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剩余酒类保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570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剩余酒类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在饭局和聚餐等时,人们经常会饮酒,在饭局和聚餐等结束时,经常会有酒类剩余的情况发生,通常的做法是不要剩余酒类,或者将酒瓶带走,前者会造成浪费,后者由于瓶盖一般开启后无法复原,存在不方便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缺陷的,可以对剩余的最多三种不同类型的白酒进行储存和标记的便携式剩余酒类保存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便携式剩余酒类保存装置包括瓶体,瓶体为方瓶式结构,瓶体内由纵向设置的隔板分割成3个储酒腔,每个储酒腔的顶部均设有瓶口,瓶口的顶部设有旋钮式瓶盖,瓶体的前侧对应每个储酒腔的位置处均设有便签放置格,瓶体的一侧设有便签存储盒,瓶体的另一侧设有笔存储盒。

所述的瓶体和隔板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瓶口为漏斗式结构。便于酒类的倒入。

所述的瓶体的前侧设有内凹式提手。更为便于携带。

使用原理为:

使用时,在饭后如有酒类剩余时,可以将剩余的酒类倒入瓶体的某个储酒腔内,随后可以取出一张便签,写明酒的种类,放入对应的便签放置格内,作为标记,最多可用于储存三种不同类型的剩余白酒,足够满足日常需要。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置了3个独立的储酒腔,并分别设置有可密封的瓶口,在饭后如有酒类剩余时,可以将剩余的酒类倒入瓶体的某个储酒腔内,随后可以取出一张便签,写明酒的种类,放入对应的便签放置格内,作为标记,最多可用于储存三种不同类型的剩余白酒,使用方便,足够满足日常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2、隔板;3、瓶口;4、旋钮式瓶盖;5、便签放置格;6、便签存储盒;7、笔存储盒;8、内凹式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便携式剩余酒类保存装置包括瓶体1,瓶体1为方瓶式结构,瓶体1内由纵向设置的隔板2分割成3个储酒腔,每个储酒腔的顶部均设有瓶口3,瓶口3的顶部设有旋钮式瓶盖4,瓶体1的前侧对应每个储酒腔的位置处均设有便签放置格5,瓶体1的一侧设有便签存储盒6,瓶体1的另一侧设有笔存储盒7。

瓶体1和隔板2为一体式结构,瓶口3为漏斗式结构,瓶体1的前侧设有内凹式提手8。

使用原理为:

使用时,在饭后如有酒类剩余时,可以将剩余的酒类倒入瓶体1的某个储酒腔内,随后可以取出一张便签,写明酒的种类,放入对应的便签放置格5内,作为标记,最多可用于储存三种不同类型的剩余白酒,足够满足日常需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剩余酒类保存装置,包括瓶体,瓶体为方瓶式结构,瓶体内由纵向设置的隔板分割成3个储酒腔,每个储酒腔的顶部均设有瓶口,瓶口的顶部设有旋钮式瓶盖,瓶体的前侧对应每个储酒腔的位置处均设有便签放置格,瓶体的一侧设有便签存储盒,瓶体的另一侧设有笔存储盒。本发明设置了3个独立的储酒腔,并分别设置有可密封的瓶口,在饭后如有酒类剩余时,可以将剩余的酒类倒入瓶体的某个储酒腔内,随后可以取出一张便签,写明酒的种类,放入对应的便签放置格内,作为标记,最多可用于储存三种不同类型的剩余白酒,使用方便,足够满足日常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朱虔君;涂跃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江津区当津酒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4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