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启闭牵引一体式应急操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6772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电梯启闭牵引一体式应急操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齿轮曳引式电梯的救援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启闭牵引一体式应急操控设备。



背景技术:

在曳引式电梯的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出现故障停机的情况,在出现故障后,需要从电梯井道外进行操作,通过打开曳引机抱闸来实现平层,从而得以释放乘客。然而当轿厢侧的质量与对重侧质量接近平衡时,会遇到即使打开曳引机抱闸,轿厢也无法向上或向下移动的情况。此时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来打破两侧的平衡,通过外部施加作用力驱动电梯轿厢移动。目前的行业领域内,实现两者功能的方式主要分为机械方式和电气方式,而电梯的常见故障原因之一便是电路中断,因此相比于依赖于额外的电源和控制来实现救援操作的电气式救援设备,机械式更加受到行业青睐。

问题在于,现有的救援设备中松开抱闸和牵引轿厢移动这两个步骤和操作设备是分离的,单人操作较为困难。而且将抱闸释放之后在操控轿厢移动的过程中,系统阻力和轿厢和对重两侧的质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引起轿厢失控加速。如果救援人员未能及时接触到抱闸并将其切换为抱紧状态,导致轿厢失控迅速上升或下坠,轿厢内的乘客将有生命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电梯启闭牵引一体式应急操控设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启闭牵引一体式应急操控设备,包括:第一位移转化装置、第二位移转化装置、手柄、抱闸启闭开关和轿厢牵引装置;所述手柄绕一定点转动,转动路径包括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以起始位置为参考,手柄转动时先经过第一行程后经过第二行程;所述第一位移转化装置设置在第一行程的路径上,第一位移转化装置和抱闸启闭开关传动连接,用于将手柄的运动传递给抱闸启闭开关;所述第二位移转化装置设置在第二行程的路径上,第二位移转化装置和轿厢牵引装置传动连接,用于将手柄的运动传递给轿厢牵引装置。

在手柄的运动行程上先后设置两个传动模块,分别与抱闸启闭开关和轿厢牵引装置传动连接,这样便可以通过一个手柄进行两种不同的控制操作,无需先在一个设备上释放抱闸,再去另一个设备上驱动轿厢运动,改善了控制的灵活性和反应时间。同时将抱闸的释放设置在手柄先路过的第一行程,保证了先释放抱闸再牵引轿厢的顺序不会颠倒错位。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单向传动装置,所述手柄通过单向传动装置和第二位移转化装置传动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单向传动装置为单向轴承,手柄和第二位移转化装置之间通过单向轴承传动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单向传动装置为棘轮,手柄和第二位移转化装置之间通过棘轮传动连接。

由于第二位移转化装置通过单向传动装置和手柄传动连接,手柄在第二行程中进行往复运动时,第二位移转化装置只接收手柄在一个方向上的运动并将其位移转化,而当手柄反向进行复位运动时,由于单向传动装置不传递运动,第二位移转化装置不会将反向的运动传递出去,保证了位移量的积累。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和手柄传动连接,用于使手柄在自然状态下自动回移到起始位置。

手柄和复位装置连接,在没有人为施力的情况下,手柄会自动复位到起始位置,也就是使抱闸抱紧的状态的位置,避免了牵引机构的松动导致轿厢滑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缓冲行程,设置在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之间。

在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之间设置缓冲行程,使得手柄的转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空置间隔,避免因为安装结构上的误差出现手柄同时控制抱闸和牵引装置的情况导致手柄难以操控甚至发生故障。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轴心与手柄转动时围绕的定点重合,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均与手柄传动连接;手柄位于第一行程时,第一凸轮推动抱闸启闭开关运动,手柄位于第二行程时,第二凸轮推动轿厢牵引装置运动。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行程在和第一行程的连接处设有分路,分路两侧设有第一位移转化装置,行程分为上行行程和下行行程,手柄在上行行程范围内摆动时牵引轿厢上行,手柄在下行行程范围内摆动时牵引轿厢下行。

有时候轿厢停止的位置更靠近上方的出口,有时候停止的位置更靠近下方的出口。在牵引过程中,根据轿厢的实际情况选择控制轿厢上行还是下行,可以更迅速地将轿厢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缩短了救援时间。

于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球头转轴和限位板;手柄和球头转轴活动连接,以球头转轴为支点运动;所述限位板上具有“y”字型的行程卡槽,手柄穿过限位板在行程卡槽中运动,“y”字的下端为第一行程,“y”字的上端开叉分别为上行行程和下行行程。

手柄以球头转轴作为转动的支点,除了纵向运动还能横向运动,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操作。结合行程卡槽对运动轨迹进行限制,可以保证对抱闸开闭和牵引的有效操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梯启闭牵引一体式应急操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处于第一行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处于第二行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处于第一行程状态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处于第二行程状态的结构示意侧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1、第一位移转化装置;12、第二位移转化装置;2、手柄;21、第一行程;22、第二行程;221、上行行程;222、下行行程;3、复位装置;41、第一凸轮;42、第二凸轮;5、限位板;51、行程卡槽;6、球头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启闭牵引一体式应急操控设备,包括:第一位移转化装置11、第二位移转化装置12、手柄2、抱闸启闭开关和轿厢牵引装置;手柄2绕一定点转动,转动路径包括第一行程21和第二行程22,以起始位置为参考,手柄2转动时先经过第一行程21后经过第二行程22;第一位移转化装置11设置在第一行程21的路径上,第一位移转化装置11和抱闸启闭开关传动连接,用于将手柄2的运动传递给抱闸启闭开关;第二位移转化装置12设置在第二行程22的路径上,第二位移转化装置12和轿厢牵引装置传动连接,用于将手柄2的运动传递给轿厢牵引装置。

在手柄2的运动行程上先后设置两个传动模块,分别与抱闸启闭开关和轿厢牵引装置传动连接,这样便可以通过一个手柄进行两种不同的控制操作,无需先在一个设备上释放抱闸,再去另一个设备上驱动轿厢运动,改善了控制的灵活性和反应时间。同时将抱闸的释放设置在手柄先路过的第一行程21,保证了先释放抱闸再牵引轿厢的顺序不会颠倒错位。

作为一种实施例,还包括单向传动装置,手柄2通过单向传动装置和第二位移转化装置12传动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单向传动装置为单向轴承,手柄2和第二位移转化装置12之间通过单向轴承传动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单向传动装置为棘轮,手柄2和第二位移转化装置12之间通过棘轮传动连接。

由于第二位移转化装置12通过单向传动装置和手柄2传动连接,手柄2在第二行程22中进行往复运动时,第二位移转化装置12只接收手柄2在一个方向上的运动并将其位移转化,而当手柄2反向进行复位运动时,由于单向传动装置不传递运动,第二位移转化装置12不会将反向的运动传递出去,保证了位移量的积累。

请参考图1,作为一种实施例,还包括复位装置3,复位装置3和手柄2传动连接,用于使手柄2在自然状态下自动回移到起始位置。

手柄2和复位装置3连接,在没有人为施力的情况下,手柄2会自动复位到起始位置,也就是使抱闸抱紧的状态的位置,避免了牵引机构的松动导致轿厢滑动。

作为一种实施例,还包括缓冲行程,设置在第一行程21和第二行程22之间。

在第一行程21和第二行程22之间设置缓冲行程,使得手柄2的转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空置间隔,避免因为安装结构上的误差出现手柄2同时控制抱闸和牵引装置的情况导致手柄难以操控甚至发生故障。

请参考图1-3,作为一种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凸轮41和第二凸轮42;第一凸轮41和第二凸轮42的轴心与手柄2转动时围绕的定点重合,第一凸轮41和第二凸轮42均与手柄2传动连接;手柄2位于第一行程21时,第一凸轮41推动抱闸启闭开关运动,手柄2位于第二行程22时,第二凸轮42推动轿厢牵引装置运动。

如图1-3所示,转动手柄时,手柄处于第一行程21中,第一凸轮41先压缩第一位移转化装置11,并通过第一位移转化装置11将该运动传递给抱闸启闭开关,使得抱闸松开。随着手柄继续转动进入第二行程22,第二凸轮42压缩第二位移转化装置12,并通过第二位移转化装置12将该运动传递给轿厢牵引装置运动。然后手柄2在第二行程22范围内进行往复运动,因为手柄2通过单向传动装置和第二位移转化装置12传动连接,所以手柄2回复时的运动不会被传递给第二位移转化装置12,从而得以通过手柄2的反复摆动来牵引轿厢移动。

请参考图4-6,作为一种实施例,第二行程22在和第一行程21的连接处设有分路,分路两侧设有第一位移转化装置11,行程分为上行行程221和下行行程222,手柄2在上行行程221范围内摆动时牵引轿厢上行,手柄2在下行行程222范围内摆动时牵引轿厢下行。

有时候轿厢停止的位置更靠近上方的出口,有时候停止的位置更靠近下方的出口。在牵引过程中,根据轿厢的实际情况选择控制轿厢上行还是下行,可以更迅速地将轿厢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缩短了救援时间。

请参考图4-6,作为一种实施例,还包括球头转轴6和限位板5;手柄2和球头转轴6活动连接,以球头转轴6为支点运动;限位板5上具有“y”字型行程卡槽51,手柄2穿过限位板5在行程卡槽51中运动,“y”字的下端为第一行程21,“y”字的上端开叉分别为上行行程221和下行行程222。

手柄2以球头转轴6作为转动的支点,除了纵向运动还能横向运动,具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操作。结合行程卡槽51对运动轨迹进行限制,可以保证对抱闸开闭和牵引的有效操控。

当手柄2在行程卡槽51中运动时,由于行程卡槽51的限位关系,只能向着侧边运动,因而发生横向的位移,挤压第一位移转化装置11,使得抱闸松开。手柄2继续移动,根据需要在分叉处选择进入上行行程221或者下行行程222,并在该行程中往复运动,通过单向传动装置将运动传递给第二位移转化装置12,积累位移量,实现对轿厢的牵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