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倒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8516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倒筒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倒筒机。



背景技术:

纺织工业的倒筒、络筒、整经等前道工序,都要求卷绕纱线的长度一致、卷绕张力一致,但苦于缺少相关的的控制调整装置。在纺织生产过程中,多年来都是用手动调整的方法来解决纱线的张力问题,只能把张力控制在较大的波动范围内,每根纱线的张力难以保持一致,无法对纱线在实际放纱中实现动态自动跟踪和自动调整的目的。既影响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对操作工的技术要求,现有技术的倒筒机多数用一台大电动机摩擦传动多个卷绕筒管,对单个筒管再设置脱离传动装置,这样设计,使所有卷绕筒管始终只有一种转速,势必造成筒管内层张力小,筒管外层张力大的现象,尤其在超细丝倒筒时,卷绕到外层时,超细丝经受不了高线速、大张力的拉动,会纷纷出现断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倒筒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倒筒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倒筒座、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线筒轴,所述机架为h形,即所述机架由竖直架和水平架构成,所述线筒轴水平设置在所述竖直架顶部,所述倒筒座竖直设置在所述水平架上,所述水平架上设有绕制电机,所述绕制电机与所述线筒轴传动连接,所述水平架上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设有导向环,所述水平架上设有控制所述升降杆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水平架上设有与所述升降机构传动连接的升降电机,所述竖直架中部设有张紧架,所述张紧架上设有张紧轮组,所述张紧轮组上设有检测所述张紧轮组上张紧轮体转动圈数的编码器,所述线筒轴下方的竖直架上设置张力调节轮。

上述设计中通过升降杆和导向环对纱线进行导向,有效防止纱线乱线,绕制电机驱动倒筒座转动便于控制张力,编码器便于控制纱线长度。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紧轮组包括与所述张紧架转动连接的转动杆、设置在所述转动杆两端的张紧轮体,所述转动杆上设有检测所述张紧轮体转动圈数的编码器,所述转动杆中部与所述张紧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张紧架连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所述转动杆连接,所述扭簧另一端与所述张紧架连接。转动杆和两个设置编码器的张紧轮体,转动杆通过扭簧控制所述转动杆转动,结构简单,张力调节灵敏,张力调节范围大,便于对纱线二次测量,精确测量纱线长度。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力调节轮包括定轴、设置在所述定轴上的调节轮体、螺纹连接在所述调节轮体两端定轴上的压板、设置在所述压板与所述调节轮体之间的滚珠,所述调节轮体上设有容纳所述滚珠的环形槽,便于调整张力大小,且提高张力调节轮运行的平稳性。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机构包括与所述升降杆螺纹连接的蜗轮、与所述所述蜗轮配合且与所述升降电机传动连接的蜗杆、设置在所述水平架上且对所述升降杆周向限位的滑套,所述水平架上设有检测所述升降杆高度的检测开关,结构简单,调整精度高。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筒轴上套有相对设置的推板,所述推板外侧设有迫使所述推板相互贴合的弹簧,便于线筒轴上的线筒位置,防止纱线脱离出调节轮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杆和导向环对纱线进行导向,有效防止纱线乱线,绕制电机驱动倒筒座转动便于控制张力,编码器便于控制纱线长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张力调节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线筒轴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竖直架,2.水平架,3.绕制电机,4.升降电机,5.倒筒座,6.导向环,7.升降杆,8.滑套,9.张紧轮组,10.张力调节轮,11.线筒轴,12.蜗轮,13.蜗杆,14.张紧架,15.张紧轮体,16.扭簧,17.编码器,18.转动杆,19.定轴,20.压板,21.滚珠,22.调节轮体,23.环形槽,24.检测开关,25.弹簧,26.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种倒筒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倒筒座5、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线筒轴11,所述机架为h形,即所述机架由竖直架1和水平架2构成,所述线筒轴11水平设置在所述竖直架1顶部,所述倒筒座5竖直设置在所述水平架2上,所述水平架2上设有绕制电机3,所述绕制电机3与所述线筒轴11传动连接,所述水平架2上设有升降杆7,所述升降杆7上设有导向环6,所述水平架2上设有控制所述升降杆7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水平架2上设有与所述升降机构传动连接的升降电机4,所述竖直架1中部设有张紧架14,所述张紧架14上设有张紧轮组9,所述张紧轮组9上设有检测所述张紧轮组9上张紧轮体15转动圈数的编码器17,所述线筒轴11下方的竖直架1上设置张力调节轮10。

上述设计中通过升降杆7和导向环6对纱线进行导向,有效防止纱线乱线,绕制电机3驱动倒筒座5转动便于控制张力,编码器17便于控制纱线长度。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紧轮组9包括与所述张紧架14转动连接的转动杆18、设置在所述转动杆18两端的张紧轮体15,所述转动杆18上设有检测所述张紧轮体15转动圈数的编码器17,所述转动杆18中部与所述张紧架1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8与所述张紧架14连接处设有扭簧16,所述扭簧16一端与所述转动杆18连接,所述扭簧16另一端与所述张紧架14连接。转动杆18和两个设置编码器17的张紧轮体15,转动杆18通过扭簧16控制所述转动杆18转动,结构简单,张力调节灵敏,张力调节范围大,便于对纱线二次测量,精确测量纱线长度。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力调节轮10包括定轴19、设置在所述定轴19上的调节轮体22、螺纹连接在所述调节轮体22两端定轴19上的压板20、设置在所述压板20与所述调节轮体22之间的滚珠21,所述调节轮体22上设有容纳所述滚珠21的环形槽23,便于调整张力大小,且提高张力调节轮10运行的平稳性。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机构包括与所述升降杆7螺纹连接的蜗轮12、与所述所述蜗轮12配合且与所述升降电机4传动连接的蜗杆13、设置在所述水平架2上且对所述升降杆7周向限位的滑套8,所述水平架2上设有检测所述升降杆7高度的检测开关24,结构简单,调整精度高。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筒轴11上套有相对设置的推板26,所述推板26外侧设有迫使所述推板26相互贴合的弹簧25,便于线筒轴11上的线筒位置,防止纱线脱离出调节轮体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