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混合包装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0692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活性炭混合包装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炭混合包装机,包括筒体、支架、主轴、传动链轮。桶体内设置有主轴,主轴采用空心结构设计,穿过筒体内部,两端用球面辊轴承固定密封连接。主轴上设置有左右两种送料叶片,链条带动传动链轮与动力机构相连实现主轴的转动,达到混合活性炭的目的,保证了同批次产品质量均匀稳定。桶体底部设正反两种出料口,出料口设有蝶阀和出料布袋,使得活性炭包装过程中可控制性强,同时避免环境粉尘含量升高。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出料口,保证包装过程中活性炭有足够的静置时间,避免活性炭中混合的空气对包装连续性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活性炭混合包装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混合包装机。

【背景技术】
[0002]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是黑色粉末状或者颗粒状的无定形碳,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吸附中,如油脂的脱色、空气净化、水质的净化等。目前工业上活性炭制备过程中采用雷蒙磨粉机加工至所需细度后直接进行包装。该方法工序简单,但由于加工过程中原料特性及设备等原因造成同一天生产的同批次产品细度、脱色力、颗粒密度、堆积重等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包装过程中由于活性炭颗粒较细,且磨粉过程中颗粒之间夹带大量的空气,包装过程中由于空气的冲击作用导致活性炭颗粒飞溅、爆沸,导致包装环境中含尘量较高,工作环境恶劣。包装过程中由于活性炭内部含有大量空气,导致进入包装袋后的活性炭体积较大,需要静置后待空气自动排出体积降低才能继续包装,如此需往复多次才能满足包装所需的重量,工艺费时较长,可调节性差,工作效率低。
[0003]中国专利CN202876892U公布了一种活性炭雷蒙磨出料自动输送机搅拌系统,该实用新型由雷蒙磨和搅拌机两部分组成,在雷蒙磨的出口连接输送机,输送机出口并列两台搅拌机,每台搅拌机的进口与输送机的出口之间都设有开关阀门。本实用新型通过两台搅拌机之间的切换,组成一套连续的生产系统,生产效率高、自动省力,生产环境粉尘少。但该实用新型生产过程中由于两台搅拌机之间的差异,不可避免会导致同一批次产品存在较大差异,且两台搅拌机出口在灌装时由于活性炭内部存在的大量空气需要静置,其静置时间远远大于包装时间,因此在包装过程中仍需要进行间歇操作才能满足所需的包装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费时短,可调节性强,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均匀稳定,且粉尘少,工作环境好的活性炭包装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活性炭混合包装机,包括筒体1、支架6、主轴5、传动链轮4,其中所述桶体I内设置有主轴5,主轴5上设置有左送料叶片10和右送料叶片9 ;桶体I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包括正出料口 7、反出料口 8 ;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 3,进料口 3两边对称布置有滤尘布袋2。
[0006]具体的,所述主轴5为空心结构,穿过筒体I两端通过球面辊轴承11,传动链轮4通过链条14与动力机构相连实现主轴5的转动。
[0007]具体的,所述主轴5上均匀布置有送料叶片,送料叶片按主轴中间位置均匀布置左送料叶片10与右送料叶片9,左、右送料叶片按主轴中心点位置呈镜像对称布置。
[0008]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大口径密封式带齿口的蝶阀13。
[0009]优选的,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出料布袋12。
[0010]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共有24个。
[0011]本实用新型设置筒体可容纳大量的活性炭物料,通过链条带动主轴及主轴上送料叶片转动,实现筒体内部活性炭的混合,以保证同批次产品品质的均匀性。主轴上设置有左右送料叶片,左右叶片将进料口进料后的活性炭进行搅拌,使物料向两边不断运输。包装时从筒体一侧开始依次向另一侧进行,循环一遍后,首次进行包装的包装袋中的活性炭体积自然变小,可进行第二轮的包装,如此往复可满足包装袋内活性炭重量要求。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备一次包装完成后可完成24包,生产效率高。设备出料口设置有出料布袋,避免了包装过程中活性炭内部含有的空气的冲击,使得工作环境粉尘量大大降低,工作环境更加安全。本实用新型出料口处设置有大口径的密封式带齿口的蝶阀,可调节活性炭的包装流量,可根据生产需要调节,实现包装过程中的高可控制性。本实用新型动力机构设置在设备外部,通过链条带动传动链轮实现主轴的转动,避免了齿轮电机转动过程中由于设备过大、主轴过长而造成的设备故障率高等问题,保证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保证产量,本实用新型采用较大的容量,至少可容纳膨胀体积3.5吨的活性炭。主轴设置成空心结构,穿过筒体内部两端通过球面辊轴承密封,空心主轴设计大大降低了主轴重量,增加了设备运转过程中的韧性,增加主轴的弹性;两端通过球面辊轴承防止主轴的偏移,提高了设备内部的密封性,降低设备运行噪音。筒体底部设置的出料口采用正反两种出料口设计,使得出料口数量较单一设计大大增加,保证了包装的效率和活性炭充足的静置时间,使得包装质量更加稳定,效率更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包装费时短,工作效率高,可调节性强,产品质量均匀稳定,粉尘少、设备运行稳定可靠、噪音小、密封性能好等有益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各标记的含义为1-桶体,2-滤尘布袋,3-进料口,4-传动链轮,5-主轴,6-支架,7-正面放料口,8-反面放料口,9-右送料叶片,10-左送料叶片,11-球面辊轴承,12-出料布袋,13-大口径蝶阀,14-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是以例举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的进一步限制,所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以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做的等效的改变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一种活性炭混合包装机,如图1所示,包括筒体1、支架6、主轴6、传动链轮4。桶体I内设置有主轴5,主轴5为空心结构,穿过筒体I两端通过球面辊轴承11 ;传动链轮4通过链条14与动力机构相连实现主轴的转动。主轴5上设置有左送料叶片10和右送料叶片9,左、右送料叶片按主轴中心点位置呈镜像对称布置。桶体I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包括正出料口 7、反出料口 8,正反出料口共计24个,各出料口配有出料布袋12,每个出料口同时设置密封式带齿口的蝶阀13,用以调节活性炭的包装流量。进料口 3设置在筒体I顶部,两边对称布置有滤尘布袋2。整个包装机通过支架6安装固定。
[0016]活性炭在经雷蒙机磨粉后由进料口 3进入筒体,筒体膨胀容量可达3.5吨,当活性炭进入筒体后,开启动力机构带动传动链轮转动,实现活性炭的混合,保证了该批次产品质量。包装过程中从左侧第一个正出料口开始出料,当包装袋中装满后(约3-5s)关闭蝶阀,打开左侧第一个反出料口蝶阀,进行第二袋活性炭包装,装满后关闭蝶阀,打开左侧第二个正出料口,装满后关闭蝶阀,打开左侧第二个反出料口,依次往复进行,直至右侧第一个反出料口完成包装。当一轮包装完成后,第一个正出料口完成的包装袋已经静置一段时间,活性炭中夹带的空气已基本排出,可进行第二轮的包装,依次直至完成所需重量。包装过程中可根据包装袋内体积大小调节蝶阀开启大小,控制包装过程中活性炭流量,使得包装更加精确合理,也避免了活性炭飞溅和浪费,减少环境中粉尘量。工作过程中设备运行稳定、噪音小、设备密封性好,可长时间连续工作,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不仅可用于活性炭的包装,也可用于其他粉末状物料的包装。
【权利要求】
1.一种活性炭混合包装机,包括筒体(I)、支架¢)、主轴(5)、传动链轮(4),其特征在于桶体(I)内设置有主轴(5),主轴(5)上设置有左送料叶片(10)和右送料叶片(9);桶体(I)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包括正出料口(7)、反出料口(8);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3),进料口(3)两边对称布置有滤尘布袋(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混合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5)为空心结构,穿过筒体(I)两端通过球面辊轴承(11),传动链轮(4)通过链条(14)与动力机构相连实现主轴的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混合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5)上均匀布置有送料叶片,送料叶片按主轴中间位置均匀布置左送料叶片(10)与右送料叶片(9),左、右送料叶片按主轴中心点位置呈镜像对称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混合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大口径密封式带齿口的蝶阀(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混合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设置有出料布袋(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炭混合包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共有24个。
【文档编号】B65B1/10GK203958637SQ201420324225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2日
【发明者】厉国成, 厉正建 申请人:桂东县湘浙活性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