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艇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2300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船艇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垫船下水和上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艇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船舶下水主要采用船台、浮船坞和干船坞,小型船舶也可以设计托架采用整艇起吊的方法下水和上排。但是,气垫船陆上停泊场地远离船坞,无法采用常规的方法下水,而且,没有设计供整个船艇起吊的吊码。由于船艇的铝质船体,使得整体刚度较差,无法设置临时吊码进行整个船艇的起吊,所以,气垫船的下水十分困难。

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船艇起吊装置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艇起吊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船艇起吊装置,包括船艇、吊梁和起重设备,所述吊梁通过第一钢丝绳与所述起重设备连接,所述船艇上焊接有系留轨道,所述系留轨道通过紧固件连接有吊码,所述吊码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有第二钢丝绳,所述吊梁的下方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有第三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通过第三连接件与所述第三钢丝绳连接。

上述的船艇起吊装置中,所述紧固件包括双头螺柱、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套设于所述双头螺柱的外侧,所述第二螺母嵌于所述系留轨道内。

上述的船艇起吊装置中,所述系留轨道内设有螺母座,所述第二螺母嵌于所述螺母座内。

上述的船艇起吊装置中,所述第二钢丝绳是横向钢丝绳,所述第三钢丝绳是纵向钢丝绳。

上述的船艇起吊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为卸扣。

上述的船艇起吊装置中,所述吊梁的长度大于船艇长的三分之一。

上述的船艇起吊装置中,所述系留轨道的数量为4条。

上述的船艇起吊装置中,所述吊码的数量为24个,且每条所述系留轨道上均布有6个吊码。

上述的船艇起吊装置中,所述吊梁的数量为2套。

上述的船艇起吊装置中,所述纵向钢丝绳为2组,所述横向钢丝绳为12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船艇起吊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船艇起吊装置,包括船艇、吊梁和起重设备,吊梁通过第一钢丝绳与起重设备连接,船艇上焊接有系留轨道,系留轨道通过紧固件连接有吊码,吊码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有第二钢丝绳,吊梁的下方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有第三钢丝绳,第二钢丝绳通过第三连接件与第三钢丝绳连接,通过船艇上的系留轨道和吊码的作用,在钢丝绳的牵扯下,实现船艇的起吊,便于船艇随时下水或者上排,而且便于灵活布墩,也可以直接将船艇放在试验场地的地面,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包括双头螺柱、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套设于双头螺柱的外侧,第二螺母嵌于系留轨道内,系留轨道内设有螺母座,第二螺母嵌于螺母座内,通过螺母座防止第二螺母旋转,保证该装置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船艇起吊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船艇起吊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船艇起吊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船艇起吊装置的系留轨道与吊码连接的主视图。

其中,1、船艇;2、吊梁;3、第一钢丝绳;4、系留轨道;5、吊码;6、第一连接件;7、第二钢丝绳;8、第二连接件;9、第三钢丝绳;10、双头螺柱;11、第一螺母;12、第二螺母;13、螺母座;14、第三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船艇起吊装置,包括船艇1、吊梁2和起重设备,吊梁2通过第一钢丝绳3与起重设备连接,船艇1上焊接有系留轨道4,系留轨道4通过紧固件连接有吊码5,吊码5通过第一连接件6连接有第二钢丝绳7,吊梁2的下方通过第二连接件8连接有第三钢丝绳9,第二钢丝绳7通过第三连接件14与第三钢丝绳9连接。通过船艇1上的系留轨道4和吊码5的作用,在钢丝绳的牵扯下,实现船艇1的起吊,便于船艇1随时下水或者上排,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8和第三连接件14为卸扣,其中,根据实际需要,第二连接件8也可以采用滑轮。第二钢丝绳7是横向钢丝绳,第三钢丝绳9是纵向钢丝绳,纵向钢丝绳通过卸扣蛇形贯穿联通横向钢丝绳。

如图4所示,紧固件包括双头螺柱10、第一螺母11和第二螺母12,第一螺母11套设于双头螺柱10的外侧,第二螺母12为专用螺母,嵌于系留轨道4内。系留轨道4内设有螺母座13,第二螺母12嵌于螺母座13内。通过螺母座13防止第二螺母12旋转,保证该装置的正常使用。双头螺柱10可以节省时间和成本,可以焊接到很薄的板材上。由于双头螺柱10是短时间焊接且焊后很少变形,因而不需要修整,又因为焊接的结构不需要钻孔,所以不会造成泄漏。

另外,吊梁2的长度大于船艇1长的三分之一,从而保证整个船艇1起吊装置的正常运行。目标船艇的重量大约为110吨,整个船艇起吊装置包括2套吊梁2、2组纵向钢丝绳、12组横向钢丝绳、4条系留轨道4和24个吊码5,其中,每条系留轨道4上均布有6个吊码5。第一钢丝绳3工作负荷为100吨,横向钢丝绳和纵向钢丝绳工作负荷均为20吨,吊码5工作负荷为60吨,吊梁2的长度为15米,工作负荷为75吨,第二连接件8工作负荷为25吨,连接起重设备与第一钢丝绳3的卸扣工作负荷为100吨。此外,吊码5与吊梁2间可以是通过钢丝绳或者吊带等柔性连接,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采用刚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艇起吊装置,通过船艇1上的系留轨道4将整个船艇起吊的设计方法,使得目标船艇可以由龙门吊、起重船甚至是大型汽车吊将其起吊,包括从陆地到水中,从水中到陆地,从运输船到陆地,从运输船到水中,从水中到运输船,从陆地到运输船,也包括从陆地的一个位置起到到另一个位置,并且,方便随时上排或者下水,便于船艇下灵活布墩,也可以将船艇1直接放在试验场地的地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