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牵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039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铜管牵引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铜管牵引架。



背景技术:

铜管又称紫铜管。有色金属管的一种,是压制的和拉制的无缝管。铜管具备坚固、耐腐蚀的特性,而成为现代承包商在所有住宅商品房的自来水管道、供热、制冷管道安装的首选。

现有的铜管加工有拉伸、打磨、切割等等工序,在各个工序之间需要使用到连接支架进行承接,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铜管牵引架,包括底座1以及位于底座1上呈竖直设置的立柱2,在立柱2端部连接有U型架3,在U型架3内转动连接有传动辊4,将铜管放置在传动辊4上,利用传动辊4的滚动达到铜管牵引传导的目的,但是针对于一部分管径较小的铜管,通常人们铜管将铜管绕卷呈多圈的状态进行运输,在运输完成之后需要进行铜管加工时,由于铜管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所述运输完成之后的铜管即使打开绕卷也很难使铜管恢复至直线状态,会使铜管自身会带有一定的弧度,所以此时如果采用上述的铜管牵引架进行铜管运输牵引,则容易导致铜管脱离传动辊4表面,输送的稳定性较差,由此可知该铜管牵引架只能适应一部分质量较重的粗铜管,其适用范围较小,存在改进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管牵引架,通过设置与传动辊相配合的抵接辊,并通过调节机构改变传动辊与抵接辊之间的间隔距离,起到增大铜管牵引架适用范围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管牵引架,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的立柱、固定于立柱上端的U型架,所述传动辊外套设有轴套,所述U型架内连接有传动辊,所述U型架内还转动连接有抵接辊,所述抵接辊位于传动辊下方呈间隔设置,且两者呈平行设置,所述U型架上设有用于控制抵接辊与传动辊间隔距离的调节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牵引传输铜管时,将铜管放入传动辊和抵接辊之间,轴套与抵接辊两者同时滚动,进行达到牵引传输的目的,由于铜管位于两者之间能够有效避免铜管脱离传动辊的情况,有利于铜管的稳定传输以及保证牵引传输效果,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抵接辊与传动辊之间的间隔距离,使得设备能够在保证稳定传输的基础上适用于各种不同型号的铜管,有利于提高铜管牵引架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型架上开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滑槽,所述传动辊两端位于滑槽内,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位于滑槽内用于支撑传动辊的弹性件以及用于抵接传动辊端部驱动其在滑槽内位移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间距调节时,通过驱动件抵接传动辊端部使其在滑槽内移动,间距调小时,朝向弹性件一侧运动,弹性件被压缩,间距调大时,背离弹性件一侧运动,弹性件伸长,调节方式简单直接,其次弹性件的设置还能够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避免传动辊轴套与铜管表面刚性抵接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呈竖直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与U型架螺纹配合,所述螺杆端部抵接传动辊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杆,使得螺杆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进而使传动辊两端沿着滑槽上下运动,结构简单,方便开设,便于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杆背对传动辊一端连接有旋转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把手起到便于螺杆转动的效果,进一步增强调节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套由塑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金属传动辊相比,由塑料制成的轴套能够起到减小铜管表面摩擦的作用,避免铜管因传输而表面受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套表面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嵌设铜管的环形槽,环形槽与轴套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槽是设置有利于多跟铜管的运输,避免相互干扰的情况,同时将铜管嵌设至环形槽内能够起到进一步稳定运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辊外紧贴有柔性形变层,所述柔性形变层为橡胶层且其结构呈空心圆柱状设置,所述柔性形变层套设抵接辊。所述柔性形变层为橡胶层且其结构呈空心圆柱状设置,所述柔性形变层套设抵接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橡胶层构成的柔性形变层成本较低,且具有较好的弹性缓冲效果,当铜管放置在抵接辊上时,铜管能够挤压橡胶层发生形变,避免抵接辊与传动辊之间挤压力过大而表面受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接辊与传动辊两端均通过轴承与U型架呈转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连接成本较低,方便拆卸更换,同时其转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与U型架呈转动配合,所述立柱上端设置有第一球形槽,所述U型架上设有与第一球形槽呈嵌设过盈配合的第一连接球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球形槽与第一连接球头的配合,实现U型架与立柱的转动配合,其连接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使得铜管牵引架能够改变牵引方向,提高设备的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与底座呈转动配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球形槽,所述立柱下端设有与第二球形槽呈嵌设过盈配合的第二连接球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球形槽与第二连接球头的配合,实现底座与立柱的转动配合,其连接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使得铜管牵引架一方面能够改变牵引方向,另一方面还能改变牵引架的高度,提高了设备的使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铜管牵引架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牵引传输效果,与现有的传输方式相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且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灵活调节牵引方向以及牵引高度,进而使得铜管牵引架具有较高的使用灵活性和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分解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U型架、立柱和底座之间的连接关系)。

附图标记:1、底座;2、立柱;3、U型架;4、传动辊;5、轴套;6、环形槽;7、抵接辊;8、柔性形变层;9、轴承;10、第一连接球头;11、第一球形槽;12、第二连接球头;13、第二球形槽;14、螺杆;15、旋转把手;16、滑槽;17、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2至图3所示,一种铜管牵引架,主要应用于铜管加工的各个工序之间的牵引和输送,该牵引架包括底座1,底座1为金属钢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地面上,在底座1上方连接有立柱2,通常情况下立柱2呈竖直设置,在立柱2的上端连接有U型架3,U型架3包括横杆和两根相互平行连接于横杆两端的竖杆,在两根竖杆之间连接有抵接辊7和传动辊4,传动辊4位于抵接辊7的上方,且两者保持平行设置,抵接辊7的两端通过轴承9连接U型架3的竖杆,在竖杆内开设凹槽,将轴承9嵌设于凹槽内,抵接辊7两端穿设轴承9内壁。

如图2至图3所示,在传动辊4的外表面设置有轴套5,在两根竖杆相对横杆一侧均开设有沿竖直方向上的滑槽16,上述的传动辊4两端分别位于滑槽16内,在滑槽16内设置有用于支撑传动辊4的弹性件17,弹性件17为弹簧,弹簧竖直放置在滑槽16内,传动辊4的端部抵接在弹簧的上端,在竖杆的上端面均螺纹连接有一螺杆14,螺杆14呈竖直设置,螺杆14伸入滑槽16内且端部抵接传动辊4的端部,在螺杆14背对传动辊4的一端均连接有旋转把手15,具体调节方式为:通过同时转动左右两个旋转把手15,达到传动螺杆14上下运动的效果,进而使得传动辊4上下运动,在传动辊4上下运动的同时弹簧进行不同程度的压缩和伸长。

如图2至图3所示,在抵接辊7的外表面紧贴有柔性形变层8,柔性形变层8由橡胶材料制成,柔性形变层8呈空心圆柱状设置,柔性形变层8直接套设在抵接辊7的外表面,轴套5由塑料制成,在轴套5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环形槽6,环形槽6与轴套5呈同轴设置,当输送铜管时,将铜管穿设抵接辊7和传动辊4之间的间隙,并且将铜管表面一部分嵌设到环形槽6内,由抵接辊7和传动辊4同时转动带动铜管运动,完成牵引。

如图4所示,为了改变牵引方向,U型架3和立柱2上端保持转动配合,U型架3可沿立柱2周向转动,在立柱2上端设置有第一球形槽11,在U型架3上设有第一连接球头10,第一连接球头10与第一球形槽11呈嵌设过盈配合,构成球铰接结构,为了改变牵引高度,立柱2下端和底座1保持转动配合,改变立柱2与底板之间的倾斜角度,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球形槽13,在立柱2下端设有第二连接球头12,第二连接球头12与第二球形槽13呈嵌设过盈配合,构成球铰接结构。第二连接球头12与第二球形槽13的配合方式也可以改变牵引架的牵引方向,所以只需要利用球铰接结构在立柱2下端和底座1保持转动配合,既可以同时保证改变牵引高度和牵引方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