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344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包括收卷机构、张紧机构和裁切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卷筒,完成收卷的所述卷筒为旧卷卷筒,空的所述卷筒为新卷卷筒;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压辊装置和第一过辊装置;所述裁切机构包括切刀和切刀驱动装置,所述切刀设置于所述压辊装置和第一过辊装置之间;在所述裁切机构进行裁切时,所述收卷机构转动使新卷卷筒处于收卷位置,所述第一过辊装置压着新卷卷筒与旧卷卷筒之间的卷材,使卷材绷紧,所述压辊装置将卷材压并固定在新卷卷筒上,所述切刀受所述切刀驱动装置的控制对所述第一过辊装置与新卷卷筒之间的卷材进行横向切断。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涂布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收卷单元裁切部分用的是裁刀(一般裁刀都是锯齿型的)来进行裁切,而裁刀裁切的方式是由上而下竖直向下裁切,但受在裁切部分的左右两侧的卷材张力的影响,造成裁切面不均匀,而且会导致一定长度的卷材报废,从而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在对卷材进行裁切之前对卷材进行张力的控制,并且改变裁切的方式,有效地保证卷材裁切面的整齐,避免造成浪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包括收卷机构、张紧机构和裁切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卷筒,完成收卷的所述卷筒为旧卷卷筒,空的所述卷筒为新卷卷筒;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压辊装置和第一过辊装置;所述裁切机构包括切刀和切刀驱动装置,所述切刀设置于所述压辊装置和第一过辊装置之间;在所述裁切机构进行裁切时,所述收卷机构转动使新卷卷筒处于收卷位置,所述第一过辊装置压着新卷卷筒与旧卷卷筒之间的卷材,使卷材绷紧,所述压辊装置将卷材压并固定在新卷卷筒上,所述切刀受所述切刀驱动装置的控制对所述第一过辊装置与新卷卷筒之间的卷材进行横向切断。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卷机构包括卷筒安装架,所述卷筒设置于该卷筒安装架上,所述卷筒安装架的中部铰接,并且所述卷筒安装架通过收卷驱动装置驱动进行新卷卷筒和旧卷卷筒位置的交换。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两所述卷筒之间设置有第二过辊装置,所述第二过辊装置设置在所述卷筒安装架上。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辊装置、第一过辊装置或第二过辊装置中至少包括一个辊轮。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卷筒设置有两个,该两卷筒分别设置于所述卷筒安装架的两端。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裁切摆臂,所述裁切摆臂的中部铰接,所述裁切摆臂的一端与摆臂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裁切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切刀,所述压辊装置和第一过辊装置设置于所述裁切摆臂上。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压辊装置由压辊驱动装置控制将卷材压并固定在新卷卷筒上。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传统的裁切方式,原来的裁切方式是利用切刀由上而下竖直对卷材进行向下裁切,在卷材张力不足和切刀呈锯齿型的情况下,很容易使卷材的裁切面造成不均匀,从而会导致部分卷材的报废,造成浪费;本实用新型的通过设置裁切机构和张紧机构,能够有效地解决了由于裁切方式不合理和张力不足而导致的裁切面不均匀的问题,并且不会造成卷材的报废和浪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常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裁切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2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1、收卷支撑架;12、卷筒安装架;13、新卷卷筒;14、旧卷卷筒;21、裁切支撑架;22、裁切摆臂;23、摆臂气缸;24、切刀;25、切刀气缸;31、第一过辊装置;32、压辊装置;33、第二过辊装置;34、压辊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如图1、2、3所示,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该机架上的收卷机构、张紧机构和裁切机构。
[0018]收卷机构包括收卷支撑架11、卷筒安装架12和卷筒,收卷支撑架11固定在机架上,卷筒安装架12的中部铰接到收卷支撑架11上,通过动力装置可以使卷筒安装架12进行自转,卷筒安装架12的两端各自设置有一个卷筒,卷筒用于收卷;卷筒通过动力装置也可以进行自转。完成收卷的卷筒作为旧卷卷筒14,没有进行收卷的卷筒作为新卷卷筒13,当旧卷卷筒14完成特定厚度或长度的收卷后,需要对卷筒进行更换,使新卷卷筒13置换到旧卷卷筒14的收卷位置,进行持续收卷。在新卷卷筒13就位后,就会驱动张紧机构调整卷材的张力,为裁切机构做准备,张力满足裁切的要求后,裁切机构会动作将卷材进行横向的裁切,使卷材随重力的作用自由停落在新卷卷筒13上和旧卷卷筒14上。
[0019]具体的,两所述卷筒之间设置第二过辊装置33,所述第二过辊装置33设置在所述卷筒安装架12上。收卷机构中也可以设置至少两个卷筒,每两卷筒之间设置有过辊。第二过辊装置33的也是用于顶压新卷卷筒13和旧卷卷筒14之间的卷材,增加卷材的张力,但是第二过辊装置33的顶压方向与第一过辊装置31的顶压方向反向,更加有效地增加卷材的张力。
[0020]裁切机构包括裁切支撑架21、裁切摆臂22、摆臂气缸23、切刀24和切刀气缸25,裁切摆臂22的中部铰接于裁切支撑架21上,摆臂气缸23安装在裁切支撑架21上,摆臂气缸23的输出端通过连杆与裁切摆臂22的一端传动连接,裁切摆臂22的另一端安装有切刀24和切刀气缸25,切刀气缸25的输出端与切刀24传动连接,切刀24从卷材的一边横向切到卷材的另一边,卷材的受力都在一切点上,如此的裁切方式不会因为张力而打皱,而且裁切面会很整齐,不会造成浪费。
[0021]张紧机构包括第一过辊装置31和压辊装置32,第一过辊装置31和压辊装置32安装在裁切摆臂22上,切刀24设置于该第一过辊装置31与压辊装置32之间,第一过辊装置31在裁切摆臂22上的位置固定不动,而压辊装置32安装在一连杆的一端,该连杆的另一端与压辊气缸3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该压辊气缸安装在裁切摆臂22上,连杆的中部铰接在裁切摆臂22上。裁切摆臂22的自由端呈“7”字型,第一过辊装置31设置在该自由端的末端。第一过辊装置31用于顶压新卷卷筒13和旧卷卷筒14之间的卷材,增加卷材的张力。压辊装置32用于将卷材顶压在新卷卷筒13上。
[0022]具体的,所述第一过辊装置31、压辊装置32或第二过辊装置33中至少包括一个辊轮,也可以是由两个辊轮或以上的辊轮组成。
[0023]优选的,在卷材进入收卷之前,卷材经过一张力控制器。有效调整张力,保证流畅地工作。
[00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生产过程中,收卷机构对卷材在进行收卷,当旧卷卷筒14完成收卷后,收卷机构自动进行卷筒的切换,卷筒安装架12逆时针旋转,将旧卷卷筒14撤离收卷工位,同时新卷卷筒13正靠近收卷工位,旧卷卷筒14离开收卷工位的过程中,卷材被拉长,并且卷材被第二过辊装置33往上顶压,新卷卷筒13就位后,被第二过辊装置33顶压的部分卷材悬空,新卷卷筒13上设置有用于粘贴固定卷材的双面胶或者其他具有粘贴性的物质,裁切摆臂22会摆动,在裁切摆臂22上的第一过辊装置31会往下顶压卷材,压辊装置32会伸出将悬空的卷材顶压到新卷卷筒13的表面,使被顶压的部分卷材固定在新卷卷筒13上,然后切刀24动作从第一过辊装置31与新卷卷筒13之间的卷材的一边横向裁切到卷材的另一边,将卷材切断;卷材切断后,裁切机构收回,新卷卷筒13自转进行收卷。
[0025]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卷机构、张紧机构和裁切机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卷筒,完成收卷的所述卷筒为旧卷卷筒,空的所述卷筒为新卷卷筒;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压辊装置和第一过辊装置;所述裁切机构包括切刀和切刀驱动装置,所述切刀设置于所述压辊装置和第一过辊装置之间;在所述裁切机构进行裁切时,所述收卷机构转动使新卷卷筒处于收卷位置,所述第一过辊装置压着新卷卷筒与旧卷卷筒之间的卷材,使卷材绷紧,所述压辊装置将卷材压并固定在新卷卷筒上,所述切刀受所述切刀驱动装置的控制对所述第一过辊装置与新卷卷筒之间的卷材进行横向切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包括卷筒安装架,所述卷筒设置于该卷筒安装架上,所述卷筒安装架的中部铰接,并且所述卷筒安装架通过收卷驱动装置驱动进行新卷卷筒和旧卷卷筒位置的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卷筒之间设置有第二过辊装置,所述第二过辊装置设置在所述卷筒安装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装置、第一过辊装置或第二过辊装置中至少包括一个辊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设置有两个,该两卷筒分别设置于所述卷筒安装架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还包括裁切摆臂,所述裁切摆臂的中部铰接,所述裁切摆臂的一端与摆臂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裁切摆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切刀,所述压辊装置和第一过辊装置设置于所述裁切摆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裁切收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装置由压辊驱动装置控制将卷材压并固定在新卷卷筒上。
【文档编号】B65H23/26GK204057403SQ201420452386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2日
【发明者】孟昊 申请人:孟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