对设备进行吊起、维修或维护,这样解决了设备维修难的问题,此移动给料机均适用于B500-B2400带式输送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5]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06]图中:工字钢1、道轨2、拉紧装置架3、螺旋拉紧装置4、改向滚筒5、槽体6、后挡板
7、行走轮8、缓冲托辊9、架体10、槽型上托辊11、尼龙帆布带12、平行下托辊13、前帘14、护罩15、漏斗16、头部清扫器17、摩擦下调心托辊18、胶带19、外装电滚筒20、空段清扫器21、固定螺栓22。【具体实施方式】
[0007]参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具体的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工字钢1、道轨2、拉紧装置架3、螺旋拉紧装置4、改向滚筒5、槽体6、后挡板7、行走轮8、缓冲托辊9、架体10、槽型上托辊11、尼龙帆布带12、平行下托辊13、前帘14、护罩15、漏斗16、头部清扫器17、摩擦下调心托辊18、胶带19、外装电滚筒20、空段清扫器21、固定螺栓22,其特征在于架体10的后端上部设置有槽体6,槽体6的后部设置有后挡板7,槽体6的前部设置有前帘14,槽体6内下面的架体10上设置有缓冲托辊9,缓冲托辊9的上方设置有尼龙帆布带12,槽体6前方的架体10上设置有槽型上托辊11,槽体6后方的架体10上设置有改向滚筒5,架体10的前部设置有外装电滚筒20,尼龙帆布带12围绕改向滚筒5、缓冲托辊9、槽型上托辊11和外装电滚筒20设置一周,在架体10的下部设置有平行下托辊13,在架体10前端设置有护罩15,护罩15设置在外装电滚筒20外侧,外装电滚筒20的一侧设置有头部清扫器17,头部清扫器17通过固定螺栓22固定在架体10上,护罩15的下端设置有漏斗16,在架体10下面还设置有行走轮8,架体10通过行走轮8在道轨2上滑动,道轨2设置在工字钢I上。
[0008]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
1.移动给料机,包括工字钢(I)、道轨(2)、拉紧装置架(3)、螺旋拉紧装置(4)、改向滚筒(5)、槽体(6)、后挡板(7)、行走轮(8)、缓冲托辊(9)、架体(10)、槽型上托辊(11)、尼龙帆布带(12)、平行下托辊(13)、前帘(14)、护罩(15)、漏斗(16)、头部清扫器(17)、摩擦下调心托辊(18)、胶带(19)、外装电滚筒(20)、空段清扫器(21)、固定螺栓(22),其特征在于架体(10)的后端上部设置有槽体(6),槽体(6)的后部设置有后挡板(7),槽体(6)的前部设置有前帘(14),槽体(6)内下面的架体(10)上设置有缓冲托辊(9),缓冲托辊(9)的上方设置有尼龙帆布带(12),槽体(6)前方的架体(10)上设置有槽型上托辊(11),槽体(6)后方的架体(10)上设置有改向滚筒(5),架体(10)的前部设置有外装电滚筒(20),尼龙帆布带(12)围绕改向滚筒(5)、缓冲托辊(9)、槽型上托辊(11)和外装电滚筒(20)设置一周,在架体(10)的下部设置有平行下托辊(13),在架体(10)前端设置有护罩(15),护罩(15)设置在外装电滚筒(20)外侧,外装电滚筒(20)的一侧设置有头部清扫器(17),头部清扫器(17)通过固定螺栓(22)固定在架体(10)上,护罩(15)的下端设置有漏斗(16),在架体(10)下面还设置 有行走轮(8),架体(10)通过行走轮(8)在道轨(2)上滑动,道轨(2)设置在工字钢(1)上。
【文档编号】B65G39/06GK203753774SQ201420173273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6日
【发明者】张明中 申请人:张明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