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0802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罐式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罐式集装箱。该罐式集装箱包括一框架和置于框架内的罐体,框架包括两端框,其中一端框的端下梁的中间位置具有一断开处,端下梁的断开处设置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底壁和形成在底壁相对两侧的侧壁,底壁和两侧壁构成一个两侧贯通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底壁具有一内底面和一外底面,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上开设一第二凹槽,第二凹槽靠近第一凹槽的两侧中的其中一侧,第二凹槽的内表面由第二凹槽的槽底向槽口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因采用该连接件,减少了应力集中,防止连接件本身疲劳破坏,增强了罐式集装箱端下梁的强度。
【专利说明】罐式集装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大型货物运输领域的罐式集装箱。

【背景技术】
[0002]罐式集装箱作为一种在物流运输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的储运设备,其包括一框架和位于框架内的罐体,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端框及连接在两端框之间的侧梁,两端框均包括端上梁、端下梁以及连接在端上梁和端下梁之间的角柱。通常,罐式集装箱的端部设有底出料,此时,需端下梁断开,以留出安装底出料阀件等装置的空间。为了加强该断开处的强度,通常采用单板或者单板折弯件来连接断开的端下梁。如图1a和图1b所示,端下梁100的中间部分具有一断开处,且该断开处焊接一单板101。但当此类罐式集装箱采用铁路敞车运输时,敞车内的中间大梁会与端下梁的中间部分接触,端下梁的中间部分(即断开处)则要承受整个罐式集装箱的重量,而由于该端下梁100的断开处需让出安装底出料阀件的空间,使得单板101的厚度无法进一步加厚,导致单板101的强度不够,易产生疲劳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罐式集装箱的端下梁断开处连接件的强度不够而造成疲劳断裂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增强断开处强度的罐式集装箱。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式集装箱,包括一框架和置于所述框架内的罐体,所述框架包括两端框,其中一端框的端下梁的中间位置具有一断开处,所述端下梁的断开处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一底壁和形成在所述底壁相对两侧的侧壁,所述底壁和两侧壁构成一两侧贯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具有一内底面和一外底面,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上开设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中的其中一侧,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表面由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向槽口平滑过渡。
[0006]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表面包括一底面和至少一侧面,所述侧面形成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之间。
[0007]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为一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外底面倾斜的倾斜面,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到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外底面的厚度由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向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的相交位置逐渐递增。
[0008]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二凹槽的侧面为两个,两侧面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二凹槽底面相对的两侧,所述两侧面均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外底面倾斜的倾斜面,且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大于90度。
[0009]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不大于25mm。
[0010]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二凹槽的侧面为三个,三个侧面围成一 U形结构,且各侧面均为弧形面,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凹槽底壁的外底面。
[001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长度小于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长度,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宽度小于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宽度,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长度为70mnTl00mm,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宽度为40mnT60mm。
[0012]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到第一凹槽的底壁外底面的厚度为 1mm?30mm。
[0013]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本体由一板体折弯而成,且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与底壁形成的夹角大于90度。
[0014]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两端侧壁上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的高度小于所述侧壁的高度,所述接合部的宽度小于所述侧壁的宽度,所述接合部通过插接方式与所述端下梁连接。
[0015]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接合部为一中空矩形管状结构。
[0016]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接合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本体的两侧壁上,所述接合部的长度为100mnT300mm。
[0017]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具有一缺口。
[0018]所述的罐式集装箱,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缺口的位置形成一围壁,所述围壁的拐角处设有圆弧过渡结构。
[001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0]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的连接件通过在第一凹槽的底壁上开设第二凹槽,并且该第二凹槽的内表面由第二凹槽的槽底向槽口平滑过渡,从而减少了结构不连续区的应力集中,防止连接件本身疲劳破坏,增强了罐式集装箱端下梁的强度,同时设置的第二凹槽为罐式集装箱提供更大的底出料阀件装配空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a为现有罐式集装箱端下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b为图1a的俯视图。
[0023]图2a为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的正视图。
[0024]图2b为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的俯视图。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端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件的侧视图。
[00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件的俯视图。
[0028]图6a为图5所示连接件的A_A截面视图。
[0029]图6b为图5所示连接件的B向视图。
[003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连接件的侧视图。
[003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连接件的俯视图。
[0033]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5]罐式集装箱
[0036]请参阅图2a和图2b,图2a为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的正视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的罐式集装箱10包括一框20和置于框架20内的罐体30,该框架20包括位于罐体30前后两端的端框201和连接在两端框201之间的侧梁202。该罐体30的顶部还设有步道、溢流盒框及各种阀件。
[0037]如图3所述,其为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端框的结构示意图。端框201包括端上梁2011、端下梁2012以及连接在端上梁2011和端下梁2012之间的角柱2013。其中,端下梁2012的中间部位设有一断开处,该断开处为安装底出料阀件等装置留出必要的空间。同时为了加强该端下梁2012断开处的强度,在该端下梁2012的断开处设置有连接件I。
[0038]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主要在连接件,以下重点说明连接件的结构。
[0039]连接件实施例一
[0040]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件的侧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件的俯视图。该连接件I包括一本体11和位于本体11两端的接合部12、13。
[0041]本体11由一板体折弯而成,其包括一底壁110和形成在底壁110相对两侧的侧壁
111、112,该底壁110和两侧壁111、112构成一个两侧贯通的第一凹槽113,即第一凹槽13与两侧壁111、112相垂直的两侧敞开。底壁110具有一内底面I1a和一外底面110b,底壁110的内底面上开设一第二凹槽114,该底壁110靠近第二凹槽114的一侧具有一缺口 115。
[0042]如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第一凹槽113底壁I1的内底面IlOa到外底面IlOb的厚度为10mnT30mm,较佳的,该厚度为30mm。该第一凹槽113的两侧壁111、112分别与底壁110相交,且在两者的相交处设置一圆弧过渡结构。两侧壁111、112与底壁110的夹角大于90度,以形成一开口面积由底壁110向槽口逐渐增大的槽型结构。一般地,为了使侧壁111、112能与集装箱的端下梁14配合紧凑、美观,将该侧壁111、112的高度和宽度设计成与罐式集装箱的端下梁14相同的高度和宽度。
[0043]如图7所示,第二凹槽114开设在第一凹槽113的底壁110内底面IlOa上,且该第二凹槽114靠近第一凹槽113的其中一敞开侧,第二凹槽114的内表面由第二凹槽114的槽底(即第二凹槽114的最深处)向槽口平滑过渡。该第二凹槽114的内表面包括一底面114a和分别形成在该底面114a相对两侧的侧面114b、114c。该底面114a为一相对于第一凹槽113的底壁110外底面IlOb倾斜的倾斜面,且该底面114a到第一凹槽113的底壁110外底面IlOb的厚度由第一凹槽113的对应设置缺口 115的一侧向该底面114a与第一凹槽113的底壁110内底面IlOa的相交位置逐渐递增。并请结合图6a和图5所示,该底面114a从第一凹槽113的底壁110的内底面IlOa处向下延伸直至缺口 115处。该第二凹槽114的底面114a的长度LI为70mnTl00mm,宽度W为40mnT60mm,且该底面114a的长度LI小于第一凹槽113底壁110的内底面IlOa的长度,该底面114a的宽度小于第一凹槽113底壁110的内底面IlOa的宽度。
[0044]第二凹槽114的侧面114b、114c位于第二凹槽114的底面114a和第一凹槽113的底壁110内底面IlOa之间。并请结合图6b所示,该两侧面114b、114c均为相对于第一凹槽113的底壁110外底面IlOb倾斜的倾斜面,且第二凹槽114的两侧面114b、114c分别与第二凹槽114的底面114a形成一夹角,该夹角大于90度,使得该第二凹槽114的内部空间由第二凹槽114的底面114a向第一凹槽113的内底面IlOa的方向逐渐增大。且该第二凹槽114的槽深不大于25mm,即第二凹槽114的槽底到第一凹槽113底壁110的内底面IlOa的距离不大于25mm。
[0045]在此,设置第二凹槽114的目的在于,第二凹槽114的底面114a和侧面114b、114c均采用平滑的倾斜面,使得第二凹槽114的内表面由第二凹槽114的槽底向槽口平滑过渡,以减少结构不连续区的应力集中,防止连接件I本身疲劳破坏,同时为罐式集装箱提供更大的底出料阀件装配空间。
[0046]如图5所示,缺口 115完全开设在底壁110靠近第二凹槽114的一侧,该缺口 115用于增加罐式集装箱底出料阀件的操作空间。同时,第一凹槽113的底壁110在靠近缺口115的一侧形成一围壁116,该围壁116的拐角处设有圆弧过渡结构,以减少拐角处的应力集中。
[0047]如图5中的虚线所示,该接合部12、13为一中空的矩形管状结构。该接合部12、13通过焊接的方式接合在本体11的两侧壁111、112上,且接合部12、13沿本体11长度方向向外延伸,其长度L2为100mnT300mm。结合图7所示,因该接合部12、13需插入至端下梁14的方管的内腔中,因此,接合部12、13的高度、宽度应小于端下梁14的高度、宽度,使得接合部12、13能够轻松插入至端下梁14的方管内腔中。另,因侧壁111、112的高度、宽度与端下梁14的高度、宽度相同,因此,接合部12、13的高度小于侧壁111、112的高度,其宽度也小于侧壁111、112的宽度。
[0048]在将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I安装至罐式集装箱的端下梁14时,将接合部12、13插入至端下梁14的方管内腔中,并使其全部长度伸入至端下梁14的方管中,直至本体11的两侧壁111、112的端面与端下梁14的端面接触,完成插接连接后,再进行焊接接合。
[0049]连接件实施例二
[0050]如图8和图9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连接件的侧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连接件的俯视图。该连接件2包括一本体21和位于本体21两端的接合部22、23。该本体21包括一底壁210和形成在底壁210相对两侧的侧壁211、212,该底壁210和两侧壁211、212构成一个两侧贯通的第一凹槽213。本体11还包括形成在底壁210上的第二凹槽214。该底壁210靠近第二凹槽214的一侧具有一缺口 215。
[0051]本实施连接件2的结构与实施例一连接件I的结构相似,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凹槽213与实施例一中的第二凹槽113的结构不同,以下具体说明该区别点,至于其他相同的结构,例如,连接件的第一凹槽和接合部等结构在此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0052]请结合图10,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凹槽214开设在第一凹槽213底壁的内底面210a上,且该第二凹槽214靠近缺口 215的一侧。该第二凹槽214的内表面包括一底面214a和形成在该底面214a周边的三侧面214b、214c、214c。该底面214a平行于第一凹槽213底壁的外底面210b,且该底面214a到第一凹槽213内底面210a的距离为5mm?25mm,即槽深为5mm?25mm。该三侧面214b、214c、214c依次相连以围成一 U形结构,且相邻两侧面的交界位置处设有圆弧过渡结构216。更佳地,三侧面214b、214c、214c均为弧形面,三个侧面214b、214c、214c均由槽底向上逐渐向外打开,以使得第二凹槽214的内部空间由第二凹槽214的底面214a向第一凹槽213的内底面210a方向逐渐增大。
[005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54]1.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的连接件通过在第一凹槽的底壁上开设第二凹槽,并且该第二凹槽的内表面由第二凹槽的槽底向槽口平滑过渡,从而减少了结构不连续区的应力集中,防止连接件本身疲劳破坏,增强罐式集装箱端下梁的强度,同时设置的第二凹槽为罐式集装箱提供更大的底出料阀件装配空间。
[0055]2.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的连接件因在第一凹槽的底壁上开设用以增大底出料阀件装配空间的第二凹槽,使得第一凹槽在第二凹槽区域之外的底壁厚度,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可进一步加厚,优选地,可加厚至30mm,从而进一步增强连接件的强度,防止断裂。
[0056]3.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连接件的接合部通过插接的方式与端下梁连接,简化了连接工艺,使其连接更可靠,并且接合部全部伸进端下梁的方管中,使端下梁有较好的刚度,一方面降低罐式集装箱框架运行过程中的整体应力水平,另一方面在进行敞车运输时,端下梁被敞车中间大梁碰撞时的变形减小,从而更好地保护底出料阀件不被撞坏,进而延长罐式集装箱的使用寿命。此外,该接合部采用内部中空的结构,还具有减重的效果。
[0057]4.本实用新型在面与面的连接区域或厚度的变化区域均采用圆弧过渡结构,例如,实施例二中的三侧面的交界处以及实施例一中围壁的拐角处,以减少应力集中,防止结构本身疲劳破坏。
[0058]5.本实用新型罐式集装箱的连接件的一侧设有缺口,该缺口增加了底出料阀件的操作空间。
[0059]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和置于所述框架内的罐体,所述框架包括两端框,其中一端框的端下梁的中间位置具有一断开处,所述端下梁的断开处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一本体,所述本体包括:一底壁和形成在所述底壁相对两侧的侧壁,所述底壁和两侧壁构成一两侧贯通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具有一内底面和一外底面,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上开设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靠近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中的其中一侧,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表面由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向槽口平滑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表面包括一底面和至少一侧面,所述侧面形成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为一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外底面倾斜的倾斜面,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到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外底面的厚度由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向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的相交位置逐渐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面为两个,两侧面分别形成在所述第二凹槽底面相对的两侧,所述两侧面均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外底面倾斜的倾斜面,且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形成一夹角,所述夹角大于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深不大于2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侧面为三个,三个侧面围成一 U形结构,且各侧面均为弧形面,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凹槽底壁的外底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长度小于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长度,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宽度小于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宽度,且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长度为70mnTl00mm,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宽度为40mnT6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内底面到第一凹槽的底壁外底面的厚度为10mnT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由一板体折弯而成,且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与底壁形成的夹角大于9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两端侧壁上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的高度小于所述侧壁的高度,所述接合部的宽度小于所述侧壁的宽度,所述接合部通过插接方式与所述端下梁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为一中空矩形管状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本体的两侧壁上,所述接合部的长度为100mnT300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壁靠近所述第二凹槽的一侧具有一缺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罐式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缺口的位置形成一围壁,所述围壁的拐角处设有圆弧过渡结构。
【文档编号】B65D90/20GK203959054SQ201420344168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5日
【发明者】姚春荣, 李秀丽, 孟庆国, 马钧, 沙鹏, 许愿 申请人:南通中集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