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灌溉软管回收的卷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726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灌溉软管回收的卷管器。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灌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灌溉已经逐步替代传统的人工灌溉,其具有灌溉效率高、节约水资源、喷洒均匀等优点。智能灌溉喷洒系统主要包括蓄水池、泵站、喷洒软管、喷头已经控制系统。为了保证灌溉的软管使用寿命,需要在灌溉结束后回收软管。传统的软管回收采用人工收集,在回收过程中容易折损,而且,难免会拖拽软管,使软管表面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灌溉软管回收的卷管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软管回收过程中拖拽致使软管受损,以及存在折损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灌溉软管回收的卷管器,包括与软管连接且呈圆形状的卷管盒,以及贴合在卷管盒上、用于软管回收绞入的卷管盖,所述卷管盒内壁与卷管盖共同构成软管收集的存储空间;所述卷管盒中心设置一根活动连接且为中空的卷管轴套,并由卷管轴套构成软管的收集卷动轴向支撑;所述卷管盒外侧壁边缘设置用于收放软管的穿管部,所述穿管部沿卷管盒切向方向进入软管;所述卷管盖上固定设置与卷管轴套匹配且用于驱动该卷管轴套旋转的卷管轴,所述卷管盖外边缘设有驱动该卷管盖沿顺时针旋转的手摇凸起部。

进一步地,所述穿管部表面设置用于清除软管外表面杂质的挡片。

优选地,所述手摇凸起部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所述卷管轴外径等于卷管轴套内径。

更进一步地,所述卷管轴为实心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卷管盒内巧妙设置旋转的卷管轴套,并与卷管轴配合使用,通过手摇凸起部沿顺时针旋转,将软管卷入卷管盒内。而且,在穿管部设置挡片,保证软管外表面的整洁,保证软管整洁,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不仅如此,通过手摇凸起部沿顺时针绞动的方式,较传统人工拖拽捆绑的方式更省力。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延长软管使用寿命等优点,在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卷管盒,2-卷管盖,3-软管,4-穿管部,11-卷管轴套,21-卷管轴,22-手摇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灌溉软管回收的卷管器,包括与软管连接且呈圆形状的卷管盒1,以及贴合在卷管盒1上、用于软管回收绞入的卷管盖2,所述卷管盒1内壁与卷管盖2共同构成软管收集的存储空间。在卷管盒1中心设置一根活动连接且为中空的卷管轴套11,并由卷管轴套11构成软管的收集卷动轴向支撑,在卷管盒1外侧壁边缘设置用于收放软管的穿管部4,所述穿管部4沿卷管盒1切向方向进入软管,在卷管盖2上固定设置与卷管轴套11匹配且用于驱动该卷管轴套11旋转的实心结构的卷管轴21,在卷管盖2外边缘设有驱动该卷管盖2沿顺时针旋转的手摇凸起部22。

为了防止软管外表面吸附的泥土、杂质等进入卷管盒1内,在穿管部4表面设置用于清除软管外表面杂质的挡片。巧妙地,该手摇凸起部22设置成圆柱形。在软管回收时,只需要沿顺时针绞动手摇凸起部。无需捆绑。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发明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灌溉软管回收的卷管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软管回收过程中拖拽致使软管受损,以及存在折损等问题。该卷管器包括与软管连接且呈圆形状的卷管盒,以及贴合在卷管盒上、用于软管回收绞入的卷管盖。所述卷管盒中心设置一根活动旋转的卷管轴套。所述卷管盒外侧壁边缘设置用于收放软管的穿管部,所述卷管盖上固定设置与卷管轴套匹配且用于驱动该卷管轴套旋转的卷管轴。所述卷管盖外边缘设有驱动该卷管盖沿顺时针旋转的手摇凸起部。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延长软管使用寿命等优点,在农业灌溉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庄慧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新能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2
技术公布日:2018.0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