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用溜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5465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耐用溜槽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物料输送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耐用溜槽。



背景技术:

溜槽在物料输送生产线上使用时,最大的问题是溜槽磨损。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增加溜槽本体的钢板厚度或改变溜槽本体材质,其目的都是增加溜槽的使用寿命。此种技术的弊端是溜槽重量增加以及采购制造材料的成本增加,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耐用溜槽,结构简单、方便制造、使用寿命高,且维护频率低。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耐用溜槽,它包括溜槽本体钢板、溜槽隔板、溜槽隔板间物料;溜槽隔板按一定间距放置在溜槽本体钢板里;溜槽隔板之间形成凹槽,储存物料,形成溜槽隔板间物料。

进一步地,溜槽隔板形状可选,可以为方形、U形、环形;

进一步地,溜槽隔板材料可选用钢板或其它耐磨材料。

进一步地,溜槽隔板间物料与隔板一起形成耐磨料垫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用溜槽是通过加大溜槽与物料接触的凸凹不平度,使通过溜槽的物料卡存在凸凹的间隙中,物料本身及溜槽的凸起部分自然形成耐磨垫料层;物料输送通过时,磨损会大大减少,延长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在同等条件下制作溜槽本身的材料也大量减少,溜槽自身重量大为减轻,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耐用溜槽(方U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同等截面积方U形常用钢板溜槽结构的示意图。

1-溜槽本体钢板,2-溜槽隔板,3-溜槽隔板间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耐用溜槽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耐用溜槽,它包括溜槽本体钢板1、溜槽隔板2、溜槽隔板间物料3;溜槽隔板2按一定间距放置在溜槽本体钢板1里;溜槽隔板之间形成凹槽,储存物料,形成溜槽隔板间物料3。实施例2

溜槽隔板形状可选,可以为方形、U形、环形;隔板材料可选用钢板或其它耐磨材料。

实施例3

溜槽隔板间物料与隔板一起形成耐磨料垫层,物料输送通过这样溜槽,磨损会大大减少,延长使用寿命。

实施例4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耐用溜槽截面300mmx350mm,由溜槽本体钢板1,15mm厚;溜槽隔板2,溜槽隔板钢板10mm厚,30mm高,隔板间距30mm;自然物料存留形成的溜槽隔板间物料3三部分组成。物料需要磨穿溜槽的厚度为30mm+15mm=45mm,即为溜槽隔板高与溜槽本体钢板厚之和。设备重量计算如下:V=25200cm3,ρ=7.86g/cm3,m=198kg,即设备重量为198kg。

结合图2,常规截面300mmx350mm溜槽,只由溜槽本体1,钢板45mm厚组成。物料需要磨穿溜槽的厚度也为45mm,即溜槽本体钢板厚。设备重量计算如下:V=49050cm3,ρ=7.86g/cm3,m=358kg,即设备重量为385kg。

结合附图1和附图2,通过等截面积,等长度、同等磨穿厚度比较,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耐用溜槽比常规溜槽节约材料48.5%,经济效率非常高,而且制造材料就用常规钢板等耐磨材料即可。同时,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耐用溜槽结构简单可靠,便于制造,使用寿命长,且维护量少,大大减少了企业生产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