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剥离容器的制造方法、层叠剥离容器的漏气检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2765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层叠剥离容器的制造方法、层叠剥离容器的漏气检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层叠剥离容器的制造方法和层叠剥离容器的漏气检查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具备容器主体和止回阀,该容器主体具有外壳和内袋且随着内容物的减少内袋从外壳剥离并收缩,所述止回阀用于调节外壳和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与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之间的空气的进出(例如,专利文献1~2)。另外,以往,已知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可抑制空气因随着内容物的减少内层从外层剥离、收缩而进入容器内部(例如,专利文献3)。这样的层叠剥离容器具备由内层构成的内袋和由外层构成的外壳。

专利文献1中,安装于容器主体的口部的盖帽内置有阀。

专利文献2中,外壳的筒体部的内侧设有阀。

专利文献3中,向内袋内供给空气,根据经过规定时间后内袋内的压力是否达到规定值来检查内袋有无开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355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26772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330323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第1观点)

如上所述的层叠剥离容器中,内袋从外壳剥离时的剥离强度在内袋整周未必均匀,有时内袋以内袋的局部区域不离开外壳而其余区域离开外壳的方式收缩。此时,存在如下问题:内袋内的内容物的位置会偏向于外壳内的局部,层叠剥离容器的重心偏离中心而层叠剥离容器易倒。

本发明的第1观点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进行的,提供一种内袋能够从外壳均匀剥离的层叠剥离容器的制造方法。

(第2观点)

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由于盖帽的结构复杂,所以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专利文献2的构成中,需要在外壳的筒体部的内侧粘接止回阀这种繁琐的工序,因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本发明的第2观点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进行的,提供一种生产率优异的层叠剥离容器的制造方法。

(第3观点)

专利文献3的构成中,能够检测对内袋内压力的影响程度较大的孔,但难以发现相对较小的孔。

本发明的第3观点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进行的,提供一种能够以高精度检测层叠剥离容器的内袋是否存在针孔的漏气检查方法。

(第1观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1观点,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容器主体形成工序,形成具有外壳和内袋的容器主体;以及整周预剥离工序,用按压机构从外侧按压上述容器主体的收容部进行压缩,同时使上述容器主体旋转或者使上述按压机构沿上述容器主体的外周移动,从而在上述收容部的整周使上述内袋从上述外壳预剥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认为需要在层叠剥离容器的收容部的整周使内袋从外壳预剥离。而且,发现通过在按压容器主体的收容部进行压缩的同时使容器主体和按压机构相对旋转,能够在收容部的整周可靠地进行预剥离,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第1观点。

以下,例示本发明的第1观点的各种实施方式。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可相互组合。

优选在上述整周预剥离工序之前具备吹入空气预剥离工序:通过向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吹入空气而使上述内袋从上述外壳预剥离。

优选上述按压机构具备分别具有辊部的第1和第2按压体,上述整周预剥离工序中,上述收容部夹在第1按压体的辊部与第2按压体的辊部之间而被按压。

优选上述按压机构具备分别具有带部的第1和第2按压体,上述整周预剥离工序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将上述收容部夹在第1按压体的带部与第2按压体的带部之间,按压上述收容部进行压缩,同时使第1按压体的带部相对于第2按压体的带部相对移动,从而边使上述容器主体旋转边将其向一个方向输送。

优选第1按压体的带部和第2按压体的带部中的至少一方在与上述收容部的接触面具有凹凸。

(第2观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2观点,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备如下工序:容器主体形成工序,形成具有外壳和内袋的容器主体;外气导入孔形成工序,在上述容器主体的收容内容物的收容部仅贯通上述外壳的外气导入孔;预剥离工序,通过向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吹入空气而将上述内袋从上述外壳预剥离;内袋分离工序,从上述外气导入孔插入插入件并将上述内袋压入上述容器主体的内侧而使上述内袋离开上述外壳;以及,阀部件安装工序,将可开闭上述外气导入孔的阀部件安装于上述外壳;上述阀部件安装工序中,通过上述外壳的外侧向上述外气导入孔压入上述阀部件而将上述阀部件安装于上述外壳。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通过从外壳的外侧向外壳的外气导入孔压入阀部件而能够将阀部件安装于外壳。根据这样的构成,不需要对盖帽设置止回阀且可容易安装阀部件,因此结构简单、生产率高。

另外,进一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发现向外气导入孔压入阀部件时,有时阀部件顺势与内袋碰撞而损伤内袋。

本发明人针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对策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阀部件安装工序之前进行上述预剥离工序和内袋分离工序两者,能够防止损伤内袋,从而完成了本发明的第2观点。应予说明,在仅进行预剥离工序而不进行内袋分离工序的情况下,有时在外气导入孔的附近,内袋与外壳的间隔未充分扩张而损伤内袋。另外,在不进行预剥离工序而仅进行内袋分离工序的情况下,有时在内袋分离工序中插入件会损伤内袋。综上所述,可知必须在阀部件安装工序之前进行预剥离工序和内袋分离工序两者。

以下,例示本发明的第2观点的各种实施方式。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可相互组合。

优选在上述预剥离工序中,上述空气从上述外气导入孔吹入。

优选上述插入件的前端为圆弧状,且具有不扩张上述外气导入孔即可插入上述外气导入孔的形状。

优选上述阀部件具备:配置于上述外气导入孔内的轴部;具有可封闭上述外气导入孔的形状且配置于上述外壳与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的盖部;配置于上述外壳的外侧且防止上述阀部件进入上述外壳内侧的卡止部;上述阀部件安装工序中,通过从上述外壳的外侧将上述盖部压入并插通于上述外气导入孔而将上述阀部件安装于上述外壳。

(第3观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3观点,提供一种层叠剥离容器的漏气检查方法,该层叠剥离容器具备收容内容物的收容部和从上述收容部排出上述内容物的口部,且具备具有外壳和内袋的容器主体;上述外壳具备将上述外壳和上述内袋之间的中间空间与上述容器主体的外部空间连通的外气导入孔,该漏气检查方法具备漏气检查工序:从上述口部和上述外气导入孔中的一方注入空气时测定从上述口部和上述外气导入孔中的另一方漏出的空气的流量。

本发明的第3观点的方法中,由于从口部和外气导入孔中的一方注入空气时测定从口部和外气导入孔中的另一方漏出的空气的流量,所以能够检测极小的针孔的微量空气的漏出,能够以高精度检测内袋是否存在针孔。

以下,例示本发明的第3观点的各种实施方式。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可相互组合。

优选上述空气从上述口部注入,测定从上述外气导入孔漏出的空气的流量。

优选上述空气的注入压力为0.12mpa以上。

优选上述漏气检查工序在将阀部件插入上述外气导入孔后进行。

优选上述漏气检查工序是在对上述阀部件施加上述盖部离开上述外壳的方向的力的同时进行的。

优选上述阀部件具备配置于上述外气导入孔内的轴部、具有可封闭上述外气导入孔的形状且配置于上述中间空间的盖部、以及设置于上述轴部的上述外部空间侧且防止上述阀部件进入上述外壳的内侧的卡止部,并且上述阀部件以将上述盖部按压于上述外壳的方向的作用力始终施加于上述盖部的方式安装于上述外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第3观点的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a)表示整体图,图1(b)表示底部的放大图,图1(c)表示阀部件安装凹部7a附近的放大图。图1(c)表示取下阀部件5后的状态。

图2表示图1的层叠剥离容器1,图2(a)是主视图,图2(b)是后视图,图2(c)是俯视图,图2(d)是仰视图。

图3是图2(d)中的a-a截面图。其中,图1~图2表示底部密封突出部27被折弯前的状态,图3表示底部密封突出部27被折弯后的状态。

图4是包含图3的口部9的区域的放大图。

图5表示从图4的状态进行内袋14的剥离的状态。

图6是包含图3的底面29的区域的放大图,图6(a)表示底部密封突出部27被折弯前的状态,图6(b)表示底部密封突出部27被弯折后的状态。

图7是表示外层11和内层13的层构成的截面图。

图8(a)~(b)是阀部件5的立体图,图8(c)是阀部件5的主视图,图8(d)~(e)是表示将阀部件5安装于外气导入孔15的状态的主视图(外壳12为截面图)。

图9表示图1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制造工序。

图10表示图1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接续图9的制造工序,特别是表示外气导入孔形成和吹入空气预剥离工序。

图11表示图10中用于形成外气导入孔15的开孔钻30的构成,图11(a)是主视图,图11(b)是左侧视图,图11(c)是a-a截面图,图11(d)是区域b的放大图,图11(e)是区域c的放大图。

图12表示图10中用于形成外气导入孔15的开孔钻30的另一构成,图12(a)是主视图,图12(b)是左侧视图。

图13表示图1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接续图10的制造工序。

图14是详细表示图13(b)~(c)所示的内袋分离工序的截面图,图14(a)~(b)表示进行了吹入空气预剥离工序的情况,图14(c)~(d)表示未进行吹入空气预剥离工序的情况。

图15是详细表示图13(d)~(e)所示的阀部件安装工序的截面图(阀部件5为主视图),图15(a)~(b)表示进行了内袋分离工序的情况,图15(c)~(d)表示未进行内袋分离工序的情况。

图16是用于说明图13(f)中的流量计47的原理的截面图。

图17(a)是表示进行漏气检查工序时的阀部件5与流量计5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17(b)是阀部件5安装于外壳12的状态下的、与图17(a)中的a-a截面对应的截面图,图17(c)是阀部件5安装于外壳12的状态下的、与图17(a)中的b-b截面对应的截面图。

图18表示图1的层叠剥离容器1接续图13的制造工序,图18(a)~(b)表示整周预剥离工序,图18(c)~(e)表示后续工序。

图19表示整周预剥离工序的按压机构的另一构成例。

图20表示整周预剥离工序的按压机构的又一构成例。

图21表示图1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使用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1~第3观点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各种特征事项可相互组合。另外,各特征独立地使发明成立。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1~第3观点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剥离容器1具备容器主体3和阀部件5。容器主体3具备收容内容物的收容部7和从收容部7排出内容物的口部9。

如图3所示,容器主体3在收容部7和口部9具备外层11和内层13,外层11构成外壳12,内层13构成内袋14。随着内容物的减少,内层13从外层11剥离,从而内袋14从外壳12剥离并收缩。

如图4所示,口部9设有外螺纹部9d。在外螺纹部9d安装具有内螺纹的盖帽、泵等。图4中示出了具有内环25的盖帽23的一部份。内环25的外径与口部9的内径大致相同,内环25的外表面抵接于口部9的抵接面9a,从而可防止内容物漏出。本实施方式中,在口部9的前端设有扩径部9b,由于扩径部9b处的内径大于抵接部9e处的内径,所以内环25的外表面不接触扩径部9b。在口部9未设置扩径部9b的情况下,口部9的内径会因制造时的偏差而变小,即使仅稍微变小,也会产生内环25进入外层11与内层13之间这种不良情况,但在口部9有扩径部9b的情况下,即使口部9的内径有一些偏差也不会产生这种不良情况。

另外,口部9在抵接部9e与收容部7之间的位置具备抑制内层13滑落的内层支承部9c。内层支承部9c是通过对口部9设置缩颈而形成的。即使在口部9设置了扩径部9b的情况下,内层13有时也会因内环25与内层13的摩擦而从外层11剥离。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内层支承部9c可抑制内层13滑落,所以能够抑制内袋14脱落到外壳12内。

如图3~图5所示,收容部7具备朝向上述收容部的长边方向截面形状大致恒定的筒体部19和连接筒体部19与口部9之间的肩部17。肩部17设有弯折部22。弯折部22是图3所示的弯折角度α为140度以下且容器内面侧的曲率半径为4mm以下的部分。在没有弯折部22的情况下,内层13与外层11之间的剥离会从筒体部19发展到口部9,因而在口部9,内层13与外层11也会剥离。但是,若内层13与外层11在口部9发生剥离,则内袋14会脱落至外壳12内,因此不宜在口部9内发生层13与外层11的剥离。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有弯折部22,所以当内层13与外层11之间的剥离从筒体部19发展到弯折部22时,如图5所示内层13在弯折部22折弯,将内层13从外层11剥离的力不会传递到弯折部22的上侧部分,其结果是,弯折部22上侧部分的内层13与外层11之间的剥离得到抑制。应予说明,图3~图5中,在肩部17设置了弯折部22,但弯折部22也可设在肩部17与筒体部19的边界。

弯折角度α的下限没有特别规定,但若考虑到制造的容易性,则优选为90度以上。曲率半径的下限也没有特别规定,但若考虑到制造的容易性,则优选为0.2mm以上。另外,为了更可靠地防止口部9的内层13与外层11的剥离,弯折角度α优选为120度以下,曲率半径优选为2mm以下。弯折角度α具体而言例如为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140度,也可以在这里例示的数值中的任两个数值间的范围内。曲率半径具体而言例如为0.2、0.4、0.6、0.8、1、1.2、1.4、1.6、1.8、2mm,也可以在这里例示的数值中的任两个数值间的范围内。

如图4所示,弯折部22设置在如下位置:从容器中心轴c到弯折部22处的容器内表面的距离l2为从容器中心轴c到口部9处的容器内表面的距离l1的1.3倍以上。本实施方式的层叠剥离容器1采用吹塑成型形成,l2/l1越大,弯折部22的吹塑比越大,壁厚越薄,因此通过设定l2/l1≥1.3,从而弯折部22的内层13的壁厚足够薄,在弯折部22内层13更易折弯,更可靠地防止口部9的内层13与外层11的剥离。l2/l1例如为1.3~3,优选为1.4~2。l2/l1具体而言例如为1.3、1.4、1.5、1.6、1.7、1.8、1.9、2、2.5、3,也可以在这里例示的数值中的任两个数值间的范围内。

在一个例子中,口部9的壁厚为0.45~0.50mm,弯折部22的壁厚为0.25~0.30mm,筒体部19的壁厚为0.15~0.20mm。这样,弯折部22的壁厚与口部9的壁厚相比足够小,因此弯折部22可有效发挥其功能。

此外,如图4所示,在收容部7设有对外壳12和内袋14之间的中间空间21与容器主体3的外部空间s之间的空气的进出进行调节的阀部件5。外壳12在收容部7设有连通中间空间21和外部空间s的外气导入孔15。外气导入孔15是仅设置于外壳12的贯通孔,不到达内袋14。如图4和图8所示,阀部件5具备配置于外气导入孔15内的轴部5a、具有可封闭外气导入孔15的形状且配置于中间空间21的盖部5c、设置于轴部5a的外部空间s侧且防止阀部件5进入外壳12内侧的卡止部5b。轴部5a的直径小于外气导入孔15的直径,盖部5c的直径大于外气导入孔15的直径。卡止部5b具备一对基部5b1和设置于基部5b1之间的桥接部5b2。轴部5a设置于桥接部5b2。

盖部5c构成为在压缩外壳12时封闭外气导入孔15,且具备越接近轴部5a截面积越小的锥面5d。对于图8(c)所示的锥面5d的倾斜角度β,优选轴部5a相对于延伸方向d为15~45度,进一步优选为20~35度。这是由于若倾斜角度β过大则易发生空气泄漏,若过小则阀部件5变长。

另外,如图8(d)所示,卡止部5b构成为在安装于外气导入孔15的状态下,基部5b1以抵接面5e抵接于外壳12且桥接部5b2弯曲。根据这样的构成,桥接部5b2如箭头fo所示产生离开容器的方向的复原力,由此,相同方向的作用力作用于盖部5c而将盖部5c按压于外壳12。

该状态下,盖部5c仅轻轻按压于外壳12,但若压缩外壳12,则中间空间21内的压力会高于外压,该压力差使得盖部5c对外气导入孔15的按压进一步加强,从而盖部5c将外气导入孔15封闭。由于在盖部5c设有锥面5d,所以盖部5c容易嵌在外气导入孔15而封闭外气导入孔15。

若在该状态下进一步压缩外壳12,则中间空间21内的压力升高,其结果是,内袋14被压缩,内袋14内的内容物被排出。另外,若解除对外壳12的压缩力,则外壳12会依靠自身的弹性而复原。随着外壳12的复原,中间空间21内压力减小,从而如图8(e)所示,容器内侧方向的力fi作用于盖部5c。由此,桥接部5b2的弯曲变大,并且在盖部5c与外壳12之间形成间隙z,外气通过桥接部5b2与外壳12之间的通路5f、外气导入孔15、间隙z而导入中间空间21内。

阀部件5可通过盖部5c扩张外气导入孔15同时将盖部5c插入中间空间21内而安装于容器主体3。因此,优选盖部5c的前端为尖细形状。这样的阀部件5仅通过从容器主体3的外侧将盖部5c塞入中间空间21内即可完成安装,所以生产率优异。另外,阀部件5可使用沿图8(a)所示的分型线l于箭头x方向进行分割的简易构成的组合模具并采用注射成型等进行成型,因此生产率优异。

在安装阀部件5后用收缩膜覆盖收容部7。这时,为了使阀部件5不干扰收缩膜,将阀部件5安装在设置于收容部7的阀部件安装凹部7a。另外,为了不使阀部件安装凹部7a被收缩膜封闭,设置从阀部件安装凹部7a向口部9的方向延伸的空气流通槽7b。

阀部件安装凹部7a设置于外壳12的肩部17。肩部17为倾斜面,阀部件安装凹部7a内设有平坦区域fr。由于平坦区域fr设置成与肩部17的倾斜面大致平行,所以平坦区域fr也为倾斜面。由于外气导入孔15设置于阀部件安装凹部7a内的平坦区域fr,所以外气导入孔15设置在倾斜面。若外气导入孔15设置在例如筒体部19的垂直面,则有可能暂时剥离的内袋14接触阀部件5而妨碍阀部件5移动,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外气导入孔15设置在倾斜面,所以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可确保阀部件5的顺畅移动。应予说明,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45~89度,更优选为55~85度,进一步优选为60~80度。

另外,如图1(c)所示,阀部件安装凹部7a内的平坦区域fr围绕外气导入孔15以3mm以上(优选3.5mm或4mm以上)的宽度w来设置。例如,外气导入孔15为φ4mm且将外气导入孔15形成在平坦区域fr的中心时,阀部件安装凹部7a为φ10mm以上。平坦区域fr的宽度w的上限没有特别规定,但随着平坦区域fr的宽度w的增大,阀部件安装凹部7a的面积增大,其结果是,外壳12与收缩膜之间的间隙的面积也增大,所以宽度w不宜过大,上限例如为10mm。因此,宽度w例如为3~10mm,具体而言例如为3、3.5、4、4.5、5、6、7、8、9、10mm,也可以在这里例示的数值中的任两个数值间的范围内。

另外,由本发明人进行的实验得知,外壳12的外面侧的平坦区域fr越大,外壳12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越大,在外壳的外面侧围绕外气导入孔15以3mm以上的范围设置平坦区域fr时,外壳12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变得足够大,其结果是外壳12与阀部件5之间的密合性提高。优选外壳12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在外气导入孔15的周围2mm的范围内为20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50mm以上或300mm以上。曲率半径为这样的值时,外壳12的内表面实质上平坦,外壳12与阀部件5之间的密合性良好。

如图1(b)所示,收容部7的底面29设有中央凹区域29a和设置在其周围的周边区域29b,中央凹区域29a设有从底面29突出的底部密封突出部27。如图6(a)~(b)所示,底部密封突出部27是使用具备外层11和内层13的圆筒状的层叠型坯进行的吹塑成型中的层叠型坯的密封部。底部密封突出部27从底面29侧依次具备基部27d、薄壁部27a、壁厚大于薄壁部27a的厚壁部27b。

如图6(a)所示,吹塑成型后紧接着,底部密封突出部27即为相对于由周边区域29b规定的面p大致垂直竖立的状态,但在该状态下对容器施以冲击时,熔敷部27c的内层13彼此容易分离,耐冲击性不充分。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吹塑成型后对底部密封突出部27喷吹热风使薄壁部27a软化,如图6(b)所示,在薄壁部27a将底部密封突出部27折弯。这样,仅通过折弯底部密封突出部27这样的简单的工序即可提高底部密封突出部27的耐冲击性。另外,如图6(b)所示,底部密封突出部27在被折弯的状态下不会从由周边区域29b规定的面p突出。由此,将层叠剥离容器1竖立时,可防止因底部密封突出部27从面p伸出而引起层叠剥离容器1摇晃。

应予说明,基部27d是设置在比薄壁部27a更靠近底面29的一侧且壁厚大于薄壁部27a的部分,也可以不设置基部27d,但通过在基部27d上设置薄壁部27a,能够进一步提高底部密封突出部27的耐冲击性。

另外,如图1(b)所示,底面29的凹区域设置成沿底部密封突出部27的长边方向穿过底面29整体。即,中央凹区域29a与周边凹区域29c相连。这样的构成使得底部密封突出部27容易折弯。

接着,对容器主体3的层构成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容器主体3具备外层11和内层13。为提高复原性,外层11形成得比内层13壁厚。

外层11例如由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和它们的混合物等构成。外层11为单层或多层构成,优选其最内层和最外层中的至少一方含有润滑剂。由于外层11为单层构成时,该单层是最内层也是最外层,所以该层含有润滑剂即可。外层11为2层构成时,容器内面侧的层为最内层,容器最外面侧的层为最外层,所以其中至少一方含有润滑剂即可。外层11由3层以上构成时,容器最内面侧的层为最内层,容器最外面侧的层为最外层。如图7所示,优选外层11在最内层11b与最外层11a之间具备再生层11c。再生层是指对容器成型时产生的毛刺进行再利用而得到的层。外层11为多层构成时,优选其最内层和最外层两者含有润滑剂。

作为润滑剂,可使用通常作为润滑剂市售的产品,可以是烃系、脂肪酸系、脂肪族酰胺系、金属皂系中的任一者,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作为烃系润滑剂,可举出流动石蜡、固体石蜡、合成聚乙烯蜡等。作为脂肪酸系润滑剂,可举出硬脂酸、硬脂醇等。作为脂肪族酰胺系润滑剂,可举出硬脂酸酰胺、油酸酰胺、芥酸酰胺的脂肪酸酰胺,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的亚烷基脂肪酸酰胺等。作为金属皂系润滑剂,可举出硬脂酸金属盐等。

外层11的最内层是与内层13接触的层,通过使外层11的最内层含有润滑剂,可提高外层11与内层13之间的剥离性,可提高层叠剥离容器的内容物的排出性。另一方面,外层11的最外层是在吹塑成型时与模具接触的层,通过使外层11的最外层含有润滑剂,可提高脱模性。

外层11的最内层和最外层中的一方或两方可由丙烯与其它单体之间的无规共聚物形成。由此可提高外壳12的形状复原性·透明性·耐热性。

无规共聚物中,丙烯以外的单体含量小于50mol%,优选为5~35mol%。其含量具体而言例如为5、10、15、20、25、30mol%,也可以在这里例示的数值中的任意两个数值的范围内。作为与丙烯共聚的单体,只要与聚丙烯的均聚物相比无规共聚物的耐冲击性有所提高即可,特别优选乙烯。在丙烯与乙烯的无规共聚物的情况下,乙烯的含量优选为5~30mol%,具体而言例如为5、10、15、20、25、30mol%,也可以在这里例示的数值中的任意两个数值间的范围内。无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0~50万,进一步优选为10~30万。该重均分子量具体而言例如为10、15、20、25、30、35、40、45、50万,也可以在这里例示的数值中的任意两个数值间的范围内。

另外,无规共聚物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400~1600mpa,更优选为1000~1600mpa。拉伸弹性模量为这样的范围时,形状复原性特别良好。拉伸弹性模量具体而言例如为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mpa,也可以在这里例示的数值中的任两个数值间的范围内。

应予说明,若容器过硬,则容器的使用感变差,因此无规共聚物中例如可混合使用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等柔软材料。但是,为了防止混合于无规共聚物的材料严重阻碍无规共聚物的有效特性,相对于混合物整体,优选以小于50重量%进行混合。例如,可使用以85:15的重量比例混合无规共聚物和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而成的材料。

如图7所示,内层13具备设置于容器外面侧的evoh层13a、设置于evoh层13a的容器内面侧的内面层13b、以及设置于evoh层13a与内面层13b之间的粘接层13c。通过设置evoh层13a,可提高气体阻隔性以及从外层11的剥离性。

evoh层13a是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树脂构成层,通过乙烯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水解而得到。evoh树脂的乙烯含量例如为25~50mol%,从氧阻隔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2mol%以下。乙烯含量的下限没有特别规定,但乙烯含量越少,evoh层13a的柔软性越容易降低,因此优选25mol%以上。另外,evoh层13a优选含有氧吸收剂。通过使evoh层13a含有氧吸收剂,能够进一步提高evoh层13a的氧阻隔性。

evoh树脂的熔点优选高于构成外层11的树脂的熔点。使用加热式的穿孔装置在外层11形成外气导入孔15时,通过使evoh树脂的熔点高于构成外层11的树脂的熔点,能够在外层11形成外气导入孔15时防止孔到达内层13。从该观点出发,(evoh的熔点)-(构成外层11的树脂的熔点)之差宜大,优选为15℃以上,特别优选为30℃以上。该熔点之差例如为5~50℃,具体而言例如为5、10、15、20、25、30、35、40、45、50℃,也可以在这里例示的数值中的任意两个数值间的范围内。

内面层13b是与层叠剥离容器1的内容物接触的层,例如由低密度聚乙烯、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等聚烯烃构成,优选由低密度聚乙烯或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构成。构成内面层13b的树脂的拉伸弹性模量优选为50~300mpa,更优选为70~200mpa。拉伸弹性模量为这样的范围时,内面层13b特别柔软。拉伸弹性模量具体而言例如为50、100、150、200、250、300mpa,也可以在这里例示的数值中的任意两个数值间的范围内。

粘接层13c是具有粘接evoh层13a与内面层13b的功能的层,例如添加有在上述聚烯烃中导入了羧基的酸改性聚烯烃(例: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的物质、或者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粘接层13c的一个例子是低密度聚乙烯或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与酸改性聚乙烯的混合物。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9(a)所示,对具备与所要制造的容器主体3对应的层叠结构(例如从容器内面侧依次为pe层/粘接层/evoh层/pp层/再生层/pp层的层叠结构)的熔融状态的层叠型坯进行挤压,将该熔融状态的层叠型坯放置在吹塑成型用的组合模具中并将组合模具闭合。

接着,如图9(b)所示,向容器主体3的口部9侧的开口部插入吹塑喷嘴,在进行合模的状态下向组合模具的腔室内吹入空气。

接着,如图9(c)所示,打开组合模具,取出吹塑成型品。组合模具有将阀部件安装凹部7a、空气流通槽7b、底部密封突出部27等容器主体3的各种形状形成为吹塑成型品这样的腔室形状。另外,在组合模具中,于底部密封突出部27的下侧设有夹断部,由于底部密封突出部27的下侧局部会形成下毛刺,所以要将其除去。通过以上工序,形成具有外壳12和内袋14的容器主体3(容器主体形成工序)。

接着,如图9(d)所示,使取出的容器主体3整齐排列。

接下来,如图10(a)~(c)所示,使用穿孔装置2,在容器主体3的外壳12形成外气导入孔15(外气导入孔形成工序)。以下,对该工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如图10(a)所示,将容器主体3安放在靠近穿孔装置2的位置。穿孔装置2具备具有主体部31和前端部32的开孔钻30和通过传动带2b对开孔钻30进行旋转驱动的马达2c。穿孔装置2被通过伺服马达的旋转而使穿孔装置2单轴移动的伺服缸(未图示)支承,构成为可在图10(a)的箭头x1方向和图10(c)的箭头x2方向移动。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在使开孔钻30旋转的同时将其前端部32按压于容器主体3的外壳12。另外,通过由伺服马达控制穿孔装置2的位置和移动速度,能够缩短节拍时间。

在开孔钻30设有从主体部31延伸到前端部32的空腔33(参照图11~图12),并连接有与空腔33连通的通气管2e。通气管2e连接于未图示的吸排气装置。由此,能够从开孔钻30内部吸引空气以及向开孔钻30内部吹入空气。

如图11~图12所示,开孔钻30的前端部32为截面c字形的筒状。前端部32设有平坦面34和切口部37,切口部37的侧面为刃部38。如图11所示,前端部32的侧面32a可以垂直于平坦面34,如图12所示,也可以是越靠近平坦面34越向中心倾斜的锥面。为后者时,成为所形成的外气导入孔15的边向外侧扩张的锥面,因此有容易插入阀部件5的优点。

平坦面34的径向宽度w优选为0.1~0.2mm,进一步优选为0.12~0.18mm。若宽度w过小,则穿孔时内袋14容易损伤,若宽度w过大,则刃部38难以与外壳12接触,所以难以顺利地进行穿孔。设置切口部37的范围优选为60~120度,进一步优选为75~105度。若该范围过大,则穿孔时内袋14容易损伤,若该范围过小,则难以顺利地进行穿孔。刃部38的倾斜面p2相对于外接面p1的角度α优选为30~65度,进一步优选为40~55度。若角度α过小,则穿孔时内袋14容易损伤,若角度α过大,则难以顺利地进行穿孔。

另外,前端部32的内表面35设有朝前端变宽的锥面36。由此,穿孔时产生的切除片15a(参照图10(c))不会残留在容器主体3侧,而容易向内表面35侧转移。锥面36相对于平坦面34的角度优选为95~110度,进一步优选为95~105度。换言之,如图11(e)所示,锥面36相对于与开孔钻30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x的角度β优选为5~20度,进一步优选为5~15度。并且,在内表面35优选以0.2~1mm的间距沿与平坦面34垂直的方向(与开孔钻30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x)形成深度0.05~0.1mm、宽度0.1~0.2mm的凹形或v形的大致环状的槽39,此时,切除片15a更容易向内表面35转移。槽39的间距进一步优选为0.3~0.7mm。另外,优选对内表面35实施喷砂处理,从而切除片15a更容易向内表面35转移。

接着,如图10(b)所示,边使开孔钻30旋转边将平坦面34按压于外壳12。此时,平坦面34稍许嵌入外壳12。其结果是,外壳12局部进入切口部37,刃部38与外壳12接触进而切入外壳12。当平坦面34到达外壳12与内袋14的边界时,外壳12被钻出圆形而形成圆孔状的外气导入孔15。此时,通过吸引开孔钻30的内部空气,可将对外壳12钻孔所形成的切除片15a吸引到开孔钻30的空腔33内。

平坦面34到达外壳12与内袋14的边界后,若对内袋14按压平坦面34,则内袋14被剥离于外壳12而容易向容器主体3的内侧变形,因此平坦面34不会嵌入内袋14,刃部38不会接触到内袋14,因而可抑制内袋14损伤。

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孔钻30在不加热的情况下使用,因而有如下优点:外气导入孔15的边不会被融化,因而边形成得清晰。另外,为了抑制因开孔钻30与外壳12的摩擦而产生的热的影响,开孔钻30优选由热传导率高的(例:20℃下为35w/(m·℃)以上)材质形成。应予说明,为了使穿孔更容易,也可以加热开孔钻30。此时,为了防止开孔钻30的热使内袋14融化,优选构成内袋14的最外层的树脂的熔点高于构成外壳12的最内层的树脂的熔点。

接着,如图10(c)所示,使穿孔装置2向箭头x2方向后退并向开孔钻30的空腔33内吹入空气,由此使切除片15a从开孔钻30的前端释放出来。

通过以上工序,完成向外壳12的外气导入孔15的形成。

接着,如图10(d)所示,使用鼓风机43通过外气导入孔15向外壳12与内袋14之间吹入空气,使内袋14从外壳12预剥离(吹入空气预剥离工序)。另外,在防止空气从外气导入孔15泄漏的同时吹入规定量的空气,从而容易控制内袋14的预剥离。在基于本工序的预剥离中,有时收容部7整体的内袋14会被从外壳12被预剥离,但有时仅内袋14的局部区域的内袋14从外壳被预剥离。此时,在使用层叠剥离容器的过程中排出内容物时,内袋14以内袋14的局部区域离开外壳12而其它区域不离开外壳12的方式收缩,其结果是,内袋14内的内容物的位置偏向于外壳12内的局部,层叠剥离容器的重心偏离中心而产生层叠剥离容器易倒的问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所述,在收容部7的整周进行使内袋14从外壳预剥离的整周预剥离工序。但整周预剥离工序并非必需。另外,在进行整周预剥离工序的情况下,优选进行吹入空气预剥离工序,但并非必需。应予说明,也可以采用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的其它方法将空气吹入外壳12与内袋14之间。例如,在图10(d)所示的上部筒状部41可通过设置在外壳12的开口部向外壳12与内袋14之间吹入空气。

接着,如图13(a)所示,通过对底部密封突出部27吹热风使薄壁部27a软化并将底部密封突出部27折弯。

接着,如图13(b)~(c)所示,使插入件42如箭头x1方向所示进行移动,将插入件42从外气导入孔15插入。然后,用插入件42将内袋14压入容器主体3的内侧,由此使内袋14从外壳12分离(内袋分离工序)。根据该方法,能够使内袋14在局部从外壳12大幅度分离。

图14所示,插入件42是前端为圆弧状且具有不扩张外气导入孔15即可插入外气导入孔15的形状的棒状部件。即,插入件42的直径优选与外气导入孔15的直径大致相同或者小于外气导入孔15的直径。通过使插入件42边沿图14(a)的箭头x1方向移动边插入外气导入孔15,如图14(b)所示,可在外气导入孔15的附近使内袋14从外壳12分离。由于内袋14的复原力小,所以一旦成为图14(b)所示的状态,即使拔出插入件42,内袋14也不会恢复到图14(a)的状态。另外,如图14(a)所示,在外壳12与内袋14之间由吹入空气预剥离工序形成有间隙45,所以若将插入件42按压于内袋14,则来自插入件42的负荷如图14(a)的箭头f所示会被分散到宽的范围而传递至内袋14,此外内袋14容易向容器主体3的内侧变形,所以不会损伤内袋14。另一方面,如图14(c)所示,若不进行吹入空气预剥离工序而以外壳12与内袋14密合的状态将插入件42按压于内袋14,则来自插入件42的负荷f如图14(c)所示不分散地施加于内袋14,此外内袋14不易从外壳12剥离,所以如图14(d)所示,插入件42会穿透内袋14或者划伤内袋14。因此,在内袋分离工序之前进行吹入空气预剥离工序是重要的。

接着,如图13(d)~(e)所示,在用机械臂44吸附阀部件5的状态下使机械臂44沿箭头x1方向移动而将阀部件5压入外气导入孔15内,由此将阀部件5安装于外壳12(阀部件安装工序)。具体而言,如图15(a)~(b)所示,从外壳12的外侧将阀部件5的盖部5c压入并插通于外气导入孔15,从而将阀部件5安装于外壳12。由于盖部5c的直径大于外气导入孔15,所以盖部5c边扩张外气导入孔15边通过外气导入孔15。然后,盖部5c通过外气导入孔15之后,盖部5c顺势向容器主体3的内侧移动。此时若盖部5c碰撞到内袋14,则有可能损伤内袋14,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内袋分离工序已预先使内袋14与外壳12分离,所以盖部5c几乎或完全不会与内袋14接触,因而不会损伤内袋14。另一方面,如图15(c)~(d)所示,在未进行内袋分离工序而内袋14邻接于外壳12的情况下,盖部5c在通过外气导入孔15后立即顺势向容器主体3的内部移动并碰撞到内袋14而损伤内袋14。因此,在阀部件安装工序之前进行内袋分离工序是重要的。应予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阀部件5的移动来开闭外气导入孔15的边与阀部件5之间的间隙,从而阀部件5以开闭外气导入孔15的方式构成,但也可对阀部件5本身设置贯通孔和可开闭的阀并通过该阀的移动来开闭贯通孔,从而以开闭外气导入孔15的方式构成。即使在使用这种构成的阀部件5的情况下,也会存在将阀部件5从外壳12的外侧压入外气导入孔15时损伤内袋14的问题,因此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可通过在阀部件安装工序之前进行吹入空气预剥离工序和内袋分离工序来防止内袋14损伤。

接着,如图13(f)所示,使流量计47的前端部46以覆盖外气导入孔15的方式密合于容器主体3,在该状态下从容器主体3的口部9注入空气,此时,测定从外气导入孔15漏出的空气流量(漏气检查工序)。若内袋14存在针孔,则从口部9注入的空气会通过针孔从外气导入孔15漏出,因此可通过测定该空气的流量来检查内袋14是否存在针孔。空气的注入压力高于大气压即可,例如为0.12mpa以上。注入压力的上限没有特别规定,例如为0.4mpa。若注入压力过高,则会剥离至底部这样的角部分,因此会产生之后的因加压空气而难以复原的现象。应予说明,可以从外气导入孔15注入空气,从口部9测定漏出的空气流量。

流量计47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图16所示的构成的流量计47,流量计47在设置于主体部47a的流通路47b内具备加热器47h、与加热器47h的两侧邻接配置的上游测温传感器47u和下游测温传感器47d、以及配置于远离加热器47h的位置的环境温度传感器47r。测温传感器47u、47d沿空气流动的方向af以夹着加热器47h的方式相互于相反的一侧配置在距加热器47h等距离的位置。将测温传感器47u、47d的测定温度分别设为tu、td。对加热器47h进行加热时,在流通路47b内流动的空气流量为0的状态下,td-tu=0,随着在流通路47b内流动的空气流量的增大,td-tu的值增大,因此可通过计算td-tu来测定在流通路47b内流动的空气的流量。应予说明,环境温度传感器47r用于气体温度或环境温度的补偿。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d)所示,阀部件5以桥接部5b1弯曲的状态安装于外壳12,将盖部5c以按压于外壳12的方向的作用力始终施加于盖部5c的方式安装于外壳12,所以即使在不压缩外壳12的状态下,外气导入孔15也容易成为封闭状态。若外气导入孔15成为封闭状态,则即使在内袋14不存在针孔的情况下,空气也不会从外气导入孔15漏出,所以实际上会产生如下问题:即使内袋14存在针孔,也会判断为不存在针孔。为了消除这样的问题,边对阀部件5施加盖部5c离开外壳12的方向的力边进行漏气检查工序优选。具体而言,如图17所示,在流量计47的前端的边缘部47c推压桥接部5b1使盖部5c离开外壳12而成为空气可通过外气导入孔15流通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可测定通过外气导入孔15的空气的流量。应予说明,只要将流量计47的前端配置得足够接近外气导入孔15即可对漏气进行检测,并非必须使流量计47的前端与外壳12密合。

漏气检查工序可以在形成外气导入孔15之后的任意时机进行,但由于内袋分离工序、阀部件安装工序等也可能损伤内袋14,所以优选在这些工序之后进行。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漏气检查工序可以在整周预剥离工序之前进行,也可以在整周预剥离工序之后进行。

接着,如图13(g)所示,切割上部筒状部41。

接着,如图18(a)~(b)所示,通过边用按压机构从外侧按压容器主体3的收容部7进行压缩边使容器主体3旋转,从而在收容部7的整周使内袋14从外壳12预剥离(整周预剥离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机构具有分别具备辊部48b、49b的第1和第2按压体48、49。收容部7夹在辊部48b、49b之间被按压。在该状态下,如图18(a)所示,当使容器主体3以中心轴52为中心沿箭头a方向旋转时,辊部48b、49b边以中心轴48a、49a为中心沿箭头b方向旋转边按压收容部7,由此内袋14于收容部7的整周从外壳12被预剥离。容器主体3和辊部48b、49b也可以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反的方向旋转。另外,也可以设置成在使容器主体3旋转时,辊部48b、49b中的至少一方不旋转。

容器主体3的按压优选以收容部7被压缩其直径的5~30%(优选10~20%)压缩的方式进行。若压缩程度过小,则整周预剥离难以发生,若压缩程度过大,则有时内袋14向容器主体3的中央凹陷而在后续工序中难以注入内容物。另外,若将外壳12压碎,则有按压后外壳12无法复原而成为不良容器的问题。

应予说明,在图18(a)的构成例中,也可以在以中心轴52为中心可旋转地支承容器主体3的状态下,通过使辊部48b、49b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旋转驱动而使容器主体3旋转。另外,也可以使按压机构沿容器主体3的外周移动。作为具体的构成例,如图19所示,可举出在由连接部件53连接第1和第2按压体48、49的状态下使连接部件53以容器主体3的中心轴52为中心旋转的构成。该构成例中,若使连接部件53沿箭头b方向旋转,则第1和第2按压体48、49在以中心轴48a、49a为中心沿箭头b方向自转的同时以中心轴52为中心沿容器主体3的外周移动。该构成例中,容器主体3可以旋转也可以不旋转。

将按压机构的其它构成例示于图20。该构成例中,按压机构具有分别具备带部48c、49c的第1和第2按压体48、49。该构成例中,整周预剥离工序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将收容部7夹在带部48c与带部49c之间按压收容部7进行压缩,同时使带部48c相对于带部49c相对移动,从而边使容器主体3旋转边将其向一个方向(箭头c方向)输送。带部48c由一对支承柱48e支承,带部49c由一对支承柱49e支承。对于带部48c,可通过对一对支承柱48e中的至少一方进行旋转驱动,或者另外设置与带部48c啮合的驱动轴并对该驱动轴进行旋转驱动而使带部48c沿箭头c方向移动。对于带部49c,可以使其以比带部48c慢的速度沿箭头c方向移动,也可以不移动,还可以使其以比带部48c慢的速度沿与箭头c相反的方向移动。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随着带部48c、49c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容器主体3边旋转边被沿箭头c方向输送。该构成例能够对多个容器主体3进行连续处理,因此适合用于生产线。

另外,可以在一对支承柱48e之间配置支承板50,在一对支承柱49e之间配置支承板51。支承板50、51构成为固定于未图示的基板而不容易弯曲。在远离支承柱48e、49e的部位有时由于带部48c、49c的弯曲而难以充分按压收容部7,但通过将支承板50、51配置在上述位置,带部48c、49c的弯曲得到抑制,从而能够可靠地按压收容部7进行压缩。另外,带部48c、49c优选在与收容部7的接触面设置凹凸。此时,收容部7与带部48c、49c之间的握力增大,容器主体3更可靠地边旋转边被输送。

整周预剥离工序可在任意时机进行。虽然在整周预剥离工序之前进行吹入空气预剥离工序并非必需,但若预先将内袋14的部分区域从外壳12预剥离,则以该预剥离的区域为开端使得整周预剥离容易进行,所以优选在整周预剥离工序之前进行吹入空气预剥离工序。此时,整周预剥离工序可在吹入空气预剥离工序后的任意时机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整周预剥离工序在阀部件安装工序之后进行,但也可以在该工序之前进行。

接着,如图18(c)所示,向内袋14内填充内容物。

接着,如图18(d)所示,在口部9安装盖帽23。

接着,如图18(e)所示,用收缩膜覆盖收容部7,完成制品。

这里示出的各种工序的顺序可适当更换。

接着,对使用制得的制品时的动作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21(a)~(c)所示,在使填充有内容物的制品倾斜的状态下紧握外壳12的侧面进行压缩使内容物排出。使用开始时为内袋14与外壳12之间实质上没有间隙的状态,所以施加于外壳12的压缩力直接成为内袋14的压缩力,因而内袋14被压缩而内容物被排出。

盖帽23内置于未图示的止回阀,能够使内袋14内的内容物排出,但不能将外气带入内袋14内。因此,若在排出内容物后去除施加于外壳12的压缩力,则外壳12有通过自身的复原力恢复成原来的形状的倾向,但内袋14仍为收缩状态仅外壳12膨胀。然后,如图21(d)所示,内袋14与外壳12之间的中间空间21内成为减压状态,外气通过形成于外壳12的外气导入孔15被导入中间空间21内。中间空间21为减压状态时,盖部5c不按压于外气导入孔15,所以不妨碍外气的导入。另外,如图8(e)所示,在卡止部5b的桥接部5b2与外壳12之间设置通路5f,以使在卡止部5b的基部5b1接触外壳12的状态下,也不妨碍外气的导入。

接着,如图21(e)所示,再次握住外壳12的侧面进行压缩时,由于盖部5c将外气导入孔15封闭,所以中间空间21内的压力升高,施加于外壳12的压缩力经由中间空间21传递至内袋14,内袋14被该力压缩从而内容物被排出。

接着,如图21(f)所示,若在排出内容物后去除施加于外壳12的压缩力,则外壳12在从外气导入孔15向中间空间21导入外气的同时通过自身的复原力恢复成原来的形状。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层叠剥离容器,3:容器主体,5:阀部件,7:收容部,9:口部,11:外层,12:外壳,13:内层,14:内袋,15:外气导入孔,21:中间空间,23:盖帽,27:底部密封突出部,42:插入件,44:机械臂,47:流量计,48、49:按压体,50,51:支承板,53:连接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