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性片供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634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粘性片供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粘性片供给装置,包括:粘性片供给卷筒;与粘性片供给卷筒平行隔开设置的离型带回收滚筒;第一分离转向机构,在来自粘性片供给滚筒的粘贴有多个粘性片的连续离型带经过第一分离转向机构时将外侧子带与粘性片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外侧子带远离与其分离的粘性片转向至离型带回收滚筒的外侧部分;以及与第一分离转向机构平行隔开设置的第二转向机构,将仅留有内侧子带的连续离心纸带转向至离型带回收滚筒的内侧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粘性片供给装置可以实现粘性片的自动供给,并且由于离型带的错位分离而部分外露粘性片,大大方便了操作人员对粘性片的揭取或拾取,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用来承载粘性片的离型带通过离型带回收滚筒实现自动回收。
【专利说明】粘性片供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性片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工业生产例如平板印刷电路组件(PBA)的制造过程中,会需要将粘接在离型纸或离型带上的个体粘性片(individual tape)撕下来粘贴到PBA上。
[0003]这种粘性片的撕取或揭取操作通常是手工或借助于特定机械设备而进行。但无论是何种现有技术,在将粘性片从离型纸上剥离时往往费时费力,并且剥离后的离型纸还需要丢弃和再收集。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粘性片供给装置,其能够方便地自动供给容易剥离的粘性片。
[0005]本实用新型的粘性片供给装置包括:
[0006]粘性片供给卷筒,由粘贴有多个粘性片的连续离型带卷绕形成并能够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其中离型带沿纵向可分离成两条并排的内侧子带和外侧子带,所述多个粘性片沿离型带的纵向相互间隔地粘贴在离型带的两个纵向侧之间,其中每个粘性片都由内侧子带和外侧子带共同支撑;
[0007]与粘性片供给卷筒平行隔开设置的离型带回收滚筒,能够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
[0008]第一分离转向机构,在来自粘性片供给滚筒的粘贴有多个粘性片的连续离型带经过第一分离转向机构时将外侧子带与粘性片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外侧子带远离与其分离的粘性片转向至离型带回收滚筒的外侧部分;以及
[0009]与第一分离转向机构平行隔开设置的第二转向机构,将仅留有内侧子带的连续离型带转向至离型带回收滚筒的内侧部分。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粘性片供给卷筒上卷绕的连续离型带的内侧子带和外侧子带之间设有纵向弱化线。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离型带回收滚筒的内侧部分上卷绕的内侧子带的厚度与外侧部分上卷绕的外侧子带的厚度始终相同。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分离转向机构为第一档杆,第二转向机构为第二档杆,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分别平行于粘性片供给卷筒的中心轴线或离型带回收滚筒的中心轴线设置。这种情况下,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优选均为具有光滑外圆周表面的圆柱形档杆。另外,第一档杆优选向外延伸超出经过其上的外侧子带。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粘性片供给装置还可以包括回收滚筒转动机构,用来使离型带回收滚筒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这种情况下,粘性片供给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器,用来控制回收滚筒转动机构的运转。此外,粘性片供给装置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转向机构附近的传感器,用于监测粘性片的有无并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监测信号自动控制回收滚筒转动机构的运转。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粘性片供给装置还可以包括机体,粘性片供给卷筒可旋转地安装在从机体向外水平伸出的第一固定轴上;离型带回收滚筒固定安装在从机体向外水平伸出的第二旋转轴上;第一分离转向机构为从机体向外水平伸出的第一档杆;第二转向机构为从机体向外水平伸出的第二档杆,其中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高于粘性片供给卷筒的外圆周的上侧和离型带回收滚筒的外圆周的上侧,并且第一固定轴高于第二旋转轴。
[0015]本实用新型的粘性片供给装置可以实现粘性片的自动供给,并且由于离型带的错位分离而部分外露粘性片,大大方便了操作人员对粘性片的揭取或拾取,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用来承载粘性片的离型带通过离型带回收滚筒实现自动回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粘性片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0017]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粘性片供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粘性片供给装置。
[0019]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粘性片供给装置总体包括粘性片供给卷筒1、离型带回收滚筒2、第一分离转向机构和第二转向机构。这些部件通常情况下可以安装在公共机体(图中未示出)上。
[0020]粘性片供给卷筒I由粘贴有多个柔软粘性片11的连续离型带10卷绕形成。离型带10可以是透明的柔性塑料带或纸带,沿其上的纵向弱化线13可分离成两条并排的内侧子带12和外侧子带14。内侧子带12和外侧子带14的宽度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外侧子带14的宽度可以小于内侧子带12的宽度,只要外侧子带14所覆盖的粘性片11的宽度适合如下所述的撕取或揭取操作即可。各个粘性片11沿离型带10的纵向相互间隔地(以^ O的固定间距,只要相互不重叠就行)粘贴在离型带的两个纵向侧之间(每个粘性片都会被离型带完全覆盖)。每个粘性片11都由内侧子带12和外侧子带14共同支撑。
[0021]粘性片供给卷筒I通常安装在从机体水平向外伸出的第一固定轴上,并能够围绕第一固定轴转动。第一固定轴可以是实心轴或空心轴。
[0022]离型带回收滚筒2固定安装在从机体水平向外伸出的第二旋转轴上,并能够随第二旋转轴一起转动。第二旋转轴同样可以是实心轴或空心轴。第一固定轴与第二旋转轴平行隔开并高于第二旋转轴设置。第二旋转轴可以由设置在机体中的电机驱动而旋转或者本身就是电机的旋转轴。电机可以采用便于控制的步进电机。
[0023]第一分离转向机构,图示为第一档杆3,从机体水平向外伸出。所示的第一档杆3为具有光滑外圆周表面的圆柱形档杆。
[0024]第二转向机构,图示为第二档杆4,从机体水平向外伸出。所示的第二档杆4也为具有光滑外圆周表面的圆柱形档杆。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档杆3和第二档杆4在同一水平面上,明显高于离型带回收滚筒2的外圆周的上侧,但可以仅仅略微高于粘性片供给卷筒I的外圆周的上侧。另外,第一档杆3向外延伸的长度可以大于第二档杆4向外延伸的长度,以保证离型带10的外侧子带14经过第一档杆3时不会向外超出第一档杆3。第一挡杆3与第二档杆4之间的距离大致对应于离型带10上的个体粘性片11的纵向长度。
[0025]此外,还可以在第二档杆4附近例如第二档杆4下方装设传感器5,传感器5与例如设置在机体中的控制器(未具体示出)相连,用于实时监测粘性片11的存在与否。传感器5例如可以是能够实时感测通常为黑色粘性片的光传感器。
[0026]下面简要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粘性片供给装置的工作原理。
[0027]首先,将粘性片供给卷筒I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固定轴上,并将离型带回收滚筒2固定安装在第二旋转轴上。粘性片供给卷筒I和离型带回收滚筒2沿其长度方向大致对齐。
[0028]然后,牵引粘性片供给卷筒I的连续离型带10的最前端(带头)并使离型带10的下表面接触并通过第一档杆3的外圆周的上侧。
[0029]接下来,将离型带10的外侧子带14沿纵向弱化线13分离于内侧子带12,并通过第一档杆3将分离的外侧子带14远离已经与其分离的粘性片11 (此时粘性片会仍然附着在内侧子带12上)而转向至离型带回收滚筒2 (形成第一离型带或外侧子带回收路径)。
[0030]再将已经分离了外侧子带14的离型带10(也就是内侧子带12)的下表面接触并通过第二档杆4的外圆周的上侧。
[0031]接下来,通过第二档杆4将已经撕去粘性片11的内侧子带12也转向至离型带回收滚筒2 (形成第二离型带或内侧子带回收路径)。
[0032]将外侧子带14卷绕在离型带回收滚筒2的外侧部分上并将内侧子带12卷绕在离型带回收滚筒2的内侧部分上,并使离型带回收滚筒2的内侧部分上卷绕的内侧子带12的厚度与外侧部分上卷绕的外侧子带14的厚度始终保持相同。或者说,需要使内侧子带12与外侧子带14的供给运动在粘性片供给过程中始终保持同步。离型带回收滚筒2在其整个长度上通常具有一致的外径,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只是针对所要卷绕的内侧子带12和外侧子带14而言。
[0033]此后,当传感器5监测不到粘性片11的存在时,与其相连的控制器就会控制电机运行,从而使第二旋转轴转动并带动离型带回收滚筒2转动。内侧子带12和外侧子带14在离型带回收滚筒2上的回收缠绕,又会带动粘性片供给卷筒I围绕第一固定轴转动,从而使得其上的离型带10持续向前供给粘性片11。
[0034]当传感器5监测到粘性片11的存在时,控制器就会控制电机停止运行,直至操作人员将粘性片11从内侧子带12上撕离或取走。
[0035]这样,随着操作人员不断从内侧子带12上取走粘性片11,本实用新型的粘性片供给装置就会自动运行,不断供给粘性片11,同时还实现了离型带10(即包括相互分离后的内侧子带12和外侧子带14)的自动回收。
[0036]本实用新型的粘性片供给装置可以实现粘性片的自动供给,并且由于离型带的内侧子带和外侧子带的错位分离而提前部分外露粘性片,从而大大方便了操作人员对粘性片的揭取或拾取,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用来承载粘性片的离型带通过离型带回收滚筒实现自动回收,不仅使工作环境干净整洁,而且回收的离型带甚至还可以循环使用。
[0037]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图示内容和实施例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用来对其作出任何限制。例如,离型带10上也可以不设置纵向弱化线13而直接采取由相互分离的内侧子带12和外侧子带14并排形成的中间切割式样。再例如,第一分离转向机构和第二转向机构也可以不采取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圆柱形档杆形式,而是可以采用能够将经过其的离型带转向至离型带回收滚筒的任何合适形式例如挡板等。又例如,粘性片供给卷筒1、离型带回收滚筒2、第一档杆3和第二档杆4也可以不共用机体,第一档杆3和第二档杆4也可以不在同一水平面内,只要它们被布置成所需的平行对应关系即可。本实用新型的粘性片供给装置甚至可以人工或手动控制离型带回收滚筒的转动而省略上述实施例中提及的电机、控制器和传感器。
【权利要求】
1.一种粘性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粘性片供给卷筒,由粘贴有多个粘性片的连续离型带卷绕形成并能够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其中离型带沿纵向可分离成两条并排的内侧子带和外侧子带,所述多个粘性片沿离型带的纵向相互间隔地粘贴在离型带的两个纵向侧之间,其中每个粘性片都由内侧子带和外侧子带共同支撑; 与粘性片供给卷筒平行隔开设置的离型带回收滚筒,能够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 第一分离转向机构,在来自粘性片供给滚筒的粘贴有多个粘性片的连续离型带经过第一分离转向机构时将外侧子带与粘性片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外侧子带远离与其分离的粘性片转向至离型带回收滚筒的外侧部分;以及 与第一分离转向机构平行隔开设置的第二转向机构,将仅留有内侧子带的连续离型带转向至离型带回收滚筒的内侧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粘性片供给卷筒上卷绕的连续离型带的内侧子带和外侧子带之间设有纵向弱化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离型带回收滚筒的内侧部分上卷绕的内侧子带的厚度与外侧部分上卷绕的外侧子带的厚度始终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分离转向机构为第一档杆,第二转向机构为第二档杆,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分别平行于粘性片供给卷筒的中心轴线或离型带回收滚筒的中心轴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性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均为具有光滑外圆周表面的圆柱形档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性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档杆向外延伸超出经过其上的外侧子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滚筒转动机构,用来使离型带回收滚筒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性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用来控制回收滚筒转动机构的运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性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转向机构附近的传感器,用于监测粘性片的有无并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根据传感器的监测信号自动控制回收滚筒转动机构的运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片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体,粘性片供给卷筒可旋转地安装在从机体向外水平伸出的第一固定轴上;离型带回收滚筒固定安装在从机体向外水平伸出的第二旋转轴上;第一分离转向机构为从机体向外水平伸出的第一档杆;第二转向机构为从机体向外水平伸出的第二档杆,其中第一档杆和第二档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高于粘性片供给卷筒的外圆周的上侧和离型带回收滚筒的外圆周的上侧,并且第一固定轴高于第二旋转轴。
【文档编号】B65H37/00GK204096743SQ201420506157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刘维鑫, 李玉先, 李英东 申请人: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