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斗轮机起伏机构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09037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斗轮机起伏机构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斗轮机起伏机构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特点是包括变速机、检测杆、限位动作杆和限位开关,变速机通过固定支架支撑在地面上,检测杆与钢丝绳卷筒之间形成检测间隙,检测间隙的宽度小于钢丝绳的直径,检测杆通过多根连接杆与变速机的低速输入轴固定连接,变速机的高速输出轴与限位动作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支架上设置有限位调整机构,限位动作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开关连接,限位开关与钢丝绳卷筒控制电路电连接;优点是检测杆对钢丝绳跳槽现象的检测更及时;在钢丝绳发生跳槽现象的时候,检测杆通过变速机将检测杆转动的角度进行放大并控制限位动作杆带动限位开关,启动钢丝绳卷筒控制电路工作,提高了检测可靠性。
【专利说明】一种斗轮机起伏机构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斗轮机的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斗轮机起伏机构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采用钢丝绳起伏机构的斗轮机在非作业情况下需将臂架搁在矿堆处,此时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在重新卷取钢丝绳起升臂架时,由于操作司机实际操作经验不同,钢丝绳卷筒上的钢丝绳会出现偶发性跳槽现象。若未及时发现,会导致因钢丝绳跳出卷筒后钩住卷筒底座,从而出现拉断钢丝绳的险情。
[0003]钢丝绳卷筒上正在绕进或绕出的钢丝绳与相邻钢丝绳卷筒上的钢丝绳的最小间距往往决定了钢丝绳在钢丝绳卷筒上的最大允许偏斜角,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GB/T3811-2008规定钢丝绳绕进绕出钢丝绳卷筒时,钢丝绳的中心线偏离螺旋槽中心线两侧的角度不应大于3.5°,但实际使用中发现在很多情况下,如果钢丝绳的直径超过标准钢丝绳直径的5%,且钢丝绳的偏斜角大于3°时,绕进的钢丝绳容易与钢丝绳卷筒的螺旋槽角发生摩擦,严重时造成钢丝绳跳槽,若未及时发现,会导致因钢丝绳跳出钢丝绳卷筒后钩住钢丝绳卷筒底座,从而出现拉断钢丝绳的险情。
[0004]如果堆料作业时发生因钢丝绳跳槽拉断钢丝绳的险情,则将导致卸船流程中断,则修理恢复钢丝绳最快需要十二小时,这将严重影响整个卸船流程进度。因此,需要对钢丝绳进行实时检测,以及时发现钢丝绳跳槽现象。
[0005]目前,斗轮机钢丝绳起伏机构中常用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往往存在对跳槽现象发现不够及时,或因检测装置动作幅度过小而导致钢丝绳跳槽检测可靠性较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及时发现钢丝绳的跳槽现象且检测可靠性高的斗轮机起伏机构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斗轮机起伏机构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包括变速机、检测杆、限位动作杆和限位开关,所述的变速机通过固定支架支撑在地面上,卷进或卷出的钢丝绳与钢丝绳卷筒的螺旋槽开始相切的所有位置点连接形成钢丝绳卷曲线,所述的检测杆平行于钢丝绳卷筒的中心轴线且靠近钢丝绳卷曲线,所述的检测杆与所述的钢丝绳卷曲线之间的距离为2?3mm,所述的检测杆通过多根连接杆与所述的变速机的低速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变速机的高速输出轴与所述的限位动作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调整限位动作杆的位置且在自然状态下对限位动作杆进行限位的限位调整机构,所述的限位动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限位开关连接,所述的限位开关与钢丝绳卷筒控制电路电连接。
[0008]所述的变速机包括箱体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的箱体内的小齿轮和大齿轮,所述的小齿轮与所述的大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高速输出轴为所述的小齿轮的转动轴,所述的低速输入轴为所述的大齿轮的转动轴。变速机内部采用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检测杆在自重的作用下复位更方便灵活,同时变速机的使用寿命较长,降低了维护成本。
[0009]所述的大齿轮的直径与所述的小齿轮的直径之比的比值范围为2?3,所述的限位动作杆与所述的检测杆的长度之比的比值范围为2?5。对检测杆动作的放大效果较为明显,确保了钢丝绳跳槽的动作能及时传递到限位开关,检测可靠性更高。
[0010]所述的检测杆与所述的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检测杆位置的长度调节机构。通过长度调节机构调节检测杆与钢丝绳卷筒之间的距离,并使检测杆与钢丝绳卷筒的中心轴线保持平行。
[0011]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调整支架和调整螺丝,所述的调整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支架上,所述的调整支架上设置有调整螺孔,所述的调整螺丝穿过所述的调整螺孔且支撑顶接于所述的限位动作杆上。调整螺丝支撑顶接于限位动作杆上,对限位动作杆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限位,并通过调节调整螺丝来调节检测杆与钢丝绳卷筒之间的距离。
[0012]所述的限位动作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夹持固定件,所述的夹持固定件设置有夹紧孔,所述的高速输出轴穿过所述的夹紧孔并夹持固定于所述的夹紧孔内。通过松开夹持固定件的夹紧孔,将限位动作杆的另一端调整定位到限位开关上的合理位置后,夹持固定件再将高速输出轴夹紧,从而使限位动作杆转动时,限位开关能及时反应。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检测杆平行于钢丝绳卷筒的中心轴线且靠近钢丝绳卷曲线,保证钢丝绳在钢丝绳卷筒上刚开始发生跳槽时,检测杆就可以及时检测到该钢丝绳跳槽动作,并传递至限位开关,对钢丝绳跳槽现象的检测更及时;在钢丝绳开始发生跳槽现象的时候,检测杆转动一定的角度,通过变速机将检测杆转动的角度进行放大并通过高速输出轴带动限位动作杆,最终限位动作杆带动限位开关来启动钢丝绳卷筒控制电路工作,进而对装置进行保护性处理,由于装置的动作幅度较大,提高了检测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变速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实施例一:一种斗轮机起伏机构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包括变速机、检测杆1、限位动作杆2和限位开关3,卷进或卷出的钢丝绳4与钢丝绳卷筒5的螺旋槽51开始相切的所有位置点连接形成钢丝绳卷曲线,检测杆I平行于钢丝绳卷筒5的中心轴线且靠近钢丝绳卷曲线,检测杆I与钢丝绳卷曲线之间的距离D为2mm,检测杆I通过八根连接杆11与变速机的低速输入轴12固定连接,检测杆I与连接杆11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检测杆I位置的长度调节机构(图未显示),变速机通过固定支架6支撑在地面上,变速机包括箱体71及转动设置在箱体71内的小齿轮72和大齿轮73,小齿轮72与大齿轮73相互啮合,低速输入轴12为大齿轮73的转动轴,大齿轮73的直径与小齿轮72的直径之比的比值为2,限位动作杆2与检测杆I的长度之比的比值为3,限位动作杆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夹持固定件21,夹持固定件21设置有夹紧孔,小齿轮72的转动轴穿过夹紧孔并夹持固定于夹紧孔内,固定支架6上设置有用于调整限位动作杆2的位置且在自然状态下对限位动作杆2进行限位的限位调整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调整支架81和调整螺丝82,调整支架81固定设置在固定支架6上,调整支架81上设置有调整螺孔(图未显示),调整螺丝82穿过调整螺孔且支撑顶接于限位动作杆2上,限位动作杆2的另一端与限位开关3连接,限位开关3与钢丝绳卷筒控制电路31电连接。
[0018]实施例二: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检测杆I与钢丝绳卷曲线之间的距离D为3mm,大齿轮73的直径与小齿轮72的直径之比的比值为3,限位动作杆2与检测杆I的长度之比的比值为5。
【权利要求】
1.一种斗轮机起伏机构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速机、检测杆、限位动作杆和限位开关,所述的变速机通过固定支架支撑在地面上,卷进或卷出的钢丝绳与钢丝绳卷筒的螺旋槽开始相切的所有位置点连接形成钢丝绳卷曲线,所述的检测杆平行于钢丝绳卷筒的中心轴线且靠近钢丝绳卷曲线,所述的检测杆与所述的钢丝绳卷曲线之间的距离为2?3_,所述的检测杆通过多根连接杆与所述的变速机的低速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变速机的高速输出轴与所述的限位动作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用于调整限位动作杆的位置且在自然状态下对限位动作杆进行限位的限位调整机构,所述的限位动作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的限位开关连接,所述的限位开关与钢丝绳卷筒控制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起伏机构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机包括箱体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的箱体内的小齿轮和大齿轮,所述的小齿轮与所述的大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高速输出轴为所述的小齿轮的转动轴,所述的低速输入轴为所述的大齿轮的转动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起伏机构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齿轮的直径与所述的小齿轮的直径之比的比值范围为疒3,所述的限位动作杆与所述的检测杆的长度之比的比值范围为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起伏机构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杆与所述的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检测杆位置的长度调节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起伏机构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调整支架和调整螺丝,所述的调整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支架上,所述的调整支架上设置有调整螺孔,所述的调整螺丝穿过所述的调整螺孔且支撑顶接于所述的限位动作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轮机起伏机构的钢丝绳跳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动作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夹持固定件,所述的夹持固定件设置有夹紧孔,所述的高速输出轴穿过所述的夹紧孔并夹持固定于所述的夹紧孔内。
【文档编号】B65G65/28GK203922113SQ201420362779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日
【发明者】徐秉盛, 韦国, 陆锡波, 潘建耀, 叶斌 申请人: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矿石码头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