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底纸标签贴标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8409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底纸标签贴标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无底纸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底纸标签贴标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不干胶标签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其缺陷也显而易见,即对纸张利用不高,低于50%的利用率。因为,底层纸是要全部作废纸处理的,而面层纸也有部分要在模切后,作为废纸处理,所以不干胶标签的纸张利用率较低。而无底纸标签,由于其没有用作为标签载体的底纸,因此,标签的纸的利用率至少可以提高50%。所以,未来的不干胶标签一定会朝着无底纸方向发展,目前,制约无底纸标签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无底标签的制作,因为,无底纸标签没有底纸,所以在印刷方法,不同于常规的印刷,是一个难题;二是无底纸标签的贴标,也是由于无底纸标签没有底纸,没有底纸的牵引,因此,无底纸标签无法在常规的不干胶贴标装置上使用。

为了解决无底纸标签的贴标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853627公开了一种无底纸标签贴标机,主要包括卷标传送机构、模切机构、转移复合机构、废料回收机构和标签剥离贴合机构,模切机构和转移复合机构设于卷标传送机构和标签剥离贴合机构之间,模切机构由模切底辊和模切刀具组成,转移复合机构由转移介质及其循环传送装置组成,并经由转移介质与模切机构的模切底辊相连,将无底纸标签模切成形后转移于转移介质上,再由标签剥离贴合机构将成型标签剥离并贴合于被贴物体上。

中国专利文献CN101209760公开了一种无底纸贴标工艺及所采用的贴标机,主要包括:通过施胶系统在原料纸背面施胶;通过激光模切系统对施胶后的原料纸切断,在原料纸上形成一切痕,该切痕内为标签;通过旋转真空鼓将切痕内的标签转移贴附至被贴表面,它是通过一个部分圆周真空的鼓形辊将模切出的标签吸住展平,然后转移到产品的待贴面上,通过正气压释放。

上述两个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在标签从无底纸标签上分离后,均需要采用相关的转移机构,将分离出的标签转移并贴合到被贴物品上,而采用转移机构会使整个贴标装置的结构显得比较复杂。中国发明专利CN102267582A公开了一种无标签转移机构的无底纸贴标机,其利用标签在转向辊处从纸带上脱离时的惯势,直接进入被贴物品与标签压合辊之间,被标签压合辊贴合到被贴物上。其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但仍然存在如下不足:需要使用真空输送带转移标签(虽然相对于其他转移机构相对简化,但仍未缺省);无底纸标签牵引机设置于标签压合辊之前,使标签背面的胶水在无底纸标签牵引起处大量脱落损失;缺少对标签中不良品的剔除步骤及相应设备;标签的背面满涂有胶水,造成了胶水的极大浪费;缺少标签贴于商品上之后的快速固化步骤及相应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底纸标签贴标装置及方法,该贴标方法包括对标签中不良品的剔除步骤和贴标后的快速光或热固化步骤,贴标时胶水仅涂于标签背面的周边;该贴标装置具有相应的不良品剔除设备、胶水边涂设备(仅将胶水涂于标签背面的周边而非满涂)和光固化设备,同时完全不需要标签转移机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底纸标签贴标装置,其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模切单元、不良品剔除单元、涂胶单元、刀架单元和贴标单元,

所述模切单元,包括模切刀,所述模切刀可对上表面连续印刷有标签图文的基带进行连续局部冲切,局部冲切后相邻所述标签图文由冲切刀口隔开,相邻的所述冲切刀口之间为一条完整标签;

所述不良品剔除单元,包括存储有完整标签图案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信号连接有监测摄像头、切割刀组和风机,所述监测摄像头可对局部冲切后的所述基带上每个标签的图案进行摄像并将图像信息传递给所述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将图案信息与其内存储的完整标签图案作比对,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比对结果识别出残次标签并控制所述切割刀组将残次标签从所述基带上切下,所述风机将所述残次标签从基带上吹落或吸走;

所述涂胶单元,包括胶盒、上胶辊、除胶辊、转移辊和印胶辊,所述印胶辊为主动辊,所述印胶辊、转移辊、上胶辊及除胶辊顺次传动连接,所述上胶辊从所述胶盒内取得胶水,所述除胶辊将所述上胶辊辊面上的胶水压薄,压薄后的胶水通过所述转移辊转移到所述印胶辊上,所述印胶辊的辊面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框状印胶凸起,所述框状印胶凸起可对所述基带上的标签的下表面进行周边涂胶;

所述刀架单元,包括转刀及设置在其两侧的修边刀,所述转刀为片状,所述基带从所述转刀的一条侧边绕过且改变前进方向,所述转刀使所述基带上的标签从所述冲切刀口处翘起,所述修边刀与所述基带上标签的两侧边线对准;

所述贴标单元包括上部压标组件和下部支撑输送组件,所述上部压标组件可将经过所述刀架单元而翘起的标签下压并贴在待贴标的产品上,所述下部支撑输送组件可支撑所述待贴标的产品且可对贴标完成的产品进行输送转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模切刀在所述基带上冲压出的冲切刀口为弧形,所述弧形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基带的前进方向相反。弧形的冲切刀口且弧形的开口方向与基带前进方向相反,其有利于在后续的刀架单元的转刀作用下,标签从冲切刀口处翘起,即从标签的前端处翘起,便于后续贴标单元的贴标操作。所述弧形包括光滑曲线,也包括由直线组成的折线,如基带从左向右前进,则其上弧形的冲切刀口可以为“)”、“]”、“>”或“﹞”等。

进一步,所述风机为吸风机,所述吸风机可将从所述基带上切下的残次标签吸走。所述吸风机设置于所述基带附近,优选在基带上方或下方。

进一步,所述除胶辊附近设置有将其上的胶水刮入所述胶盒的刮胶板一,所述转移辊附近设置有将其上胶水刮匀的刮胶板二。刮胶板一将除胶辊上的胶水刮下至胶盒,可防止胶水在除胶辊上干燥固结,有利于于除胶辊更高效的压薄所述上胶辊上的胶水;转移辊上本来均匀的胶水,在与印胶辊上的框状印胶凸起接触后会变得不均匀,则此时可通过刮胶板二,使转移辊上的胶水回复平整均匀。

进一步,所述印胶辊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印胶辊附近设置有检测所述框状印胶凸起与所述标签的下表面周边是否对正的监测器,所述监测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器信号连接以调整所述框状印胶凸起与所述标签的下表面周边对正。伺服电机与监测器配合,有助于框状印胶凸起与标签下表面的周边对正,有利于标签最终与产品贴合牢固。

进一步,所述转刀为矩形片状,所述转刀的厚度为1-2mm。转刀为矩形薄片状,有利于使基带在该转刀处转向时,标签由冲切刀口处上翘。

进一步,所述模切单元之前设置有基带放料辊,所述刀架单元之后设置有废带回收辊。设置基带放料辊及废带回收辊,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进一步,所述贴标单元还包括加快所述标签与产品之间的胶水固化速度的UV灯和/或热风机。UV灯和/或热风机,可快速使UV胶水或热固性胶水快速干化固结,有利于标签与产品的牢固粘接。

进一步,所述上部压标组件为主传送带,所述下部支撑输送组件为副传送带和支辊,所述主传送带与所述副传送带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主传送带设置于所述副传送带的上方,所述支辊靠近所述副传送带的端部且两者之间形成供所述待贴标产品在其上转动的待贴标区间,所述待贴标产品为圆柱状,所述主传送带的上方放置所述待贴标的产品,且主传送带转动时可将所述待贴标的产品送至所述主传送带一端且随后落下至所述待贴标区间,所述主传送带还连接有控制其下压和上浮的驱动电机,翘起的所述标签与所述待贴标区间内转动的产品接触时,下压的所述主传送带使所述标签的前端与所述产品贴紧且产品滚动至在所述主传送带和副传送带之间向前转移,滚动的所述产品将所述标签全部贴紧于其侧壁上,随后所述主传送带上浮,等待下个所述待贴标的产品下落至所述待贴标区间以连续贴标。其中,圆柱状产品在所述待贴标区间内的转动可由支辊转动带动或者副传送带的转动带动,或者两者的共同转动带动。主传送带下压后,不仅标签的前端被压紧于圆柱状产品侧壁,顺利贴紧,且由于压力增大、摩擦力增大,则本来于待贴标区间内转动的产品滚动至所述主传送带和副传送带之间,主传送带于上部给产品向前的切向力,副传送带于下部给产品向后的切向力,则产品在主传送带和副传送带之间快速转动并可向前滚动一定距离,转动时标签已经完成张贴,主传送带上浮后,副传带的转动可带动产品继续向前转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底纸标签贴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模切单元对上表面连续印刷有标签图文的基带进行连续局部冲切,局部冲切后相邻所述标签图文由冲切刀口隔开,相邻的所述冲切刀口之间为一条完整标签;

S2.通过不良品剔除单元将S1中局部冲切完成后的所述基带上存在的残次标签剔除,所述残次标签指没有完整标签图文的标签;

S3.通过涂胶单元对S2中剔除掉残次标签后的所述基带上的标签的下表面进行周边涂胶;

S4.通过刀架单元将S3中涂胶完成的标签从基带上切下,切下同时由贴标单元将标签贴在待贴标的产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具有不良品剔除单元,基带上的标签在局部冲切完成后会经过不良品剔除设备将冲切后不完整的残次标签剔除,避免后续工艺处理残次标签带来的浪费,比如涂胶步骤带来的对胶水的浪费、刀架单元处理标签时对刀架的磨损及贴标时将残次标签贴于产品上带来的不良影响等。

(2)涂胶单元可对标签进行下表面的周边涂胶,而非常规工艺中的满涂,极大的节省了胶水的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合理设置的上胶辊、刮胶辊、转移辊和印胶辊,可保证最终涂于标签下表面周边的胶水厚度适中,不会造成胶水浪费。

(3)刀架单元及贴标单元的合理配合,可完全不设置标签转移机构,涂好胶水的标签从基带上切下后直接贴于产品上,装置整体结构简单,贴标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无底纸标签贴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基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标签周边的涂胶区域;

图3为图1中印胶辊中部的横截面图,图中的周边凸起为框形印胶凸起的一边。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模切单元;2.不良品剔除单元;3.涂胶单元;4.刀架单元;5.贴标单元;6.基带放料辊;7.废带回收辊;8.基带;10模切刀;20.监测摄像头;21.切割刀组;22.风机;30.胶盒;31.上胶辊;32.除胶辊;33.转移辊;34.印胶辊;35.刮胶板一;36.刮胶板二;40.转刀;41.修边刀;50.主传送带;51.副传送带;52.支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底纸标签贴标装置,其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模切单元1、不良品剔除单元2、涂胶单元3、刀架单元4和贴标单元5,

所述模切单元1,包括模切刀10,所述模切刀10可对上表面连续印刷有标签图文的基带8进行连续局部冲切,局部冲切后相邻所述标签图文由冲切刀口隔开,相邻的所述冲切刀口之间为一条完整标签;

所述不良品剔除单元2,包括存储有完整标签图案的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信号连接有监测摄像头20、切割刀组21和风机22,所述监测摄像头20可对局部冲切后的所述基带8上每个标签的图案进行摄像并将图像信息传递给所述微处理器图中未示出,所述微处理器将图案信息与其内存储的完整标签图案作比对,所述微处理器根据比对结果识别出残次标签并控制所述切割刀组21将残次标签从所述基带8上切下,所述风机22将所述残次标签从基带8上吹落或吸走;

所述涂胶单元3,包括胶盒30、上胶辊31、除胶辊32、转移辊33和印胶辊34,所述印胶辊34为主动辊(印胶辊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所述印胶辊34、转移辊33、上胶辊31及除胶辊32顺次传动连接,所述上胶辊31从所述胶盒30内取得胶水,所述除胶辊32将所述上胶辊31辊面上的胶水压薄,压薄后的胶水通过所述转移辊33转移到所述印胶辊34上,所述印胶辊34的辊面周向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框状印胶凸起,所述框状印胶凸起可对所述基带8上的标签的下表面进行周边涂胶;

所述刀架单元4,包括转刀40及设置在其两侧的修边刀41,所述转刀40为片状,所述基带8从所述转刀40的一条侧边绕过且改变前进方向,所述转刀40使所述基带8上的标签从所述冲切刀口处翘起,所述修边刀41与所述基带8上标签的两侧边线对准;

所述贴标单元5包括上部压标组件和下部支撑输送组件,所述上部压标组件可将经过所述刀架单元4而翘起的标签下压并贴在待贴标的产品上,所述下部支撑输送组件可支撑所述待贴标的产品且可对贴标完成的产品进行输送转移。

进一步,所述模切刀10在所述基带8上冲压出的冲切刀口为弧形,所述弧形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基带8的前进方向相反(图2中箭头表示基带前进方向,基带左侧的“]”形线表示冲切刀口)。

进一步,所述风机22为吸风机,所述吸风机可将从所述基带8上切下的残次标签吸走。

进一步,所述除胶辊32附近设置有将其上的胶水刮入所述胶盒30的刮胶板一35,所述转移辊33附近设置有将其上胶水刮匀的刮胶板二36。

进一步,所述印胶辊34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所述印胶辊34附近设置有检测所述框状印胶凸起与所述标签的下表面周边是否对正的监测器,所述监测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的控制器信号连接以调整所述框状印胶凸起与所述标签的下表面周边对正。

进一步,所述转刀40为矩形片状,所述转刀40的厚度为1-2mm。

进一步,所述模切单元1之前设置有基带放料辊6,所述刀架单元4之后设置有废带回收辊7。

进一步,所述贴标单元5还包括加快所述标签与产品之间的胶水固化速度的UV灯和/或热风机。

实施例1

当待贴标产品为圆柱状时(比如圆柱形电池),所述贴标单元5的所述上部压标组件为主传送带50,所述下部支撑输送组件为副传送带51和支辊52,所述主传送带50与所述副传送带51平行间隔设置且所述主传送带50设置于所述副传送带51的上方,所述支辊52靠近所述副传送带51的端部且两者之间形成供所述待贴标产品在其上转动的待贴标区间,所述主传送带50的上方放置所述待贴标的产品,主传送带50转动时可将所述待贴标的产品送至所述主传送带50一端且随后落下至所述待贴标区间,所述主传送带50还连接有控制其下压和上浮的驱动电机,翘起的所述标签与所述待贴标区间内转动的产品接触时,下压的所述主传送带50使所述标签的前端与所述产品贴紧且产品滚动至在所述主传送带50和副传送带51之间向前转移,滚动的所述产品将所述标签全部贴紧于其侧壁上,随后所述主传送带50上浮,等待下个所述待贴标的产品下落至所述待贴标区间以连续贴标。所述UV灯可设置在所述主传送带下方、所述副传送带上方,并可直接照射所述副传送带上贴完标签的产品产品的圆柱形侧壁的上方及产品的两端均可设置UV灯,所述热风机可设置在UV灯照射完成之后的区域,热风机从产品的两端向产品吹风,以使标签收缩贴紧。

实施例2

当待贴标的产品为长方体状产品时,所述上部压标组件可以为压辊,所述压辊连接有控制其下压和上浮的驱动电机,所述压辊可以转动,所述下部支撑输送组件为水平设置的传送带,所述长方体状待贴标产品由所述传送带从左往右输送,经过刀架组件而翘起的标签与所述长方体状待贴标产品的上表面接触时,下压的压辊将其与所述长方体状待贴标产品的上表面贴紧,因压辊可转动,故不影响长方体状产品随传送带从左向右的输送。所述UV灯和热风机设置在输送带的上方和/或一侧,以加快标签在产品上表面的粘结。

使用上述贴标装置进行无底纸标签的贴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模切单元1对上表面连续印刷有标签图文的基带8进行连续局部冲切,相邻所述标签图文之间预留有待冲切区,局部冲切后相邻所述标签图文由冲切刀口隔开,相邻的所述冲切刀口之间为一条完整标签;

S2.通过不良品剔除单元2将S1中局部冲切完成后的所述基带8上存在的残次标签剔除,所述残次标签指没有完整标签图文的标签;

S3.通过涂胶单元3对S2中剔除掉残次标签后的所述基带8上的标签的下表面进行周边涂胶;

S4.通过刀架单元4将S3中涂胶完成的标签从基带8上切下,切下同时由贴标单元5将标签贴在待贴标的产品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