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供应物品的贮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373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供应物品的贮藏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供应物品的贮藏系统和贮藏设备。他们在库存管理系统领域的应用已广为人知,例如应用于制造设备和医疗设备中。也可供作为自动贩卖机。



背景技术:

典型的自动化库存管理系统中,系统外壳包括多个锁紧的储物柜。用于供应给使用者的物品存放在储物柜中或储物柜的隔室中。举例来说,这类物品包括切削工具或其他机床用工具;其他制造用工具和部件;药物,医用针和其他医用物品;以及法律文件。使用者可以通过一个控制系统解锁储物柜以获取所需的物品。然后储物柜被从原位置(储物柜中的隔室都没暴露在外的位置)拉出从而使隔室中贮藏的物品暴露在外,随后储物柜在该位置再一次锁住,以阻止进一步的拉伸。这样一种系统需要复杂的机械结构,用于将储物柜锁紧在其关闭位置,解锁正确的储物柜以及仅允许打开该储物柜,并将该储物柜打开至可获取指定物品的程度。

在一个已知的系统中,包括多个托盘,多个托盘彼此相叠,位于系统外壳内,每个托盘都在外壳的宽度方向上拉伸。在每个托盘顶上包括一个或多个储物柜,在每个托盘中包括适用于每个储物柜的具有单独控制电路的单独的锁紧装置。在上述系统中,无法在不移动整个托盘的情况下移动单独的储物柜。因此,补进存货的操作通常通过打开储物柜并重新装填每个隔室完成。此外,通常来说,对储物柜的布局的改进并不可行,因为改进整个系统意味着重新设计托盘和系统外壳并重新进行制造。

在其他系统中,唯一获取储物柜中物品的方式是从系统外壳的后方打开储物柜。仍然是其他的系统中,储物柜可移动地嵌入移动部件中,并与该移动部件通过电子部件同步控制。此外,获取储物柜中的物品同样需要从系统外壳后面打开储物柜。

综上所述,对于上述系统的改进方案应集中在托盘和移动部件上。

现有技术中的系统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对于特定用户的改进的成本比较高,实施较为困难,例如改变储物柜的尺寸大小和排列方式。此外,储物柜无法轻易移动用于补进存货或复位。更深一步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设置托盘或移动部件要求提供一个较大的空间,这样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贮藏密度——换句话说,就是系统的有效库容量和整个系统的容量之比较低。更深一步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目前的系统造价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系统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包括一个用于容纳多个相互叠加的储物柜的储存匣,所述储存匣包括:

一根支撑柱,每个储物柜的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包括:

一个导向块,用于将各自的储物柜固定在所述储存匣的一侧;

储物柜信息装置,用于提供所述储物柜位置信息和移动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以及

一个电子可控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分别与各自的储物柜相连,以控制该储物柜。

优选的,所述储存匣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支撑柱上的电路板,每个所述储物柜信息装置以及每个所述锁紧装置都与所述电路板上的电路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路基于各个储物柜信息装置传来的信息,控制每个锁紧装置开闭。

优选的,所述储物柜信息装置包括传感部件,所述传感部件用于感应各自的储物柜上的索引部件。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包括一个上导轨和一个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在储存匣的深度方向拉伸,与对应的单独储物柜上的导轨接通装置连接,用于支撑所述储物柜,所述储物柜信息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更优选的是,所述储物柜信息装置安装在邻近上导轨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导轨包括向远离所述支撑柱的方向拉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呈垂直方向拉伸的第二部分;所述下导轨包括向远离所述支撑柱的方向拉伸的第三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三部分呈垂直方向拉伸且与所述第二部分反向的第四部分。

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与所述支撑柱之间有不同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一个螺线管,一个螺线管盖板以及一个偏置部件,所述偏置部件用于将所述螺线管盖板偏压离螺线管并与单独的储物柜上的一个或多个停靠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进一步包括搁置系统,依靠所述搁置系统,所有的锁紧装置可同时手动打开。

优选的,所述搁置系统进一步包括:

一个手动条;以及

一个枢转连接于所述手动条的搁置条;

其中,手动条的移动推动搁置条从而开启每个锁紧装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搁置条包括提供给每个锁紧装置的倒角部分,其中,搁置条的移动导致所述倒角部分相对于单独的偏置部件移动至所述单独的锁紧装置的螺线管盖板上。

优选的,一个储物柜导块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与所述导向块、所述储物柜信息装置和所述锁紧装置相对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个储物柜,所述储物柜包括:

至少一个在所述储物柜顶端上是开放的隔室;

上导轨接通装置和下导轨接通装置,所述接通装置在所述储物柜的深度方向拉伸,用于将所述储物柜的第一面安装在邻接一个支撑装置的位置上;以及

储物柜信息装置安装在上导轨接通装置和下导轨接通装置之间。

优选的,所述储物柜信息装置包括一个索引部件。

优选的,所述上导轨接通装置位于储物柜的第一面,包括向远离所述储物柜第一面的方向拉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呈垂直方向拉伸的第二部分;以及

所述下导轨接通装置包括一个形成于所述储物柜底部的凹槽。

优选的,每个隔室包括一个中断部件,所述中断部件位于与所述储物柜的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其中,使用者可用手指将物品拨出。

优选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至少一个隔室的第二面是弯曲的,这样物品可从所述第二面中滑出。

优选的,所述储物柜包括一个分离杆,所述分离杆位于所述储物柜的后部,所述分离杆是偏置的,以便于将储物柜锁紧在支撑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储物柜分离杆被设置在储物柜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储物柜进一步包括对应于每个隔室的停靠点,所述停靠点位于所述第一面并与支撑装置上的相应锁连接,用于控制使用者可接触到的相应隔室。

优选的,所述储物柜进一步包括一个提升部分,所述提升部分与支撑装置上的提升部件连接,用于提升所述储物柜的后部。

优选的,所述提升部分包括一个倒角。

优选的,所述储物柜进一步包括一个引导凹槽,所述引导凹槽沿着所述储物柜的顶部在纵向上延伸并朝向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所述第二面设置;以及

一个引导突出部,沿所述储物柜的底部在纵向上延伸,所述储物柜的底部位于所述引导突出部的下方,;

其中,储物柜上方的所述引导突出部与储物柜下方的所述引导凹槽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储物柜包括多个由各自的分隔壁隔开的隔室,所述引导凹槽形成于所述分隔壁的顶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储物柜的方法,所述储物柜包括至少一个在储物柜顶部是开放的隔室,在所述储物柜深度方向延伸并用于将所述储物柜的第一面安装在邻接于一个支撑装置的位置上的上导轨接通装置和下导轨接通装置;所述上导轨接通装置位于所述储物柜的第一面,并包括向远离所述第一面的方向拉伸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呈垂直方向拉伸的第二部分;所述下导轨接通装置包括形成于所述储物柜底部的凹槽,以及位于所述储物柜第一面的多个停靠点;每个停靠点分别对应一个隔室215,并与一个锁连接,用于控制使用者可接触到的相应隔室,所述制造储物柜的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储物柜的模具,以及

在不使用侧抽芯的情况下采用注模的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储物柜。

优选的,所述制造储物柜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处理所述模具,以使每个隔室包括一个位于第二面顶部的开孔,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这样物品可由使用者手指拨出。

优选的,所述制造储物柜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处理所述模具,以使至少一个隔室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是弯曲的,这样物品可从第二面中滑出。

优选的,所述制造储物柜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处理所述模具,以使一个引导凹槽沿所述储物柜顶部在纵向上延伸并朝向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设置;以及一个引导突出部沿所述储物柜底部在纵向上延伸,并所述储物柜底部位于所述引导突出部的下方;位于所述储物柜上方的所述引导突出部与位于所述储物柜下方的所述引导凹槽相啮合。

根据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一种贮藏系统,包括:

一个储存匣,所述储存匣包括一个位于所述储存匣一侧的支撑柱;

多个导向块;

多个第一储物柜信息装置;以及

多个锁紧装置;

所述贮藏系统进一步包括多个储物柜,每个所述储物柜包括导向块接通装置,所述导向块接通装置沿所述储物柜深度方向拉伸,用于将所述储物柜的第一面安装在邻接于各自的导向块的位置上。

第二储物柜信息装置邻接于所述第一储物柜信息装置,所述第一和第二储物柜信息装置用于提供所述储物柜的位置信息和移动信息的至少其中之一;以及

至少一个停靠点,所述停靠点位于所述储物柜的第一面,用于与一个所述锁紧装置相连;

其中,所述锁紧装置以电子控制调节可接触到的储物柜。

优选的,沿所述储物柜深度方向的所述导向块接通装置的长度大于沿所述储物柜深度方向的所述导向块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储物柜被安装好时,所述上导轨接通装置上邻接与所述上导轨设置并位于所述上导轨和所述第一储物柜信息装置之间,所述第二储物柜信息装置邻接于所述第一储物柜信息装置。

优选的,所述贮藏系统进一步包括可闭锁的盖板以防使用者接触到所述搁置系统。

优选的,所述储物柜的分离杆仅在所有锁紧装置全都打开时才是可接触到的。

优选的,当一个所述储物柜安装在所述储存匣上时,所述储物柜的底部和各自的导向块的底部是基本上邻接的。

优选的,所述贮藏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储存匣的外壳。

优选的,所述贮藏系统包括多个储存匣。

优选的,安装在第一储存匣中的储物柜的宽度与安装在第二储存匣中的储物柜的宽度不一样。

优选的,所述储物柜进一步包括一个提升部分,并且所述外壳包括一个提升部件,其中,当所述储物柜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提升部分和所述提升部件在所述系统外壳内相互连接,并用于提升所述储物柜的后部。

优选的,所述贮藏系统包括多个储存匣固定支架,所述储存匣固定支架在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相互层叠,其中,多个储存匣安装在每个储存匣固定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贮藏系统包括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每个所述储存匣的电路,并进而控制所述系统外壳内每个所述储物柜可被外界接触到的部分。

优选的,当关闭时,所述储物柜之间都不相连,当移动时,所述储物柜与上下相邻的储物柜相连并使所述储物柜侧向垂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个贮藏系统,所述贮藏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储存匣以及储物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个模块化的贮藏系统,包括:

一个外壳;

多个储存匣固定支架,所述储存匣固定支架在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与其他储存匣固定支架大体平行地设置;

多个储存匣,所述储存匣能够安装在储存匣固定支架上,每个所述储存匣包括一根沿所述外壳的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支撑柱;以及

多个储物柜,所述储物柜能够相互层叠并安装在所述储存匣上。

优选的,每个所述储存匣固定支架包括多个储存匣校准架,其中,所述储存匣可有选择地安装在具有合适校准架的固定支架上。

优选的,一个安装在第一储存匣上的第一储物柜,其宽度与安装在第二储存匣上的第二储物柜不同。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物柜的宽度大体上是所述第二储物柜宽度的整数倍。

优选的,安装在第一储存匣上的第一储物柜的高度与安装在第二储存匣上的第二储物柜不同。

优选的,安装在第一储存匣上的第一储物柜的高度与安装在所述第一储存匣上的第二储物柜的高度不同。

优选的,所述储存匣沿深度方向的延伸比所述储物柜短。

优选的,每个所述储存匣包括:

至少一个连接并适于所述储物柜的检测器,所述检测器用于监视所述储物柜处于完全关闭位置,所述储物柜移动的距离以及所述储物柜移动的方向;以及

每个所述储物柜均具有的各自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将所述储物柜锁紧在完全关闭位置以及将搜书储物柜各自开放至相应的开放位置,所述开放位置为由控制装置控制的指定隔室可被接触到的位置。

所述检测器包括一个位于单独的所述储物柜上的索引部件,以及一个与所述索引部件相互作用的传感部件,以及

所述贮藏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可被接触到的储物柜内容,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述储物柜被分割成多个隔室,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可被接触到的相应隔室。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适于每个储存匣的单独的分布式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模块化的贮藏系统中为每个储存匣配备了一个搁置系统,依靠所述搁置系统,各个的储存匣上的所有锁紧装置可被同时手动打开。

优选的,一个单独可闭锁的盖板安装在一个单独的储存匣固定支架上,所述盖板用于防止接触安装在单独的储存匣固定支架上的每个储存匣上的搁置系统。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由例证和附图的形式进行描述,具体如下:

图1是本发明中的模块化贮藏系统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中,当其中一个储物柜把手移除时,储存匣和储物柜的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当其中两个储物柜把手移除时,储存匣和储物柜的前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当一个导向块移除时储存匣的透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当所有导向块移除时储存匣的另一张透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储存匣电路板的透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锁紧装置和搁置系统的透视图;

图8是图4中导向块的透视图;

图9a是图4中导向块的前视图;

图9b是图4中导向块的后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中储物柜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中储物柜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12是图10中储物柜的透视剖视图;

图13是图10中储物柜的前视剖视图;

图14是图10中储物柜的底部视图;

图15是图1中储存匣固定支架的透视图;

图16是图15中带有可闭锁的盖板的储存匣固定支架的透视图;

图17是本发明中的储存匣、储物柜和提升部件的侧视图;

图18是图17中的储存匣、储物柜和提升部件的透视图;以及

图19是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列描述中,诸如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均只针对如图1所示的结构分配而言。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中模块化贮藏系统1的透视图。在该贮藏系统1中,一个外壳100被安装在一个框架上,所述框架包括一个基座105和四根支柱110,每根支柱110分别从基座105的角上延伸。储存匣固定支架700(详述见下文)安装在前支柱110之间并在前支柱110之间延伸,提升部件130(详述见下文)安装在后支柱110之间并在后支柱110之间延伸。

如图1所示,有六个储存匣300,每个储存匣能容纳4个储物柜200,该储存匣300安装在基座105上的储存匣固定支架700和在其正上方的储存匣固定支架700之间。然而,在实践中储存匣300也可安装在其他储存匣固定支架700上,以便于用储物柜200填满外壳100的闲置空间。虽然未在图中示出,在外壳100上亦设有侧盖和背盖,用于阻止任何对储物柜200的无权接触以及其他电子控制。

该外壳100还包括一个系统电路板145,该系统电路板上包括一个系统控制电路140。接线从电路板145中接出,通过前支柱110中的通道,沿着储存匣固定支架700接至每个储存匣300(详述见下文)中的电路上。

更多细节如图2所示,每个储存匣300包括一个支撑柱310,该支撑柱横截面大体呈l形,并由前板312沿宽度方向延伸以及后板311沿深度方向延伸(如图5所示)形成。在该实施例中,每个储存匣300容纳4个储物柜200,该储物柜相互层叠;每个储物柜200包括一个储物柜主体210和一个储物柜把手259。如图2所示,为方便描述,底部储物柜200的储物柜把手259已被移除。

如图3所示为图2中储存匣300和储物柜200的前视图,但在这种情况下,底部两个储物柜200的储物柜把手259已被移除。如图3所示以及下文所述的,该储存匣300包括用于维持储物柜200相互堆叠放置的导向块500。储物柜200和导向块500是一一对应的。

如图4-8所示为储存匣300及其组件的左侧透视图。应当注意的是,为了方便描述,在图4中一个导向块500已被移除,在图5中所有导向块500均被移除。如上述附图所示,每个储存匣300包括一个储存匣电路板350,以及为了使每个储物柜200能够被安装在储存匣300上,该储存匣300还包括导向块500、螺线管340和螺线管盖板345,该螺线管340和螺线管盖板345一起形成锁紧装置347。如图6所示,该储存匣电路板350上装有一个储存匣控制电路355以及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357,该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将储存匣电路板350连接至系统电路板145上。为了使每个储物柜200能够安装在储存匣300上,还提供了螺线管接口352以及一个包括三个传感部件330的传感部件组。该传感部件组330成行从前部排列至背部。每个传感部件330包括发光二极管(led)331,332,333以及光接收装置334,335,336,该发光二极管位于对应的光接收装置正上方。因此,上行中的三个发光二极管331,332,333和下行中的光接收装置334,335,336之间接有一个通道。

如图5所示,储存匣电路板350和螺线管340安装在支撑柱310的一侧,这样每个螺线管350都邻接于各自的传感部件组330。如图7所示,每个螺线管340上通过枢轴349设置有一个螺线管盖板345,上述部件共同构成锁紧装置347。该螺线管340上设有一个螺线管凸出部3400,该螺线管盖板345上也设有相应的凸出部3450,两个凸出部3400和3450均位于枢轴349上相对于螺线管主体和螺线管盖板主体的一侧。一个弹簧348位于凸出部3400和3450之间,用于使螺线管盖板345的主体弹离螺线管340。因此,当螺线管340未被激活时,螺线管盖板345弹离螺线管且锁紧装置是锁住的。然而,当螺线管被激活时,所产生的磁力吸引螺线管盖板345向螺线管340移动并打开锁紧装置347。

如图5和7所示,储存匣300上亦可包括一个手动的锁紧搁置系统(螺线管搁置系统)400,该搁置系统400包括一个枢转连接于搁置条420上的手动条410。该手动条410位于储存匣300的支撑柱310的415上。优选的,该枢轴415装有弹簧,这样手动条后部附着于搁置条420的部分向下偏斜且手动条的前部向上偏斜。

搁置条420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前凸部分430,在搁置系统运行时,每个前凸部分420至少部分被设置在螺线管凸出部3400和螺线管盖板凸出部3450之间。每个前凸部分430包括一个倒角部分435,这样前凸部分430可以通过增加与搁置条顶部的间距而从搁置条420中凸出更多。因此,当手动条的前部被向下按压且搁置条420向上移动时,前凸部分420中较厚的部分移动至单独的螺线管凸出部3400和螺线管盖板凸出部3450之间以推动螺线管盖板345主体向螺线管340移动。这样,储存匣300中的所有锁紧装置可同时被打开。

如图4所示,一个导向块500安装于每个传感部件组330和锁紧装置347之上。然而,该导向块500包括凹窗530、535(如图8所示),该凹窗提供给螺线管盖板345和发光二极管331,332,333(如图3所示)伸出的空间。

如图8,9a和9b所示,每个导向块500包括一个阶形主体,该阶形主体的下部501比上部502厚。因此,处于上部502和下部501之间的向上表面540大体是水平的。还提供了一个上导轨520和一个下导轨510,该上导轨和下导轨连接储物柜的相应部分(详述见下文)。上导轨520包括一个左凸部分522,从上部502中基本水平地凸出,;以及一个用于形成u形凹槽的下凸部分524。类似的,下导轨510包括一个左凸部分512,从下部501中基本水平地凸出;以及一个用于形成u形凹槽的下凸部分514。上导轨520和下导轨510均沿深度方向延伸。应当注意的是,由于导向块500的下部501比上部502要厚,当导向块500安装在支撑柱310的后板311上时,上导轨520比下导轨510更接近后板311。

上部502本身是阶形的,包括一个厚上部5021和一个薄下部5022(如图8和9b所示)。因此,位于厚上部5021和薄下部5022之间的向下表面565是大体水平的,一个凹部560形成于向上表面540和向下表面565之间。该向下表面565从导向块500的后部延伸至几乎到达导向块500的前壁。然而,前壁部分556形成于凹部560的上部并自向下表面565向下延伸。因此,一个拐角由向下表面565和前壁部分556的后部表面形成。

该前壁部分556并没有向下延伸至向上表面540。因此,一个切口550形成于向上表面540,薄下部5022的内表面545以及前壁部分556的下表面555之间。该切口550沿深度方向,从导向块500的前端延伸,并概念性地通过凹部560直至导向块500的后端。

当导向块500安装在支撑柱310上时,螺线管盖板345从凹窗530中凸出,这样可以如下文所述的那样将安装在导向块500上的储物柜锁住。此外,每个传感部件530通过凹窗535暴露在外。尤其是,最靠前的发光二极管333位于由向下表面565和前壁部分556的后表面形成的拐角处,这样该发光二极管333可由前壁部分556保护防止其受到干涉和意外损坏。另外两个发光二极管331和332成排安装在发光二极管333之后并位于凹部560内。此外,三个光接收装置334,335,336位于各自的发光二极管下方,且光接收装置的上表面从凹窗535中探出并与向上表面540大体齐高。因此,上列中的发光二极管331,332,333和下列中的光接收装置334,335,336之间的通道与切口550相连。

如图10-14所示,每个储物柜200包括一个带有把手259的储物柜主体210以及一个安装于所述储物柜上的索引部件260。该储物柜主体210由一整片硬塑料材质,由无侧抽芯的注模工艺形成。特别地,该储物柜主体210包括多个顶部开放的隔室215,多个隔室215由分隔壁240隔开。为每个隔室215在储物柜主体210的右边侧壁230上配置一个锁紧阻止装置270,该侧壁就是与储存匣300邻接的一侧。在该右边侧壁的相对面上,在储物柜主体210的左边侧壁250的顶部形成一个对应于每个隔室215的手指大小的开孔255(如图11所示)。

如图12中的截面透视图和图13中的前截面图所示,侧壁250包括一个外表面257和一个内表面256。该内表面256是弯曲的,弯曲从侧壁250的顶部平滑地延伸至隔室215的底部。此外,位于左边侧壁250的内表面256和分隔壁240之间的拐角,以及位于每个隔室215底部和分隔壁240之间的拐角都是圆形的。开孔255、弯曲的左边侧壁、每个隔室215中的底部以及圆角的组合允许使用者将手指伸入开孔255中并将一个隔室215中的物品从侧壁250上方滑出隔室215。这样的安排对存放在隔室中的物品较小是尤其有优势,如药片、螺丝、垫圈等等。

储物柜主体210亦包括一个上导轨接通装置220,该接通装置220与导向块500的上导轨520项链。该上导轨接通装置220包括一个向右凸出的部分222,该向右凸出的部分自侧壁230的上部基本上是水平地凸出,以及一个向上凸出的部分224从而形成u形凹槽。此外,一个凹槽229形成于储物柜200的底部并邻接与右边侧壁230,作为一个下导轨接通装置。

当储物柜200与导向块500相连时(如图3所示),上导轨接通装置220的向上凸出的部分224位于由向块550的上导轨520形成的u形槽内。类似的,上导轨520的向下凸出的部分524位于由上导轨接通装置220形成的u形槽内。此外,下导轨210的向上凸出的部分214位于由储物柜200的底部形成的u形槽229内。由于上导轨接通装置220和下导轨接通装置229在纵向上沿着大致相当于整个储物柜200的深度延伸,而导向块500的上导轨520和下导轨510也在深度方向延伸,上述配置允许整个储物柜200能够由导向块500支撑,其中一个侧壁230邻接于该导向块500。例如如图3所示,不需要施加其他额外的力来将储物柜200支撑在合适的位置。此外,该储物柜200可通过上导轨520和下导轨510从初始位置(如图1所示的所有储物柜的关闭位置)滑动至使储物柜被拉开的开离位置。

如图3,10和12-14所示,该索引部件260是一个由螺钉265固定在储物柜主体210上的光栅带。在实施例中,该光栅带260是一个其上按预设距离设有孔洞的金属栅。孔洞大小相同且都小于成排的传感部件组330,只有前孔比该传感部件组330长。该光栅带260安装在储物柜主体210上且与上导轨接通装置520邻接并齐高,这样当储物柜200安装在储存匣300上时,光栅带260位于发光二极管331,332,333以及光接收装置334,335,336之间的通道内。在这种情况下,当储物柜200开闭时,光栅带260滑过该通道、凹部560和切口550。当储物柜移动时,光栅带260的实心部分将由发光二极管331,332,333发射的光线遮蔽而孔洞部分允许光线通过,这样随着储物柜的移动,光接收装置334,335,336接收到的光便发生改变。前孔设计得比成排的传感部件组330长,其作用在于当储物柜200关闭时(即位于初始位置)防止来自任意发光二极管的任何光线被光栅带260所遮蔽。由于前孔是唯一一个比成排的传感部件组330长的孔洞,因此其可被用于检测储物柜200是否处于初始位置。这样设置孔洞和传感部件组330的尺寸和位置,其作用在于如储物柜200的遮蔽图案可以推动控制电路(可以是系统控制电路140,或更优选地为储存匣控制电路355)来确认储物柜是否处在初始位置,若不处在初始位置,则确认其离开初始位置移动的距离,移速以及移动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向块500足够长,导向块500和储物柜200的公差足够小,导轨510、520和导轨接通装置220、229之间的间隙也足够小以至于无需额外的对储物柜200的引导或支撑。然而,在这个实施例中,每个储物柜200进一步包括一个引导凹槽245,该引导凹槽位于每个分隔壁240和储物柜把手259的顶部且延伸至其左侧。一个相应的凸起部分纵向沿储物柜200底部延伸至凹槽245下方,在那里形成一个导轨247。该导轨247的尺寸设计契合凹槽245。因此,当储物柜200以堆叠方式安装在储存匣300上时,上部储物柜200的导轨247与下部储物柜200的引导凹槽245相契合(如图3所示)。这种设计为储物柜的开闭提供引导,并防止储物柜歪斜。

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在于,上部储物柜200的底部搁在下部储物柜200的顶部,以及/或当储物柜200被拉出时,导轨247的底部与凹槽底部相连。可选择地,上部储物柜可以一直搁在下部储物柜上。然而,上述两种情况均不是必需的,例如,可将储存柜200的全部重量都由导向块500单独支撑。

上下两个储物柜200之间的连接存在一个潜在的问题,就是多个上部储物柜200的重量可能使得下部的储物柜200难以打开。这个潜在的问题可在这个实施例中以两种方法解决,虽然这两种方法在其他实施例中是可选的。

第一种方法是:每个储物柜200包括一个提升凸出部280,该提升凸出部280自储物柜主体210的后壁向后延伸。该提升凸出部280的下侧包括一个倒角(如图12,17和18所示)。当储物柜200移回其初始位置时,倒角与位于外壳100后部的提升部件130相连,并将储物柜200的后部提起以确保其不与储物柜200相连。虽然并不是必需的,但导轨247依旧保持在凹槽245中的位置。

第二种方法是:为每个储物柜200配置一个储存匣300的支撑柱310,该支撑柱310位于配备有储物柜导轨380的导向块500的相对面。此外,储物柜主体210的底部左侧拐角由一个切口形成,该切口纵向增加了储物柜200的整个深度。当一个储物柜200安装在第一储存匣300上时,切口的向下表面290与邻接在储存匣300的单独的储物柜导轨380相连。采用这种方法,当储物柜200位于初始位置,以及部分或完全开启时,储物柜导轨380可支撑储物柜200的至少一部分。

因此,当储物柜200位于初始位置时,其被提升凸出部280、导向块500以及邻接于储存匣300的储物柜导轨380所支撑。采用这种方法,该储物柜200的重量并不会对下部的储物柜200产生压力并使其无法打开,无论储物柜200中存放的物品重量大小或者堆叠其上的储物柜200数量多少。然而,导向块500中的上导轨520和下导轨510,以及位于凹槽245内的导轨247的引导功能被维持。优选的,储物柜200下部左侧拐角的切口以及储物柜导轨380也设计为提供额外的引导功能。

应当注意的是,导向块500的引导和支撑功能可通过增加其相对于储物柜200的深度得到提升。然而,这种提升需要付出额外的制造成本。

回到对锁紧装置247的描述中,每个螺线管盖板上的凸出部3450面向储存匣300前侧的设置。采用这种方法,每个螺线管盖板345上的向后边缘3451自导向块500中微微凸出(如图5和18所示)。该储物柜200安装在导向块500前部并滑回其初始位置,储物柜200的侧壁230右边的每个停靠点270反作用于由弹簧348产生的偏压力并避开螺线管盖板。然而,当使用者试图将一个储物柜200拉出外壳100以获取存放在隔室215中的物品时,螺线管盖板345上的向后边缘3451与一个单独的停靠点270邻接以防止储物柜200被取出,从而将储物柜200锁紧。然而,螺线管340可被控制电路355激活以吸引螺线管盖板345靠近;这样可以防止向后边缘3451与停靠点270靠近,从而解锁储物柜200,并允许其被拉出。

制造螺线管盖板345和储物柜200的材质选择也十分重要。若螺线管盖板345和储物柜200或储物柜的停靠点270均选用钢材制成,则螺线管340可能产生激活困难的问题。然而,若螺线管盖板345选用钢材制成,储物柜200或储物柜的停靠点270选用塑料(甚至是铜)制成,则其合成的结果会打破电磁效应并确保配备较小的螺线管340的螺线管盖板345的正确操作。因此,可以选用或同时使用一个包括较少线圈的螺线管340以及一个较小的励磁电流来降低制造成本和/或在运行的同时提升可操作性。

如上文所述,传感部件组330和索引部件260可被用于检测储物柜200是否处于初始位置,以及检测储物柜200的移动方向和移速,或储物柜200移动的距离。这些信息可被用于控制螺线管340的被激活时间并进而控制使用者可接触到的储物柜200中的一个特定的隔室215。例如,若储物柜200位于初始位置且允许使用者接触从前数第三个隔室215时,由传感部件组330采集到的信息可被用于控制螺线管340吸引螺线管盖板345,直到储物柜200被拉出至第二隔室215对应的停靠点270通过螺线管盖板345的向后边缘3451,然后螺线管340释放螺线管盖板345;可选择的,若检测确定储物柜200具有足够的打开速度时,也可以提前释放螺线管盖板345。弹簧348随后推动向后边缘3451探出(或进一步探出)导向块500的凹窗530,这样当储物柜200被进一步拉出时对应第三隔室215的停靠点270可紧靠盖板345的向后边缘3451。采用这种方法,使用者可获取第三隔室215中存放的任何物品(第一和第二隔室215同理可得)。然而,由于使用者无法进一步拉开储物柜200,其无法获取更后面的隔室中存放的物品。

当储物柜200被安装上时,每个储物柜200进一步包括一个储物柜分离杆600,分离杆600下部设有一根枢轴610(如图14所示),一个前端部分620位于枢轴610的前端,一个后端部分630位于枢轴610的后端。一个完整的弹性臂605自侧向从前端部分伸出并紧靠储物柜主体210的向下的延伸壁211的端面。该弹性臂605推动前端部分620偏离导向块500,从而将后端部分630推向导向块500。该后端部分630延伸并经过储物柜200的后部,并在其末端设有一个挂钩部分635。当储物柜200被拉出至所有停靠点270均通过螺线管盖板345的向后边缘3451时,挂钩部分635与导向块500的后部表面(如图9b所示)相连,以防止储物柜200与导向块500脱离。然而,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指按压储物柜分离杆600的前端部分620,抵消弹性臂605的偏斜作用力并使挂钩部分635左移脱离储存匣300,这样该挂钩部分635就与导向块500的后部脱离。采用这种方法,储物柜200可完全从储存匣300中移除。

在具体使用中,多个储存匣300安装在储存匣固定支架700上。图15中示出了更具体的实施例。该固定支架700包括一个水平的底座710,其上包括支撑柱后壁715和支撑柱侧壁716。多个定位部件730按照预设的间距自后壁715向内凸出。在相应的间距上,固定凸出部720自底座710的前部边缘凸出。每个固定凸出部720上包括两个小孔791、792。

储存匣固定支架700安装在外壳100的框架中的前面两个支撑柱110,并采用螺钉或螺栓,通过单独侧壁716上的安装孔和相应支撑柱110上的安装孔,固定在预设的位置。

通过相对于定位部件730在其后部表面的底部定位一个固定部件(如图2所示),并通过在固定支架700的支撑柱后壁715上的安装孔790,通过螺钉或螺栓的方法将上述两个部件安装在一起的方法,将一个储存匣300安装在储存匣固定支架700上。此外,一个螺栓或螺钉穿过位于储存匣300底部前端的安装孔391以及相应固定凸出部720上的安装孔391。储存匣300的顶端通过螺钉或螺栓穿过位于储存匣300顶端前部的安装孔392以及上部固定支架700上的相应固定凸出部720上的下部安装孔792,安装在一根上部的储存匣固定支架700。

如图16所示,一个可闭锁的盖板800安装在储存匣固定支架700的前端。该可闭锁的盖板800包括为每个储存匣配置的一个具有开孔部分815的固定板810,且连接一个滑板820。该滑板820安装在固定板810之后,并包括相应的开孔部分。该滑板820可在固定板810后滑动,以便对开孔部分进行共同定位,从而允许使用者使用手指接触盖板800后部,或可以使滑板820遮住固定板810上的开孔部分815,从而防止使用者接触盖板800。滑板820可在至少一个位置上被锁830锁住以防使用者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系统外壳中包括六个固定支架700,从而可安装五排储存匣300。此外,固定支架700上的每排包括六个储存匣300,每个储存匣300内包括四个储物柜200。一个单独的储存匣以及其内的储物柜可设置为豆荚状。因此,该系统外壳中可包含多达6*5=30个豆荚状结构以及总共30*4=120个储物柜200。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储物柜200包括12个隔室。因此,整个系统1可提供1440个单独对象的接触权限控制。

在实践中,组装该系统时,首先组装单个储存匣300,并将电路板350,锁紧装置347,搁置系统400以及储物柜的导轨380固定在储存匣300的支撑柱310后板311上,该储存匣300通过接口352将螺线管340和电路板350连接起来。导块500如前所述安装在支撑柱310的后板311上。将储存匣300组装完毕且将储存匣固定支架700安装在框架上之后,可将储存匣300安装在储存匣固定支架700上。可选择的,可将储存匣300和储存匣固定支架700组装在一起并将一个或多个此类组装件安装在框架上。一旦储存匣300安装在外壳100上后,其通过i/o插脚357电性连接至系统电路板145上。

此外,将储物柜把手259,索引部件260和储物柜分离杆600安装在储物柜主体210上以形成储物柜200。储物柜200通过上文所述的装置滑入储存匣300中直至其初始位置,以便锁紧装置347工作防止其打开。通过上述步骤,完成组装。可选择的,该储物柜200可在滑入储存匣300之前存入物品,虽然这不是必需的。

图19示出了一个作为系统控制电路140和系统电路板145的计算机系统1100的典型实施例。该计算机系统1100可由台式计算机或笔记本计算机的一部分,或其他类似的计算机设备组成,但优选的应永久固定在外壳100内。

该计算机系统1100可通过调制解调器或网络接口102接入外部设备,例如通过模拟调制解调器、适配器、有线通、令牌环接口,或卫星传播接口。如图19所示,系统电路板140包括一个可以为传统的微处理器的处理单元1104,该处理单元1104可以为英特尔奔腾微处理器、英特尔酷睿微处理器或摩托罗拉的powerpc微处理器,上述处理器均为本领域中熟知的技术。系统内存储器1106通过一个系统总线1108耦合于处理单元1104上。该系统内存储器1106可以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m)或其他任何上述存储器的组合。系统总线1108将处理单元1104和系统内存储器1106耦合至非易失性存储器1110、图形子系统1112以及输入/输出(i/o)控制器1114。该图形子系统1112控制一个例如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设备1116,该显示设备1116可以作为图形子系统1112的一部分。i/o设备1118可以包括键盘、磁盘驱动器、打印机、鼠标、触摸屏以及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类似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

将上述的计算机系统140作为系统控制器使用,其控制软件通常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1110中。因此,该控制软件可被存储在系统的硬盘中,或是可连接的外部存储设备中,如usb记忆棒或光盘中。上述两个装置可构成如图19中所示的i/o设备部分1118。应当注意的是,非易失性存储器亦用于存储物品存放的储物柜200信息(可选择的,还包括位于哪个储物柜200的哪个隔室215中),优选的,还可包括何种物品在何时被何人取出的信息。

储存匣的控制电路板350以及储存匣的控制电路355的布局相似。然而,网络接口用于提供系统控制电路140的联网服务。i/o设备包括传感部件组300和螺线管340。储存匣控制电路355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亦用于存储基于传感部件组330计算的储物柜200的位置信息,基于该位置信息的螺线管激活/不激活输出信息以及自系统控制电路140的输入信息。

在储存匣控制电路350上为每个储物柜200配备有一个led指示器360作为额外的i/o设备。由于显示器只包括led指示器360,则如图19中所示的图形子系统就不是必需的。当相应的储物柜200未锁住时,储存匣控制电路355控制led指示器360发光,使用者可通过支撑柱310上的小孔和储物柜把手350上的相应小孔观察到发光情况。采用这种方法,使用者可以更容易地了解哪个储物柜200可以被打开。

模块化贮藏系统1进一步包括一个额外的用于控制储物柜200的接触权限的用户接口(图中未示出)。典型的用户接口包括显示装置和输入装置,例如显示器、触摸屏、按钮、读卡器、键盘、射频识读器等,上述所有设备都可以作为计算机系统1100(系统控制电路140以及系统电路板145)的i/o设备1118。该计算机系统1100以何种物品存放在哪个储物柜200,优选的存放在哪个储物柜200的隔室215中的信息程序化,同时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使用者获取物品的频率、数量和种类权限的信息。该系统控制电路140根据上述信息允许预定的使用者接触特定储物柜200中的特定隔室215。

虽然不是优选的,储存匣控制电路355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可存有上文所述的部分或所有关于存放物品和所处储物柜200的信息(可选择的还包括位于哪个储物柜200中的哪个隔室215的信息),进一步的包括获取物品的种类、获取人和获取时间信息,来取代或额外增加到系统控制电路中。此外,存储信息的存储标签可位于一个储物柜200内,例如一个射频识别标签,这样当一个储物柜200被首先插入时,若其上存在预先设定的存储标签,则该存储标签上的内容可自动被控制软件更新。

特别地,一个单独储物柜200中的每个隔室215可存放有相同的物品,而存放有相同物品的储物柜200可作为一个集合,虽然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其他配置方式也是可行的。

例如,一个预先设定的储物柜200中的所有隔室215中存放有一种药物片剂,其他储物柜200中存放有不同的物品,例如其他药物、注射器、绷带、外科器械等。对于预先设定的储物柜200中物品的获取权限可仅局限于医生和护士。

若一个医生需要获取该药物片剂,则该医生将他的rfid证在rfid标签上展示并使用输入装置(例如触摸屏菜单系统),以申请获取该药物片剂的权限。该系统控制电路140控制显示设备(i/o设备1118)向该医生显示存放该药物片剂的储物柜200信息,并控制相应的储存匣控制电路355以激活相应的螺线管340,从而解锁相应储物柜200,同时将该储物柜上的led指示器360点亮。当该储物柜200被拉出预定的距离时,螺线管340失效,使得螺线管盖板345锁住第一隔室215的停靠点270。因此,该医生只能将储物柜200拉出至接触到第一隔室215的程度。随后他可以用手指穿过手指大小的开孔255来摸索存放于第一隔室215中的片剂位置并将其捞出。医生随后便将储物柜200关闭。当储物柜200被推回时,螺线管盖板345滑过停靠点270,这样就不需要将螺线管340激活。同时也有另一个优势在于若医生忘记将该储物柜推回,其他任何人都可将其推回。该系统控制电路140记录下其中一个药物片剂被取出,也可记录下该药物片剂被该特定的医生取出。

若一个低级护士展示自己的rfid证并请求该药物片剂的获取权限,则此请求会被拒绝且储物柜200保持关闭状态。

若一个高级护士展示自己的rfid证并请求该药物片剂的获取权限,则显示设备向该护士展示存放该药物片剂的储物柜200信息并控制相应的储存匣控制电路355激活相应螺线管340,从而解锁相应储物柜200。当储物柜200被拉出至第一储存匣300的停靠点通过螺线管盖板345的边缘3451,螺线管340失效以使螺线管盖板345锁住第二隔室215的停靠点270。因此,该护士可以将储物柜200拉出至可接触第一和第二隔室215的程度,并检索存放于第二隔室215中的药物片剂。该系统控制电路140随后记录下另一个药物片剂被取出,并可记录下该特定的取出人。

储物柜200中的补进存货可通过使用新的预先加装存货的储物柜200替换原先的储物柜200(可以包括一个安装在储存匣300上的一个非接触式读磁头,通过该读磁头可与系统实现信息交换)或通过逆转分发程序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该系统允许拥有足够权限的个人打开最后一个隔室215,该隔室215中未存放任何物品。优选的,物品也可从后部隔室215向该储物柜200中位于其前面的隔室215中存放。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本发明中的模块化贮藏系统包括众多不同类型的应用,从各种类型的医学和工业设备到简单的投币自动贩卖机。

该贮藏系统的一个特别的技术特征在于提供一个三分式的保护系统,该保护系统可使储物柜200牢固地安装如储存匣300中,同时也可在无需特殊工具的情况下令单独的储物柜200轻易从储存匣300前端拉出,同时亦无需接触外壳100的后部以及电性作用于其他储物柜200或储存匣300。特别地,为了将储物柜200拉出储存匣300,使用者提供一个可以使位于盖板800上的锁830解锁的对应钥匙并将滑板820移除,这样其上的开孔对准固定板810上的开孔部分815。如此使用者可以将手指伸过开孔部分815中并按下搁置系统400的手动条410,从而提升搁置条420并解锁储存匣300上的所有锁紧装置347。这样可以允许一个被选中的储物柜200在没有相应螺线管340电性控制的情况下顺着导向块500被拉出直至储物柜分离杆600上的挂钩635钩住导向块500,以防止储物柜200被进一步拉出。

应当注意的是,储存匣控制电路355经过编程在一般应用中绝不允许将储物柜200拉出至通过其最后一个隔室215上的相应停靠点,这样在一般应用中不可能将储物柜200拉出至最后一个隔室215的程度。该储物柜200以及储物柜分离杆600被设计为在一般应用中,当储物柜200的最后一个隔室215被拉出时,使用者无法接触到其前端。然而,由于操作搁置系统允许储物柜200的最后一个隔室215被拉出,该储物柜200可向前滑动预设的距离直至挂钩635钩住导向块500。这个预设的距离足够将分离杆600的前端部分向前推以使使用者可以用手指接触到。因此,采用搁置系统400解锁锁紧装置347允许使用者激活分离杆600从而将储物柜200自导向块500中完全拉出。

当所有预设的储物柜200从导向块500中被拉出,可闭锁的盖板被重新锁住,新近存物的储物柜200被直接滑入指定位置。该新近存物的储物柜200可以是刚被完全拉出的储物柜200或一个全新的储物柜200。这具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在于储物柜200的装填工作可在外部进行,然后再被推入系统内部进行一个特别快速且无故障的重载操作,这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改进。

一个进一步的优势在于,储物柜200可在外部的无菌环境中被装填并可在装填完成的储物柜200上覆盖一层薄膜包裹以保持储物柜200的无菌化和清洁度。由于分隔壁上并没有引导凹槽,这使得保持单独隔室215的无菌化变得特别简单,无需考虑相邻隔室215中的物品是否被移除。储物柜200同样可以很容易被拉出以对其在使用前进行清洁和灭菌处理,而且在极少发生损害的情况下,储物柜200也可很容易被重新放置。

采用这种方法在储存匣300内部堆叠储物柜200在模块化方面具有重大优势。例如,若希望使用该模块化贮藏系统1中的不同宽度的储物柜200,所有被需求的储物柜200将储存匣300隔开更远且将不同宽度的储物柜200滑入储存匣300中。特别地,由于其内较宽的储物柜200的宽度都为最窄的储物柜200的宽度的整数倍,因此该贮藏系统有助于对不同宽度的储物柜200的使用。然而,这样只能允许安装两个储存匣300并使用三倍宽的储物柜200。可选择的,一个单独的储存匣300内可包括六倍宽的储物柜200,或储存匣300之间的距离可提供此六倍宽的储物柜200使用:三个具有最窄宽度两倍宽的储物柜200;或一个具有最窄宽度三倍宽的储物柜200,一个具有最窄宽度两倍宽的储物柜200以及一个最窄宽度的储物柜200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许多排列组合都是可行的。

在一个类似的变形中,每个储物柜200中的隔室215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该调整中唯一需要进行进一步修正的就是储存匣300侧面的停靠点270的数量和位置。此外,储存匣300无需做其他修改。

此外,储物柜200的高度可以轻易进行改变而无需改变导向块500,优选的,每个储物柜200的高度是最矮的储物柜200的高度的整数倍。该储存匣300可被组装为仅可提供一个导向块500,锁紧装置347,以及对应每个储物柜200的储物柜导轨380。优选的,铸造高度是储物柜200的两倍(或更多倍)的储物柜主体210,当储物柜200被安装在导向块500上时,导向块500的底部继续大体与储物柜200的底部齐平,这样可以使储物柜200的顶部向导向块500的顶部延伸。采用这种方法使得无需对导向块500的形状或储存匣的形状进行改变而对储物柜主体210进行简单铸造(详述见下文)成为可能。

在实践中,发现三倍宽以及两倍高的储物柜是十分有用的。在这种情况下,十分有利于对储物柜导轨380、引导凹槽245和导轨247的额外支撑,特别是当储物柜中存放的物品重量较大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提供一个可在一个储存匣中的底部储物柜200的导轨247上滑动的支撑杆或支撑板(图中未示出),但这并不是必需的。上述支撑杆或支撑板自系统外壳100前部的储存匣固定支架,平行于导轨247延伸至系统外壳100后部。一个额外的支柱(图中未示出)在该支撑杆或支撑板的后端支撑该支撑杆或支撑板,该额外的支柱位于后部的支撑柱之间且平行于提升部件130。

当然,亦可以重新设计储物柜200以使刮片接通装置210、220朝向储物柜200顶部安装而无需改变导向块500。然而,上述对储物柜200的复杂设计会使铸造变得困难,从而增加成本。此外,该导向块500自身可以进行重新设计以适应更高的储物柜200。

因此,可以看到的是,本发明允许一个单独的贮藏系统1进行简单的修改来容纳多个不同高度或不同宽度或高宽均不同的储物柜200。对于不同宽度的储物柜200来说,只能从框架中移除一部分储存匣300;对于不同高度的储物柜200来说,只能从储存匣300中移除多余的导向块500,移除引导额外螺线管的螺线管340的线圈,并移除储存匣300上的额外的螺线管500。其他修改不是必需的。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现有技术的系统设计灵活性进行的重大改进方案。

另一个重要的优势在于其内堆叠放置储物柜200的储存匣300的应用。特别地,储存匣300帮助提供了本发明所需的模块化和灵活性。每个储存匣300上的包括储存匣控制电路355的单独的储存匣电路板350的应用实现对储物柜200进行锁紧操作的分布控制,并与现有技术中的相应技术相比在灵活性上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此外,储存匣300容纳堆叠放置储物柜200的应用,其中,每个出储物柜200都被支撑,从而一侧与储存匣300相邻,这是一个重大的改进。特别地,上述配置省去了在每个储物柜200的两侧,沿外壳100从前至后铺设储物柜滑槽的必要。使用导向块500支撑储物柜200并引导其开闭,提供了一种非常轻便且紧凑的将这些储物柜200放置在外壳100中的方法。上述方法使外壳100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更轻便,这使得该外壳100更易安装且安装完成后易于移动。重要的是,上述方法使本发明的存储密度相对于现有技术得到提升,同时保持了对单个隔室215接触权限的完全控制。实际上,已经发现该方法使存储密度提升了50%-100%。

上述优势进一步由储物柜200被从初始位置拉出时在下部储物柜200上滑动巩固,还包括储物柜导轨380的应用,提升凸出部280以及提升部件130。

导向块500上的上导轨510和下导轨520的应用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支撑和引导储物柜200的手段。由于上导轨510和下导轨520在系统外壳的深度方向延伸,但相对于储物柜200只延伸很短的距离,其在无需增加储存匣300的高度和体积的情况下,对储物柜200提供支撑和引导功能。优选的,储物柜200的最大尺寸为大约100mm(宽)*80mm(高)*400mm(深),以及优选的导向块500的最大尺寸为40mm(宽)*80mm(高)*120mm(深)。然而,导向块500和储物柜200的深度的比值大约在0.1至0.5之间,更优选的在0.2至0.4之间。

当储物柜200安装在导向块500上时,传感部件组330以及索引部件260位于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这样的设计在精准测定储物柜200的位置方面有一定优势。

更特别地,由于储物柜200的上导轨接通装置220邻近且位于上导轨320和传感部件组330之间,以及索引部件260位于邻近传感部件组330的位置,检测的准确性得到了提升。

特别地,导向块500位于传感部件组330上,而传感部件组330位于凹部560内,索引部件260设置为通过切口550滑行,优选的,非常接近或紧靠前壁部分556的向下表面555。这意味着索引部件260始终被引导着放置于邻近传感部件组330的位置,这样检测储物柜200所处的位置以及移动情况的准确率得到保证。更重要的是,导向块500的引导功能保证了锁紧控制的准确性。

此外,由于下导轨510进一步设置为自储存匣的支撑柱310至上导轨220,以及下导轨的向上延伸部分514在形成于储物柜200下壁上的凹槽229中滑行,该储物柜200被很好地支撑和引导。这是因为导向块500在储物柜200的侧面和底部都对该储物柜200进行支撑和引导。此外,下导轨520和凹槽229的上述设置有效地计算由储物柜200的重量造成的相对于上导轨的力矩,如此储物柜200可被更平稳和容易地从初始位置拉出,并不存在偏斜情况。

总之,上导轨520利于放置索引部件260来关闭传感部件组330,下导轨利于支撑储物柜200的底部,上下导轨一起支撑该储物柜200以使其侧面紧邻储存匣300,为接下来的模块化提供优势,且可引导该储物柜200平稳、容易且正确地被使用。

储物柜主体210的诸多技术特征应用的一个进一步的优势在于,储物柜主体210易于由无侧抽芯的注射模塑法形成。特别地,提供位于下壁的向下凹槽229以及位于侧壁的上导轨接通装置220上的向上u形表面,意味着在设计中不存在底切,这样储物柜主体210可以整体注射模塑形成而无需侧抽芯。应当注意的是,隔室215、分隔壁240、侧壁的开孔255、导轨247、隔室的停靠点270、向下表面290弯曲的隔室内侧壁256、引导切口245提升凸出部280以及索引部件固定部分都被设计为可以整体注射模塑形成而无需侧抽芯。因此,尽管储物柜主体210具有相对的复杂性和高度的功能性,其仍可采用简单的工具制成,其制造成本低、精确度高、维修成本低。这是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优势。

如前所述,显示装置用于指示使用者被授权接触哪个储物柜200。在实践中,该显示装置是储存匣300上每个储物柜200配备的发光二极管360。然而,该显示装置亦可以或替代为包括一个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上显示有贮藏系统1中正确储物柜200高亮表示的图像。

可选择的或此外,在系统外壳的后板(图中未示出)上相对于每个储物柜200设置一个弹簧。该弹簧可作用于储物柜200的后部,用于将其相对螺线管盖板345的锁紧行为偏斜,这样当锁紧装置被释放时,储物柜200自动从初始位置移出至少一段距离。采用这种方法,使用者可以立即观察到哪个储物柜200已被解锁。

上文所描述的技术特征仅通过实施例的方式给出,且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范围内的任何其他的修改也是可行的。

特别地,对于每个储物柜200中的隔室215数量,储物柜200的数量,储物柜200的行数,储存匣300的数量,每个储存匣300中的储物柜200的数量以及储存匣300、储物柜200和外壳100的相应尺寸都没有做出限制。实际上,本发明的一个特别的优势在于提供高度的模块化和可适应性。

如前所述,储物柜200由储存匣300连同储物柜导轨380和提升部件130共同支撑。然而,储物柜导轨380,提升部件130以及储物柜200的相应特征都不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类似的,当储物柜200被拉出时,其可由导向块500支撑而无需储物柜200两两堆叠。导轨247和引导切口250的应用同样也是可选的,开孔255和弯曲的内分隔壁256也是如此。

如前所述的锁紧装置247用到了螺线管340和螺线管盖板345。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许多其他的锁紧装置,无论是否具有螺线管,也可在本发明中被使用。而当使用螺线管340时,如前所述的特殊构造也不是必需的。例如,不必提供附着于支撑柱310上或导向块500上的螺线管凸出部3400和弹簧348。

如前所述的检测储物柜200的设计包括三个传感部件,每个传感部件包括一个led发射器和一个光接收器,并与位于孔内用作光栅的金属栅配合使用。然而,其他设计也是能够实现的,包括采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数量的传感部件。例如,传感部件包括发光装置和用于检测光被储物柜200上的光栅反射的接收装置。可选择的,当储物柜200滑过时,提供一个机械/电子开关装置,或rfid传感装置进行开或关的操作。该光栅并非必须由金属组成,也并非必须提供开孔才能工作。任何其他合适的索引部件亦可被使用。此外,传感部件可安装在储物柜200上,而索引部件可安装在导向块500上。

如前所述的用于检测储物柜200初始位置、移速和移动方向的传感部件设计,其检测功能基于光接收装置334、335、336的检测信号输出的速度和模式。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储物柜200的位置。然而,其他设计也是可行的。例如,传感部件可以检测每个隔室215的位置,或者每个光接收装置被激活的时间或数量。可以明确的是,依据实际实施的情况,可以采用不同数量的传感部件以及索引部件的不同布局。

如前所述的电路包括一个与储存匣控制电路355配合使用的系统控制电路140。上述控制器之间的处理功能可以任何方式分布控制并提供适当的功能。此外,为每个储存匣300提供一个单独的控制电路并不是必需的——优选的,所有的过程控制都可以集中到一个中央系统控制器上。相反的,也可为每个储物柜200提供一个单独的控制电路。

对上导轨和下导轨,以及上导轨接通装置和下导轨接通装置的精确设计亦可进行改变。例如,所有上导轨接通装置和下导轨接通装置可安装在储物柜200的侧壁上。该上导轨接通装置和下导轨接通装置也可安装在导向块500上,而上导轨和下导轨可安装在储物柜200上。对上述部分在数量上进行改变也是可行的。类似的,传感部件、刮片、刮片接通装置以及索引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也可发生变化。

应当进一步注意的是,分隔壁240顶部的引导凹槽245以及其240底部的导轨247也不是本发明的必要技术特征。此外,上述部件各自在宽度方向的位置分布也可以发生变化。该引导凹槽245也可位于储物柜200的底部而导轨位于其顶部。

如上文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来看,包括理论阐述的部分,并不因此以上述公开的确定形式穷尽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描述本发明的特殊实施例仅用于阐释发明目的,各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等效修改亦是可行的。如前所述,可借鉴上文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修改,且该修改不能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