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用起吊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050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用起吊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用起吊工装。



背景技术:

起吊工装在船舶上具有广泛的用途,用于在船舶与陆地或船舶与海洋之间调运物体,但是目前的起吊工装功能单一,通常只是一个金属钩状物,但是需要调运的物体各异,需要的起吊工装功能也不同,通常需要多种不同形状的起吊工装,但是船舶上的空间有限,不允许携带那么多的起吊工装。而且,普通的金属钩状物在吊起物品时,需要对物品打包,再将打包绳挂于金属钩状的挂钩上,当需要吊起的物品较多时,费时费力,使用很不方便。

现有的多数起吊工装中,起吊工装与吊环多采用直接固定连接,不具备在物品起吊过程中旋转起吊工装的功能,使用灵活度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用起吊工装,以解决起吊物品操作快捷且起吊过程中可旋转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船舶用起吊工装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船舶用起吊工装,包括

伸缩机构,包括左伸缩杆,以及与所述左伸缩杆对称设置的右伸缩杆;

平行四杆机构,设于所述左伸缩杆和右伸缩杆之间;以及

吊环机构,包括适于连接吊机牵引绳索的环体、与所述环体通过半圆球连接的连接体,该连接体与所述平行四杆机构相连;即

所述吊环机构适于带动平行四杆机构张开或收拢来改变左伸缩杆、右伸缩杆之间的距离,同时带动所述左伸缩杆、右伸缩杆伸缩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环体的底部沿轴向设有半球孔和圆柱孔,半球孔用于托放半圆球且与半圆球的球面形状契合;

半球孔顶部内径大于底部内径,且半球孔的底部连通圆柱孔;

圆柱孔的内径等于半球孔的底部内径,所述半圆球沿轴向设置连接通孔,连接体上部的连接轴穿过圆柱孔和半球孔后与连接通孔螺纹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船舶用起吊工装还包括一变形杆机构;

所述变形杆机构,包括设于左伸缩杆下端部的第一变形杆组件和设于所述右伸缩杆下端部的第二变形杆组件;即

所述左伸缩杆、右伸缩杆伸缩运动时适于带动第一变形杆组件、第二变形杆组件进行张开或收拢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左伸缩杆包括左杆体和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左杆体上的左管体;所述右伸缩杆包括右杆体和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右杆体上的右管体。

进一步的,所述左杆体的上端部设有一面对所述右杆体设置的第一左直角弯钩;所述右杆体的上端部设有一面对所述左杆体设置的第一右直角弯钩;

所述左管体的上端部面对所述右管体的一侧面上固定有第二左直角弯钩;所述右管体的上端部面对所述左管体的一侧面上固定有第二右直角弯钩。

进一步的,所述平行四杆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左直角弯钩和第二右直角弯钩铰接连接的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右直角弯钩和第二左直角弯钩铰接连接的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左直角弯钩铰接连接的第三连杆,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右直角弯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相对连接所述第一左直角弯钩的另一端铰接连接的第四连杆;其中

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铰接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铰接连接处设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连杆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杆中部连接处设有第二铰接轴;

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连接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二铰接轴之间连接有双程形状记忆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形杆组件连接于所述左管体的下端部与所述左杆体的下端部之间;

所述第二变形杆组件连接于所述右管体的下端部与所述右杆体的下端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左管体相对所述右管体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若干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左凸棱;

所述右管体相对所述左管体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若干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右凸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船舶用起吊工装,当起吊物体上无插孔设置时,平行四杆机构配合伸缩机构运动改变左伸缩杆、右伸缩杆之间距离,将物体夹紧,进行吊运。相比现有的很多起吊工装,适于钓起物品不局限于有插孔的物品,对于无插孔的物品也不需要预先打包物品,使用便捷高效。又通过设置的吊环机构,便于在起吊过程中,可以旋转,使用灵活。

进一步的,采用伸缩机构配合平行四杆机构和变形机构动作,当起吊物体上有插孔设置时,变形机构配合伸缩机构运动,将变形机构插入插孔内,起吊时变形机构张开,牢牢卡住插孔,进行吊运。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的万向轮,当起吊工装质量较大时,可使得万向轮支撑在地面或船舶夹板上,然后牵引起吊工装移动,使得被吊的物体进入两个管体之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船舶用起吊工装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船舶用起吊工装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船舶用起吊工装的变形杆机构张开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船舶用起吊工装的变形机杆构收拢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船舶用起吊工装的吊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船舶用起吊工装的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伸缩机构100、左伸缩杆110、左杆体111、第一左直角弯钩1111、左管体112、第二左直角弯钩1121、左凸棱1122、右伸缩杆120、右杆体121、第一右直角弯钩1211、右管体122、第二右直角弯钩1221、右凸棱1222、变形杆机构200、第一变形杆组件210、第一上变形杆211、第二上变形杆212、第一下变形杆213、第二下变形杆214、第二变形杆组件220、第三上变形杆221、第四上变形杆222、第三下变形杆223、第四下变形杆224、平行四杆机构300、第一连杆310、第二连杆320、第三连杆330、第四连杆340、第一铰接轴350、第二铰接轴360、双程形状记忆合金400、环体500、半圆球502、连接体504、半球孔505、圆柱孔507、连接轴5041、左万向轮600、右万向轮70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舶用起吊工装,包括伸缩机构100、吊环机构、平行四杆机构300和变形杆机构200。

伸缩机构100,包括左伸缩杆110,以及与所述左伸缩杆110对称设置的右伸缩杆120。具体的,所述左伸缩杆110包括左杆体111和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左杆体111上的左管体112;所述右伸缩杆120包括右杆体121和可滑动套设于所述右杆体121上的右管体122。

平行四杆机构300,设于所述左伸缩杆110和右伸缩杆120之间。

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吊环机构,包括适于连接吊机牵引绳索的环体500、与所述环体500通过半圆球502连接的连接体504。

连接体504与所述平行四杆机构300相连。所述环体500的底部沿轴向设有半球孔505和圆柱孔507,半球孔505用于托放半圆球502且与半圆球502的球面形状契合。半球孔505顶部内径大于底部内径,且半球孔505的底部连通圆柱孔507。

圆柱孔507的内径等于半球孔505的底部内径,所述半圆球504沿轴向设置连接通孔,连接体504上部的连接轴5041穿过圆柱孔507和半球孔505后与连接通孔螺纹固定。

由于半圆球502的直径略小于半球孔505上部内径,使得半圆球502和半球孔505间隙配合,便于半圆球502在半球孔505内滑动;其次,由于半球孔505下部内径为半圆球502的直径的三分之一,使得半球孔505能够在较好的托住半圆球502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圆柱孔507留有足够的空间供连接体504随意转动。

变形杆机构200,包括设于左伸缩杆110下端部的第一变形杆组件210和设于所述右伸缩杆120下端部的第二变形杆组件220。即所述平行四杆机构300适于张开或收拢来改变左伸缩杆110、右伸缩杆120之间的距离;从而带动所述左伸缩杆110、右伸缩杆120伸缩运动,同时带动第一变形杆组件210、第二变形杆组件220进行张开或收拢运动。

所述左杆体111的上端部设有一面对所述右杆体121设置的第一左直角弯钩1111;所述右杆体121的上端部设有一面对所述左杆体111设置的第一右直角弯钩1211。

所述左管体112的上端部面对所述右管体122的一侧面上固定有第二左直角弯钩1121;所述右管体122的上端部面对所述左管体112的一侧面上固定有第二右直角弯钩1221。

所述平行四杆机构300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左直角弯钩1111和第二右直角弯钩1221铰接连接的第二连杆320,分别与所述第一右直角弯钩1211和第二左直角弯钩1121铰接连接的第一连杆310,一端与所述第一左直角弯钩1111铰接连接的第三连杆330,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右直角弯钩12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330相对连接所述第一左直角弯钩1111的另一端铰接连接的第四连杆340。

所述第一连杆310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杆320的中部铰接连接。

所述第三连杆330与所述第四连杆340铰接连接处设有第一铰接轴350;所述第一连杆310中部与所述第二连杆320中部连接处设有第二铰接轴360。所述第一铰接轴350与所述连接体504连接。当连接体504相对于环体500旋转时,平行四杆机构300随之旋转,即带动物品旋转。

所述第一铰接轴350上还连接有一用于连接吊机牵引绳索的环体500。通过环体500与吊机连接起吊物体。

具体的,请参阅图4所示,当环体500被吊机吊起时,平行四杆机构300进行收拢,平行四杆机构300的收拢运动可以改变左伸缩杆110、右伸缩杆100之间的距离,从而夹紧吊起物体。以及,平行四杆机构300在收拢过程中,可带动左管体112、右管体122分别在左杆体111、右杆体121上向下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变形杆组件210、第二变形杆组件220的张开,用以托住物体底部,从而进一步保障了物体吊起过程中不易掉落。

所述第一变形杆组件210连接于所述左管体112的下端部与所述左杆体111的下端部之间;所述第二变形杆组件220连接于所述右管体122的下端部与所述右杆体121的下端部之间。

所述第一变形杆组件210包括分别与所述左管体112下端面两侧端部连接的第一上变形杆211和第二上变形杆212,以及分别与左杆体111下端面两侧端部连接的第一下变形杆213和第二下变形杆214。

所述第二变形杆组件220包括分别与所述右管体122下端面两侧端部连接的第三上变形杆221和第四上变形杆222,以及分别与右杆体121下端面两侧端部连接的第三下变形杆223和第四下变形杆224。

所述第一上变形杆211与所述第一下变形杆213之间铰接连接;所述第二上变形杆212与所述第二下变形杆214之间铰接连接。

所述第三上变形杆221与所述第三下变形杆223之间铰接连接;所述第四上变形杆222与所述第四下变形杆224之间铰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左管体112相对所述右管体122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若干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左凸棱1122;所述右管体122相对所述左管体112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若干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右凸棱1222。左凸棱1122、右凸棱1222增加了左管体112、右管体122侧面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左杆体111的下端部还连接有一左万向轮600;所述右杆体121的下端部还连接有一右万向轮700。当起吊工装质量较大时,可使得万向轮支撑在地面或船舶夹板上,然后牵引起吊工装移动,使得被吊的物体进入两个管体之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时,对于具有插孔的物体,可以将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变形杆组件插入物体的插孔中,左管体112、右管体122处于高位端,即变形杆组件处于收拢状态,便于插入插孔中,插入插孔中后,当起吊工装被逐渐吊起,带动平行四杆机构300收拢,使左管体112、右管体122分别在左杆体111、右杆体121上向下运动,从而使变形杆组件张开牢牢地卡住插孔,然后吊起起吊工装就可以将物体吊起。

对于较大的物体且没有可供插入的插孔需要利用夹持方式起吊时,可以将物体置于左管体112、右管体122之间,然后向上提起环体500,使得平行四杆机构300收拢变形使左管体112、右管体122间距变小夹住物体,左管体112、右管体122内侧的凸棱可以使得左管体112、右管体122对物体有更大的摩擦力,而向上提起起吊工装时,第一变形杆组件210、第二变形杆组件220张开托住物体底部。

当起吊工装质量较大时,可使得万向轮支撑在地面或船舶夹板上,然后牵引起吊工装移动,使得被吊的物体进入两个管体之间。且通过旋转连接体504,便于随着物品放置方向调整两个管体方向,使得物品更易直入两个管体之间。

实施例2:

在实施例的船舶用起吊工装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船舶用起吊工装,包括一适于由温度控制器控制的双程形状记忆合金400。双程形状记忆合金400设于所述第一铰接轴350与所述第二铰接轴360之间。所述双程形状记忆合金400电性连接有一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控制双程形状记忆合金400的变形。

具体的,通电后的双程形状记忆合金400适于使平行四杆机构300进行张开或收拢运动,带动左管体112、右管体122分别在左杆体111、右杆体121上做上下运动,同时由于左管体112、右管体122的上下运动,带动了第一变形杆组件210、第二变形杆组件220的张开或收拢。第一变形杆组件210、第二变形杆组件220的张开或收拢可以使第一变形杆组件210、第二变形杆组件220插入带有插孔的物体并且卡住插孔,使物体不会掉落,从而吊起物体。

请参阅图4所示,工作时,对于具有插孔的物体,可以将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变形杆组件插入物体的插孔中,这时双程形状记忆合金400未通电处于收缩状态,由于起吊工装吊起状态,左管体112、右管体122处于高位端,即变形杆组件处于收拢状态,便于插入插孔中,插入插孔中后,给双程形状记忆合金400通电,使双程形状记忆合金400伸长,带动平行四杆机构300收拢,使左管体112、右管体122下移,从而使变形杆组件张开牢牢地卡住插孔,然后吊起起吊工装就可以将物体吊起。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