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1781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翻转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自动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翻转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表面贴片技术的不断革新和进步,为了提高生产的效率,运用表面贴片技术实现产品的自动化操作也越来越普及。在需要编入载带的产品中,有些产品要求倒着上料,例如引脚朝上装入载带。通常,有两种倒装上料方式,一种是采用振动盘直接选料,即于振动盘上将产品反面朝上进行上料;另一种是,先于振动盘上将产品正面朝上进行上料,然后在直振轨道上进行180°翻转。

但是,现有的倒装上料方式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采用振动盘直接选料的方式中,其主要适用于形状较为规则及普遍的产品,因此,该方式适用的产品范围较小;

二、采用振动盘正面上料及直振轨道翻转结合的方式中,其主要适用于那些形状特殊或者重心偏低的产品,而且,其直振轨道需要进行分段,具体分为:将产品正面朝上进行上料的正面上料段、进行180度翻转以将产品从正面朝上状态翻转呈反面朝上状态的翻转段以及设于正面上料段与翻转段之间的过渡段,在将材料进行翻转的过程中,材料比较容易堵塞在轨道中,因此,出现故障的几率较大,影响后续动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翻转上料机构,旨在解决现有倒装上料方式所存在的适用范围小、容易引起材料堵塞轨道、故障率大及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翻转上料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能够通过转动以将产品从正面朝上状态翻转成反面朝上状态的转盘以及用于驱使所述转盘转动的驱动部件,所述转盘设有真空管路以及沿所述转盘的周缘分布的吸嘴,所述吸嘴上设有与所述真空管路相通以吸附产品的吸孔,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用于将产品以正面朝上状态抵入所述吸孔中的顶针以及用于驱使所述顶针做抵顶动作的抵顶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设有气路座,所述气路座开设有真空气路,所述气路座上设有转座,所述转座上开设有与所述真空气路相通的真空气道,所述转盘安装于所述转座上,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转座驱动连接,所述真空气道与所述真空管路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与所述转座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抵顶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顶座以及用于驱使所述顶座做滑动动作的驱动子组件,所述顶针设于所述顶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设有导轨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的滑块,所述顶座安装于所述滑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子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的第一电机以及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的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顶座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上料机构还包括用于感应产品是否处于抵顶位置上的位置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传感器为光纤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上料机构还包括用于将产品抵挡定位于抵顶位置上的挡块。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件为第二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转上料机构的有益效果:

上述翻转上料机构工作时,启动抵顶组件,抵顶组件驱使顶针做抵顶动作,而将产品以正面朝上状态抵入吸孔中,此时,转盘上的真空管路开始抽真空,使得吸孔因真空负压而产生吸附力,将产品紧紧吸附于吸孔中,然后,启动驱动部件,驱动部件驱使转盘转动,转盘通过转动,将产品从正面朝上状态翻转成反面朝上状态。因此,上述翻转上料机构实现了将产品倒装上料的功能,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其避免了由于采用振动盘直接选料而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其避免了由于采用直振轨道翻转而容易引起材料堵塞轨道、故障率大及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转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转上料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提供的翻转上料机构在圆圈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翻转上料机构10,包括固定座11,固定座11上设有能够通过转动以将产品20从正面朝上状态翻转成反面朝上状态的转盘12以及用于驱使转盘12转动的驱动部件13,转盘12设有真空管路以及沿转盘12的周缘分布的吸嘴14,吸嘴14上设有与真空管路相通以吸附产品20的吸孔141,固定座11上还设有用于将产品20以正面朝上状态抵入吸孔141中的顶针15以及用于驱使顶针15做抵顶动作的抵顶组件16。

如图1至图3所示,上述翻转上料机构10工作时,启动抵顶组件16,抵顶组件16驱使顶针15做抵顶动作,而将产品20以正面朝上状态抵入吸孔141中,此时,转盘12上的真空管路开始抽真空,使得吸孔141因真空负压而产生吸附力,将产品20紧紧吸附于吸孔141中,然后,启动驱动部件13,驱动部件13驱使转盘12转动,转盘12通过转动,将产品20从正面朝上状态翻转成反面朝上状态。因此,上述翻转上料机构10实现了将产品20倒装上料的功能,相比较现有技术而言,其避免了由于采用振动盘直接选料而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其避免了由于采用直振轨道翻转而容易引起材料堵塞轨道、故障率大及效率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翻转上料机构10用于与振动盘、直振轨道配合,振动盘和直振轨道将产品20从正面朝上状态传送,上述翻转上料机构10设于直振轨道的一侧。

需要补充的是,吸嘴14与转盘12一体成型,这样,可以通过更换转盘12的型号,来适应不同的产品20,当然,也可以是,吸嘴14与转盘12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而通过更换不同的吸嘴14,也可实现吸附不同的产品20,从而扩大上述翻转上料机构10的使用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更好地对转盘12的真空管路形成抽真空,固定座11设有气路座17,气路座17开设有真空气路,气路座17上设有转座18,转座18上开设有与真空气路相通的真空气道,转盘12安装于转座18上,驱动部件13与转座18驱动连接,真空气道与真空管路相通。这样,真空管路、真空气道与真空气路三者连通,只需通过对气路座17上的真空气路抽真空即可,而且,由于气路座17的设置,便于与抽真空设备连接。

为了保证真空管路和真空气道在抽真空时的真空度,以保证吸孔141具有足够的吸附力,转盘12与转座18之间设有密封圈(图中未示)。

如图1至图3所示,关于抵顶组件16具体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抵顶组件16包括滑动设置于固定座11上的顶座161以及用于驱使顶座161做滑动动作的驱动子组件162,顶针15设于顶座161上。这样,驱动子组件162动作,驱使顶座161于固定座11上滑动,从而使得顶座161带动顶针15将产品20抵入吸孔141中。

关于顶座161于固定座11上的滑动方式的优选实施方式,固定座11设有导轨163以及滑动设置于导轨163上的滑块164,顶座161安装于滑块164上。这样,顶座161将随着滑块164于滑轨上上下滑动,而使顶针15抵顶产品20。

如图1至图3所示,关于驱动子组件162具体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驱动子组件162包括安装于固定座11上的第一电机1621以及由第一电机1621驱动的凸轮1622,凸轮1622与顶座161抵接。这样,启动第一电机1621,第一电机1621驱动凸轮1622转动,凸轮1622转动抵顶顶座161,使得顶座161于固定座11上下滑动,而使顶针15将产品20抵入吸嘴14的吸孔141中。

更优选地,驱动子组件162还包括设于固定座11上且与顶座161连接的弹性部件,在凸轮1622转动抵顶顶座161,顶座161向上运动,使顶针15将产品20抵入吸孔141中后,弹性部件对顶座161施以向下的弹性拉力,使顶座161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以便于进行下一个抵顶动作。

当然,驱动子组件162也可以为气缸。

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更好地使得顶针15将产品20抵入吸孔141中,翻转上料机构10还包括用于感应产品20是否处于抵顶位置上的位置感应器19。这样,产品20沿直振轨道传送至抵顶位置时,位置传感器感应到产品20处于抵顶位置之后,第一电机1621启动,并驱动凸轮1622转动,凸轮1622转动下压抵顶顶座161,使得顶座161于固定座11上下滑动,而使顶针15将产品20抵入吸嘴14的吸孔141中,同时,转盘12上的真空管路开始抽真空,使得吸孔141因真空负压而产生吸附力,将产品20紧紧吸附于吸孔141中,然后,启动驱动部件13,驱动部件13驱使转盘12转动,转盘12通过转动,将产品20从正面朝上状态翻转成反面朝上状态。

细化地,位置传感器为光纤传感器。

如图1至图3所示,为了更便于顶针15将产品20抵入吸孔141中,翻转上料机构10还包括用于将产品20抵挡定位于抵顶位置上的挡块21。这样,由于挡块21的抵顶作用,产品20将更为准确地定位于抵顶位置上。

具体地,驱动部件13为第二电机131,转座18安装于第二电机131的输出轴上,由第二电机131驱使转座18转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