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987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给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粉装置。



背景技术:

为实现煤粉的连续均匀输送,一般会用到给粉装置。其中,螺旋式给粉装置由于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等特点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煤粉存在较大的黏性,在给粉过程中,会在料斗内搭桥而妨碍煤粉的连续给粉,为解决该问题,一般会设置一个振动器,通过振动器来周期性的敲打料斗,但是这种设计有其自身的缺陷,一方面,若振动幅度较小,则解决不了料斗内煤粉搭桥的现象,另一方面,若振动幅度过大,则会带动轴承、联轴器以及电机等其他设备一起振动,影响给粉装置的正常运转和给粉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给粉装置,该给粉装置能有效解决料斗内煤粉搭桥现象、且不会影响给粉精度和给粉装置的正常运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给粉装置,包括给粉电机、螺旋轴、给粉管、搅拌电机、料斗以及搅拌器,螺旋轴设置在给粉管内,螺旋轴与给粉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给粉管的上部设有开口,料斗的下端设置在开口正上方,搅拌器安装在料斗内,搅拌器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给粉管的上部设有开口,料斗的下端设置在开口正上方,搅拌器安装在料斗内,搅拌器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煤粉经由搅拌器的搅动而均匀落入给粉管和螺旋轴之间的缝隙,因此料斗内的煤粉不会出现搭桥现象,具有给粉精度高的优点。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为“丁”字型,给粉电机安装在支架的水平部分上,搅拌电机设置在支架的竖直部分上。

这种设计能够将给粉电机以及搅拌电机牢固在支架上,维持给粉装置的正常运转。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还包括联轴器,螺旋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给粉电机的输出端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搅拌器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这种结构和料斗结构一样,能使搅拌器在料斗内充分搅拌煤粉,防止煤粉搭桥。

作为本发明的改进,搅拌器的轴线与料斗的轴线重合。

这种设计能最大限度发挥搅拌器的作用,使得煤粉在料斗内被搅拌的更加均匀。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给粉装置不会产生煤粉搭桥现象,给粉装置能正常运转,给粉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螺旋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给粉装置,包括给粉电机1、螺旋轴2、给粉管3、搅拌电机4、料斗5以及搅拌器6,螺旋轴2设置在给粉管3内,螺旋轴2与给粉电机1的输出端相连,给粉管3的上部设有开口,料斗5的下端设置在开口正上方,搅拌器6安装在料斗5内,搅拌器6与搅拌电机4的输出轴相连。

为便于将给粉电机以及搅拌电机牢牢固定,维持给粉装置的正常运转,本发明还包括支架7,所述支架7为“丁”字型,给粉电机1安装在支架7的水平部分上,搅拌电机4设置在支架7的竖直部分上。

为有效传输动力,本发明还包括联轴器8,螺旋轴2通过联轴器8与所述给粉电机1的输出端相连。

为使料斗5内的煤粉被充分搅拌,防止煤粉搭桥现象的发生,本发明搅拌器6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为使煤粉在料斗5内被搅拌的更加均匀,本发明搅拌器6的轴线与料斗5的轴线重合。

当然,为了实现自动精确给粉,可以将本给粉装置的给粉电机1以及搅拌电机4通过单片机等控制器来进行精确控制,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给粉电机通过联轴器将动力传递给螺旋轴,带动螺旋轴转动,搅拌电机则通过联轴器将动力传递给搅拌器,带动搅拌器转动,煤粉经由搅拌器的搅动而均匀落入给粉管和螺旋轴之间的缝隙,最终在螺旋轴的推动下进入反应器,避免了煤粉在料斗内的搭桥问题。

本发明未作具体说明的均采用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给粉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给粉装置易产生煤粉搭桥现象,给粉精度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给粉装置,包括给粉电机、螺旋轴、给粉管、搅拌电机、料斗以及搅拌器,螺旋轴设置在给粉管内,螺旋轴与给粉电机的输出端相连,给粉管的上部设有开口,料斗的下端设置在开口正上方,搅拌器安装在料斗内,搅拌器与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给粉装置不会产生煤粉搭桥现象,给粉装置能正常运转,给粉精度高。

技术研发人员:沈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艳
技术研发日:2017.09.25
技术公布日:2018.0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