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薄板180度翻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3241阅读:986来源:国知局
大型薄板180度翻身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薄板180度翻身机,其通过多组翻转臂和油缸的同时动作实现大型钢板的180度翻身,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对大型薄板的180度翻身,通常采用行车吊运和人工配合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工作效率极低、工人劳动强度大,需大量作业时间才能翻身到位,自动化程度极低,并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大型薄板180度翻身机,其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能够减少安全隐患。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大型薄板180度翻转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套平行并排设置的翻身装置;每套翻身装置均包括第一翻转臂、第一翻转油缸、第一定位挡块、第一转动轴、第二翻转臂、第二翻转油缸、第二定位挡块、第二转动轴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翻转臂尾端固定安装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座上,在第一翻转臂上靠近尾端的位置设有第一定位挡块,第一翻转油缸一端与底座铰连,第一翻转油缸另一端与第一翻转臂铰连;所述第二翻转臂尾端固定安装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座上,在第二翻转臂上靠近尾端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挡块,第二翻转油缸一端与底座铰连,第二翻转油缸另一端与第二翻转臂铰连;相邻翻身装置的第一转动轴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组件连接,相邻翻身装置的第二转动轴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转动支撑组件与第一支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撑组件包括铜套和隔套,所述铜套和隔套套装在第一转动轴上,铜套位于第一转动轴与第一支座之间,隔套位于第一翻转臂与第一支座之间;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同样结构的转动支撑组件与第二支座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翻转臂与第一转动轴之间、第二翻转臂与第二转动轴之间均是通过键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轴组件包括连接轴和联轴器,所述连接轴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与对应端翻身装置中的第一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组件的结构与第一连接轴组件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翻转油缸的缸体尾端通过缸尾接头连接在尾端转动轴上,所述尾端转动轴固定于油缸座上,所述油缸座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第一翻转油缸的活塞杆端通过杆端接头连接在头端转动轴上,头端转动轴固定安装在第一翻转臂上;所述第二翻转油缸采用相同结构与底座和第二翻转臂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大型薄板180度翻转机包括三套平行并排设置的翻身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能够减少安全隐患,满足后续工位对钢板反面焊接加工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1中B-B剖视图。

图5为图1中C-C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翻转臂、2-第一翻转油缸、3-第一定位挡块、4-第二翻转臂、5-第二翻转油缸、6-第二定位挡块、7-底座、7.1-第一支座、7.2-第二支座、8-第一转动轴、9-第二转动轴、10-第一连接轴组件、11-第二连接轴组件、12-铜套、13-隔套、14-头端转动轴、15-杆端接头、16-油缸座、17-尾端转动轴、18-缸尾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大型薄板180度翻转机主要包括三套平行并排设置的翻身装置;每套翻身装置均主要由第一翻转臂1、第一翻转油缸2、第一定位挡块3、第一转动轴8、第二翻转臂4、第二翻转油缸5、第二定位挡块6、第二转动轴9和底座7组成,所述底座7上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支座7.1和第二支座7.2,所述第一翻转臂1尾端固定安装第一转动轴8,第一转动轴8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座7.1上,在第一翻转臂1上靠近尾端的位置设有第一定位挡块3,第一翻转油缸2一端与底座7铰连,第一翻转油缸2另一端与第一翻转臂1铰连;所述第二翻转臂4尾端固定安装第二转动轴9,第二转动轴9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座7.2上,在第二翻转臂4上靠近尾端的位置设有第二定位挡块6,第二翻转油缸5一端与底座7铰连,第二翻转油缸5另一端与第二翻转臂4铰连;相邻翻身装置的第一转动轴8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组件10连接,相邻翻身装置的第二转动轴9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组件11连接。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轴8通过转动支撑组件与第一支座7.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撑组件包括铜套12和隔套13,所述铜套12和隔套13套装在第一转动轴8上,铜套12位于第一转动轴8与第一支座7.1之间,隔套13位于第一翻转臂1与第一支座7.1之间。所述第二转动轴9通过同样结构的转动支撑组件与第二支座7.2转动连接,故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转臂1与第一转动轴8之间、第二翻转臂4与第二转动轴9之间均是通过键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轴组件10主要由连接轴10.1和联轴器10.2组成,所述连接轴10.1两端分别通过联轴器10.2与对应端翻身装置中的第一连接轴10.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组件11的结构与第一连接轴组件10相同,故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翻转油缸2的缸体尾端通过缸尾接头18连接在尾端转动轴17上,所述尾端转动轴17采用螺栓固定于油缸座16上,所述油缸座16采用螺栓固定在底座7上;所述第一翻转油缸2的活塞杆端通过杆端接头15连接在头端转动轴14上,头端转动轴14采用螺栓固定安装在第一翻转臂1上。由于所述第二翻转油缸5采用相同结构与底座7和第二翻转臂4连接,故此处不再赘述。

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

工作时,大型薄板19【被翻身工件】通过辅助装置输送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翻转臂1上,大型薄板19的侧边与第一定位挡块3相抵;三套翻身装置中的三个第一翻转油缸2同时动作,推动三个第一个翻转臂同时升至80度;等待另一侧的三个第二翻转油缸5推动第二翻转臂4同时升至100度,让大型薄板19处于被夹持状态;然后两侧的第一翻转油缸2、第二翻转油缸5同时推动两侧的第一翻转臂1、第二翻转臂4同步动作,直至大型薄板19翻身180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