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材料传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9905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火材料传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火材料传送设备,包括除杂机构和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辊、第二辊、传送带、驱动装置,第一锟具有磁性,第一辊或第二辊受驱动装置驱动转动,传送带靠近第二辊一侧为进料端,传送带靠近第一辊一侧为出料端,第一辊下方设集料箱和废料箱,集料箱位于第一辊中心轴线外侧,废料箱位于第一辊中心轴线内侧;除杂机构包括机架、箱体、连杆、永磁体,箱体安装在机架上且处于传送机构的上方,永磁体设置在箱体内,连杆下端固定连接永磁体,上端穿出箱体。本实用新型设备简单,经两次磁选,实现了耐火材料与铁屑的有效分离,铁屑可回收直接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专利说明】一种耐火材料传送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净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火材料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0002]耐火材料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玻璃、水泥、陶瓷、石化、机械、锅炉、轻工、电力、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保证上述产业生产运行和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在高温工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当耐火材料中掺杂了一些杂质后,虽然微小,但是仍然会对耐火材料的抵抗高温性能带来危害。譬如铁,当耐火材料中掺杂了铁杂质后,在高温下,铁会被氧化生成三氧化二铁,降低了耐火材料的荷重软化温度与耐火度等。现有技术中,对耐火材料的提纯多为磁选,但是现行的磁选方法设备大多较复杂,除铁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较大,提纯度不高且不适合小批量的耐火材料的自动除铁,因此,设计一种设备简单但可多次磁选的自动除铁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本【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设备简单,可多次磁选的耐火材料传送设备。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耐火材料传送设备,包括:除杂机构和传送机构;传送机构包括包含磁性的第一辊、第二辊、传送带、驱动装置,第一辊或第二辊受驱动装置驱动转动,第一辊与第二辊通过传送带连接,传送带靠近第二辊一侧为进料端,传送带靠近第一辊一侧为出料端,第一辊下方设集料箱和废料箱,集料箱位于第一辊中心轴线外侧,废料箱位于第一辊中心轴线内侧;
[0005]除杂机构包括机架、箱体,连杆、永磁体,箱体安装在机架上且处于传送带的上方,永磁体设置在箱体内,连杆下端固定永磁体,上端穿出箱体。
[0006]优选地,机架上对称设螺杆,箱体上设螺孔,螺杆一端安装在机架上,另一端与螺孔配合固定箱体。
[0007]优选地,第一辊包括辊体和永磁套,永磁套采用尼龙布和永磁铁圈径向循环铺设而成,辊体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永磁套套设在辊体上。
[0008]优选地,机架上安装有进料斗,进料斗上安装有进料嘴,进料嘴处于进料端上方。
[0009]优选地,永磁体下端面的面积与箱体内底面的面积相等。
[001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耐火材料传送设备,设备简单,通过在传送传送机构上方设箱体,箱体内含永磁体,当耐火材料输送至箱体下方,由于磁力的作用,传送带上的铁屑被吸附在箱体下表面;连杆与永磁体是固定连接的,当耐火材料输送完毕,拆下箱体,向上提动连杆,永磁体与铁屑间的吸引力逐渐减小,最终落下,实现了对铁屑的去除。第一辊填充有磁性材料,未完全被箱体吸附住的铁屑传输至第一辊所在位置附近,受第一辊的吸引随传送带继续运动,当与第一辊有一定距离时,由于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变小最终落在废料箱中。两次磁选,实现的物理分离效果更好,铁屑可回收直接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效率高, 劳动强度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火材料传送设备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火材料传送设备的永磁套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火材料传送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永磁套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4]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耐火材料传送设备,包括:除杂机构和传送机构;
[0015]传送机构包括包含磁性的第一辊4、第二辊5、传送带9、驱动装置6,第一辊4受驱动装置6驱动,受驱动装置6驱动的第一辊4通过传送带9传动第二辊5,传送带9靠近第二辊5 —侧为进料端,传送带9靠近第一辊4 一侧为出料端,第一辊4下方设集料箱7和废料箱8,集料箱7位于第一辊4中心轴线外侧,废料箱8位于第一辊4中心轴线内侧;;
[0016]除杂机构包括机架1、箱体13,连杆2、永磁体3,箱体13安装在机架I上且处于传送带9上方,永磁体3设置在箱体13内,箱体13上开设有安装孔,连杆2下端固定永磁体3,上端通过安装孔穿出箱体13。
[0017]耐火材料在进料端被放置在传送带9上,随传送带9运送至箱体13下方,受箱体13内的永磁体3的吸引,颗粒较大的铁屑被吸附在箱体13下表面;余下的物料继续传送,当运送至第一辊附4近位置时,受第一辊4的吸引,颗粒较小的铁屑不会随耐火材料一起进入集料箱7中,而是继续运动,当吸附力较小时,受重力作用在出料端落入废料箱8,最终完成整个去铁屑过程。
[0018]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机架内壁两端均设有螺杆10,箱体13上设螺孔,螺杆10 —端安装在机架I上,另一端配合螺孔固定箱体13,可以方便箱体13与机架I之间的拆装,便于去除箱体下表面的铁屑。
[0019]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第一辊4包括辊体42和永磁套41,永磁套41采用尼龙布412和永磁铁圈411周向循环铺设而成,辊体42与驱动装置6固定连接,永磁套41套设在辊体42上,无需在整个第一辊内填充磁性材料,实现了对成本的节约,永磁体3下端面的面积与箱体13内底面的面积相等,工作的面积更大,效率更高。
[0020]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机架上安装有进料斗11,进料斗11上安装有进料嘴12,进料嘴12靠近第二辊5并位于其上方,加料更加方便快捷。
[002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耐火材料传送设备,设备简单,通过在传送传送机构上方设箱体,箱体内含永磁体,当耐火材料输送至箱体下方,由于磁力的作用,传送带上的铁屑被吸附在箱体下表面;连杆与永磁体是固定连接的,当耐火材料输送完毕,拆下箱体,向上提动连杆,永磁体与铁屑间的吸引力减小,最终落下实现了对铁屑的去除。第一辊上磁性材质构成,未完全被箱体吸附住的铁屑传输至第一辊所在位置附近时,受第一辊的吸引随皮带继续运动,当与第一辊有一定距离时,由于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变小最终落在废料箱中。两次磁选,实现的物理分离效果更好,铁屑可回收直接利用,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耐火材料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杂机构和传送机构; 传送机构包括第一辊(4)、第二辊(5)、传送带(9)、驱动装置¢),第一锟(4)具有磁性,第一辊(4)或第二辊(5)受驱动装置(6)驱动转动,第一辊(4)与第二辊(5)通过传送带(9)连接,传送带(9)靠近第二辊(5) —侧为进料端,传送带(9)靠近第一辊⑷一侧为出料端,第一辊(4)下方设集料箱(7)和废料箱(8),集料箱(7)位于第一辊(4)中心轴线外侧,废料箱⑶位于第一辊⑷中心轴线内侧; 除杂机构包括机架(I)、箱体(13)、连杆(2)、永磁体(3),箱体(13)安装在机架⑴上且处于传送带(9)上方,永磁体(3)位于箱体(13)内,箱体(13)上开设有安装孔,连杆(2)下端固定连接永磁体(3),上端通过安装孔穿出箱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机架(I)上对称设螺杆(10),箱体(13)上设螺孔,螺杆(10)—端安装在机架(I)上,另一端与螺孔配合固定箱体(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辊(4)包括辊体(42)和永磁套(41),永磁套(41)米用尼龙布(412)和永磁铁圈(411)径向循环铺设而成,驱动装置(6)通过转轴连接辊体(42),永磁套(41)套设在辊体(4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机架(I)上安装有进料斗(11),进料斗(11)上安装有进料嘴(12),进料嘴(12)位于进料端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永磁体(3)下端面的面积与箱体(13)内底面的面积相等。
【文档编号】B65G47/00GK204137833SQ201420581064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9日
【发明者】罗明, 汪政南, 郭兴志, 刘斌, 王勇, 王启明, 汪家兴 申请人:安徽宁火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