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辊、适用的卷材及卷材无损传输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693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卷材传输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张力辊、适用的卷材和卷材无损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卷对卷装置路径中,为使卷材获得稳定张力,就必须要设置与卷材相接触的张力辊。张力辊一般成对使用,卷材穿绕过上下辊之间形成S型,因此也叫S辊。现有张力辊的两个辊面通常都是彼此直接接触,因此在张力较大时,容易对卷材的结构面造成细微破坏,导致结构线路断路或外观缺陷。另外,夹合在卷材两边侧无效区域的张力辊,也往往因固定能力不佳而易于造成卷材偏移现象。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张力辊、适用的卷材和卷材无损传输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无损地传输卷材的张力辊,并提供适用于这种张力辊的卷材以及使用这种张力辊进行卷材无损传输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张力辊,其包括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一辊的辊面包括位于中部的张力面和位于张力面两侧的夹持面,张力面所在区域的辊直径被削薄而小于夹持面所在区域的辊直径,从而在张力面外形成环绕张力面的减压槽;第二辊的辊面也包括位于中部的张力面和位于张力面两侧的夹持面,第一辊和第二辊的夹持面彼此相对。作为本发明张力辊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的夹持面通过凹凸咬合结构彼此咬合。作为本发明张力辊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辊的张力面所在区域的辊直径等于第二辊夹持面所在区域的辊直径。作为本发明张力辊的一种改进,所述凹凸咬合结构包括位置对应且大小适配的凸起和凹洞,其中凸起设于两辊中任一辊的夹持面上,凹洞对应设于另一辊的夹持面上;或者凸起同时设于两辊的夹持面的不同位置处,凹洞对应设于两辊夹持面上与凸起对应的位置。作为本发明张力辊的一种改进所述凸起全部设于同一辊的夹持面上时,凸起为一圈或两圈等间距凸起,凹洞为一圈或两圈等间距凹洞;两圈凸起之间为错位设置,两圈凹洞也对应为错位设置。作为本发明张力辊的一种改进,所述凸起同时设于两辊的夹持面上时,每一辊上的凸起和凹洞共同构成一圈或两圈等间距结构,且两圈等间距结构之间为错位设置。作为本发明张力辊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辊和第二辊的夹持面直径相等。作为本发明张力辊的一种改进,所述减压槽的深度为1~3mm。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述任一段落所述张力辊的卷材,其包括位于中间的有效区域和位于有效区域两侧无效区域,所述有效区域的宽度小于或等于第一辊的减压槽宽度。作为本发明卷材的一种改进,所述无效区域上分别开设有与张力辊的凹凸咬合结构相适配的穿孔。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卷材无损传输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待传输卷材的尺寸准备上述任一段落所述的张力辊,使减压槽的宽度不小于待传输卷材的有效区域宽度;将张力辊作为卷对卷装置路径中的张力辊安装在适当位置;2)将待传输卷材放置在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使得待传输卷材中部的有效区域与第一辊的减压槽对齐;3)开启卷对卷装置进行卷材的传输。作为本发明卷材无损传输方法的一种改进,在进行步骤2)之前,还需要在待传输卷材两侧的无效区域上开设与权利要求2所述张力辊的凹凸咬合结构相适配的穿孔;在步骤2)中将待传输卷材放置在第一辊和第二辊之间后,还需要让其每侧至少一个穿孔套住凹凸咬合结构所设置的凸起,才能进行步骤3)。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发明张力辊传输的卷材不会因与第一辊接触而导致已制作的结构面产生缺陷,还能够借由夹持面对无效区域的夹持和咬合而获得固定与支撑,因此能够在维持稳定张力的同时,有效地避免出现卷材内缩或偏移现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张力辊、适用的卷材、卷材无损传输方法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发明张力辊第一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张力辊第一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下的侧视图;图3为适用于本发明张力辊第一实施方式的卷材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张力辊第二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图5为本发明张力辊第二实施方式在使用状态下的侧视图;图6为适用于本发明张力辊第二实施方式的卷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发明,并非为了限定本发明。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张力辊的第一实施方式包括第一辊10和第二辊20。其中,第一辊10的辊面包括位于中部的张力面12和位于张力面12两侧的夹持面14,张力面12所在区域的辊直径被削薄而小于夹持面14所在未削薄区域的辊直径,从而在张力面12外形成环绕张力面12的减压槽15,减压槽15的深度为1~3mm。第二辊20的辊面也包括位于中部的张力面22和位于张力面22两侧的夹持面24,只是其张力面22所在区域的辊直径未削薄而等于夹持面24所在区域的辊直径。第一辊10和第二辊20的张力面12、22的宽度(也是减压槽15的宽度)均与待传输卷材30的有效区域宽度相同或略大。第一辊10和第二辊20的夹持面14、24彼此相对且直径相等。第一辊10的两个夹持面14上分别设有一圈等间距的四个凸起16,第二辊20的两个夹持面24上分别设有一圈等间距的四个凹洞26,凸起16和凹洞26的位置对应且大小适配,从而共同形成实现第一辊10和第二辊20咬合的凹凸咬合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辊10为上辊,第二辊20为下辊;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辊10也可以为下辊,第二辊20为上辊。请参阅图3,适用于本发明张力辊第一实施方式的卷材30包括有效区域32和无效区域34,其中有效区域32与第一辊10和第二辊20的张力面12、22宽度相同或略小,两个无效区域34上分别开设有一列与第一辊10的凸起16相适配的穿孔36,相邻穿孔36之间的间距与相邻凸起16的间距相同。使用本发明张力辊可以进行卷材30的无损传输,其具体步骤为:1)按照待传输卷材30的尺寸准备本发明的第一辊10和第二辊20,将第一辊10和第二辊20作为卷对卷装置路径中的张力辊安装在所需位置;2)在待传输卷材30的两侧无效区域34上分别开设与张力辊的凹凸咬合结构相适配的穿孔36;3)将待传输卷材30放置在第一辊10和第二辊20之间,将每侧至少一个穿孔36套住凹凸咬合结构的凸起16,使得待传输卷材30中部的有效区域34与第一辊10的减压槽15对齐;4)开启卷对卷装置进行卷材30的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卷材30会因穿孔36的定位作用而保持与第一辊10和第二辊20转速相等,而且不会出现卷材30内缩或偏移现象;同时,减压槽15的存在使得卷材30只是从第二辊20的张力面获得支撑,结构面却因无需接触第一辊10的张力面12而不会被破坏,避免了卷材上已制作的结构线路断路、表面刮伤或表面凸点等外观缺陷。请参阅图4、图5和图6,本发明张力辊的第二实施方式包括第一辊10a和第二辊20a。第一辊10a和第二辊20a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也设有减压槽15a和凹凸咬合结构,所不同的只是第一辊10a的两个夹持面14a上分别设有两圈等间距的四个凸起16a,且两圈凸起16a彼此错位45度设置;与之凸起16a相对应地,第二辊20a的两个夹持面24a上也分别设有两圈等间距的四个凹洞26a,且两圈凹洞26a也彼此错位45度设置。自然,适用于张力辊第二实施方式的卷材30a也在两个无效区域34a上分别开设有两列交错的等间距穿孔36a。本实施方式除具有第一实施方式所有的有益效果外,双排的凹凸咬合结构还能够使传输中的卷材30a获得更佳的固定效果。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两个实施方式的每圈凸起或凹洞都是设于同一辊上的4个,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凸起或凹洞所在的辊、实际数量和间距都是可以根据两辊的直径以及卷材30、30a的参数进行适当调整的。另外,两辊的直径也可以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两辊所设置的凸起和凹洞数量可以做出对应变化,只要注意保证相邻凸起和相邻凹洞的间距相等即可,例如:第一辊的直径较小,仅为第二辊直径的一半或四分之三时,第一辊每圈的凸起可以减少为2个或3个,第二辊却仍旧设置4个凹洞,即可保证凸起和凹洞仍旧能够彼此对应咬合。综上所述,使用本发明张力辊传输的卷材30、30a不会因与第一辊10、10a接触而产生结构面缺陷,还能够借由夹持面14、24、14a、24a对无效区域的夹持和咬合而获得固定与支撑,因此能够在维持稳定张力的同时,有效地避免出现卷材30、30a内缩或偏移现象。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