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5485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覆膜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表面防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膜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及电器行业消费类产品的竞争非常激烈,为占据市场和实现产品价值,产品的外观已成为重要因素。由于产品外壳零件在生产、加工和组装以及产品在检验、搬运过程中都有可能接触到外部物体,有可能导致表面轻微的擦伤、刮花、脏污等缺陷,从而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因此对产品外壳零件的表面进行保护已成为必要环节,而表面贴保护薄膜是一种常用的保护工艺。通常通过覆膜机进行覆膜。

现有的覆膜机种类繁多,产品的覆膜动作一般是通过两根光辊压合来完成的。但是,在覆膜过程中,薄膜有可能因受拉扯力不均而导致偏离方向,进而使得贴覆于产品表面的薄膜发生褶皱,影响产品的覆膜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覆膜机,能够有效避免贴覆于产品表面的薄膜发生褶皱,改善产品的覆膜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覆膜机,包括朝向一定方向输送工件的输送装置及覆膜机构;所述覆膜机构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并包括机架、承载有薄膜卷的放料轴及覆膜组件,所述放料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且所述放料轴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垂直;所述覆膜组件能够将所述放料轴上释放的薄膜贴覆在所述输送装置输送的工件的表面;

所述覆膜机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纠偏机构,所述纠偏机构位于所述放料轴与所述覆膜组件之间,并能够将所述放料轴释放的偏离方向的薄膜调整至初始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纠偏机构包括:

连接于所述机架上的连接板;

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上方的支座,所述支座上连接有与所述放料轴平行的两个第一导料杆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导料杆之间的第二导料杆,所述支座与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及

连接在所述连接板上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支座、两个所述第一导料杆及所述第二导料杆共同相对于所述支座左右摆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l形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包括水平杆及垂直设置于所述水平杆的一端的竖直杆;所述支座开设有插孔,所述竖直杆的顶端穿过所述插孔;及

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送端与所述水平杆的另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覆膜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压轮及下压轮,所述上压轮与所述下压轮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放料轴平行;

所述机架上还连接有能够驱动所述上压轮相对于所述下压轮上下移动的上压轮驱动装置及能够驱动所述下压轮转动的下压轮驱动装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压轮包括上压轮轴及套设在所述压轮轴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上压轮轴转动的压轮筒;所述上压轮驱动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压轮轴的两端并与所述机架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包括:

与所述上压轮轴的端部连接的压块;

与所述压块连接的驱动板;所述机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条第一滑轨,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及

活动端与所述驱动板连接的第一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覆膜机构还包括:

与所述放料轴平行的收料轴,所述收料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并能够卷收薄膜离型纸;及

沿与所述放料轴平行的方向连接于所述机架的两个第三导料杆,两个所述第三导料杆分别位于所述放料轴与所述纠偏机构之间及所述纠偏机构与所述覆膜组件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放料轴的一端及所述收料轴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其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有驱动其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机架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条第二滑轨,所述支撑板与两条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上连接有能够导引工件移动的导料组件;所述导料组件包括:

沿工件的输送方向设置的连接杆;所述输送装置上沿与工件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有两条第四滑轨,所述连接杆与两个所述第四滑轨滑动连接;

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导向轮,各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及

用于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输送装置锁紧的锁紧件。

进一步地,所述覆膜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上方并用于裁断薄膜的裁切机构,所述裁切机构包括:

刀具固定座;

连接于所述刀具固定座上并用于裁切薄膜的刀具;及

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刀具驱动机构,所述刀具驱动机构与所述刀具固定座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刀具及所述刀具座共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覆膜机还包括两个静电消除器,其中一个所述静电消除器靠近所述覆膜组件设置;另一个所述静电消除器靠近所述放料轴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在放料轴与覆膜组件之间纠偏机构,当薄膜发生偏移时,能够及时调整至初始方向,从而有效避免产品表面的覆膜出现褶皱,改善产品的覆膜效果。

2、能够自动回收薄膜离型纸,使用比较方便。

3、设置有裁切机构,在产品完成覆膜后与薄膜裁切分离,效率高,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覆膜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覆膜机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及图2中的覆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及图2中纠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及图2中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裁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输送装置10;输送架11;连杆12;滚轮13;第四滑轨111;覆膜机构20;机架21;第一滑轨211;第二滑轨212,第三滑轨213;放料轴22;收料轴23;纠偏机构24;连接板241;支座242;第一导料杆243;第二导料杆244;转动轴245;驱动杆246;驱动电机247;覆膜组件25;上压轮251;下压轮252;第二电机253;驱动板254;第一气缸255;限位块256;限位螺栓257;第三导料杆26,支撑板271;第二气缸272;裁切机构30;刀具固定座31;刀具32;第二主动轮33;第二从动轮34;第二皮带35;第二电机36;静电消除器40;纠偏传感器50;压力传感器60;导料组件70;连接杆71;导向轮72;锁紧件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6所示,一种覆膜机,包括朝向一定方向输送工件的输送装置10、依次设置于输送装置10的上方覆膜机构20和裁切机构30、及纠偏机构24。其中,覆膜机构20包括机架21、承载有薄膜卷的放料轴22及覆膜组件25,放料轴22与机架21转动连接,且放料轴22的轴线方向与输送装置10的输送方向垂直;覆膜组件25能够将放料轴22上释放的薄膜贴覆在输送装置10输送的工件的表面;纠偏机构24位于放料轴22与覆膜组件25之间,并能够将放料轴22释放的偏离方向的薄膜调整至初始方向。本发明的覆膜机,当薄膜发生偏移时,可通过纠偏机构24及时调整至初始方向,以避免产品表面的覆膜出现褶皱,从而改善产品的覆膜效果。

具体地,输送装置10包括输送架11,输送架11上沿工件的输送方向间隔连接有多个连杆12,每个连杆12上均间隔设置有多个滚轮13,各滚轮13与对应的连杆12同轴转动连接。通过各滚轮13的顶端与工件的表面滚动接触,可大大降低对工件表面的磨损。其中,输送装置10可采用一体式结构,也可将输送装置10分成三部分,即分别为用于将上料的工作输送至覆膜位置的第一部分、将覆膜后的工件输送至裁切位置的第二部分及将与薄膜裁切分离后的工件移走的第三部分。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为保证工件能够准确移动至覆膜位置,可在输送架11上连接能够导引工件移动的导料组件70;其中,导料组件70包括沿工件的输送方向设置的连接杆71、沿连接杆7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与连接杆71转动连接的多个导向轮72及用于将连接杆71的一端与输送装置10锁紧的锁紧件73。输送架11上沿与工件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设置有两条第四滑轨111,连接杆71与两个第四滑轨111滑动连接;如此,通过连接杆71沿第四滑轨111滑动,然后通过锁紧件73锁紧连接杆71,可适用于各种宽度的工件,使用比较方便。

当工件移动至覆膜位置,通过覆膜机构20完成覆膜动作。具体地,覆膜机构20还包括与放料轴22平行的收料轴23及两个第三导料杆26,收料轴23与机架21转动连接,用于卷收薄膜离型纸;两个第三导料杆26分别位于放料轴22与纠偏机构24之间及纠偏机构24与覆膜组件25之间,并与机架21连接。两个第三导料杆26的高度略高于位于放料轴22与纠偏机构24之间的第三导料杆26,如此,可通过第三导料杆26使薄膜具备一定的张紧度,以有利于薄膜与工件表面的贴合。

为便于取放薄膜卷,在放料轴2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其的支撑板271,支撑板271的顶面开设有卡槽,放料轴22的一端卡于卡槽内。支撑板271连接有驱动其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272;机架21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条第二滑轨212,支撑板271与两条第二滑轨212滑动连接。当需要取放薄膜卷时,第二气缸272驱动支撑板271向下移动。同样地,可在收料轴23的一端设置同样的结构,以便于取出薄膜离型纸。

本发明中,纠偏机构24包括连接于机架21上的连接板241、设置于连接板241的上方的支座242、连接于支座242上的两个第一导料杆243和第二导料杆244、及连接在连接板241上的驱动机构,其中,两个第一导料杆243及第二导料杆244均与放料轴22平行,并且第二导料杆244位于两个第一导料杆243之间。支座242通过转动轴245与连接板241转动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支座242、两个第一导料杆243及第二导料杆244共同相对于连接板241左右摆动。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l形的驱动杆246及连接于连接板241上的驱动电机247,其中,驱动杆246包括水平杆及垂直设置于水平杆的一端的竖直杆;支座242开设有插孔,竖直杆的顶端穿过插孔;驱动电机247的输送端与水平杆的另一端连接。机架21上连接有用于感测薄膜是否偏移的纠偏传感器50。另外,第二导料杆244连接有压力传感器60,通过压力传感器60的信息反馈可相应地调节覆膜组件25的覆膜速率至适当范围。

工作时,薄膜从放料轴22上释放,首先绕过位于放料轴22与纠偏机构24之间的第三导料杆26,然后依次从靠近第三导料杆26的第一导料杆243的顶面、第二导料杆244的底面及另一个第一导料杆243的顶面穿过,再绕过位于纠偏机构24与覆膜组件25之间的第三导料杆26至覆膜组件25,经覆膜组件25将薄膜压覆于工件的表面。当纠偏传感器50感测到薄膜偏移时,驱动电机247开始工作,驱动支座242、两个第一导料杆243及第二导料杆244共同相对于连接板241左右摆动,从而将偏移的薄膜调整至初始方向。

上述覆膜机构20中,覆膜组件25包括上下设置的上压轮251及下压轮252,上压轮251与下压轮252均与放料轴22平行并设置于机架21上;机架21上还连接有能够驱动上压轮251相对于下压轮252上下移动的上压轮驱动装置及能够驱动下压轮转动的下压轮驱动装置。其中,上压轮251包括上压轮轴及套设在压轮轴上并能够相对于上压轮轴转动的压轮筒;上压轮驱动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上压轮轴的两端并与机架21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及第二驱动装置均包括与上压轮轴的端部连接的压块、与压块连接的驱动板254及活动端与驱动板254连接的第一气缸255。机架21上连接有限位块256,驱动板254的底面连接有限位螺钉257,限位螺栓257的底端抵于限位块256上,以达到对上压轮251进行限位的目的。机架21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两条第一滑轨211,驱动板254与第一滑轨211滑动连接。通过第一气缸255驱动驱动板254及压块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上压轮上下移动,以调节上压轮与下压轮之间的间隙。其中,下压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轮、与下压轮252的一端同轴连接的第一从动轮、连接第一主动轮及第一从动轮的第一皮带及驱动第一主动轮转动的第一电机253。

工件覆膜后,通过输送装置10输送至裁切位置,通过裁切机构30将薄膜与工件裁切分离。裁切机构30包括刀具固定座31、连接于刀具固定座31上并用于裁切薄膜的刀具32、及连接在机架21上的刀具驱动机构,其中,刀具驱动机构与刀具固定座32连接,并能够驱动刀具31及刀具座32共同移动。刀具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轮33、第二从动轮34、与第二主动轮33及第二从动轮34连接的第二皮带35及驱动第二主动轮33转动的第二电机36。第二电机36连接在机架21上。刀具固定座32连接在第二皮带35上,机架21上沿薄膜的裁切方向设置有第三滑轨213,刀具固定座32与第三滑轨213滑动连接。通过该裁切机构30可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薄膜材料。

另外,覆膜机还包括两个静电消除器40,其中一个静电消除器40靠近放料轴22设置,用于在工件覆膜前进行静电消除处理;另一个静电消除器40靠近覆膜组件25设置,用于对放料轴22释放的薄膜进行静电消除处理。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