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吊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1871阅读:1143来源:国知局
施工升降机吊笼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运送人员和施工工具,需要用到施工升降机。施工升降机通过吊笼运送人员和工具物资。目前,施工升降机都具备安全防护结构,能够在吊缆断裂或动力装置故障时避免吊笼坠落。当吊缆断裂或动力装置故障时,吊笼会高速下落一段距离,然后安全防护结构作用并进行紧急制动。在吊笼高速下落和紧急制动过程中,吊笼内的人员极易摔倒。而且由于吊笼通常是人员和施工工具混装,摔倒人员极易与带有尖角的各种施工工具碰撞,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施工升降机吊笼,包括笼体、多个防护装置和多个工具框;

多个所述防护装置和所述工具框设置在所述笼体中;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柱、弧形护挡、扶手和把手;所述支撑柱竖直地固定在所述笼体的底面上;所述弧形护挡固定在所述支撑柱的顶部;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弧形护挡的中心连接;所述扶手连接至所述弧形护挡的两端;所述把手固定在所述扶手远离所述弧形护挡的一端的底部;

所述工具框固定在所述笼体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人员进入笼体后,将施工工具放入工具框中,实现施工工具的有序摆放。然后工作人员进入防护放置,即进入弧形护挡围成的区域中,背靠弧形护挡,双手扶住扶手或者抓住把手。然后施工升降机带动笼体上升。如果吊缆断裂或动力装置故障,笼体在高速下降或急停时,弧形护挡和扶手能够对工作人员起支撑作用,防止工作人员摔倒。当工作人员抓住把手时,在笼体高速下降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手臂将紧贴在扶手的底部,有助于将工作人员保持在笼体底面上,避免笼体高速下降过程中因失重导致工作人员失去平衡,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将把手设置在扶手底部,能够避免故障时工作人员躯干晃动导致工作人员与把手产生碰撞,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扶手远离所述弧形护挡的一端的底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把手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扶手远离所述弧形护挡的一端的底部,以进入或脱离所述容纳槽。

设置容纳槽,当不使用把手时,可以转动把手使把手进入容纳槽中,从而避免凸出的把手与人体碰撞,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转动轴;所述把手与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把手,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纳槽的壁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笼体具备门以及与门正对的墙面;所述弧形护挡的开口处正对所述墙面;

所述工具框设置在所述防护装置与所述门之间。

弧形护挡的开口处正对墙面且工具框设置在防护装置与门之间,如此,即便是在工作人员摔倒时,工作人员也不会扑向工具框,避免工作人员与带有尖角的各种施工工具碰撞,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墙面上设置有正对所述防护装置的橡胶垫。

设置橡胶垫,在工作人员向前摔倒时,橡胶垫能够避免工作人员与墙面直接碰撞,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工作人员抓住把手时,在笼体高速下降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手臂将紧贴在扶手的底部,有助于将工作人员保持在笼体底面上,避免笼体高速下降过程中因失重导致工作人员失去平衡,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将把手设置在扶手底部,能够避免故障时工作人员躯干晃动导致工作人员与把手产生碰撞,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2.设置容纳槽,当不使用把手时,可以转动把手使把手进入容纳槽中,从而避免凸出的把手与人体碰撞,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3.弧形护挡的开口处正对墙面且工具框设置在防护装置与门之间,如此,即便是在工作人员摔倒时,工作人员也不会扑向工具框,避免工作人员与带有尖角的各种施工工具碰撞,提高了安全性。

4.设置橡胶垫,在工作人员向前摔倒时,橡胶垫能够避免工作人员与墙面直接碰撞,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0-笼体,11-门,12-墙面,20-支撑柱,30-弧形护挡,40-扶手,41-容纳槽,42-转动轴,50-工具框,60-橡胶垫,70-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施工升降机吊笼,包括笼体10、多个防护装置和多个工具框50;

多个所述防护装置和所述工具框50设置在所述笼体10中;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支撑柱20、弧形护挡30、扶手40和把手70;所述支撑柱20竖直地固定在所述笼体10的底面上;所述弧形护挡30固定在所述支撑柱20的顶部;所述支撑柱20与所述弧形护挡30的中心连接;所述扶手40连接至所述弧形护挡30的两端;所述把手70固定在所述扶手40远离所述弧形护挡30的一端的底部;

所述工具框50固定在所述笼体10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人员进入笼体10后,将施工工具放入工具框50中,实现施工工具的有序摆放。然后工作人员进入防护放置,即进入弧形护挡30围成的区域中,背靠弧形护挡30,双手扶住扶手40或者抓住把手70。然后施工升降机带动笼体10上升。如果吊缆断裂或动力装置故障,笼体10在高速下降或急停时,弧形护挡30和扶手40能够对工作人员起支撑作用,防止工作人员摔倒。当工作人员抓住把手70时,在笼体10高速下降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手臂将紧贴在扶手40的底部,有助于将工作人员保持在笼体10底面上,避免笼体10高速下降过程中因失重导致工作人员失去平衡,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将把手70设置在扶手40底部,能够避免故障时工作人员躯干晃动导致工作人员与把手70产生碰撞,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扶手40远离所述弧形护挡30的一端的底部开设有容纳槽41;所述把手7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扶手40远离所述弧形护挡30的一端的底部,以进入或脱离所述容纳槽41。

设置容纳槽41,当不使用把手70时,可以转动把手70使把手70进入容纳槽41中,从而避免凸出的把手70与人体碰撞,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槽41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转动轴42;所述把手70与所述转动轴42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转动轴42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把手70,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容纳槽41的壁面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笼体10具备门11以及与门11正对的墙面12;所述弧形护挡30的开口处正对所述墙面12;

所述工具框50设置在所述防护装置与所述门11之间。

弧形护挡30的开口处正对墙面12且工具框50设置在防护装置与门11之间,如此,即便是在工作人员摔倒时,工作人员也不会扑向工具框50,避免工作人员与带有尖角的各种施工工具碰撞,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墙面12上设置有正对所述防护装置的橡胶垫60。

设置橡胶垫60,在工作人员向前摔倒时,橡胶垫60能够避免工作人员与墙面12直接碰撞,提高了安全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