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部件输送线用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679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零部件输送线用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输送线用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大都会使用到输送线装置进行对零部件运输流转,而大都采用挂钩状的输送悬挂,在使用的时候可直接将零部件挂在挂钩上进行输送,当零部件数量较少时,挂钩由于无法收起,使得在输送过程中吊钩之间、吊钩和零部件之间容易产生碰撞,造成对零部件对损坏。

一种悬挂式输送生产线的物料转接结构(授权公开号为CN203064763U,授权公告日为2013.07.17),公开了一种悬挂式输送生产线的物料转接结构,所述悬挂式输送生产线包括多部悬挂式输送机,每部悬挂式输送机都带有循环回转的传送链,传送链上固定吊环,物料通过吊环悬挂在吊环上,在相邻两部悬挂式输送机之间通过柔性的转接吊绳悬挂一个转接吊钩,呈“Y”形的叉吊具包括左右两个张开的倾斜上叉和一个下叉,上叉顶部各固定一个吊环,物料固定在下叉上悬挂式输送机的吊钩与吊环之间配置柔性的吊绳,吊绳通过吊绳悬挂在吊环上。此悬挂式输送生产线的物料转接结构存在的缺点是:只能用来吊挂零部件,当零部件数量较少时,因为吊钩无法拆卸,使得在输送过程中吊钩之间、吊钩和零部件之间容易产生碰撞,从而造成对零部件对损坏,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针对带钩状零部件的输送数量进行选择使用,方便带钩状零部件悬挂,而且不会使得带钩状零部件之间磕碰损坏的汽车零部件输送线用悬挂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零部件输送线用悬挂装置,包括悬挂上部件、悬挂下壳体、定位管、T型杆、弹性元件、连杆和缓冲块,悬挂下壳体呈倒U型结构,悬挂下壳体的上端垂直设置有连杆,连杆的上端连接悬挂上部件,悬挂下壳体的U型开口内水平设置有定位管,定位管的中间部位垂直设置有缓冲块,缓冲块的两端对称各设置有一个旋转90度状态的T型杆,且T型杆一端分别穿出悬挂下壳体两侧,悬挂下壳体内的T型杆上还设置有弹性元件。

优选的,所述悬挂上部件呈U型结构,且悬挂上部件U型两侧的开口上还设置有通孔,方便固定在输送线上进行流转。

优选的,所述悬挂下壳体的U型开口宽度等于定位管的长度,保证定位管与悬挂下壳体结合更牢固。

优选的,所述悬挂下壳体与定位管固接一体,保证定位管与悬挂下壳体结合更牢固,从而使得T型杆可承受更重的零部件。

优选的,所述T型杆在定位管内沿定位管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当需要悬挂输送带钩状零部件时,可将定位管内的T型杆拉出,将带钩状零部件挂至T型杆上的孔上;当使用完毕后,只需要取下带钩状零部件,T型杆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自动收回至定位管内。

优选的,所述T型杆穿出悬挂下壳体的部位上还设置有孔,当需要输送带钩状零部件时,可将定位管内的T型杆拉出,将带钩状零部件挂至T型杆上的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可针对带钩状零部件的输送数量进行选择使用,方便带钩状零部件悬挂,而且不会使得带钩状零部件之间磕碰损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零部件输送线用悬挂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零部件输送线用悬挂装置结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零部件输送线用悬挂装置拉出T型杆结构主视图。

图中标记为:1、悬挂上部件;2、悬挂下壳体;3、定位管;4、T型杆;5、弹性元件;6、连杆;7、缓冲块;8、通孔;9、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零部件输送线用悬挂装置,包括悬挂上部件1、悬挂下壳体2、定位管3、T型杆4、弹性元件5、连杆6和缓冲块7,悬挂下壳体2呈倒U型结构,悬挂下壳体2的上端垂直设置有连杆6,连杆6的上端连接悬挂上部件1,悬挂下壳体2的U型开口内水平设置有定位管3,定位管3的中间部位垂直设置有缓冲块7,缓冲块7的两端对称各设置有一个旋转90度状态的T型杆4,且T型杆4一端分别穿出悬挂下壳体2两侧,悬挂下壳体2内的T型杆4上还设置有弹性元件5。

悬挂上部件1呈U型结构,且悬挂上部件1U型两侧的开口上还设置有通孔8,方便固定在输送线上进行流转。

悬挂下壳体2的U型开口宽度等于定位管3的长度,保证定位管3与悬挂下壳体2结合更牢固。

悬挂下壳体2与定位管3固接一体,保证定位管3与悬挂下壳体2结合更牢固,从而使得T型杆4可承受更重的零部件。

T型杆4在定位管3内沿定位管3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当需要悬挂输送带钩状零部件时,可将定位管3内的T型杆4拉出,将带钩状零部件挂至T型杆4上的孔9上;当使用完毕后,只需要取下带钩状零部件,T型杆4在弹性元件5的作用下自动收回至定位管3内。

T型杆4穿出悬挂下壳体2的部位上还设置有孔9,当需要输送带钩状零部件时,可将定位管3内的T型杆4拉出,将带钩状零部件挂至T型杆4上的孔9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简单、可针对带钩状零部件的输送数量进行选择使用,方便带钩状零部件悬挂,而且不会使得带钩状零部件之间磕碰损坏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