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签分离装置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014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标签分离装置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标签分离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很多加工领域都实现自动化生产,将人工解放出来。例如贴标签,以前是通过人工方式将标签一个个贴到需要贴标签的物品上,这样的方式虽然劳动效率低、粘贴标签位置不统一,但是标签贴放随意,可以在任何想要位置将标签贴上。现在多采用贴标签的机器对贴标签实现机器化操作。贴标签机是以粘合剂把纸或金属箔标签粘贴在规定的包装容器上的设备。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当传感器发出贴标物准备贴标的信号后,贴标机上的驱动轮转动。由于卷筒标签在装置上为张紧状态,当底纸紧贴剥离板改变方向运行时,标签由于自身材料具有一定的坚挺度,前端被强迫脱离、准备贴标。此时贴标物体恰好位于标签下部,在贴标轮的作用下,实现同步贴标。贴标后,卷筒标签下面的传感器发出停止运行的信号,驱动轮静止,一个贴标循环结束。

目前贴标机有平面类贴标机实现在工件的上平面、上弧面的贴标签和贴膜,如盒子、书本、塑胶壳等,有滚贴和吸贴两种方法。圆瓶类贴标机实现在圆柱形、圆锥形产品的圆周面上贴标签或贴膜,主要有立式贴标和卧式贴标两种方式。侧面类贴标机实现在工件的侧平面、侧弧面贴标或贴膜,如化妆品扁瓶、方盒等,可配套圆瓶覆标设备,同时实现圆瓶贴标。

虽然现在的贴标机能方便地在应用在不同工件上进行贴标签,但是目前标签相对较硬,在标签和贴纸之间的黏性很强,在目前的贴标机中分标头和吸标头在分离的过程中,常出现标签太黏,仅部分标签从贴纸上脱离,分标效率过低,不稳定。目前贴标机多采用分标头在气缸的推动下靠近吸标头,按压在吸标头上,气缸过大的推力更进一步造成了标签从贴纸上剥离的难度,并且在分标的过程中,分标头很容易使得标签吹飞。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签分离装置及其系统,能够实现标签剥离的稳定性,确保了标签分离的成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标签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带有标签的贴纸,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分标头1、吸标头2、导向板3、气缸组件,

其中,分标头1与吸标头2相对设置,在与分标头1同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导向板3,导向板3的侧面与分标头1的侧面平齐,导向板3与分标头1之间设置有缝隙20,导向板3位于缝隙 20处的一端向后侧形成折弯5;吸标头2背对分标头1的另一面连接有气缸组件,所述分标头1上设置有吹气孔,所述吸标头2上设置有吸标孔6,分标头1与吸标头2的间距为0.5-3mm。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组件包括转标气缸7、换向气缸8,所述转标气缸7的头部与吸标头2背对分标头1的另一面相连,在转标气缸7的尾部两侧,一侧与换向气缸8相连,另一侧沿转标气缸7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转标气缸7侧面相连的旋转轴9。

进一步地,在导向板3与分标头1的侧面平齐的一面,导向板3的旁侧设置有与导向板3形成间隙4的隔板10。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标签分离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位于工作台23上的出标盘11、收标盘12,以及设置在出标盘11和收标盘12之间的标签分离装置,所述标签分离装置位于工作台23上,其包括分标头1、导向板3、气缸组件;

在出标盘11和标签分离装置之间及收标盘12和标签分离装置之间均设置有供带有标签的贴纸行走的导向轴,在出标盘11和标签22分离装置之间的导向轴外侧设置有压紧装置;

分标头1与吸标头2相对设置,在与分标头1同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导向板3,导向板3的侧面与分标头1的侧面平齐,导向板3与分标头1之间设置有缝隙20,导向板3位于缝隙20处的一端向后侧形成折弯5;吸标头2背对分标头1的另一面连接有气缸组件,所述分标头1上设置有吹气孔,所述吸标头2上设置有吸标孔6,分标头1与吸标头2的间距24为0.5-3mm。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组件包括转标气缸7、换向气缸8、旋转轴9,所述转标气缸7的头部与吸标头2背对分标头1的另一面相连,在转标气缸7的尾部两侧,一侧与换向气缸8相连,另一侧沿转标气缸7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转标气缸7侧面相连的旋转轴9。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座14、弹性柱状体15、C型槽16;C型槽16的开口内通过上下轴固定有弹性柱状体15,在固定座14的侧壁设置有Π型把手17,Π型把手17的腿部穿过固定座14的侧壁与弹性件柱状体的侧壁相贴,在每个腿部上套设有弹簧18。

进一步地,在导向板3与分标头1的侧面平齐的一面,导向板3的旁侧设置有用于检测标签的传感器19以及与导向板3形成间隙4的隔板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现有技术中气缸直接挤压在标签正面,标签背面接受分标头的吹风,取标的时间过短,气缸离开的刹那,进行吸标与吹风动作,如果标签背胶粘度过大或吸力不足,很容易造成取标失败或取标位置不准。现有技术还存在一种情况,与气缸相连的吸标头不动,在剥标的同时,进行吹风和吸标动作,容易造成标签吹飞或位置不准确。

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标头和吸标头之间的配合,而且分标头和吸标头之间存在空隙,吸标头连着气缸,可以确保标签平稳地过渡到吸标头上,本实用新型固有的分标头和吸标头之 间的设置方式,通过一吸一吹提高标签从贴纸上分离的成功率,在标签没有完全剥离到分标头上,不进行吹吸动作,这样才能保证标签剥离的稳定性,分标的成功率提高至100%。此外通过旋转轴的设计,换向气缸推动转标气缸沿旋转轴侧翻,这样标签从贴纸上分离下来后,在转标气缸的推动下将标签贴到任意需要的产品上,无需在标签机上额外设置有放置需要贴标签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标记说明:1、分标头,2、吸标头,3、导向板,4、间隙,5、折弯,6、吸标孔,7、转标气缸,8、换向气缸,9、旋转轴,10、隔板,11、出标盘,12、收标盘,13-1、标第一导向轴,13-2、出标第二导向轴,13-3、出标第三导向轴,13-4、收标导向轴,14、固定座,15、弹性柱状体,16、C型槽,17、把手,18、弹簧,19、传感器,20、缝隙,21、贴纸,22、标签,23、工作台,24、间距,25、侧面A,26,侧面B,27、气缸固定板,28、L型底座,29、孔,30、凹槽,31、几字型底座,32、凸型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标签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带有标签的贴纸,包括分标头1、导向板3、气缸组件。在本实施例中,分标头1、吸标头2、导向板3、气缸组件均位于工作台23上;分标头1用于剥离标签,吸标头2用于吸取标签,导向板3兼具稳定标签前进和初步分离标签的功能,气缸组件用于粘贴标签至产品外包装。

沿着带有标签的贴纸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有导向板3、分标头1,其中,导向板3在分标头1的前方,导向板3、分标头1均垂直于工作台23设置,并且导向板3面向贴纸21的侧面以及和分标头1面向贴纸21的侧面均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导向板3与分标头1相邻的位置设置有供贴纸21穿过的缝隙20,导向板3位于缝隙20处的一端向后侧形成折弯5;带有标签的贴纸在该缝隙20处标签22和贴纸21开始分离,贴纸21向导向板3后侧的折弯5处移动;在分标头1面向贴纸21的侧面一侧,对立设置有 吸标头2,分标头1上设置有吹气孔,所吸标头2上设置有吸标孔6,标签22则在分标头1的吹风和吸标头2的吸气作用下过渡至吸标头2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分标头1与吸标头2的间距为1.5mm,这样的设置可以确保标签平稳地过渡到吸标头2上。在本实施例中,分标头1上的吹气孔没有在图中示出,其与吸标孔6相对设置。

吸标头2背对分标头1的另一面连接有气缸组件。气缸组件包括转标气缸7、换向气缸8,所述转标气缸7的头部通过连接件与吸标头2背对分标头1的另一面相连,在转标气缸7的尾部两侧,一侧与换向气缸8的活塞杆相连,该侧在图中标记为侧面A,另一侧沿转标气缸7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和转标气缸7侧面相连的旋转轴9,另一侧在图中标记为侧面B。

在本实施例中吸标头2、分标头1、导向板3三者在工作台23上呈L型布局,吸标头2位于L型布局的底部位置,分标头1、导向板3位于L型布局的竖直臂上,转标气缸7位于吸标头2后方,与吸标头2一起垂直于分标头1设计,这样确保导向板3、分标头1在同一直线上,分标头1、吸标头2、转标气缸7在同一直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换向气缸8位于转标气缸7位于的一侧,该侧与导向板3一起位于转标气缸7的同一侧,并且换向气缸8与导向板3平行设置,该侧即为侧面A;转标气缸7的另一侧与L型布局中的L型底部的外侧平行,另一侧即为侧面B。

换向气缸8的尾部通过几字型底座31固定在工作台23上,几字型底座31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23上,顶部上固定有凸型台32,在凸型台32上方设置有连接侧方气缸尾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C型槽16,C型槽16的开口内设置有旋转轴9,C型槽16与开口相对的侧壁外侧连接换向气缸8的底部。换向气缸8的头部通过浮动连接头与转标气缸7尾部侧面A相连,换向气缸8的活塞杆的伸出或回缩过程中带动转标气缸7执行相应动作。换向气缸8的头部与进气缸尾部侧面A之间的固定方式,类似于换向气缸8的尾部与工作台23之间的固定方式。

在工作台23上安装有真空发生装置,其内部的气管和吸标头2的吸气孔相连,在真空发生装置上还设置有数显负压表,用于显示吸标时的真空度。标签剥离到位的状态为,当前标签22的前进侧完全脱离贴纸21,标签22后侧沿标签22纵向位置与贴纸21之间还保留有0.1-0.3mm的连接。吸取标签的状态为,标签22背胶位于分标头1吹气孔的前方,标签22正面位于吸标头2的吸标孔6的前方。真空系统在图中未示出。

在本实施例中直到标签位于吸取标签的状态时,吹气孔和吸气孔才开始同时工作,在吸取标签时,吸气孔一直处于吸气状态,吹气孔一直处于吹气状态,数显负压表实时显示标签与吸气孔之间的真空度,只有当真空度达到设定值以上,在本实施例中设定值为90,并保持2秒以上的维持时间,表示标签完全吸附到吸标头2上,成功地从贴纸上分离并吸取,此 时吹气孔关闭,吸气孔继续保持吸气,转标气缸7开始在换向气缸8的作用下侧翻,带动标签进行转标至待贴标签的产品上。

转标气缸7的头部通过连接件与吸标头2之间连接,在转标气缸7的侧面B设置有与侧面B尺寸一致的气缸固定板27,气缸固定板27具有四个侧面,后侧面与转标气缸7的侧面B相贴,左侧面与转标气缸7头部方向一致,后侧面位于转标气缸7尾部方向,前侧面为与后侧面相对的侧面。在气缸固定板27前侧面的底部为向外凸起的旋转轴9,旋转轴9两端分别嵌入在固定在工作台23的L型底座28上,L型底座28的竖直臂的中部带孔29,旋转轴9两端就嵌接在孔29内,L型底座28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23上。两个L型底座28的竖直臂相对设置,其中一个L型底座28的竖直臂位于气缸固定板27左侧面的外部,气缸固定板27前侧面的右下角设置有向上的凹槽30,另一个L型底座28位于气缸固定板27右下角的凹槽30内。旋转轴9的一端与气缸固定板27的左侧面相平;旋转轴9的另一端与凹槽30的前端平齐。这样的设置可以确保转标气缸7在换向气缸8活塞杆的推动下,沿旋转轴9进行翻转,通过翻转带动吸标头2同向翻转,转标气缸7的活塞杆推出,推动吸标头2带动标签至需要粘贴标签的产品上。当标签粘贴完毕,转标气缸7的活塞杆回缩,吸标头2跟随活塞杆一起收回,此时换向气缸8的活塞杆回缩,推动气缸沿旋转轴9逆时针原路返回,向上翻转,使得吸标头2再次对准分标头1,进行下一次标签的吸取。

根据待贴产品的需要,设置不同动力的转标气缸,如单杠,双杠等,在本实施例中转标气缸采用的是具有多个活塞杆的气缸,这样可以借助活塞杆的推力,确保对吸标头上的标签产生强大的压力,有助于标签在产品上的黏附,不会脱落。

在与分标头1的侧面平齐的一面,导向板3的侧面前方设置有与导向板3形成间隙4的隔板10,通过隔板10,带标签的贴纸有序穿过,确保带标签的贴纸的前进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吸标头2位于与分标头1间隔1.5mm处,此时,标签与贴纸之间还保留有0.1-0.3mm的连接,在这样的间距设置下,吹标头的吹风力度可以确保标签局部先贴到吸标头2上,之后逐步平稳地过度到吸标头2上,在整个一吹一吸的过程中保持标签的稳定性。

当带标签的贴纸移送至导向板3和隔板10之间的间隙4时,带标签的贴纸向分标头1方向移动,在分标头1和导向板3的缝隙20处,由于标签为硬卡纸,相对于贴纸较硬,则较软的贴纸和较硬的标签在缝隙20处沿标签的侧边开始分离,当标签处于吸取标签的状态时,分标头1上的吹气孔对标签带有黏胶的背面吹气,吸标头2上的吸标孔6对标签的正面吸气,当标签被完全吸至吸标头2上时,在吸标头2上产生真空环境,标签吸附在吸标头2上,转标气缸7在换向气缸8的带动下,沿旋转轴9侧翻,之后转标气缸7带动洗标头上的标签贴 在产品外包装上。

以上整个分标、贴标过程中,关于带标签贴纸的移动速度,等待上一个标签贴在产品上的时间都有传感器等外在辅助设备配合完成,在本实施例中不详细叙述。

在本实施例中整个分标的过程用时短,成功率高,并且在设备中吸标头2与分标头1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为0.5mm、1mm、2mm、3mm进行标签分离和吸取,本实施例仅仅通过1.5mm的情况进行说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设计的标签分离机,也叫贴标机,关于标签分离装置以及标签分离和标贴粘贴的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细叙述,详情参考实施例1,本实施例仅对标签分离装置外围的标签机上的其他装置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的贴标机,在标签分离装置的外围设置有位于工作台23上的出标盘11、收标盘12,而标签分离装置位于出标盘11和收标盘12之间,出标盘11和标签分离装置之间及收标盘12和标签分离装置之间均设置有供带有标签的贴纸行走的导向轴13,在出标盘11和标签分离装置之间的导向轴13外侧设置有压紧装置。

分标头1与吸标头2相对设置,在与分标头1同侧的位置上设置有导向板3,导向板3的侧面与分标头1的侧面平齐,导向板3与分标头1之间设置有缝隙20,导向板3位于缝隙20处的一端向后侧形成折弯5;吸标头2背对分标头1的另一面连接有气缸组件,所述分标头1上设置有吹气孔,所述吸标头2上设置有吸标孔6,分标头1与吸标头2的间距为2mm。出标盘11、收标盘12均为现有技术,在出标盘11中心、收标盘12中心均设置有中心卷轴,带标签的贴纸围绕出标盘11中心的中心卷轴转动,剥离标签后的贴纸围绕收标盘12中心的中心卷轴转动。出标盘11、收标盘12的中心卷轴一个往外放贴纸,一个向内缠绕,收纳贴纸21。

从出标盘11的出标起始位置到导向板3之间,在工作台23上并排安装有三个导向轴,分为出标第一导向轴13-1、出标第二导向轴13-2、出标第三导向轴13-3,这三个导向轴形成L型布局,在L型折弯处的出标第二导向轴13-2的外壁紧贴有压紧装置,出标第二导向轴13-2和压紧装置之间形成供带有标签的贴纸通过的间距。

压紧装置包括固定座14、弹性柱状体15、C型槽16;C型槽16的开口内通过上下轴固定有弹性柱状体15,在固定座14的侧壁设置有Π型把手17,Π型的腿部穿过固定座14的侧壁与弹性件柱状体的侧壁相贴,在每个腿部上套设有弹簧18。

在安装标签的时候,拉动把手17带动弹性柱状体15离开出标第二导向轴13-2,便于将带有标签的贴纸放置在弹性柱状体15与导向轴之间,等安装标签完毕后,把手17回位, 弹性柱状体15与出标第二导向轴13-2紧密结合,便于整个装置中的标签为张紧状态,这样标签才能不会松动,后续的传感器19检测及标签从贴纸上分离才能精准。

在导向板3与标签贴纸的背面处,工作台23上固定有收标导向轴13-4,收标导向轴13-4位于导向板3折弯5处和收标盘12的收标终点位置之间。

带有标签的贴纸从出标盘11的中心卷轴出发,沿着出标第一导向轴13-1外壁出发,通过出标第二导向轴13-2与压紧装置形成的间距,从出标第三导向轴13-3的外壁,到达导向板3侧面与隔板10之间形成的缝隙20内,之后沿着导向板3后侧的折弯5处,绕着收标导向轴13的外壁回到收标盘12的中心卷轴。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的用于出标及收标的导向轴共有四个,也可以根据具体出标盘11、收标盘12的间距、贴纸21的走向设置其他数目的导向轴。

转标气缸7带动吸标头2位于与分标头1间距2mm的位置处,当带标签的贴纸移送至导向板3和隔板10之间的间隙4时,带标签的贴纸向分标头1方向移动,在分标头1和导向板3的缝隙20处,由于标签为硬卡纸,相对于贴纸较硬,则较软的贴纸和较硬的标签在缝隙20处沿标签的侧边开始分离,当标签处于吸取标签的状态时,分标头1上的吹气孔对标签带有黏胶的背面吹气,吸标头2上的吸标孔6对标签的正面吸气,当标签被完全吸至吸标头2上时,在吸标头2上产生真空环境,标签吸附在吸标头2上,转标气缸7在换向气缸8的带动下,沿旋转轴9侧翻,之后转标气缸7带动洗标头上的标签贴在产品外包装上。

本实用新型导向板3与分标头1之间的缝隙20处,标签和贴纸之间产生缝隙20,贴纸21沿导向板3位于缝隙20处的一端向后侧形成的折弯5移动,而标签在吸标头2不动的状态下,分标头1在标签背面带有粘胶的一面吹风,标签正面被吸标头2内的吸气孔吸附,标签在一吸一吹的状态下,从贴纸上剥离,被吸附在吸标头2表面。

以上整个分标、贴标过程中,关于带标签贴纸的移动速度,等待上一个标签贴在产品上的时间都有传感器等外在辅助设备配合完成,在本实施例中不详细叙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 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