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容器抽真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0593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容器抽真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真空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容器抽真空装置,包括一密封容器,以及与该容器配套的容器盖子,容器盖子包括一柔性上盖和一个能与容器结合并实现气密封的下盖,上盖与下盖边沿处相互连接形成一封闭空腔;上盖端面装有一空心结构的手柄,手柄空腔底部与上盖和下盖构成的封闭空腔连通;手柄空腔中设有单向排气装置,其包括有手柄内壁上的环形凸边、柔性端盖和卡环;柔性端盖四周边缘部分安装于卡环、凸边之间;卡环与手柄内壁采用过盈配合方式联接或者采用卡榫与卡槽相互嵌套卡合联接,卡环下侧面设有多个水平通气槽;下盖设有单向气阀装置,其包括有通孔和密封塞,通孔形成于下盖中间,密封塞对应穿置于该通孔中。
【专利说明】一种改进的容器抽真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真空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容器抽真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本发明人曾经申请过名为"一种容器抽真空装置"(专利号:ZL2011 20216256. 8)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该抽真空装置手柄中的抽气装置包括阀芯, 所述阀芯下端设有一开口朝下的皮碗,所述阀芯中间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出气孔的密封板, 所述阀芯上端设有手拔小手柄;下盖上的单向排气装置包括一个与所述容器相通的锥形 孔,以及与所述锥形孔对应的锥形密封塞,所述锥形密封塞的上端凸出形成一拨头,中间部 分是锥形密封塞的密封体,下端穿过所述锥形孔并在末端形成一外径大于所述锥形孔内径 的节状体,所述锥形密封塞穿过锥形孔的部分及节状体部分设有径向通气槽。然而在实际 应用中,发现该装置存在着结构占位较大,造成容器盖子体积较大,不但笨重影响到使用、 浪费材料,而且在解除容器内部负压操作时可靠性欠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容器抽真空装置,解决了现有 装置盖子结构占位较大,容器盖子体积较大、较笨重,影响使用,在解除容器内部负压操作 时可靠性欠佳的问题,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较方便地使用该抽真空容器保藏食品及物 品,还节约了生产成本。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容器抽真空装置,包括一密封容器,以及与 该容器配套的容器盖子,所述容器盖子包括一柔性上盖和一个能与所述容器结合并实现气 密封的下盖,所述上盖与下盖边沿处相互连接形成一封闭空腔;所述上盖端面中间装有一 空心结构的手柄,手柄空腔底部与上盖和下盖构成的封闭空腔连通;所述手柄空腔设有单 向排气装置,该装置包括环形凸边、柔性端盖和卡环,所述环形凸边与所述手柄内壁连为一 体,所述卡环与所述手柄内壁采用过盈配合联接或者采用卡榫与卡槽相互嵌套卡合;所述 柔性端盖形如一平放的草帽,其边缘部分安装于所述卡环、凸边之间,其中间凸起处穿过并 高出所述卡环,所述柔性端盖边缘部分的上下及周边与所述卡环、环形凸边及手柄内壁之 间均留有空隙;所述下盖设有单向气阀装置,其包括一个贯通整个下盖的通孔和密封塞,所 述密封塞置于该通孔中;所述密封塞的上端凸出形成拨头,该拨头向上延伸至所述柔性端 盖空腔中;所述密封塞中间部分为锥形密封体,其下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形成一外径大于所 述通孔内径的节状体;所述密封塞穿过通孔的部分及节状体部分开有多个垂直、径向通气 槽,或在其面向通孔一侧设有多个水平通气槽。所述密封塞穿过通孔的部分及节状体部的 通气槽的作用是在抽气时让容器内的空气能快速抽出。所述柔性端盖四周边沿平圆处的上 下及周边与卡环、凸边及手柄内壁之间均留有活动空隙用于通气。
[0005] 进一步的,所述卡环下侧面设有多个水平通气槽,或者所述卡环周边开有多个通 气孔,用于上盖与下盖空腔内空气排出。
[0006]工作原理:当容器下盖与容器密封后,用手拉动上盖手柄,手柄带动上盖向上运 动,此时手柄空腔中排气装置的柔性端盖吸附贴紧凸边形成气密结构,下盖的密封塞打开, 将容器中的部分气体吸入容器盖子的空腔中;当上盖复位时,下盖上的密封塞在容器负压 作用下回落,将下盖通孔封闭,此时柔性端盖被容器盖子空腔中的气体顶起形成缝隙,所述 容器盖子空腔中的气体从该缝隙再经过卡环下侧面通气槽排出。可以多次重复上述过程, 以渐进抽气方式将容器内的空气进一步排出,达到真空保藏食品及物品的目的。
[0007] 当需要打开容器时,用手拨动柔性端盖的凸起部使其变形,从而使柔性端盖内壁 推动密封塞上端的拨头,使密封塞松动,从而让空气进入到容器中解除容器内负压,就能轻 松打开容器盖子。
[0008] 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有益效果是缩小了盖体结构,使盖体更轻巧、更方便适用,降低 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容器使用过程中解除容器内部负压操作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容器盖子的分解图;
[0012] 图3是卡环下侧面立体图;
[0013] 图4是密封塞立体图。
[0014] 图中:1.容器,2.上盖,3、下盖,4.手柄,5.柔性端盖,6.密封塞的锥形密封体, 7.密封塞的拨头,8.卡环,9:凸边,10.密封塞的节状体,11.密封塞的径向通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参见图1、2、3、4, 一种改进的容器抽真空装置,包括一密封容器1,以及与该容器 配套的容器盖子,所述容器盖子包括一柔性上盖2和一个能与容器1结合并实现气密封的 下盖3,柔性上盖2与下盖3边沿处相互连接形成一封闭空腔;
[0016]上盖端面中间装有一空心结构的手柄4,手柄空腔底部与上盖和下盖构成的封闭 空腔连通;手柄4空腔设有单向排气装置,该装置包括有手柄内壁上的环形凸边9、柔性端 盖5和卡环8 ;环形凸边9与手柄4为一体,卡环8与手柄内壁采用过盈配合方式联接或者 采用卡榫与卡槽相互嵌套卡合;柔性端盖5形如一平放的草帽,中间凸起、四周圆平,开口 朝下、内有空腔,密封塞上端拨头7延伸至柔性端盖5空腔中;柔性端盖5边缘部分安装于 所述卡环8、凸边9之间,中间凸起处穿过并高出所述卡环,柔性端盖5四周边缘部分的上 下及周边与卡环8、凸边9及手柄内壁之间均留有活动空隙;卡环8下侧面设有多个水平通 气槽或者在卡环周边设有多个通气孔;下盖3设有单向抽气阀装置,其包括一个贯通整个 下盖3的通孔和密封塞,密封塞对应穿置于通孔中;密封塞的上端凸出形成拨头7,中间部 分是锥形密封体6,下端穿过通孔并形成一外径大于通孔内径的节状体10,密封塞穿过通 孔的部分及节状体部分开有多个垂直、径向通气槽11。
[0017] 采用卡环、凸边的结构,其中卡环8起到限制柔性端盖5活动范围的作用;卡环下 侧面的通气槽用于上盖2与下盖3空腔内空气排出。
[0018] 密封塞穿过通孔的部分及节状体10部分开有多个垂直、径向通气槽11,此结构起 到在抽气时,让容器内的空气能快速抽出。
[0019] 柔性端盖5四周边缘部分的上下及周边与卡环8、凸边9及手柄内壁之间均留有活 动空隙用于通气。
[0020] 工作原理:当容器下盖3与容器1密封后,用手拉动上盖手柄4,手柄4带动上盖2 向上运动,此时手柄空腔中排气装置的柔性端盖5吸附贴紧凸边9形成气密结构,下盖3中 气阀装置的密封塞打开,将容器1中的部分气体吸入容器盖子的空腔中;当上盖2复位时, 下盖3中气阀装置的密封塞在容器1内部负压作用下回落,将下盖3的通孔封闭,此时柔性 端盖5被容器盖子空腔中的气体顶起形成缝隙,气体从该缝隙再经过卡环8下侧面通气槽 排出。可以多次重复上述过程,以渐进抽气方式将容器内的空气进一步排出,达到真空保藏 食品及物品的目的。
[0021] 当需要打开容器时,用手拨动柔性端盖5的凸起部使其变形,从而使柔性端盖5内 壁推动密封塞上端的拨头7,使密封塞松动,从而让空气进入到容器1中解除容器1内部负 压,就能轻松打开容器盖子。
[0022]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 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改进的容器抽真空装置,包括一密封容器,以及与该容器配套的容器盖子,所 述容器盖子包括一柔性上盖和一个能与所述容器结合并实现气密封的下盖,所述上盖与下 盖边沿处相互连接形成一封闭空腔;所述上盖端面中间装有一空心结构的手柄,手柄空腔 底部与上盖和下盖构成的封闭空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空腔设有单向排气装置, 该装置包括环形凸边、柔性端盖和卡环,所述环形凸边与所述手柄内壁连为一体,所述卡环 与所述手柄内壁采用过盈配合联接或者采用卡榫与卡槽相互嵌套卡合;所述柔性端盖形 如一平放的草帽,其边缘部分安装于所述卡环、凸边之间,其中间凸起处穿过并高出所述卡 环,所述柔性端盖边缘部分的上下及周边与所述卡环、环形凸边及手柄内壁之间均留有空 隙;所述下盖设有单向气阀装置,其包括一个贯通整个下盖的通孔和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穿 置于该通孔中;所述密封塞的上端凸出形成拨头,该拨头向上延伸至所述柔性端盖空腔中; 所述密封塞中间部分为锥形密封体,其下端穿过所述通孔并形成一外径大于所述通孔内径 的节状体;所述密封塞穿过通孔的部分及节状体部分开有多个垂直、径向通气槽,或在其面 向通孔一侧设有多个水平通气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改进的容器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下侧面设 有多个水平通气槽,或者所述卡环周边开有多个通气孔。
【文档编号】B65D81/20GK203865262SQ201420303230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张志强 申请人:张志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