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2268阅读:9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包装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充气包装盒。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购已延伸到每个领域产品,从而产品通过物流运送是必不可少。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通常需要中转分放,容易造成产品及包装摔、砸、滚、落等现象,造成产品损坏或散落。因此,包装盒强度直接影响网购产品的质量。

现有的包装盒通常采用纸制和塑料包装盒,采用增加盒壁的厚度来增加强度。在防止产品冲击时通常采用泡沫板、专用固定盒和充气囊对产品进行夹持包裹,泡沫板能够提高包装盒的支撑强度,但是泡沫板较硬抗冲击性差,专用的固定盒需要定做造成成本提高,气囊虽然能够对产品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但是,个别气囊对产品的包裹性不好,不能够完全贴合在产品周围,造成产品在包装盒内移动,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充气包装盒解决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包装盒强度的同时能够避免包装盒内的产品受到冲击,避免产品损坏,提高包装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充气包装盒,包括内盒体、外盒体和多个气囊300以及用于连通各所述气囊的气管;

所述内盒体包括内盒顶板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内盒顶板两端的内盒第一侧板和内盒第二侧板,所述内盒第一侧板与于所述内盒顶板连接处形成内盒第一折线,所述内盒第二侧板与于所述内盒顶板连接处形成内盒第二折线,所述内盒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内盒第二侧板一端的内盒底板和分别连接于所述内盒底板两侧端的内盒第三侧板和内盒第四侧板,所述内盒第二侧板与所述内盒底板连接处形成内盒第三折线,所述内盒底板与所述内盒第三侧板连接处形成内盒第四折线,所述内盒底板与所述内盒第四侧板连接处形成内盒第五折线,所述内盒体的各板沿对应折线折叠形成所述内盒体;

所述外盒体包括外盒第一侧板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外盒第一侧板两端的外盒第三侧板和外盒第四侧板,所述外盒第三侧板与所述外盒第一侧板连接处形成外盒第一折线,所述外盒第四侧板与所述外盒第一侧板连接处形成外盒第二折线,所述外盒第一侧板一侧端连接有外盒底板,所述外盒底板与所述外盒第一侧板连接处形成外盒第三折线,所述外盒底板一侧端连接有外盒第二侧板,所述外盒第二侧板与所述外盒底板连接处形成外盒第四折线,所述外盒第二侧板一侧端连接有外盒顶板,所述外盒顶板与所述外盒第二侧板连接处形成外盒第五折线,所述外盒体的各板沿对应折线折叠形成所述外盒体,所述内盒顶板与所述外盒第一侧板相连接且连接处形成连接折线。

作为优选,所述内盒顶板、内盒底板、内盒第一侧板、内盒第二侧板、内盒第三侧板、内盒第四侧板分别安装有所述气囊和气管,当内盒体折叠成盒体后所述气囊置于盒内,所述内盒顶板安装有与所述气囊相连通的气嘴。

作为优选,所述气嘴采用热熔塑料制成。

作为优选,安装于所述内盒顶板和内盒底板的所述气囊截面为椭圆形结构,安装于所述内盒第一侧板、内盒第二侧板、内盒第三侧板和内盒第四侧板的所述气囊截面为圆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采用胶水粘接或钉装于内盒体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内盒体沿所述连接折线向所述外盒体内部翻转,使所述内盒体置于所述外盒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气管置于内盒第一折线、内盒第二折线、内盒第三折线、内盒第四折线、内盒第五折线处分别为向所述内盒体内侧凸起的圆弧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使用方便的优点,通过包装盒内设有气囊对产品完全接触包裹,避免包装盒受到摔、砸、滚、落是对产品的冲击,通过包装盒封盒后能够形成双层盒壁,因此提高包装盒的整体强度,并且提高包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整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整体折叠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内盒体,110.内盒顶板,120.内盒底板,130.内盒第一侧板,140.内盒第二侧板,160.内盒第三侧板,170.内盒第四侧板,1a.内盒第一折线,1b.内盒第二折线,1c.内盒第三折线,1d.内盒第四折线,1e.内盒第五折线,12f.连接折线,200.外盒体,210.外盒第一侧板,220.外盒第二侧板,230.外盒底板,240.外盒第三侧板,250.外盒第四侧板,260.外盒顶板,2a.外盒第一折线,2b.外盒第二折线,2c.外盒第三折线,2d.外盒第四折线,2e.外盒第五折线,300.气囊,400.气管,500.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如图1-图4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整体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整体折叠第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充气包装盒,包括内盒体100、外盒体200和多个气囊300以及用于连通各所述气囊300的气管400;

所述内盒体100包括内盒顶板110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内盒顶板110两端的内盒第一侧板130和内盒第二侧板140,所述内盒第一侧板130与于所述内盒顶板110连接处形成内盒第一折线1a,所述内盒第二侧板140与于所述内盒顶板110连接处形成内盒第二折线1b,所述内盒体1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内盒第二侧板140一端的内盒底板120和分别连接于所述内盒底板120两侧端的内盒第三侧板160和内盒第四侧板170,所述内盒第二侧板140与所述内盒底板120连接处形成内盒第三折线1c,所述内盒底板120与所述内盒第三侧板160连接处形成内盒第四折线1d,所述内盒底板120与所述内盒第四侧板170连接处形成内盒第五折线1e,所述内盒体100的各板沿对应折线折叠形成所述内盒体100;

所述外盒体200包括外盒第一侧板210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外盒第一侧板210两端的外盒第三侧板240和外盒第四侧板250,所述外盒第三侧板240与所述外盒第一侧板210连接处形成外盒第一折线2a,所述外盒第四侧板250与所述外盒第一侧板210连接处形成外盒第二折线2b,所述外盒第一侧板210一侧端连接有外盒底板230,所述外盒底板230与所述外盒第一侧板210连接处形成外盒第三折线2c,所述外盒底板230一侧端连接有外盒第二侧板220,所述外盒第二侧板220与所述外盒底板230连接处形成外盒第四折线2d,所述外盒第二侧板220一侧端连接有外盒顶板260,所述外盒顶板260与所述外盒第二侧板220连接处形成外盒第五折线2e,所述外盒体200的各板沿对应折线折叠形成所述外盒体200,所述内盒顶板110与所述外盒第一侧板210相连接且连接处形成连接折线12f。

作为优选,所述内盒顶板110、内盒底板120、内盒第一侧板130、内盒第二侧板140、内盒第三侧板160、内盒第四侧板170分别安装有所述气囊300和气管400,当内盒体100折叠成盒体后所述气囊300置于盒内,所述内盒顶板110安装有与所述气囊300相连通的气嘴500,通过气嘴500和气管400使空气分别进入各气囊300内使其膨胀将产品包裹其中,因此,能够减少和避免外力对产品的冲击。

作为优选,所述气嘴500采用热熔塑料制成,能够便于充气,提高包装效率。

作为优选,安装于所述内盒顶板110和内盒底板120的所述气囊300截面为椭圆形结构,安装于所述内盒第一侧板130、内盒第二侧板140、内盒第三侧板160和内盒第四侧板170的所述气囊300截面为圆形结构,当产品放置内盒体100后,将产品的便于固定端朝向内盒顶板110或内盒底板120,能够增加气囊300与产品的接触面积,利于产品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300采用胶水粘接或钉装于内盒体100内壁,能够便于包装盒的批量生产。

作为优选,所述内盒体100沿所述连接折线12f向所述外盒体200内部翻转,使所述内盒体100置于所述外盒体200内,实现外盒体200包裹于内盒体100,因此,实现包装盒的双盒壁,进而提高包装盒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气管400置于内盒第一折线1a、内盒第二折线1b、内盒第三折线1c、内盒第四折线1d、内盒第五折线1e处分别为向所述内盒体100内侧凸起的圆弧结构,能够避免内盒体100各板折叠后气管400被截断,便于内盒体100放置产品后对气囊300实施充气。

具体使用过程,首先将内盒体100除内盒第四侧板170以外的各板沿对应折线折叠成一端开口的内盒体100,使气囊300置于内盒体100内侧,将产品通过开口端放入内盒体100内,再将内盒第四侧板170沿对应折线折叠形成封闭的内盒体100,其次将充气泵的充气管插入气嘴500内并充气,根据产品的体积控制充气量,充气完毕后对气嘴500热熔封闭,使产品夹持在各气囊300之间;最后将外盒第一侧板210沿连接折线12f折向内盒体100,使外盒第一侧板210置于内盒第三侧板160外侧,并将外盒体200各板沿对应折线折叠成包裹在内盒体100外围的外盒体200,再将外盒体200进行封装,因此,通过包装盒内的气囊300对产品完全接触包裹,避免包装盒受到摔、砸、滚、落是对产品的冲击,包装盒封盒后能够形成双盒壁,提高包装盒的整体强度,提高包装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