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式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751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移液式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移液式容器。

本申请基于2014年10月3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4-223599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移液式容器,已知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示的具备具有口部的容器体和安装于口部的带有移液器的帽的构成。带有移液器的帽使移液器的下半部通过口部插入到容器体内。在移液器的上端部设有弹性圆顶体和按压弹性圆顶体的按压筒。在该移液式容器中,通过按下按压筒而按压弹性圆顶体,从而将容器主体内的内容物吸上来,因此容易使内容物的吸入量根据按压筒的按下量而发生变化。

在此,在这种移液式容器中,根据内容物的种类,有时期望高精度地吸上来定量的液体并吐出。

因此,还提出了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2所示的移液式容器。该移液式容器具备配置于容器体的口部上的盖基部和以相对于盖基部能够自如地向上方移动的方式配设的可动盖部。在盖基部与可动盖部之间形成有与移液器内连通的产生负压用的泵室。在该移液式容器中,在使可动盖部从口部上升而使其脱离时,与可动盖部的上升距离对应地使泵室内产生负压,从而将容器体内的液体吸入到移液器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6-427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3-53317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移液式容器中,即使随着可动盖部的上升而在泵室内产生的负压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有时根据容器体内的内容物的剩余量不同,内容物的吸入量发生变化。因此,针对无论内容物的剩余量如何均能够高精度地使吸入量恒定方面尚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无论内容物的剩余量如何均能够高精度地使吸入量保持一定的移液式容器。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移液式容器具备:容器主体,其收容有内容物;盖基部,其配置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口部上;可动盖部,其向上方移动自如地配设于上述盖基部;施压机构,其向使上述盖基部与上述可动盖部沿上下方向分离的方向施压;以及移液管,其安装于上述盖基部,并且朝向上述容器主体延伸设置,上述可动盖部具备:安装筒,其装卸自如地安装于上述容器主体的口部;盖体,其以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并且将上述安装筒的上端开口封闭;以及圆筒部,其配设于上述安装筒的径向的内侧,并且与上述安装筒连结,上述盖基部具备活塞部,所述活塞部与上述移液管连结,且上下滑动自如地嵌合到上述圆筒部内,上述圆筒部上升自如地安装于上述移液管,并且在上述圆筒部和上述移液管形成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在上述圆筒部相对于上述移液管位于上升端位置时相互卡合,上述移液管的内部与位于上述安装筒的上端开口与上述盖体之间的空间连通,在上述圆筒部形成有使上述圆筒部的内部与上述空间连通的连通孔。另外,在上述盖基部与上述容器主体的口部的上端开口边缘之间配设有密封部件,在上述密封部件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下方突出,被上述容器主体的上端开口边缘压溃的压溃突起部,并且在上述密封部件的上表面形成有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压溃突起部的正上方的被伸出凹部。

此时,最初,为了使移液管从容器主体脱离,使可动盖部相对于容器主体上升。接下来,利用施压机构的作用力,在可动盖部的圆筒部内,使盖基部的活塞部相对地朝向下方滑动而使圆筒部的内容积增大,在圆筒部内产生负压。该负压通过连通孔、上述空间和移液管内传递到容器主体内,容器主体内的内容物被吸入到移液管内。在可动盖部相对于移液管上升到上升端位置而使卡合部相互卡合之后,如果使可动盖部进一步相对于容器主体上升,则可动盖部与移液管经由卡合部成为一体而上升,由此移液管与可动盖部和盖基部一起从容器主体脱离。并且,通过按压盖体,使移液管内的内容物从移液管的下端开口注出。

根据该移液式容器,如上所述,在使可动盖部从容器主体脱离,将移液管内的内容物从移液管的下端开口注出之后,将移液管再次插入到容器主体内,在将可动盖部安装于容器主体,使可动盖部相对于盖基部下降时,盖基部的活塞部在可动盖部的圆筒部内相对地朝向上方滑动而使圆筒部的内容积减少,在圆筒部内产生正压。

此时,虽然在盖基部与容器主体的口部的上端开口边缘之间配设有密封部件,但由于在密封部件的下表面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压溃突起部,所以在盖基部与容器主体的上述上端开口边缘之间形成利用压溃突起部使容器主体的内外连通的连通间隙。因此,在圆筒部内产生的正压通过连通孔、空间、移液管内、容器主体内传递到容器主体外,可抑制容器主体的内压上升。

其后,通过使可动盖部进一步下降,密封部件在盖基部与容器主体的上述上端开口边缘之间被按压,特别是压溃突起部在容器主体的上述上端开口边缘被压溃。这时,由于在压溃突起部的正上方形成有被伸出凹部,所以该利用被伸出凹部允许向压溃突起部的上表面侧的变形,因此向压溃突起部的上侧的压溃在没有大的阻力的情况下顺畅地进行。由此,利用密封部件良好地确保盖基部与容器主体的上述上端开口边缘之间的密封性。

在上述移液式容器中,可以在上述密封部件形成有卡定在上述容器主体的口部的上端开口部的外周面上的卡定突起部。

此时,在从移液管注出后,将可动盖部再次安装于容器主体,使可动盖部下降时,密封部件通过在盖基部与容器主体的上述上端开口边缘之间被压溃而向容器主体的内侧移位的情况通过使卡定突起部卡定在容器主体的上述上端开口部的外周面上而得到抑制。

上述安装筒可以螺接于上述口部,并且经由连结部与上述圆筒部连结,上述盖基部在上述安装筒围绕容器轴旋转时与上述连结部卡合,与上述可动盖部共同旋转。

此时,在安装筒围绕容器轴旋转时,由于盖基部与连结部卡合而与可动盖部共同旋转,所以在将安装筒装卸到容器主体的口部时,不仅能够使可动盖部旋转,也能够使盖基部旋转,能够使活塞部在圆筒部内顺畅地上下滑动。

上述可动盖部具备从径向的外侧以不能相对地上下移动且不能相对地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安装筒的外装筒,上述外装筒在其与上述安装筒之间沿上下方向夹持上述盖体的周边部,并且使上述盖体朝向上方露出。

此时,由于外装筒将在其与安装筒之间沿上下方向夹持上述盖体的周边部,并且使上述盖体朝向上方露出,因此能够在不阻碍盖体的按压操作的情况下将盖体稳固地固定于安装筒。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无论内容物的剩余量如何均能够高精度地使吸入量保持一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液式容器的主要部分纵剖面图,是表示初始状态的图。

图2A是密封部件的俯视图。

图2B是图2A的A-A线向视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移液式容器的主要部分纵剖面图,是表示可动盖部被打开时的状态的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移液式容器的主要部分纵剖面图,是表示可动盖部被关闭时的状态的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移液式容器的主要部分纵剖面图,是表示初始状态的图。

符号说明

1:移液式容器

2:容器主体

2b:口部

5:盖基部

6:可动盖部

7:施压机构

8:移液管

9:安装筒

10:圆筒部

11:盖体

12:外装筒

13:连通孔

15:连结部

16:空间

18:活塞部

20:密封部件

20b:压溃突起部

20c:被伸出凹部

29:卡合部

40:移液式容器

41:密封部件

42:卡定突起部

O:容器轴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液式容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移液式容器的简要构成的主要部分纵剖面图,是表示关闭了可动盖部的初始状态的图。图1所示的移液式容器1具备收容内容物的容器主体2和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容器主体2的移液帽3。

容器主体2形成为有底筒状,容器主体2和移液帽3的后述的移液管8的各中心轴配置在共用轴上。以下,将该共用轴定义为容器轴O,将沿着容器轴O的方向定义为上下方向,将沿着上下方向的容器主体2的底部侧定义为下侧,将作为其相反侧的容器主体2的口部侧定义为上侧。在从上下方向观察移液式容器1的俯视下,将与容器轴O正交的方向定义为径向,将围绕容器轴O的方向定义为周向。

在容器主体2具备引导筒4,该引导筒4通过按压等安装于与其主体部和/或底部一体形成的口部主体2a而被固定。这样,容器主体2的口部2b形成为具备上述口部主体2a和引导筒4。引导筒4具备:内插于口部主体2a的上端部的圆筒状的主筒部4a;从主筒部4a的上端向径向外侧伸出并卡定在口部主体2a的上端开口边缘上的圆环板状的凸缘部4b;以及从主筒部4a的内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刮片4c。刮片4c上下滑动自如地抵接到后述的移液管8的外周面并将附着于移液管8的外周面的内容物刮落。刮片4c经由连结片4d与主筒部4a连结。连结片4d以在周向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应予说明,引导筒4也可以与容器主体2一体地形成。

移液帽3具备:配置在容器主体2的口部2b上的盖基部5;相对于盖基部5向上方自如移动地配设在盖基部5上的可动盖部6;在使盖基部5和可动盖部6上下分离的方向上进行施压的施压机构7;安装于盖基部5,向容器主体2内延伸的移液管8;以及密封部件20。

可动盖部6具备安装筒9、圆筒部10、盖体11和外装筒12。圆筒部10和盖体11均形成为筒状,安装筒9、圆筒部10、盖体11和外装筒12均与容器轴O同轴地配置。

安装筒9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容器主体2的口部主体2a。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筒9中的下部9a从径向的外侧螺接于口部主体2a,上部9b与口部主体2a相比向上方突出。在安装筒9的下端部设有朝向径向的外侧突出的凸缘部9c。在凸缘部9c竖直设立有卡合筒9d,所述卡合筒9d与容器轴O同轴地配置,且从径向的外侧围绕安装筒9。

圆筒部10配设于安装筒9的径向内侧,与安装筒9连结。圆筒部10配置在安装筒9的上部9b内。圆筒部10形成为双层的筒状,具备外周壁10a、内周壁10b和顶壁部10c。外周壁10a和安装筒9的上部9b在上下方向形成为相同的大小,内周壁10b以在上下方向比外周壁10a小的方式形成。外周壁10a和内周壁10b的各上端部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顶壁部10c形成为与容器轴O同轴的环状,将外周壁10a和内周壁10b的各上端部连结。

在顶壁部10c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穿该顶壁部10c的连通孔13。连通孔13以在周向隔开间隔的方式设置有多个。连通孔13与由外周壁10a、内周壁10b和顶壁部10c形成的圆筒部10的内部连通。

在安装筒9与圆筒部10之间设有环状间隙14。环状间隙14形成在安装筒9的上部9b与圆筒部10的外周壁10a之间。

安装筒9和圆筒部10经由连结部15连结。连结部15以在周向隔开间隔的方式多个设置于环状间隙14,将安装筒9中的上部9b的下端部与圆筒部10中的外周壁10a的下端部间断地连结。由此,圆筒部10与安装筒9一体地移动。

盖体11以能够弹性变形的方式形成,将安装筒9的上端开口封闭。盖体11形成为有顶筒状(圆顶状),具备嵌合筒部11a和膜筒部11b。嵌合筒部11a气密地嵌合到环状间隙14的上端部内。膜筒部11b形成为有顶筒状,从嵌合筒部11a的内周边向上方突出,顶部形成为圆顶状。

在安装筒9的上端开口与盖体11的膜筒部11b之间设有通过连通孔13并连通到圆筒部10内的空间16。

外装筒12从径向的外侧以不能相对地上下移动且不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安装筒9。通过外装筒12底切嵌合于安装筒9的凸缘部9c,从而以不能上下移动的方式安装。在外装筒12与安装筒9的卡合筒9d之间分别设置有旋转限制部17,该旋转限制部17通过相互卡合而限制外装筒12与卡合筒9d的沿着周向的相对旋转移动。由于旋转限制部17,外装筒12不能相对于安装筒9旋转。

外装筒12在其与安装筒9之间沿上下方向夹持上述盖体的周边部,并且使所述盖体朝向上方露出。

在外装筒12的上端部设有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限制环12a,在限制环12a的内周边部与安装筒9的上端部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夹持盖体11的嵌合筒部11a。在限制环12a的内侧配置有盖体11的膜筒部11b,膜筒部11b的顶壁部从限制环12a向上方突出。

盖基部5具备活塞部18和活塞支撑部1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盖基部5的活塞支撑部19安装有密封部件20。活塞部18和活塞支撑部19均形成为筒状,密封部件20形成为环状。活塞部18、活塞支撑部19和密封部件20均与容器轴O同轴地配置。

活塞部18相对上下滑动自如地嵌合于圆筒部10内。活塞部18具备内筒部18a、外筒部18b、底壁部18c和脚筒部18d。

内筒部18a从径向的外侧上下滑动自如地嵌合于圆筒部10的内周壁10b。外筒部18b从径向的外侧围绕内筒部18a。外筒部18b在上下方向上比内筒部18a小,外筒部18b和内筒部18a的各下端部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在外筒部18b的上端部设有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滑动部21。滑动部21上下滑动自如地嵌合于圆筒部10的外周壁10a内。底壁部18c形成为与容器轴O同轴的环状,将内筒部18a和外筒部18b的各下端部连结。脚筒部18d从外筒部18b向下方延伸。

活塞支撑部19具备基筒部19a、环状板部19b和基板部19c。基筒部19a嵌合到活塞部18的脚筒部18d内。环状板部19b从基筒部19a的上端部向径向的内侧突出。基板部19c从基筒部19a的下端部向径向的外侧突出成环状。在基板部19c的上表面配置有活塞部18的脚筒部18d的下边缘。

在基板部19c的外周边形成有向上方突出并进入到环状间隙14内的卡合片22。卡合片22以在周向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在周向上相邻的卡合片22将连结部15在周向上夹在中间。由此,限制活塞支撑部19相对于可动盖部6相对旋转。

密封部件20例如由橡胶、弹性体等软质材料形成,形成为与容器轴O同轴的环状。密封部件20在上下方向重叠于活塞支撑部19,其上表面抵接到基板部19c的下表面,并被固定。由此,密封部件20配设于盖基部5与容器主体2的口部2b的上端开口边缘之间。

在密封部件20的下表面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环状突起部20a和在环状突起部20a的外侧向下方突出的压溃突起部20b。另外,在密封部件20的上表面形成有被伸出凹部20c,所述被伸出凹部20c的一部分位于压溃突起部20b的正上方。此外,在密封部件20的内周面形成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内侧突起部20d。

环状突起部20a如后所述,在压溃突起部20b被引导筒4相对按压时,抑制压溃突起部20b向径向内侧变形。

压溃突起部20b如图3、图4所示,位于其径向的外侧的部分以抵接到引导筒4的上端开口边缘上的方式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中虚线所示,在圆环状的密封部件20的内周边部,在周向以等间隔的方式形成有5个压溃突起部20b。然而,对于压溃突起部20b的个数,不限于5个,可以形成任意数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压溃突起部20b的在上下方向的厚度如图3、图4所示,比环状突起部20a薄。

被伸出凹部20c如图2A所示,以其一部分位于压溃突起部20b的正上方,其余部分位于环状突起部20a的正上方的方式形成,如作为图2A的A-A线向视剖面图的图2B所示,形成为与压溃突起部20b的突出量(突出高度)相同的程度的凹陷量(凹陷深度)。这样的被伸出凹部20c以如下方式发挥作用,如后所述,压溃突起部20b被相对地向引导筒4按压而被压溃时,允许该压溃突起部20b及其周边部的变形,压溃突起部20b的变形不受到阻碍。

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A所示,压溃突起部20b与被伸出凹部20c相比以向径向外侧伸长且在周向宽度更宽的方式形成。

内侧突起部20d如后所述,压溃突起部20b被相对地向引导筒4按压,通过使该按压力朝向密封部件20的径向内侧,从而利用内侧突起部20d的内周侧端面抵接于移液管8的外周面来抑制密封部件20向移液管8侧移位。

在移液管8以上升自如的方式安装有可动盖部6的圆筒部10,且移液管8连结到盖基部5。移液管8的上端部插通到可动盖部6和盖基部5。移液管8的上端部的外径从上侧向下侧逐渐呈阶梯状地扩大,在移液管8的上端部形成有小径管部23、中径管部24和大径管部25。

小径管部23以上下移动自如的方式插通到圆筒部10的内周壁10b内。在中径管部24周设有嵌合了活塞支撑部19的环状板部19b的嵌合槽24a。大径管部25嵌合到盖基部5的基筒部19a内,位于密封部件20的正上方。在大径管部25周设有嵌合了O型环26的环保持槽25a。O型环26气密性地密封大径管部25与基筒部19a之间。

应予说明,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圆筒部10的内周壁10b内设有开闭自如地将移液管8的上端开口封闭的阀体27。阀体27配置在容器轴O上,经由桥接部28与圆筒部10的内周壁10b的上端部连结。桥接部28以在周向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有多个。在移液管8内,在可动盖部6相对于移液管8上升,利用阀体27将移液管8的上端开口开放时,与上述空间16连通。即,移液管8内能够与上述空间16连通。

在移液管8和圆筒部10上形成有卡合部29,该卡合部29在使圆筒部10在相对于移液管8位于上升端位置时相互卡合。作为卡合部29,具备设置于圆筒部10的外卡合部29a以及设置于移液管8的内卡合部29b。外卡合部29a从圆筒部10的内周壁10b的下端向径向的内侧环状突出,内卡合部29b从移液管8的小径管部23的上端向径向的外侧环状突出。从下方看,外卡合部29a与内卡合部29b对置,在圆筒部10相对于移液管8上升时,通过外卡合部29a从下方卡合于内卡合部29b,从而限制圆筒部10的进一步的上升移动。

施压机构7配置在可动盖部6的圆筒部10与盖基部5的活塞部18之间。施压机构7被圆筒部10的顶壁部10c从上方支撑,且被活塞部18的底壁部18c从下方支撑。施压机构7形成为筒状,与容器轴O同轴地配置。作为施压机构7,例如可以采用线圈弹簧等。

在上述移液式容器1中,如图1所示,在移液帽3安装到容器主体2的初始状态下,密封部件20向容器主体2的口部2b中的引导筒4的凸缘部4b压接。即,密封部件20隔着凸缘部4b被夹在盖基部5与容器主体2的口部主体2a的上端开口边缘之间。这时,通过密封部件20向凸缘部4b压接,从而压溃突起部20b挤压口部2b的上端开口边缘。由此,密封部件20无间隙地抵接到凸缘部4b,能够良好地密封盖基部5与凸缘部4b之间,即,盖基部5与容器主体2的口部2b的上端开口边缘之间,并且气密性地封闭口部2b。

应予说明,对于由这样的压溃突起部20b被按压而引起的密封部件20的弹性变形而言,通过在压溃突起部20b的正上方形成被伸出凹部20c,从而不阻碍该弹性变形而被允许,容易地引起弹性变形。

接下来,对上述移液式容器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注出内容物时,首先,为了使移液帽3从容器主体2脱离,解除可动盖部6的安装筒9与容器主体2的口部主体2a的螺接,使可动盖部6相对于容器主体2上升。此时,如果使可动盖部6的外装筒12相对于容器主体2旋转到围绕容器轴O的松弛侧,则该旋转力经由旋转限制部17和卡合筒9d传递到安装筒9,安装筒9与外装筒12共同旋转,使可动盖部6的整体旋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此时通过使可动盖部6的连结部15卡合到基板部19c的卡合片22,从而盖基部5也与可动盖部6共同旋转。

如果使可动盖部6在围绕容器轴O的松弛侧旋转,使可动盖部6相对于容器主体2上升,则由于施压机构7的施加的力,从而在可动盖部6的圆筒部10内,盖基部5的活塞部18相对向下方滑动而圆筒部10的内容积增大,在圆筒部10内产生负压,同时阀体27开放移液管8的上端开口。在圆筒部10内产生的负压通过连通孔13、上述空间16和移液管8内传递到容器主体2内,容器主体2内的内容物被吸入到移液管8内。

如图3所示,可动盖部6相对于移液管8上升到上升端位置,卡合部29(外卡合部29a,内卡合部29b)相互卡合。然后,如果进一步使可动盖部6相对于容器主体2上升,则可动盖部6和移液管8经由卡合部29成为一体并上升。由此,移液管8从容器主体2内抽出,移液帽3从容器主体2脱离。此时,由于对于密封部件20的压溃突起部20b的按压力被解除,所以压溃突起部20b恢复形状,成为突出的形状。

然后,通过在从容器主体2脱离的移液帽3中按压盖体11的膜筒部11b,从而移液管8内的内容物从移液管8的下端开口注出。

在再次安装从容器主体2脱离的移液帽3时,经由可动盖部6将移液管8插入到容器主体2的口部2b内,例如,使外装筒12相对于容器主体2向围绕容器轴O的拧紧侧旋转,使安装筒9螺接到口部主体2a等,从而使可动盖部6相对于容器主体2下降。

此时,在将移液管8插入到容器主体2的口部2b内时,如图3所示,虽然盖基部5的下方的密封部件20载置到引导筒4的凸缘部4b上,但几乎不施加使盖基部5下降的按压力,因此密封部件20维持其压溃突起部20b不被按压而突出的状态。由此,在密封部件20与凸缘部4b之间形成连通间隙30。

另外,如图4所示,如果使可动盖部6从图3所示的状态相对于容器主体2下降,则抵抗施压机构7的作用力而使圆筒部10下降,这样,盖基部5也被按向下方。因此,使盖基部5下降的按压力作用于密封部件20,密封部件20的压溃突起部20b被缓慢地施加作用力。但是,在压溃突起部20b被充分压溃为止,要确保在密封部件20与凸缘部4b之间不使连通间隙30闭合。

像从图3所示的状态到图4所示的状态那样,在可动盖部6相对于盖基部5下降时,盖基部5的活塞部18使可动盖部6的圆筒部10内相对地朝向上方滑动而使圆筒部10的内容积减少,在圆筒部10内产生正压。该正压通过连通孔13、上述空间16和移液管8内传递到容器主体2内。此时,由于容器主体2内通过连通间隙30与外部连通,所以传递到容器主体2内的正压通过连通间隙30传递到外部,可抑制容器主体2的内压上升。

然后,通过进一步使可动盖部6下降,从而移液帽3相对于容器主体下降。由此,如图1所示,盖基部5按压密封部件20而将其压溃突起部20b压溃,将密封部件20与凸缘部4b之间的连通间隙30封闭。因此,确保密封部件20与凸缘部4b之间的密封性。

在再次注出内容物时,再次解除对于安装筒9的口部主体2a的螺接,使可动盖部6相对于容器主体2上升。在此,由于在前次的注出操作时容器主体2的内压上升得到抑制,所以在此次的注出操作时在圆筒部10内产生负压时,容器主体2内的内容物被高精度地以定量吸入到移液管8内。应予说明,如果在前次的注出操作时在圆筒部10内产生的正压没有传递到外部,由于该正压的容器主体2的内压上升的程度根据内容物的剩余量而变化,所以在此次的注出操作时在圆筒部10内产生负压时,即使负压的大小相同,内容物在移液管8的吸入量也可能发生变化。

如以上所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移液式容器1,使在可动盖部6相对于盖基部5下降时在圆筒部10内产生的正压通过由密封部件20的压溃突起部20b形成的连通间隙30传递到外部,能够抑制容器主体2的内压上升。因此,无论内容物的剩余量如何均能够高精度地使吸入量保持一定。

另外,在使安装筒9围绕容器轴O旋转时,盖基部5卡合到连结部15而与可动盖部6共同旋转,因此在将安装筒9装卸到容器主体2的口部2b时,不仅能够使可动盖部6旋转,也能够使盖基部5旋转。因此,能够使活塞部18在圆筒部10内顺畅地上下滑动。

另外,外装筒12在与安装筒9之间,在上下方向夹持盖体11的周边部,同时使盖体11朝向上方露出。因此,能够在不阻碍盖体11的按压操作的情况下使盖体11稳固地固定于安装筒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初始状态下,阀体27将移液管8的上部开口封闭。因此,例如,即使在初始状态下不故意地操作盖体11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容器主体2内的内容物错误地流入到移液管8内。因此,能够高精度地确保内容物从移液管8的注出量。此外,例如在初始状态下,即使由于移液式容器1颠倒等而发生容器主体2的内容物流入到移液管8内,也能够利用阀体27拦截内容物。因此,也能够限制该内容物流入到空间16。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移液式容器进行说明。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其说明,这里仅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移液式容器40中,密封部件41除了图1、图2所示的构成以外,在外周部形成卡定突起部42。卡定突起部42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筒状,能够卡合分离地卡定在容器主体2的口部2b的上端开口部的外周面上,即引导筒4的凸缘部4b的外周面。其中,卡定突起部42可以不形成为筒状,而可以以在外周部隔开预定间隔而配置多个突出片的方式形成。

通过具备形成了这种卡定突起部42的密封部件41,从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移液式容器40中,在从移液管8注出内容物之后,将可动盖部6再次安装到容器主体2,使可动盖部6下降时,密封部件41在盖基部5与容器主体2的口部2b的上端开口边缘之间被压溃而向容器主体2的内侧的移位的情况可以通过卡定突起部42卡定在容器主体2的上述上端开口部的外周面(引导筒4的凸缘部4b的外周面)上而得到抑制。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移液式容器40的情况下,能够良好地确保由密封部件41带来的密封性,并且能够抑制随着长期使用而引起的密封部件41的变形和劣化。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将在使可动盖部6相对于盖基部5下降时圆筒部10内产生的正压传递到外部,能够抑制容器主体2的内压上升,因此无论内容物的剩余量如何,均能够高精度地将吸入量保持一定。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安装筒9可以不螺接于容器主体2的口部主体2a。即,在本发明中,可以适当变更成安装筒9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口部2b的其他形态。

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替换成公知的构成要素,另外,可以适当组合上述的变形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无论内容物的剩余量如何,均能够高精度地使吸入量保持一定的移液式容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