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对顶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8310发布日期:2018-12-11 22:5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轮对顶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火车轮对多边形测量过程中,轮对顶起装置,该装置采用液压站提供动力,液压缸采用双作用模式,提供轮毂上升下降的动力装置下方安装有支撑轮,方便装置搬运。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列车的不断发展,列车在运行中的安全性成为了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安全性需要通过系统的研究来保证,而进行定期测量是分析获得正确结果的重要步骤。当前应用较多的为轮对多边形测量,测量方法是采用千斤顶将相应轮对顶起,使轮对脱离铁轨,从而进行测量,由于火车底部空间狭小,千斤顶装置重量大,测量人员需要反复移动千斤顶及支撑柱,才能完成千斤顶定位,然后采用手压的方式,为千斤顶提供动力,将轮对顶起,操作人员工作姿态差,劳动强度大,设备人员占用多,效率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设计一种装置。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实用性高,装置需要极大程度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装置的可靠性,操作新要好,易于维护。

(2)安全性高,装置顶起到固定位置后,需要位置固定,不能下降。

(3)移动方便,装置需要很轻松的移动,而不是人推,肩抗等方式搬运。

(4)易用性高,装置结构简单,上手容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及满足实用性高、安全性高、移动方便、易用性高要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车轮对多边形测量轮对自动顶起装置,装置特点为(1)采用液压站为千斤顶提供动力的方式,完成轮对顶起、下降动作;(2)液压缸采用双作用模式,能够锁定位置;(3)采用装有支撑轮的车体结构,实现易于移动目的;(4)采用简化按键的控制面板及便携手柄实现装置的易操作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装置由安装架,液压站,液压缸,支撑柱,支撑垫块,控制面板,控制手柄,带有减震装置的支撑轮,吊装勾,可更换的垫块及扶手组成。其特征是:装置升起及下降轮对动力由液压站提供;装置移动由底部安装带有减震结构的支撑轮完成,装置没有额外负载时,万向轮起支撑作用,装置工作时,支撑柱与支撑垫块承担起重负载;支撑轮轮有刹车装置,装置位置确定后,由刹车装置固定装置位置;控制面板及操作手柄上有上升、下降、停止按钮分别对应装置的上升、下降、停止动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极大的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采用液压站为装置提供动力,改善了按压千斤顶的高劳动强度和别扭的操作姿态的现状;

(2)利用装置底部安装的支撑轮,装置能够方便的转向,取代了以往人工反复搬挪设备,才能对准工作位置的方式;

(3)支撑柱一液压缸采用螺栓紧固方式,易于更换,可以适应不同工作环境;

(4)仪器安装方便,便于搬运,操作简单,易于维护,界面直观一目了然,大幅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中标记:1.液压缸顶出杆,2.液压缸,3.控制面板。4.控制手柄,5.支撑柱,6.支撑柱固定板,7.顶出杆垫块,8.重物,9.安装架,10.防护罩,11.扶手,12.液压站,13.支撑轮,14.支撑垫块。

具体实施方案:

装置按照要求组装完成,使用时,通过扶手11推动装置移动,确保液压顶出杆1、顶出杆垫块7组成的结构在轮对定位位置下方;将支撑垫块14安放在支撑柱5下方对应位置;操作控制面板3或控制手柄4,液压站开始工作,为液压缸2提供顶起重物的动力,液压油推动液压缸顶出杆1向上运动,顶起重物8,达到预定高度,液压装置锁定位置,开始测量工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装置涉及到一种火车轮对多边形测量轮对顶起装置,装置包括安装架,液压站,液压缸,支撑柱,支撑垫块,控制面板,操作手柄,带有刹车减震装置的支撑轮;液压站,安装在小车上,小车前端以螺栓紧固的方式与支撑柱相连,小车与支撑座下方安装带减震功能的万向轮小车后端为扶手;液压缸紧固在支撑柱上方,液压缸上部有可更换的垫块;液压缸采用双作用模式,装置顶起重物到设定位置时,告诉可以锁定;装置未顶起重物时,支撑轮其支撑作用;装置顶起重物时,支撑垫块安放在支撑柱下方,支撑柱、支撑垫块起支撑作用;本发明操作简单,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可以广泛应用于各式火车轮对多边形测量过程中,轮对升降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林凤涛;杨世德;史海平;王林;李沛泽;周义涵;蔡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东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6.04
技术公布日:2018.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