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垛分离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558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应用新型涉及生活用纸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纸垛分离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手帕纸因携带和使用方便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目前,手帕纸包装生产过程中,经折叠机折叠好的单片手帕纸先通过拨纸码垛机构分叠形成纸垛,再通过纸垛推料机构将分叠形成纸垛推送至输送机构,再通过输送机构将纸垛输送至手帕纸小包机包装。由于分叠形成的纸垛比较蓬松,如果直接用于包装势必会增加包装成本,因此,有必要对分叠形成的纸垛进行压缩。

相关技术中的纸垛压缩工艺一般是通过在手帕纸小包机内设置纸垛装置以对输送机构输送的纸垛进行压缩,这不仅会提高手帕纸小包机的设备成本,也会提高设备运行成本,而且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有必要对相关技术中的纸垛压缩方式进行进一步开发,以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纸垛压缩方式存在生产成本高及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垛分离输送机构,该纸垛分离输送机构通过在输送纸垛的过程中对纸垛进行压缩,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垛分离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分叠形成的纸垛,其包括输送部、压合部以及驱动组件,所述输送部包括翻转输送部及与所述翻转输送部连接的水平输送部,所述压合部包括第一压合部及与所述第一压合部连接的第二压合部,所述第一压合部与所述翻转输送部形成弧形通道,所述第二压合部与所述水平输送部形成楔形通道,且所述楔形通道自其靠近所述第一压合部的一端至其远离所述第一压合部的一端逐渐缩小,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纸垛依次通过所述弧形通道和所述楔形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垛分离输送机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合部与所述水平输送部的夹角为1-2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垛分离输送机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输送部包括三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弧形输送滑轨及位于相邻两所述弧形输送滑轨之间的第一导向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垛分离输送机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输送部包括三个平行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弧形输送滑轨连接的水平输送滑轨及位于相邻两所述水平输送滑轨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槽连通的第二导向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垛分离输送机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合部包括三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弧形压条及位于相邻两所述弧形压条之间的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一让位槽正对所述第一导向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垛分离输送机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合部包括三个平行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弧形压条连接的水平压条及位于相邻两所述水平压条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让位槽连通的第二让位槽,所述第二让位槽正对所述第二导向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垛分离输送机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多个用于推动所述纸垛依次通过所述弧形通道和所述楔形通道的拨料杆及驱动所述拨料杆依次沿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运动的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输送部的正下方,多个所述拨料杆等间距设于所述传动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垛分离输送机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为由电机驱动的传动链条。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垛分离输送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纸垛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压合部与所述翻转输送部形成的所述弧形通道和所述第二压合部与所述水平输送部形成的所述楔形通道,从而实现将分叠形成的所述纸垛进行翻转输送、水平输送及压缩,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第二压合部与所述水平输送部的夹角设为1-2度,不仅能实现对所述纸垛的逐步压缩,而且能避免所述纸垛沿所述弧形通道和所述楔形通道运动时出现卡死的问题。

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让位槽和所述第二让位槽以供所述传动件驱动所述拨料杆依次沿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运动时所述拨料杆逐步伸入所述第二让位槽,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提高所述纸垛分离输送机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垛分离输送机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垛分离输送机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所述纸垛分离输送机构1用于将分叠形成的纸垛从纸垛推料机构(图未示)输送至手帕纸小包机(图未示),其包括输送部11、压合部13以及驱动组件15。所述输送部11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纸垛推料机构和所述手帕纸小包机设置,所述压合部13位于所述输送部11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15用于驱动所述纸垛从所述纸垛推料机构运动至所述手帕纸小包机。

所述输送部11包括翻转输送部111及与所述翻转输送部111连接的水平输送部113。所述翻转输送部111远离所述水平输送部113的一端对应所述纸垛推料机构设置,所述水平输送部113远离所述翻转输送部111的一端对应所述手帕纸小包机设置。

所述翻转输送部111包括三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弧形输送滑轨1111及位于相邻两所述弧形输送滑轨1111之间的第一导向槽1113。

所述水平输送部113包括三个平行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弧形输送滑轨1111连接的水平输送滑轨1131及位于相邻两所述水平输送滑轨1131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槽1113连通的第二导向槽1133。

所述压合部13包括第一压合部131及与所述第一压合部131连接的第二压合部133。所述第一压合部131与所述翻转输送部111平行间隔设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弧形通道1A,所述第二压合部133位于所述水平输送部113的上方并形成楔形通道1B,且所述楔形通道1B自其靠近所述第一压合部131的一端至其远离所述第一压合部131的一端逐渐缩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合部133与所述水平输送部113的夹角为1-2度。

所述第一压合部131包括三个平行间隔设置的弧形压条1311及位于相邻两所述弧形压条1311之间的第一让位槽(图未示),所述第一让位槽正对所述第一导向槽1113。在如图所示实施例中,为了更加清楚的表示所述纸垛分离输送机构1的结构,图中未示出两侧的所述弧形压条1311及位于相邻两所述弧形压条1311之间的所述第一让位槽。

所述第二压合部133包括三个平行间隔设置并分别与所述弧形压条1311连接的水平压条1331及位于相邻两所述水平压条1331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让位槽连通的第二让位槽1333,所述第二让位槽1333正对所述第二导向槽。在如图所示实施例中,为了更加清楚的表示所述纸垛分离输送机构1的结构,图中未示出两侧的所述水平压条1331及位于相邻两所述水平压条1331之间的所述第二导向槽。

所述驱动组件15包括多个用于推动所述纸垛依次通过所述弧形通道1A和所述楔形通道1B运动的拨料杆151及驱动所述拨料杆151依次沿所述第一导向槽1113和所述第二导向槽运动的传动件1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153为由电机驱动的传动链条。

所述拨料杆151等间距设于所述传动件153上。

所述传动件153位于所述输送部11的正下方。

所述纸垛分离输送机构1的工作过程为:

当所述纸垛推料机构将所述纸垛推移至与所述翻转输送部111抵接时,所述传动件153通过驱动所述拨料杆151依次沿所述第一导向槽1113和所述第二导向槽运动,使得所述拨料杆151推动所述纸垛依次通过所述弧形通道1A和所述楔形通道1B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纸垛沿所述弧形通道1A和所述楔形通道1B从所述纸垛推料机构运动至所述手帕纸小包机。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二压合部133和所述水平输送部113逐步压缩所述纸垛,且所述拨料杆151逐渐伸入所述第二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纸垛分离输送机构1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驱动组件15驱动所述纸垛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压合部131与所述翻转输送部111形成的所述弧形通道1A和所述第二压合部133与所述水平输送部113形成的所述楔形通道1B运,从而实现将分叠形成的所述纸垛进行翻转输送、水平输送及压缩,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第二压合部133与所述水平输送部113的夹角设为1-2度,不仅能实现对所述纸垛的逐步压缩,而且能避免所述纸垛沿所述弧形通道1A和所述楔形通道1B运动时出现卡死的问题。

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让位槽和所述第二让位槽1333以供所述传动件153驱动所述拨料杆151依次沿所述第一导向槽1113和所述第二导向槽运动时所述拨料杆151逐步伸入所述第二让位槽1333,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提高所述纸垛分离输送机构1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