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容器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804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双层容器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及其制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容装鼻用吸剂的双层容器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容装鼻用吸剂的容器,大多为单层的设计,且为了防止该容器破裂,其厚度及硬度通常都比较高,让该容器受到撞击时不易变形。使用时,会利用鼻子来吸取该容器内的鼻用吸剂,此时,该容器内会因为吸力而产生负压,造成使用者吸引时相当吃力,造成使用者必须借助手部或利用其他工具用力来挤压该容器,使该容器受压变形,以顺利将药剂压出,但如此一来,不仅费力,且通过挤压出的方式,也难以让该鼻用吸剂充分进入使用者的鼻腔,而降低该鼻用吸剂的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抽吸的双层容器。

本发明双层容器,包含一个围绕界定出一个容装槽的外层体。该外层体包括一个连通该容装槽以供空气流入该容装槽的气缝,该双层容器还包含一个设置于该容装槽内的内层体,该内层体包括一个连接于该外层体的连接部,及一个与该外层体分离的分离部,该分离部由可挠性材质制成,并围绕界定出一个与该气缝不相连通并能供抽吸的抽吸槽。

本发明所述的双层容器,该分离部包括一层朝向该抽吸槽的阻湿层、一层朝向该外层体的阻气层,及一层介于该阻湿层与该阻气层间的黏着层。

本发明所述的双层容器,该外层体还包括一个连通该抽吸槽的外开口。

本发明所述的双层容器,该外层体包括一个底壁,及一个由该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围绕壁,该底壁与该围绕壁相配合界定出该容装 槽,该围绕壁顶部围绕界定出该外开口,该连接部连接于该围绕壁顶部邻近该外开口处,该气缝开设于该底壁。

本发明所述的双层容器,该外层体的厚度及硬度大于该分离部的厚度及硬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快速制造的双层容器的制法。

本发明的双层容器的制法,适用于制造一个双层容器。该双层容器的制法包含下列步骤:(A)成型一个双层容器半成品,该双层容器半成品包含一个外层体,及一个贴靠于该外层体的内层体,(B)利用一个滚压装置滚压该双层容器半成品,使该内层体与该外层体在滚压过程中相互分离,并于该双层容器半成品的该外层体开设一个气缝,以制成该双层容器。

本发明所述的双层容器的制法,在步骤(A)中,该双层容器半成品还包含一条形成于该外层体的合模线,在步骤(B)中,在滚压过程中,该合模线会被挤裂形成该气缝。

本发明所述的双层容器的制法,在步骤(B)中,该滚压装置具有两个分别能转动地支撑于该双层容器半成品下方的下滚轮,及一个能转动的压靠于该双层容器半成品上方的上滚轮,该上滚轮能带动该双层容器半成品绕一条通过自身轴心的轴线转动。

本发明所述的双层容器的制法,还包含以下步骤:(C)对该内层体所围绕出的一个抽吸槽进行抽气,从外观检测该分离部与该外层体是否分离。

本发明所述的双层容器的制法,还包含以下步骤:(D)对该抽吸槽进行充气,在对该抽吸槽充气的过程中,会检查该抽吸槽内的压力是否产生压降,以检测是否漏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者在吸取时,能通过该气缝的进气,以及该分离部的收缩变形,来避免于该双层容器内产生负压,以让使用者不费力地吸取。另外,通过该双层容器的制法来制造时,能通过该滚压装置快速地将该分离部与该外层体相互分离。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 呈现,其中:

图1是一个剖视侧视图,说明本发明双层容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一个仰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个气缝;

图3是一个不完整的剖视侧视放大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个分离部的分层结构;

图4是一个剖视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供使用者吸取时该分离部收缩变形;

图5是流程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制法;

图6是一个剖视侧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制法中所成型的一个双层容器半成品;

图7是一个示意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制法中通过一个滚压装置来滚压该双层容器半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双层容器的一实施例,包含一个外层体1,及一个内层体2。

该外层体1的厚度较厚使该双层容器不易因撞击而变形,且由聚丙烯(Polypropylene,PP)的热塑性塑料制成,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但实施上该外层体1也可为其他热塑性塑料制成,不以本实施例为限。该外层体1包括一个圆形的底壁11、一个由该底壁11周缘向上延伸的围绕壁12,及一个开设于该底壁11的气缝13。该底壁11与该围绕壁12相配合围绕界定出一个容装槽14。该气缝13呈长条状并连通该容装槽14以供空气流入该容装槽14,该气缝13能利用切割、钻孔等方式形成。该围绕壁12顶部围绕界定出一个连通于外的外开口15。

该内层体2设置于该容装槽14内,并包括一个连接该围绕壁12顶部且邻近该外开口15处的连接部21,及一个与该外层体1分离的分离部22。该分离部22由厚度较薄的可挠性材质制成而能弯挠变形,并围绕界定出一个连通该外开口15且不连通该气缝13的抽吸槽23。而能供使用者经由该外开口15吸取该抽吸槽23内的鼻用吸剂(图未示)。

配合参阅图3,细部来看该分离部22,该分离部22由内而外包 括一层阻湿层221、一层黏着层222,及一层阻气层223。

该阻湿层221朝向该抽吸槽23并由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制成,而具有材质柔软,延伸性高、电绝缘性等优点,且低密度聚乙烯的化学稳定性高,能防止与该抽吸槽23内的鼻用吸剂产生反应。当然,实施上,该阻湿层221也能由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制成,其化学稳定性、防潮性、耐热性、耐油性均优于低密度聚乙烯,不以本实施例为限。

该黏着层222为黏合性树酯并介于该阻湿层221与该阻气层223间,由于本实施的该阻湿层221与阻气层223的材质互不相融,必须通过该黏着层222做为介质,来将该阻湿层221与阻气层223相黏合。

该阻气层223朝向该外层体1并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制成,具有透明性、光泽性、机械强度、伸缩性、耐磨性、耐寒性和表面强度高等优点,尤其对于气体、气味、溶剂等有相当优异的阻隔作用,能有利于该抽吸槽23内的鼻用吸剂与外界空气隔绝。

参阅图1与图4,本发明双层容器使用前,该抽吸槽23内已容装有该鼻用吸剂,当使用者欲将该抽吸槽23内的鼻用吸剂吸出,而利用鼻子对着该外开口15吸气时,该抽吸槽23内的压力会降低,通过该容装槽14与该抽吸槽23压力差,使由柔软材料制成的该分离部22弯挠收缩变形,而在该分离部22变形的同时,该容装槽14会通过该气缝13供外界空气流入,来平衡该容装槽14内的压力,使该容装槽14始终能维持在外界压力,因此,不会于该容装槽14内形成负压,如此一来,使用者就能轻易地将该抽吸槽23内的鼻用吸剂吸出。

上述使用过程中,该双层容器能通过该气缝13的进气,以及该分离部22的收缩变形,来避免于该双层容器内产生负压,以让使用者不费力地吸取该双层容器内的鼻用吸剂,且通过使用者自然吸气能将该鼻用吸剂完整地吸入使用者的鼻腔,以达到该鼻用吸剂应有的疗效。

参阅图5,以下就对本发明双层容器的制法加以说明:该双层容器的制法适用于通过一个自动化设备(图未示)来实施,以成型并检测所述双层容器,该双层容器的制法包含下列步骤:

配合参阅图2与图6,步骤90:成型一个双层容器半成品,该双 层容器半成品包含该外层体1、该内层体2,及一条形成于该外层体1底部的合模线3。该分离部22在该双层容器半成品成形后会贴靠于该外层体1。

具体来说,会先将外层体1所需的材料以及该内层体2所需的材料包含该阻湿层221、该黏着层222与该阻气层223的材料,供入一台多层吹塑设备(图未示),并通过挤出、合模、吹胀、保压等过程,将外层体1与内层体2一次成型,而在吹塑成型的过程中,会于该外层体1的底部形成该合模线3。

参阅图1与图7,步骤91:利用一个滚压装置4滚压该双层容器半成品,使该分离部22与该外层体1在滚压过程中分离,同时,将该双层容器半成品的该合模线3挤裂形成该气缝13,以制成该双层容器。

具体来说,该滚压装置4具有两个分别能转动地支撑于该双层容器半成品下方的该下滚轮41,及一个能转动的压靠于该双层容器半成品上方的上滚轮42。滚压时,该上滚轮42会沿图7箭头A1方向转动,并带动该双层容器半成品而沿图7箭头A2方向转动,当然所述下滚轮41也会被该双层容器半成品带动而转动,通过该上滚轮42与所述下滚轮41的配合,能使该双层容器半成品绕着一条通过自身轴心的轴线转动并受到挤压。

当该上滚轮42向下挤压该双层容器半成品时,会使该外层体1略微变形而略呈上下压扁状,此时,该外层体1位于左右两侧的部位以及该外层体1的底壁11,皆会向外扩张而与该分离部22分离,再通过转动使该双层容器半成品能均匀受到滚压,而使该外层体1能与该分离部22完全分离。另外,当该双层容器半成品转动至一特定位置,会使该上滚轮42沿该合模线3延伸方向挤压该双层容器半成品,此时,还能将该合模线3挤裂形成该气缝13,因此通过该滚压装置4能使该分离部22与该外层体1分离,且利用该滚压装置4来挤裂该气缝13,能避免利用切割或钻孔开设该气缝13时,误触该内层体2而导致该内层体2破损或破裂的情况发生。

步骤92:对该内层体2所围绕出的一个抽吸槽23进行抽气,并检测该分离部22与该外层体1是否分离。

具体来说,会利用一个抽气装置(图未示),从该外开口15对该抽吸槽23进行抽气,此时,再从外观观看该内层体2是否收缩变形,由于该外层体1为聚丙烯材料制成,而具有透光性,因此,使用者能从外观看到该内层体2的变化。另外,由于受到足够滚压后该外层体1与该分离部22才会相互分离,而该双层容器受到足够滚压后,外观也会出现些微色泽变化,因此实施上,使用者也能不利用该抽气装置,直接观察该双层容器的外观色泽,来判断该双层容器是否受到足够的滚压,进而得知该外层体1与该分离部22是否分离。

步骤93:对该抽吸槽23进行充气,在对该抽吸槽23充气的过程中,会检查该抽吸槽23内的压力是否产生压降,以检测是否漏气。

具体来说,会利用一个充气装置(图未示),从该外开口15对该抽吸槽23进行充气,此时,会观察该充气装置的一个压力表,若该压力表未到达预定的压力,即代表该内层体2可能有破损、破裂而导致漏气。

在实际作业上,能将该滚压装置4、抽气装置与该充气装置整合成该自动化设备,并沿着一个输送设备(图未示)利用上述制法进行快速连续制造,以达到快速生产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双层容器能通过该双层容器的制法来制造,在制造过程中,通过该滚压装置4使该分离部22与该外层体1分离的同时,也能挤裂形成该气缝13,以快速形成该气缝13,且利用该抽气装置及该充气装置,也能快速地检测该双层容器的质量,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