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缩胶膜套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5000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热缩胶膜套管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缩胶膜套管机,具体地涉及一种小直径热缩胶膜套管机。



背景技术:

包装工艺以矿泉水为例,热缩胶膜以卷带方式卷取为盘状,经过设备裁切分段后将热缩胶膜套到瓶罐上,实现这种套管的设备主要有以下2种:

1.中心柱的套管机。套管在中心柱上传动,中心柱撑开套管后将其套上瓶罐。但是该种套管机只能适用于直径为22~70mm,长度在25mm以上的套管,其他尺寸不能使用;产品需指定印刷面的朝向时不能使用。

2.气缸式套管机。没有中心柱,使用弹片将套管一端撑开再将瓶罐推入套管中。只能适用于直径为7~20mm,长度在40mm以上的套管,范围外不能使用,而且长度误差大、定位不准确,只能当专用机不能变更产品的尺寸。

并且,上述自动套管机不具有热缩胶管的功能,需要将套完胶管的加工品转移到专用的热缩炉中进行热缩。这样就增加了加工品的生产时间,也增加了生产成本。更大的缺陷是,现有的对胶管热缩的方式中,胶管本身在热缩炉中是不动的,使得胶管的热缩不均匀,热缩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热缩胶膜套管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适用于直径在5mm-22mm,长度4.5mm以上的胶膜,可以解决热缩胶膜套管裁切长度及消除定位误差,实现热缩胶膜套管后固定印刷面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缩胶膜套管机,其特征在于,在基板上设置有套管传送机构、套管开口机构、串针转载机构、回型流道机构、分选机构和自动送料装置;所述套管传送机构包括套管张力控制机构和设置在传送支架上的套管驱动机构和长度裁切机构;所述套管开口机构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套管吸取装置和伺服垂直送针装置,所述伺服垂直送针装置驱动直角支板,所述直角支板上设置有串针移动装置;所述串针转载机构包括串针接送装置和90度转针套管脱离装置;所述回型流道机构包括加工品置入装置、加工品治具移载装置、套管定位装置、预收缩装置和成品移出装置;所述分选机构包括光电检测装置和分选流道装置;所述自动送料装置包括加工品置入装置和用于与震动盘或前制程产线连接的搭接口。

优选的,所述套管传送机构还包括图案传感器,所述图案传感器连接长度裁切机构。

优选的,所述套管吸取装置由传送马达驱动水平运动,所述套管吸取装置包括真空装置和套管固定位。

优选的,所述串针移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料架上的多个吸咀,吸咀上方设置有吸咀棒,所述吸咀棒安装在吸咀棒座上,所述吸咀棒座上还设置有串针压缸和串针推出装置。

优选的,所述加工品置入装置包括设置在基板上的第一滑道和垂直设置在第一滑道上的第二滑道,所述第一滑道由驱动装置驱动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滑道由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加工品治具移载装置包括设置在两平行设置的治具支架,所述治具支架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治具支架上安装有治具,所述两治具支架内侧设置有定位装置。

优选的,所述预收缩装置包括设置在串针接送装置两侧的加热器和导热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中心柱套管机在套管直径为22MM以下不能使用的问题,可以适用小尺寸加工品的全自动套管。亦克服气缸式套管机长度裁切不准的问题。

2、在收缩套管方面采取导热钣对套管直接加温,使热量传导效率大幅提升,可以节省大量热源消耗。

3、此实用新型由加工品的置入套管的裁切到不良品的检出分选皆已达到自动化的功能,在产品尺寸变更时也变得简单,大大的减少工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生产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缩胶膜套管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缩胶膜套管机的套管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热缩胶膜套管机的套管开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热缩胶膜套管机的套管吸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缩胶膜套管机的串针转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热缩胶膜套管机的回型流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热缩胶膜套管机的加工品置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热缩胶膜套管机的加工品治具移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热缩胶膜套管机的自动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在基板10上设置有套管传送机构20、套管开口机构30、串针转载机构40、回型流道机构50、分选机构60和自动送料装置70。

套管传送机构20如图2所示,包括套管张力控制机构21和设置在传送支架22上的套管驱动机构221和长度裁切机构222。

套管张力控制:使用弹簧作为阻尼,控制套管运送时保持一定张力范围。

图案传感器23:识别套管印刷图案作为裁切动做依据。

套管驱送机构221:使用伺服马达带动套管。

长度裁切机构222:对套管长度裁切,长度可依设定长度及图像切换决定。

套管开口机构30如图3所示,包括设置在基板10上的隔板31,所述隔板31上设置有套管吸取装置(图中未示出)和伺服垂直送针装置32,所述伺服垂直送针装置32驱动直角支板33,所述直角支板33上设置有串针移动装置34。

套管吸取装置由传送马达驱动水平运动,包括真空装置和套管固定位,用于将裁切好的套管吸附在固定工位上,由伺服马达传送。

如图4所示,串针移动装置34包括设置在料架341上的多个吸咀342,吸咀342上方设置有吸咀棒343,所述吸咀棒343安装在吸咀棒座344上,所述吸咀棒座344上还设置有串针压缸345和串针推出装置346。用于将工位上的套管吸取拉开成一口状,串针由开口处插入套管,串针移动装置34移动至转载工位处等待。

伺服垂直送针装置,用于将串针移动装置移动至转载工位处等待。

串针转载机构40包括串针接送装置41和90度转针套管脱离装置42。如图5所示。

回型流道机构50包括加工品置入装置51、加工品治具移载装置52、套管定位装置53、预收缩装置54和成品移出装置55。回型流道中分成5个工作位如图6所示,当治具移动工位时各工作于相同时间内完成作业,工段如下:

如图7所示,加工品置入装置51,用于将加工品自动装填至治具中。加工品置入装置51包括设置在基板10上的第一滑道511和垂直设置在第一滑道511上的第二滑道512,所述第一滑道511由驱动装置驱动左右移动,所述第二滑道512由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在指定位置设置位置传感器,用于到位检测。

如图8所示,加工品治具移载装置52用于移动治具的装置,于每工座位设计有定位气缸用以固定治具。其包括设置在两平行设置的治具支架521,所述治具支架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机构522和移动机构523,所述治具支架上安装有治具5211,所述两治具支架内侧设置有定位装置524。

套管定位装置53,用于将套入加工品的套管送到需求位置。

预收缩装置54:使用加热器在铝合金导热钣上加热,透过导热钣直接将温度传导至套管上做局部加温,令套管收缩达到固定套管位置功效。导热钣的形状可依加工品外型需求设计,更换容易,利于产线变更。

成品移出装置55,通过加工品抓爪抓取加工品,并将成品移出治具。

分选机构60,用于将成品分检出不良品,另外放置,包括光电检测装置和分选流道装置。

如图9所示,自动送料装置70包括搭接口71和置入装置72,加工品可经由搭接口71与震动盘或前制程产线连接,经由流道将加工品送至置72入装置实现自动装填,将加工品自动放入治具中。

经测试后结果如下:

1.产量:本实用新型1800支/小时,人工600支/小时/人。

2.不良率:本实用新型(包含印刷问题)30%,人工50%。

3.重工率:本实用新型10%以下,人工50%。

4.预收缩耗电率:本实用新型400w,能量利用率60~75%。

一般套管机1600w,能量利用率30~40%。

5.套管定长裁切长度精度:本实用新型+-0.1mm.气缸式1~3mm。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