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牵引式交叉带分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6796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动车牵引式交叉带分拣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物流装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车牵引式交叉带分拣机。



背景技术:

交叉带分拣机是由一组小车组成的封闭输送分拣系统,由分拣机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轨道以及置于轨道总成的分拣机运载小车,将货物输送到各自对应的目标分拣口。交叉带分拣机的工作有两个驱动,即为主机系统的驱动和分拣小车的驱动。其中,分拣小车的驱动方式普遍采用驱动电机驱动滚筒,带动分拣皮带转动。

目前,主机系统的驱动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直线驱动电机驱动方式和机械驱动方式。机械驱动方式包括角形驱动、履带式驱动和蜗杆式驱动,这种驱动方式的动力源都是固定在轨道上,使用过程中磨损较高,维护困难,且噪声较大。直线驱动电机式驱动的动力源是在主机系统上,工作平稳,但是设备价格非常昂贵,并且能耗较高,不利于低碳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主机系统的驱动方式,存在磨损较高、维护困难或者设备昂贵能耗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动车牵引式交叉带分拣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动车牵引式交叉带分拣机,包括环形轨道和设置在环形轨道上的交叉带分拣系统,交叉带分拣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和设置在主机系统上的分拣系统,主机系统包括至少一组分拣机运载小车,分拣机运载小车包括至少一辆驱动车,驱动车上设置有与轨道配合的滑轮,在轨道上设置有滑触线,驱动车上设置有与滑触线配合的集电器,集电器将电力传递至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滑轮在环形轨道上运动。

分拣系统为分拣小车。

驱动车的后端设置有至少一辆拖车,驱动车与拖车采用万向球铰连接,驱动车和拖车上均设置有分拣小车。

环形轨道内侧横截面为对称的双层阶梯形。

驱动车和拖车的车架结构相同,在车架上设置有前后行走轮,在车架的前端侧设置有导向轮;驱动车车架的下端设置有集电器,驱动车的前端行走轮由驱动电机驱动。

车架结构为工字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把动力源设置在分拣机运载小车上,形成驱动车,环形轨道上设置有滑触线,驱动车上设置有与滑触线配合的集电器,集电器把电力传递给驱动车上的驱动电机,进而驱动小车运动。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在驱动车后端连接拖车,本发明可以降低设备成本,提高主机系统机动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动车牵引式交叉带分拣机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动车牵引式交叉带分拣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动车牵引式交叉带分拣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为驱动车,2为拖车,3为导向轮,4为行走轮,5为驱动电机,6为万向球铰,7为滑触线,8为环形轨道;9是分拣小车;10是分拣机运载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动车牵引式交叉带分拣机,包括环形轨道8和设置在环形轨道8上的交叉带分拣系统,交叉带分拣系统包括主机系统和设置在主机系统上的分拣系统,分拣系统为分拣小车9,主机系统包括至少一组分拣机运载小车10,分拣机运载小车10包括至少一辆驱动车1,驱动车1上设置有与环形轨道8配合的滑轮,在轨道8上设置有滑触线7,驱动车1上设置有与滑触线7配合的集电器,集电器将电力传递至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带动滑轮在轨道8上运动。

驱动车1的后端设置有至少一辆拖车2,驱动车1与拖车2采用万向球铰6连接,拖车2的数量为两辆以上时,拖车2与拖车2之间也是采用万向球铰连接,驱动车1和拖车2上均设置有分拣小车9。

环形轨道8内侧横截面为对称的双层阶梯形。

驱动车1和拖车2的车架结构相同,在车架上设置有前后行走轮4,在车架的前端侧设置有导向轮3,行走轮4与环形轨道8内的下层阶梯上端面接触,导向轮3设置在上层阶梯的上方;驱动车1车架的下端设置有集电器,驱动车1的前端行走轮4由驱动电机驱动。车架结构为工字形。

分拣小车9的分拣皮带驱动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主机系统的驱动方式采用动车牵引式。

主机系统包括至少一组分拣机运载小车10,每组分拣机运载小车10分为驱动车1和拖车2两类,所有小车之间的连接采用“万向球铰”的方式互相搭扣。驱动车1上安装有驱动装置,可带动拖车2的行走,从而使拖车2能够在环形轨道8上前进,同时驱动车1的前进可带动拖车2前进,进而使主机系统运转。主机系统的供电方式是采用滑触式供电,在环形轨道8上安装滑触线7,驱动车1通过集电器从滑触线7上取电和通信,以保证持续供电和控制小车的功能。

驱动车1和拖车2的空间布置方式为多组车组相互连接,一组分拣机运载小车10由1个驱动车1带动N个拖车2,驱动车1和拖车2的比例由拖车2的重量和驱动车1中驱动电机5的功率以及分拣线的效率控制。这样的设计使主机系统拥有类似动车的优点,在启动和制动时,普通驱动电机5即可实现,降低了生产成本,多个驱动车1的驱动电机5同步工作,达到快速响应的效果。同时还可动态调控启动驱动车1的数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