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膜机的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6214阅读:102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淋膜机的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淋膜机在印刷领域应用十分广泛,而淋膜机在收卷过程中因拉力和膜表面的微小不平导致卷边不齐的现象,收卷不齐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影响产品的性能,而且收卷不齐也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淋膜机的收卷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能对收卷环节实时监测,随时调整收卷整齐度,收卷整齐,避免收卷的膜在运输过程中受损,保证产品性能用与美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淋膜机的收卷装置,包括设置在收卷辊与淋膜机之间的中间辊、纠偏装置、传感器和反馈转换控制器,所述中间辊通过支架连接在淋膜机上并与收卷辊平行,靠近该中间辊端部设有一道环形凹槽,纠偏装置包括丝杆、电机、活动块、推杆,所述丝杆设置在淋膜机内并与收卷辊平行,该丝杆一端与电机连接,电机的电源线与反馈转换控制器连接,所述活动块设有与丝杆配合的螺纹,所述活动块底部设有U型限位轨,该活动块上设有推杆,所述推杆与中间辊上的凹槽配合,传感器设置在中间辊之前且靠近膜的边缘,该传感器与反馈转换控制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动块底部设有U型限位轨,该限位轨连接在淋膜机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杆顶部为轴承,该轴承的外径略小于中间辊端部凹槽的宽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感器与膜之间的间隙为0-8mm,其监测间隔为0.3到1.6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辊通过U型槽架设与淋膜机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在收卷环节实时监控,快速精确的调整收卷整齐度,使收卷整齐,从而避免收卷后的膜在运输过程中受损,保证产品性能与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中间辊,2.传感器,3.反馈转换控制器,4.凹槽,5.丝杆,6.电机,7.活动块,8.推杆,9.U型限位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淋膜机的收卷装置,包括设置在收卷辊与淋膜机之间的中间辊1、纠偏装置、传感器2和反馈转换控制器3,所述中间辊1通过支架连接在淋膜机上并与收卷辊平行,靠近该中间辊1端部设有一道环形凹槽4,纠偏装置包括丝杆5、电机6、活动块7、推杆8,所述丝杆5设置在淋膜机内并与收卷辊平行,该丝杆5一端与电机6连接,电机6的电源线与反馈转换控制器3连接,所述活动块7设有与丝杆5配合的螺纹,所述活动块7底部设有U型限位轨9,该活动块7上设有推杆8,所述推杆8与中间辊1上的凹槽4配合,传感器2设置在中间辊1之前且靠近膜的边缘,该传感器2与反馈转换控制器连接3。U型限位轨9能使活动块7限制在丝杆5的轴向运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杆8顶部为轴承,该轴承的外径略小于中间辊端部凹槽的宽度。轴承能减小中间辊1与推杆8之间的摩擦,增加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感器2与膜之间的间隙为0-8mm,其监测间隔为0.3到1.6秒。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中间辊1通过U型槽架设与淋膜机内。U型槽方便中间辊1的左右移动。

使用该装置时,中间辊1的位置应该比收卷辊高或低,这样膜对中间辊有一定压力,收卷过程中,传感器2监测膜的位置,当膜的边缘距离过远或过近时,反馈转换控制器3接通电机6的电源,电机6启动,从而带动丝杆5转动,丝杆5将带动活动块7在U型限位轨9内移动,从而调整中间辊1的位置,中间辊1与膜之间有摩擦力,因此,中间辊1的左右移动从而也可以影响膜的移动,从而使收卷整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