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46378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包括:机体;膜供给机构;口管供给机构;制袋机,用于将输送至此的膜材和一体式口管制成在偏于口管一侧具有预留口的软袋;第一环形传送组件,配设于所述制袋机,其上设置口管夹具;灌封机,其灌装位置和封口位置对应于所述软袋的预留口;第二环形传送组件,配设于所述灌封机,其上设置袋体夹具;袋体转移机构,设于所述第一环形传送组件与第二环形传送组件之间;以及袋输出机构。该制袋灌封机采用一体式口管进行制袋,并从偏于口管一侧的预留口进行灌装和封口,不需要高温加热口管和封盖,可有效避免固体颗粒的产生,提高输液软袋的质量,降低临床风险,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包装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集制袋、灌封功能于一体的非PVC膜制袋灌封机,适于医药企业全自动批量生产输液软袋。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输液治疗的普遍应用,输液方式经过了从开放式、半开放式到全封闭式的发展过程,而输液器随之由开始的玻璃瓶,到聚氯乙烯(PVC)软袋、到聚丙烯、聚乙烯(PP/PE)硬塑料瓶,直至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且完全符合环保的非PVC复合膜软袋。
[0003]现有的非PVC膜输液软袋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只适于生产常规输液软袋,这种软袋在焊接成型后从口管灌装药液,口管和盖是分体式结构,在灌装完毕后需要高温加热口管和盖,使其焊接在一起,设备需要设置两套上料装置、一套高温加热装置,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且设备本身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维护困难,并且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0004]此外,由于灌装处是通过口管定位的,当口管与灌装嘴不同心时,在生产中会产生固态颗粒;高温加热口管和盖,如果口管和盖对中性不好,会导致输液时液体残留量增加,也会产生固态颗粒,这些固态颗粒若混入药液,在临床中属于潜在的风险。
[0005]相对于常规非PVC输液软袋,尾部灌装非PVC膜输液软袋具有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不需要高温加热封口和固体颗粒物含量低等优点,无论对于药厂的低成本生产还是临床使用的可靠性,都有非常明显的好处。
[0006]但是,用于生产尾部灌装非PVC膜输液软袋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7]其一,为了从尾部进行灌装,软袋在成型之后,需要以口管朝下的方式进入第二环形传送组件,以便使尾部的灌装口朝上,便于灌装机进行灌装,由于倒挂后口管朝下,无法通过口管在环形传送组件的夹具上进行定位,因此需要在袋体尾部预先加工两个定位孔,为了加工定位孔,需要在整形撕边机构之前增设冲孔机构,不仅增加了设备成本,而且导致机构过于复杂。
[0008]其二,在采用冲孔机构在袋体尾部加工定位孔时,容易产生碎屑,存在混入药液的风险,导致医疗安全性降低,而且由于定位孔的存在,软袋尾部的焊接边尺寸较大,会过多的挤占软袋的装药空间。
[0009]其三,软袋尾部的定位孔仅在生产过程中起作用,在软袋使用过程中并无其他用途,软袋一旦加工完毕便属于多余的部位,而且影响软袋的整体外形,容易与软袋尾部的输液吊孔相混淆。
[0010]其四,倒挂灌装的形式,需要袋体转移机构在转移袋体时,对口管一端和袋尾一端同时进行固定,只有这样,才能将软袋从水平状态调整为倒挂状态,并顺利的进入第二环形传送组件,这就需要在袋体转移机构的翻转夹具两端分别设置接口定位装置和袋尾定位装置,导致袋体转移机构结构复杂,调试和维护都比较困难。
[0011]其五,环形传送组件上的夹具通过定位销穿入定位孔悬挂软袋,夹具动作不够灵活,功能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且夹具与导轨采用V型槽与滚轮的配合方式进行连接,运行不够稳定、可靠。
[0012]因此,如何进一步改进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以提升其各项性能和输液软袋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1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该制袋灌封机采用一体式口管进行制袋,并从偏于口管一侧的预留口进行灌装和封口,不需要高温加热口管和封盖,可有效避免固体颗粒的产生,提高输液软袋的质量,降低临床风险,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包括:
[0015]机体;
[0016]膜供给机构,用于向制袋机输送膜材;
[0017]口管供给机构,用于向制袋机输送一体式口管;
[0018]制袋机,用于将输送至此的膜材和一体式口管制成在偏于口管一侧具有预留口的软袋;
[0019]第一环形传送组件,配设于所述制袋机,其上设置口管夹具;
[0020]灌封机,用于向输送至此的软袋灌装药剂并封口,其灌装位置和封口位置对应于所述软袋的预留口;
[0021]第二环形传送组件,配设于所述灌封机,其上设置袋体夹具;
[0022]袋体转移机构,设于所述第一环形传送组件与第二环形传送组件之间,用于将软袋从所述第一环形传送组件转移至第二环形传送组件;
[0023]袋输出机构,用于从所述第二环形传送组件输出成品软袋。
[0024]优选地,所述膜供给机构设有薄膜分离预压组件,其包括:
[0025]分膜模具,位于所述膜材边缘部位的两层薄膜之间,对应于软袋的预留口 ;
[0026]压膜模具,以所述分膜模具为中心对称布置,其压膜面与所述分膜模具的分膜面具有能够相互吻合的形状;
[0027]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压膜模具压向和脱离所述分膜模具,在压合状态,所述压膜模具对两者之间的膜材进行加热。
[0028]优选地,所述分膜模具与膜材接触的两侧呈开口相对的“V”字形且棱边圆滑过渡。
[0029]优选地,所述分膜模具的分膜面上设有内凹或外凸的承压部,所述压膜模具的压面膜面上设有能够与所述承压部相吻合的模压部。
[0030]优选地,所述制袋机的口管预热机构包括气缸支座、气缸、固定板、加热装置;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气缸支座;所述固定板安装于所述气缸的伸缩端;所述加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固定板正面,并对应于所述第一环形传送组件的口管夹具所携带的口管所在的位置。
[0031]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或者套筒式加热圈,其呈圆形或椭圆形。
[0032]优选地,所述袋体夹具包括:
[0033]滑块,与所述第二环形传送组件的导轨滑移配合;
[0034]固定座,安装于所述滑块之上;
[0035]口管夹,设于所述固定座,其位置对应于软袋的口管;
[0036]软袋夹,通过活动块安装于所述固定座,其位置对应于软袋预留口一侧的边缘;
[0037]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活动块及其上的软袋夹一起沿软袋宽度方向向口管夹一侧移动。
[0038]优选地,所述活动块通过第一滑动轴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轴上设有复位弹簧。
[0039]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凸轮推板,所述凸轮推板通过第二滑动轴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其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活动块的移动方向,并在移动时通过一侧的斜面带动所述活动块移动。
[0040]优选地,所述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凸轮推板斜面相配合的第一滚动件,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凸轮推板另一侧相配合的第二滚动件。
[0041]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为连杆机构,包括连杆和顶杆;所述连杆平行于所述活动块的移动方向,其一端与所述活动块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顶杆呈折弯状且折弯处与所述固定座相铰接,其直杆部分垂直于所述连杆,弯杆部分的另一端设有便于推动其运动的第三滚动件。
[0042]优选地,所述软袋夹包括:
[0043]夹袋固定块,连接于所述活动块;
[0044]夹袋活动块,位于所述夹袋固定块上端外侧,与所述夹袋固定块形成纵向且开口向下的夹口,其上半部分向内倾斜,与所述夹袋固定块在顶部相铰接;
[0045]弹性部件,设于所述夹袋固定块与夹袋活动块之间,用于提供夹紧力;
[0046]第四滚动件,设于所述夹袋活动块的顶端,以便于带动所述夹袋活动块,在夹口开启状态,所述夹袋活动块绕铰接处转动至其底部高于软袋上沿的位置。
[0047]优选地,所述袋体转移机构包括上袋装置、平移翻转装置、及下袋装置,其中,所述下袋装置包括:
[0048]推口管缸,横设于所述平移翻转装置的翻转夹具后侧,其伸缩端的推板对应于所述翻转夹具所携带的软袋的口管部位及所述第二环形传送组件上袋体夹具的口管夹;
[0049]推夹具板,位于所述翻转夹具的前侧,其前端设有用于推动所述袋体夹具的第四滚动件使夹口张开的斜面。
[0050]优选地,所述灌封机的灌装密封机构包括对应于软袋预留口的灌装装置、密封装置和插偏检测装置。
[0051]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位于所述灌装装置下方,包括对称分布于软袋预留口两侧,由密封气缸驱动其对合和分离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处于对合状态时,其中间的夹持空间形状与所述灌装装置的灌装嘴形状在横截面上相吻合,所述灌装嘴插入软袋预留口后由所述密封垫从两侧夹紧密封。
[0052]优选地,所述插偏检测装置包括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密封垫内部的弹性导电元件,所述弹性导电元件的伸缩端从所述密封垫的夹持面向外探出一定距离,并与所述灌装嘴在电路上具有两种状态:若所述灌装嘴插入软袋中,则两者由袋膜分隔不能形成回路,电路不导通;若所述灌装嘴未插入软袋中,则两者接触形成回路,电路导通。
[0053]优选地,所述袋输出机构包括通过固定架安装于横向移动单元的推板和夹袋气爪;所述推板对应于所述袋体夹具的夹袋活动块,其前端设有推动所述夹袋活动块使夹口张开的斜面;所述夹袋气爪对应于所述袋体夹具的口管夹,其上设置用于夹持软袋口管的左夹手和右夹手。
[005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与生产尾部灌装非PVC膜输液软袋的全自动制袋灌封机相比,由于采用了从偏于口管一侧的预留口进行灌装的方式,软袋在成型之后,以口管朝上的方式进入第二环形传送组件,软袋在第一环形传送组件和第二环形传送组件上都依靠口管进行定位,而不是定位孔定位,因此无需设置冲孔机构,降低了设备成本,简化了设备结构;而且,在取消冲孔机构之后,不再加工定位孔,避免了因冲孔产生碎屑混入药液的风险,保证了输液软袋的医疗安全性,软袋尾部不存在定位孔,软袋整体外形更加简洁美观,袋体转移机构在转移袋体时,仅需要对口管一端进行固定,袋体转移机构的翻转夹具仅设置接口定位装置即可,无需复杂的上袋、下袋结构,袋体转移机构结构简单。综上,其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过程中容易混入固态颗粒的问题,同时还具有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占用空间小、可明显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0055]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在膜供给机构中增设有薄膜分离预压组件,膜材由膜供给机构的分膜板从中间分开之后,在进入制袋机之前,由该预压组件进行预压,具体工作方式为,膜材的两层非PVC膜被分膜模具从中间分开,驱动机构动作,使两个压膜模具与分膜模具紧密贴合,在温度和机械轮廓的作用下,将两层膜对应于预留口的位置压出痕迹,防止此处的两层膜重新紧密贴合在一起,方便后续开口机构将软袋预留口处的两层膜分开,从而提高开口成功率,确保后续灌装操作能够稳定、有序进行,避免因开口失败而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056]在另一种优选方案中,本实用新型针对从偏于口管一侧的预留口进行灌装的方式,重新设计了袋体夹具。该夹具的口管夹用于夹持软袋的口管,从而将整个软袋以口管朝上的方式悬挂在袋体夹具上,由于不再依靠定位孔定位,因此能有效减少碎屑的产生,医疗安全性高,且袋形规整、美观;软袋夹用于夹持软袋预留口一侧的边缘,其一方面能够协同口管夹一起将软袋可靠的固定在袋体夹具上,另一方面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能够沿软袋的宽度方向向口管夹一侧移动,在开口和灌装时能够使袋体的预留口部分收缩,从而适应预留口张开的动作,确保预留口能正常打开,避免薄膜被过分牵拉,待灌装完毕后,软袋夹复位,又能使预留口闭合,从而便于灌装时密封以及灌装后封口机构进行封口。此外,袋体夹具与导轨的连接方式采用滑块的方式,相比尾部灌装采用V型槽与滚轮的配合方式更加稳定、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的俯视图;
[0058]图2为薄膜分离预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9]图3为图2的侧视图;
[0060]图4为圆形口管预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61]图5为一体式口管、预留口灌装软袋的结构示意图;
[0062]图6为袋体夹具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63]图7为图6的右视图;
[0064]图8为图6的俯视图;
[0065]图9为图6所示袋体夹具夹持软袋的示意图;
[0066]图10为图7所示袋体夹具夹持软袋的示意图;
[0067]图11为袋体夹具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68]图12为图11的右视图;
[0069]图13为图11的俯视图;
[0070]图14为袋体转移机构处于上袋工况时的结构示意图;
[0071]图15为袋体转移机构处于下袋工况时的结构示意图;
[0072]图16为图15的局部放大图;
[0073]图17为开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74]图18为灌封机的结构示意图;
[0075]图19为插偏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76]图20为图19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77]图21为袋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78]图22为夹袋气爪及夹手的俯视图。
[0079]图中:
[0080]1.配电柜 2.上膜机构 3.框架组件 4.印刷机构
[0081]5.拉膜机构 5-1.支撑座 5-2.压膜气爪 5_3.固定支架 5_4.压膜模具
5-5.分膜模具 5-6.膜材
[0082]6.预热机构 6-1.气缸支座 6-2.气缸 6-3.固定板 6-4.加热装置
[0083]7.制袋机构 8.制袋环形传送组件 9.焊接机构 10.整形撕边机构
[0084]11.袋体转移机构 11-1.推夹具板 11-2.翻转夹具 11-3.翻转轴11-4.推板11-5.推口管缸 11-6.支架 11-7.气动单元
[0085]12.开口机构 12-1.吸盘 12-2.开袋气爪 12_3.升降气缸 12_4顶夹具缸 12-5.夹具顶块
[0086]13.灌装密封机构 13-1.药液管路 13-2.手动阀 13_3.流量计13_4.硅胶管13-5.气控隔膜阀 13-6.灌装嘴 13-7.灌装嘴固定板13-8.拉块 13-9.拉夹具缸 13-10.推块 13-11.推夹具缸 13-12.支撑座 13-13.密封垫13-14.密封垫安装板 13-15.密封气缸 13-16.安装座 13-17.弹性导电元件
[0087]14.封口机构 15.易撕膜焊接机构
[0088]16.袋输出机构 16-1.左夹手 16-2.右夹手 16_3.夹袋气爪 16_4.尼龙推板 16-5.固定架 16-6.气动单元 16-7.输出皮带
[0089]17.灌封环形传送组件
[0090]18.袋体夹具 18-1.滑块 18-2.口管夹 18_3.固定座 18_4.凸轮推板
18-5.活动块 18-6.第一滑动轴 18-7.复位弹簧 18-8.第二滑动轴18-11.第一滚动件18-12.第二滚动件 18-13.第三滚动件 18-14.第四滚动件 18-15.夹袋固定块18-16.夹袋活动块 18-17.连杆 18-18.顶杆
[0091]19.肩部灌装软袋 19-1.口管 19-2.周边焊接面 19_3.内腔 19_4.吊袋孔 19-5.预留口 19-6.封口焊缝 19-7.易撕膜
[0092]20.口管供给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9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94]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的俯视图(这里,由于图纸空间有限,其中的部分组成机构未详细绘出,仅以附图标记的引线指出了大体设置的位置,具体结构参见图1之外的其他各附图)。
[0095]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的机体主要由框架组件3构成,机体一侧设置配电柜1,机体上设置有膜供给机构、制袋机、灌封机及袋输出机构16。
[0096]其中,膜供给机构用于向制袋机输送膜材,主要由依次串联设置的上膜机构2、印刷机构4、拉膜机构5等构成。
[0097]制袋机主要由制袋机预热机构6、制袋机构7、焊接机构9、整形撕边机构10等构成,并配置有制袋环形传送组件8 (即第一环形传送组件)和口管供给机构20,制袋环形传送组件8上设置口管夹具。
[0098]灌封机主要由开口机构12、灌装密封机构13、封口机构14、易撕膜焊接机构15等构成,这些机构按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分布,灌封机配置有灌封环形传送组件17 (即第二环形传送组件),灌封环形传送组件17上设置袋体夹具18。
[0099]制袋机和灌封机间设置有袋体转移机构11,用于将软袋从制袋环形传送组件8转移至灌封环形传送组件17。
[0100]袋输出机构16用于将软袋从灌封环形传送组件17的袋体夹具上取下,并放置在输出皮带16-7上。
[0101]以上是该制袋灌封机的基本结构,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按膜材5-6和软袋19的行进方向介绍其具体工作过程:
[0102]首先,成卷的膜材经过上膜机构2进入印刷机构4 —拉膜机构5为制袋机构7提供需要的定量膜材,拉膜机构5中的薄膜分离预压组件(见下文),将对应于袋体偏于口管
19-1 一侧的预留口 19-5位置的膜材压出痕迹一口管供给机构20向制袋环形传送组件8提供口管19-1 —口管19-1在预热机构6进行预加热,然后进入到制袋机构7中一制袋机构7把口管19-1和膜材5-6焊接成空的软袋,制袋机构7设置有焊接缺口,使经过制袋机加工的袋子的周边焊接面在偏于口管19-1 一侧形成未焊接的预留口 19-5—然后软袋进入焊接机构9对口管19-1和膜材5-6进行进一步焊接一再进入整形撕边机构10完成废边剔除和口管整形一袋体转移机构11将袋体从制袋口管夹具转移到袋体夹具18上一然后开口机构12将预留口 19-5处的两层膜拉开,袋体夹具18的口管夹18-1和软袋夹并紧,保持开口状态一灌装密封机构13对空袋进行灌装,并保持灌装嘴13-5和膜材5-6的密封一封口机构14对预留口 19-5进行封口焊接一易撕膜焊接机构15对口管19-1上部进行焊接易撕膜操作一最后,袋输出机构16将成品软袋从袋体夹具18上取下,至此一个生产流程结束。
[0103]下面依次对各工位的具体结构和工作过程作更为详细的说明。
[0104]请参考图2、图3,图2为薄膜分离预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
[0105]如图所示,薄膜分离预压组件主要由支撑座5-1、压膜气爪5-2、固定支架5-3、压膜模具5-4、分膜模具5-5,分膜模具5-5通过门形支架固定在基座上,位于膜材5-6边缘部位的两层薄膜之间,对应于软袋的预留口位置,其上下对称分布有压膜模具5-4,压膜模具5-4通过固定支架5-3固定在压膜气爪5-2的两个气爪上,压膜气爪5-2横向悬固在支撑座5-1上,压膜气爪5-2为平行气爪,通入压力气体后,可带动两个压膜模具5-4上下动作,压膜模具5-4内部设有加热棒和热电偶,以便于对膜材5-6进行加热。
[0106]分膜模具5-5与膜材5-6接触的两侧呈开口相对的“V”字形且棱边圆滑过渡,以便于通过斜面将膜材5-6从中间分开,并避免损伤膜材,分膜模具5-5的分膜面和压膜模具
5-4的压膜面能够上下吻合,从端面上看,分膜模具5-5的形状类似于唇形,其上、下分膜面的中央设有内凹的弧形承压部,压膜模具5-4的压膜面中央设有外凸的弧形模压部,承压部与模压部能够相互吻合,两者构成模具能够在膜材上压出痕迹的主要工作区域。当然,除了弧形,承压部和模压部还可以设计成“U”形、“V”形、“W”形、波浪形或者为平面,也可以将承压部设计为外凸的形状,模压部设计为内凹的形状,甚至不设置承压部和模压部,在不设置承压部和模压部时,分膜模具5-5的端面形状可以为单纯的菱形。
[0107]工作时,加热棒对压膜模具5-4加热,通过热电偶反馈,使其升至一定温度,两层非PVC膜被分膜模具5-5分开,压膜气爪5-2动作,使两个压膜模具5-4与分膜模具5_5紧密贴合,在温度和机械轮廓的作用下,将两层膜压出痕迹,防止其重新紧密贴合在一起,方便后续开口机构12将袋子预留口处的两层膜分开,便于进行灌装操作。
[0108]压膜工位的位置在拉膜机构5的行程内,动作时,拉膜机构5原始位时,压膜组件动作,将膜材5-6压出痕迹,压膜组件回原位,拉膜机构5在电缸驱动下动作,将压好的膜向前递进,完成后,拉膜机构5回原位,如此循环。
[0109]软袋的口管19-1可以是圆形口管或者单座双阀硬管或者软管,当采用圆形口管时,则预热方式采用圆形口管预热装置预热,当采用单座双阀硬管或者软管时,则采用常规方式预热。
[0110]请参考图4,图4为圆形口管预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111]如图所示,制袋机的圆形口管预热机构主要由气缸支座6-1、气缸6-2、固定板
6-3、加热装置6-4等构成,气缸6-2安装在气缸支座6-1上,固定板6_3安装在气缸6_2的伸缩端,加热装置6-4可以是圆形加热丝或者套筒式加热圈,安装在固定板6-3的正面,并对应于制袋环形传送组件8的口管夹具所携带的口管19-1所在的位置。
[0112]工作时,加热装置6-4升至一定温度,制袋环形传送组件8携带口管19-1经过预热机构所在的工位,当口管19-1转至与加热装置6-4同心的位置时,气缸6-2动作,带动加热装置6-4向口管方向移动,直至包裹口管一段距离,使口管表面呈熔融状态,然后气缸
6-2回位,口管19-1随制袋环形传送组件8进入制袋机构7。
[0113]请参考图5,图5为一体式口管、预留口灌装软袋的结构示意图。
[0114]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生产的软袋采用一体式口管19-1,口管19-1与密封盖一体成型,不具有灌装功能,药液从偏于口管一侧的预留口 19-5灌装后,由封口焊缝19-6密封,袋体周边为焊接面19-2,内腔19-3盛装药液,下边沿设吊装孔19-4,口管19_1顶部焊接有易撕膜19-7。
[0115]针对图5所示的软袋结构和灌装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两种与之相配合的袋体夹具。
[0116]请参考图6、图7、图8,图6为袋体夹具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右视图;图8为图6的俯视图。
[0117]如图所示,第一种袋体夹具18主要由滑块18-1、口管夹18-2、固定座18_3、软袋夹、凸轮推板18-4等构成。
[0118]其中,滑块18-1与灌封环形传送组件17的导轨滑移配合,固定座18-3安装在滑块18-1之上,口管夹18-2连接于固定座18-3,为板状结构,在侧面上呈倒置的“L”形,其上端向外折弯并设有对应于口管19-1的U形开口槽,以便于容纳口管19-1。
[0119]软袋夹通过活动块18-5安装于固定座18-3,其位置对应于软袋预留口 19_5 —侧的边缘,活动块18-5通过第一滑动轴18-6 (为双轴形式)与固定座18-3滑动连接,第一滑动轴18-6上设有复位弹簧18-7,活动块18-5及其上的软袋夹一起能够沿软袋宽度方向向口管夹18-2 —侧移动。
[0120]凸轮推板18-4通过第二滑动轴18-8(也为双轴形式)与固定座18_3滑动连接,其移动方向垂直于活动块18-5的移动方向,活动块18-5上设有与凸轮推板18-4的斜面相配合的第一滚动件18-11,固定座18-3上设有与凸轮推板18-4另一侧相配合的第二滚动件18-12,凸轮推板18-4在移动时通过一侧的斜面带动活动块18-5在固定座18_3上移动,带动袋体的预留口部分收缩,从而适应预留口 19-5张开的动作,确保预留口 19-5能正常打开,避免薄膜被过分牵拉,待灌装完毕后,软袋夹复位,又能使预留口 19-5闭合,从而便于封口机构14进行封口。
[0121]为便于带动凸轮推板18-4沿箭头方向移动,凸轮推板18-4的尾部设计成向上折弯的形状,以便于通过气缸将其向前推送,或者向后拉回。
[0122]软袋夹与口管夹并排间隔设置,主要由夹袋固定块18-15和夹袋活动块18-16两部分构成,其中,夹袋固定块18-15连接于活动块18-5,夹袋活动块18-16位于夹袋固定块18-15上端外侧,与夹袋固定块18-15形成纵向且开口向下的夹口,其上半部分向内倾斜,与夹袋固定块18-15在顶部相铰接,两者的铰轴上安装提供夹紧力的扭簧,夹袋活动块18-16的顶端安装第四滚动件18-14,以便于推板等部件推动夹袋活动块18-16将软袋夹打开,在夹口开启到位时,夹袋活动块18-16绕铰接处转动至夹袋活动块底部高于软袋上沿的位置,不会与软袋干涉,以便于软袋进入或退出夹具。
[0123]请参考图9、图10,图9为图6所示袋体夹具夹持软袋的示意图;图10为图7所示袋体夹具夹持软袋的示意图。
[0124]如图所示,上述夹具在夹持软袋时,软袋的口管19-1沿水平方向进入口管夹18-2的U形开口槽,从而悬挂在袋体夹具18上,软袋预留口一侧的边缘由软袋夹夹持,口管夹
18-2和软袋夹之间为预留口 19-5,其一方面能够协同口管夹18-2 —起将软袋可靠的固定在袋体夹具18上,另一方面能够沿软袋的宽度方向向口管夹一侧移动,在开口和灌装时能够使袋体的预留口部分收缩,从而适应预留口张开的动作,确保预留口 19-5能正常打开,避免薄膜被过分牵拉,待灌装过程中和灌装完毕后,软袋夹复位,又能使预留口 19-5闭合,以便于密封和封口机构进行封口。
[0125]请参考图11、图12、图13,图11为袋体夹具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右视图;图13为图11的俯视图。
[0126]如图所示,第二种袋体夹具与第一种袋体夹具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传动机构由凸轮推板变为连杆机构,其余结构与第一种袋体夹具基本相同,可参考上文的描述。
[0127]具体来讲,该连杆机构主要由连杆18-17和顶杆18-18组成,连杆18_17大体平行于活动块18-5的移动方向,其一端与活动块18-5相铰接,另一端与顶杆18-18的一端相铰接,顶杆18-18呈折弯状且折弯处与固定座18-3相铰接,其直杆部分大体垂直于连杆18-17,弯杆部分的另一端设有便于推动其运动的第三滚动件18-13。
[0128]当袋体夹具18在灌封环形传送组件17上移动至挡板等部件所在的位置时,在挡板的限位作用下,可通过第三滚动件18-13使顶杆18-18绕铰轴摆动,进而通过连杆18-17带动活动块18-5向口管夹一侧运动,使袋体的预留口部分收缩。
[0129]上述第一滚动件18-11、第二滚动件18-12、第三滚动件18_13、第四滚动件18_14具体可采用滚针轴承或滚轮。
[0130]请参考图14、图15、图16,图14为袋体转移机构处于上袋工况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袋体转移机构处于下袋工况时的结构不意图;图16为图15的局部放大图。
[0131]如图所示,制袋机输出的软袋为水平状态,为便于进行灌装,需要将其转变为竖直状态,这一功能依靠袋体转移机构11实现。
[0132]该机构主要由上袋装置、平移翻转装置、及下袋装置组成,其中,下袋装置设有推口管缸11-5,推口管缸11-5横设于平移翻转装置的翻转夹具11-2后侧,通过支架11-6安装在气动单元11-7上,其伸缩端的推板11-4对应于翻转夹具11-2所携带的软袋的口管部位,软袋的口管部位又对应于灌封环形传送组件17上袋体夹具的口管夹18-2,推夹具板
11-1位于翻转夹具11-2的前侧,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支架11-6上,其前端的斜面对应于第四滚动件18-14,以便于推动软袋夹的夹袋活动块18-16使夹口张开。
[0133]当空的软袋传送至袋体转移机构11时,呈水平状态的软袋由竖向布置的气缸向上推入翻转夹具11-2,转移机构在第一步向上推出之后,翻转夹具11-2上对应口管位置设置有弹性部件卡住口管,从而使袋子不会下滑,之后翻转夹具11-2在气动单元11-7的驱动下向另一侧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翻转轴11-3带动翻转夹具11-2顺时针旋转90度,将软袋从水平状态翻转为竖向状态,接着推夹具板11-1在气动单元11-7的带动下通过其斜面与第四滚动件的配合推开袋体夹具18上软袋夹的夹袋活动块18-16,使其与夹袋固定块
18-15张开一定角度,并高于软袋上沿,方便袋体的转移。然后,推口管缸11-5推动连接在其上的推板11-4,推板11-4推动翻转夹具11-2上的口管19-1,使口管19_1顺利转移到灌封袋体夹具18上的口管夹18-2上。最后,气动元件11-7带动与支架11-6相连的零件向相反方向移动,夹袋活动块18-16和夹袋固定块18-15在扭簧的作用下将袋体夹紧,完成转移下袋动作。
[0134]请参考图17,图17为开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135]如图所示,开口机构12主要由吸盘12-1、开袋气爪12-2、升降气缸12-3及顶夹具缸12-4等组成,升降气缸12-3和开袋气爪12-2位于袋体夹具18上方,升降气缸12_3纵向布置,开袋气爪12-2位于升降气缸12-3 —侧,通过支架与升降气缸12-3的伸缩端连接,开袋气爪12-2的气爪上通过连接件安装相对的吸盘12-1,吸盘12-1对应于软袋的预留口
19-5,顶夹具缸12-4横向布置,其上安装有对应于袋体夹具凸轮推板18-4尾部的夹具顶块12-5。
[0136]当袋体夹具18和空袋子传送到开口机构11时,升降气缸12-3带动开袋气爪12_2向下运动,直至吸盘12-1位于软袋预留口 19-5两侧,然后开袋气爪12-2闭合,带动两侧吸盘12-1与开口处非PVC膜接触并吸真空,同时,顶夹具缸12-4动作,带动夹具顶块12-5将凸轮推板18-4推入,使袋体口管19-1与软袋预留口 19-5 —侧的间距变小,同时开袋气爪
12-2慢慢回到原位,带动吸盘12-1将软袋预留口19-5拉开,由于口管19_1与软袋预留口
19-5 一侧的间距变小,加之凸轮推板的限位,使软袋保持开口状态,顶夹具缸12-4回位,停止吸真空,升降气缸12-3回位,使开袋气爪12-2回到初始位置,袋体夹具18带动已开口的袋体随环形带进入下一工位。
[0137]请参考图18、图19、图20,图18为灌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插偏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9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138]灌封机的灌装密封机构13主要由对应于软袋预留口的灌装装置、密封装置和插偏检测装置组成。
[0139]灌装装置设置在密封装置的上部,药液管路13-1连接外部管道进入设备,然后连接手动阀13-2和流量计13-3,流量计13-3连接硅胶管13_4,硅胶管13_4另一侧连接气动隔膜阀13-5,隔膜阀13-5下方连接有灌装嘴13-6,灌装嘴13_6通过灌装嘴固定板13_7与支撑座13-12连接,其端部横截面为菱形。
[0140]密封装置位于灌装装置下方,其密封垫13-13对称分布于软袋预留口两侧,通过密封垫安装板13-14与密封气缸13-15相连接,由密封气缸13-15驱动其对合和分离,密封垫13-13处于对合状态时,其中间形成的夹持空间呈菱形,与灌装装置的菱形灌装嘴13-6相吻合,灌装嘴13-6插入软袋预留口后由密封垫13-13从两侧夹紧密封。
[0141]插偏检测装置的主要构件为通过安装座13-16安装在密封垫13-13内部的弹性导电元件13-17,弹性导电元件13-17的伸缩端从密封垫13-13的夹持面向外探出一定距离,弹性导电元件13-17尾部和灌装嘴13-6分别连接电路。
[0142]实际操作中,灌装嘴13-6和弹性导电元件13-17分别连接电路的正、负极,其中灌装嘴13-6连正极,弹性导电元件13-17连负极,电路中设置有传感器及光电耦合器或继电器,由传感器将反馈信号传输至PLC。
[0143]拉夹具缸13-9与推夹具缸13-11上分别连接有拉块13_8和推块13_10,对应袋体夹具的凸轮推板18-4。
[0144]这里要说明的是,当采用连杆形式的袋体夹具18时,相应的推动连杆的部件可由气缸改为挡板等部件。
[0145]在袋体夹具18和空袋子传送到灌装密封机构13后,袋体保持开口状态,灌装嘴
13-6落下,进入袋体内腔,然后拉夹具缸13-9带动拉块13-8将袋体夹具18的凸轮推板18-4向后拉出,袋体夹具18-4的活动块18-5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将袋体拉直,膜材贴在灌装嘴13-6外表面,此时密封装置的密封气缸13-15动作,密封垫13-13夹住灌装嘴13_6保持密封,防止药液外泄。
[0146]若灌装嘴13-6准确插入袋体中,则灌装嘴13-6与弹性导电元件13_17之间由薄膜分隔,不能形成回路,电路不导通;若灌装嘴13-6未插入袋体中,则灌装嘴13-6必然会与其中一个弹性导电元件13-17接触,从而形成回路,使电路导通。通过这种反馈可检测灌装嘴13-6是否插入袋体中,若未插入则不灌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0147]灌装结束后,密封垫13-13回原始位置,拉夹具缸13-9回原位,推夹具缸13_11带动推块13-10将袋体夹具18的凸轮推板18-4推入,袋体预留口 19-5重新处于收缩状态,此时将灌装嘴18-6抬起,推夹具缸13-11回原位,拉夹具缸13-9再次带动拉块13_8将袋体夹具18的凸轮推板18-4向后拉出,此时袋体开口处于关闭状态,然后进入下一工位。
[0148]请参考图21、图22,图21为袋输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夹袋气爪的俯视图。
[0149]如图所不,袋输出机构16主要由通过固定架16-5安装于横向气动单兀16_6的尼龙推板16-4和夹袋气爪16-3组成。
[0150]尼龙推板16-4对应于袋体夹具18软袋夹的夹袋活动块18-16,其前端的斜面与第四滚动件18-14相配合,以推动夹袋活动块18-16使夹口张开,夹袋气爪16-3为旋转气爪,在空间上位于尼龙推板16-4下方,其上的左夹手16-1和右夹手16-2对应于软袋的口管夹持部位。当然,根据口管结构及其夹持位置等的不同,夹袋气爪16-3也可能与尼龙推板16-4位于同一平面,或者在空间上位于尼龙推板16-4的上方。
[0151]当软袋在口管19-1上焊接易撕膜19-7之后,被传送至袋输出机构16。此时,气动单元16-6带动尼龙推板16-4和夹袋气爪16-3向袋体夹具18方向移动,尼龙推板16_4首先推动袋体夹具18上的夹袋活动块18-16张开一定角度,待左夹手16-1、右夹手16-2夹住口管19-1后,气动单元16-6向相反方向移动,将软袋从袋体夹具18上取下,之后袋体夹具18复位。
[0152]当袋体运动到输出皮带16-7上方后,夹袋气爪16-3动作,将袋体松开,软袋自然下落至输出皮带16-7上。
[0153]本实用新型通过新增压膜组件、灌装插偏检测装置,改进灌封袋体夹具、袋体转移机构、袋输出机构,实现了从预留口灌装非PVC膜输液软袋的全自动化生产,特别是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过程中容易混入固态颗粒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紧凑、运行稳定、占用空间小、可明显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
[0154]当然,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袋体夹具的口管夹呈其他形状,或者软袋夹与活动块为一体式结构等等,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举例说明。
[015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 膜供给机构,用于向制袋机输送膜材; 口管供给机构,用于向制袋机输送一体式口管; 制袋机,用于将输送至此的膜材和一体式口管制成在偏于口管一侧具有预留口的软袋; 第一环形传送组件,配设于所述制袋机,其上设置口管夹具; 灌封机,用于向输送至此的软袋灌装药剂并封口,其灌装位置和封口位置对应于所述软袋的预留口; 第二环形传送组件,配设于所述灌封机,其上设置袋体夹具; 袋体转移机构,设于所述第一环形传送组件与第二环形传送组件之间,用于将软袋从所述第一环形传送组件转移至第二环形传送组件; 袋输出机构,用于从所述第二环形传送组件输出成品软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供给机构设有薄膜分离预压组件,其包括: 分膜模具,位于所述膜材边缘部位的两层薄膜之间,对应于软袋的预留口 ; 压膜模具,以所述分膜模具为中心对称布置,其压膜面与所述分膜模具的分膜面具有能够相互吻合的形状; 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压膜模具压向和脱离所述分膜模具,在压合状态,所述压膜模具对两者之间的膜材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膜模具与膜材接触的两侧呈开口相对的“V”字形且棱边圆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膜模具的分膜面上设有内凹或外凸的承压部,所述压膜模具的压面膜面上设有能够与所述承压部相吻合的模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袋机的口管预热机构包括气缸支座、气缸、固定板、加热装置;所述气缸安装于所述气缸支座;所述固定板安装于所述气缸的伸缩端;所述加热装置安装于所述固定板正面,并对应于所述第一环形传送组件的口管夹具所携带的口管所在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丝或者套筒式加热圈,其呈圆形或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夹具包括: 滑块,与所述第二环形传送组件的导轨滑移配合; 固定座,安装于所述滑块之上; 口管夹,设于所述固定座,其位置对应于软袋的口管; 软袋夹,通过活动块安装于所述固定座,其位置对应于软袋预留口一侧的边缘; 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活动块及其上的软袋夹一起沿软袋宽度方向向口管夹一侧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通过第一滑动轴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轴上设有复位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凸轮推板,所述凸轮推板通过第二滑动轴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其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活动块的移动方向,并在移动时通过一侧的斜面带动所述活动块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凸轮推板斜面相配合的第一滚动件,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凸轮推板另一侧相配合的第二滚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为连杆机构,包括连杆和顶杆;所述连杆平行于所述活动块的移动方向,其一端与所述活动块相铰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杆的一端相铰接;所述顶杆呈折弯状且折弯处与所述固定座相铰接,其直杆部分垂直于所述连杆,弯杆部分的另一端设有便于推动其运动的第三滚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袋夹包括: 夹袋固定块,连接于所述活动块; 夹袋活动块,位于所述夹袋固定块上端外侧,与所述夹袋固定块形成纵向且开口向下的夹口,其上半部分向内倾斜,与所述夹袋固定块在顶部相铰接; 弹性部件,设于所述夹袋固定块与夹袋活动块之间,用于提供夹紧力; 第四滚动件,设于所述夹袋活动块的顶端,以便于带动所述夹袋活动块,在夹口开启状态,所述夹袋活动块绕铰接处转动至其底部高于软袋上沿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转移机构包括上袋装置、平移翻转装置、及下袋装置,其中,所述下袋装置包括: 推口管缸,横设于所述平移翻转装置的翻转夹具后侧,其伸缩端的推板对应于所述翻转夹具所携带的软袋的口管部位及所述第二环形传送组件上袋体夹具的口管夹; 推夹具板,位于所述翻转夹具的前侧,其前端的斜面对应于第四滚动件,以便于推动所述软袋夹的夹袋活动块使夹口张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灌封机的灌装密封机构包括对应于软袋预留口的灌装装置、密封装置和插偏检测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位于所述灌装装置下方,包括对称分布于软袋预留口两侧,由密封气缸驱动其对合和分离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处于对合状态时,其中间的夹持空间形状与所述灌装装置的灌装嘴形状在横截面上相吻合,所述灌装嘴插入软袋预留口后由所述密封垫从两侧夹紧密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偏检测装置包括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所述密封垫内部的弹性导电元件,所述弹性导电元件的伸缩端从所述密封垫的夹持面向外探出一定距离,并与所述灌装嘴在电路上具有两种状态:若所述灌装嘴插入软袋中,则两者由袋膜分隔不能形成回路,电路不导通;若所述灌装嘴未插入软袋中,则两者接触形成回路,电路导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体式口管非PVC膜全自动制袋灌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袋输出机构包括通过固定架安装于横向移动单元的推板和夹袋气爪;所述推板对应于所述袋体夹具的夹袋活动块,其前端设有推动所述夹袋活动块使夹口张开的斜面;所述夹袋气爪对应于所述袋体夹具的口管夹,其上设置用于夹持软袋口管的左夹手和右夹手。
【文档编号】B67C7/00GK204251318SQ201420739941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高帅, 薛德波, 张士玺, 冯国威 申请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