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06921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该装置包括上下配合的压板及底板,所述底板上带有多个并排的预成型槽,所述预成型槽的两内侧分别带有底板插槽;所述压板上带有与所述预成型槽配合的预成型压块,所述预成型压块的末端带有压板插槽;所述压板与底板配合后压板插槽与底板插槽中插置插板,所述压板与底板间、所述插板与所述压板插槽及底板插槽间供底膜传送。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采用底板、压板及插板实现对底膜的预成型折叠,其折叠过程简单、可靠;底板上的预成型槽与压板上的预成型压块分别相间设置,防止底膜拉伸,提高折叠可靠性;采用多列形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制袋设备的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市场上常见的休闲食品如豆腐干、鸡爪等的小包装,一般都是通过预制小袋、人工开袋充填、抽真空热封的方式,或是薄膜经过热成型为敞口底容器、充填物料、抽真空热封的方式包装。前者包装过程中,人工装填物品时需打开预制袋,操作速度慢,工作效率低,而且影响食品的卫生安全;后者薄膜经过热成型拉伸,成型后的容器壁产生褶皱、局部变薄,既不美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容器的阻隔性能,并且适用的薄膜材料的种类有限,只适合可拉伸薄膜而不适用于干式复合膜等材料;成型底容器的薄膜不能预印刷,最终包装体外形不美观。
[0003]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专利名称为底膜容器折叠成型真空包装机(专利号:201110271187.5)公开了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采用折叠结构的底膜容器,如附图1所示,该底膜容器I的容腔11通过折叠装置成型;从此专利公开的内容可知,其底膜折叠装置的结构复杂、底膜容器的成型较为困难、可靠性不高且成型效率较低。
[0004]本 申请人:于同日申请了名称为《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其中预成型装置是实现此装置功能的必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 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型可靠的特点。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该装置包括上下配合的压板及底板,所述底板上带有多个并排的预成型槽,所述预成型槽的两内侧分别带有底板插槽;所述压板上带有与所述预成型槽配合的预成型压块,所述预成型压块的末端带有压板插槽;所述压板与底板配合后压板插槽与底板插槽中插置插板,所述压板与底板间、所述插板与所述压板插槽及底板插槽间供底膜传送。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9]所述底板的预成型槽的长度由中部的预成型槽向两端的预成型槽分别递减。
[0010]所述预成型槽的前端带有导向斜槽,其末端的两侧凸缘带有弧形导向部,所述弧形导向部的两侧设置所述底板插槽。
[0011]所述压板的预成型压块的长度由中部的预成型压块向两端的预成型压块分别递减;
[0012]所述压板的预成型压块的前端带有斜压部;所述插板为三角形结构。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采用底板、压板及插板实现对底膜的预成型折叠,其折叠过程简单、可靠;底板上的预成型槽与压板上的预成型压块分别相间设置,防止底膜拉伸,提高折叠可靠性;采用多列形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底膜容器的立体结构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安装有插板)的立体结构图。
[0017]图3本实用新型的底板的立体结构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板的立体结构图。
[0019]图5为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0]图6为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底膜容器成型过程示意图。
[0022]图中:1、底膜容器;11、容腔;2、底板;21、预成型槽;22、导向斜槽;23、弧形导向部;24、底板插槽;3、插板;4、压板;41、预成型压块;42、压板插槽;43、斜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2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该装置包括上下配合的压板4及底板2,底板2上带有多个并排的预成型槽21,预成型槽21的两内侧分别带有底板插槽24 ;压板4上带有与预成型槽21配合的预成型压块41,预成型压块41的末端带有压板插槽42 ;压板4与底板2配合后压板插槽42与底板插槽24中插置插板3,压板4与底板2间、插板3与压板插槽42及底板插槽24间供底膜传送。
[0025]底板2的预成型槽21的长度由中部的预成型槽21向两端的预成型槽21分别递减,压板4的预成型压块41的长度由中部的预成型压块41向两端的预成型压块41分别递减,避免底膜折叠预成型时纵向收缩时受到拉伸变形。
[0026]预成型槽21的前端带有导向斜槽22,其末端的两侧凸缘带有弧形导向部23,弧形导向部23的两侧设置底板插槽24。
[0027]预成型压块41的前端带有斜压部43,斜压部43与导向斜槽22配合;插板3为三角形结构,实现对底膜折叠的过渡,提高折叠可靠性。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底膜容器I的成型过程进行说明:
[0029]底膜容器的折叠变化过程如图7所示;
[0030]底膜从卷筒(未画出)释放,成平状结构a状态的平张膜;底膜经过底板2、压板4的预成型槽21及预成型压块41作用形成b状态的槽状膜,经插板3的导向作用,由b状态的槽状膜形成c状态的重叠膜(边缘处的三层薄膜重叠在一起);重叠膜在热封装置及成型装置的作用下形成底膜容器I (热封装置及成型装置见同日申请的专利: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
[0031]本实用新型采用预折叠成型与滚压成型相结合,改变了原有的直接折叠成型,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采用多列成型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0032]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上下配合的压板(4)及底板(2),所述底板(2)上带有多个并排的预成型槽(21),所述预成型槽(21)的两内侧分别带有底板插槽(24);所述压板(4)上带有与所述预成型槽(21)配合的预成型压块(41),所述预成型压块(41)的末端带有压板插槽(42);所述压板(4)与底板(2)配合后压板插槽(42)与底板插槽(24)中插置插板(3),所述压板(4)与底板(2)间、所述插板(3)与所述压板插槽(42)及底板插槽(24)间供底膜传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预成型槽(21)的长度由中部的预成型槽(21)向两端的预成型槽(21)分别递减。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成型槽(21)的前端带有导向斜槽(22),其末端的两侧凸缘带有弧形导向部(23),所述弧形导向部(23)的两侧设置所述底板插槽(24)。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的预成型压块(41)的长度由中部的预成型压块(41)向两端的预成型压块(41)分别递减。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4)的预成型压块(41)的前端带有斜压部(43)。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列式复合薄膜容器的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3)为三角形结构。
【文档编号】B65B47/06GK203921333SQ201420324119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7日
【发明者】王琼琦 申请人:高忠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