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瓶盖运输外蹦的加装罩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9018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用于防瓶盖运输外蹦的加装罩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防瓶盖运输外蹦的加装罩壳。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瓶盖生产中往往采用的系统化生产,例如多台ccm48压盖机等设备构成生产线对原料、成型和冷却等进行操作,而设备之间对瓶盖运输往往采用传送带对瓶盖进行传送,但由于传输速度较快容易出现瓶盖从运输带上下落至地面。

目前针对这一问题,往往会在ccm48压盖机的出料传输带两侧焊接有金属侧板,但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工程量大,另一方面虽然可以阻止瓶盖在运输情况下下落但由于周边的瓶盖会在运输过程中收到挤压,出现瓶盖堆叠或蹦出的情况,因此仍不能很好的保证瓶盖在快速运输时外蹦或外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装配方便且对不同生产场合都可以使用并且有效防止瓶盖运输时出现外蹦的用于防瓶盖运输外蹦的加装罩壳。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瓶盖运输外蹦的加装罩壳,包括侧板两块、顶板和尼龙布制成的防撞体,所述顶板位于侧板顶部且与侧板连接,所述防撞体粘和在侧板和顶板的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与侧板卡接,所述卡接是指顶板设有卡扣,所述侧板顶部设有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侧板的前、后两端还设有扣接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扣接件为异形结构,所述的异性结构为形。

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防瓶盖运输外蹦的加装罩壳可以直接通过对侧板和顶板内壁上贴上尼龙布制成的防撞体后根据不同的运输带的宽度选择不同宽度的侧板将两侧侧板卡接,组成一个防瓶盖运输外蹦的加装罩壳单元,再通过侧板的前、后两端的扣接件将多个组装好的加装罩壳单元进行拼接,从而完全覆盖在传送带上,对整个传送带进行笼罩;笼罩后当传送带上的瓶盖碰撞上侧板时会由于尼龙布制成的防撞体的阻挡,又由于该阻挡是软接触,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蹦出的情况;同时又由于顶板内壁贴上尼龙布制成的防撞体,可以进一步的防止瓶盖蹦出且即便瓶盖与顶板接触时也不会出现过大的噪音,不仅改进了瓶盖的运输效果,同时该结构生产和装配都非常方便,适合各种工作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防瓶盖运输外蹦的加装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防瓶盖运输外蹦的加装罩壳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说明:1、侧板,2、顶板,3、防撞体,4、扣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防瓶盖运输外蹦的加装罩壳,包括侧板1两块、顶板2和尼龙布制成的防撞体3,所述顶板2位于侧板1顶部且与侧板1连接,所述防撞体3粘和在侧板1和顶板2的内壁;所述顶板2与侧板1卡接,所述卡接是指顶板2设有卡扣,所述侧板1顶部设有卡槽;所述侧板1的前、后两端还设有扣接件4;所述的扣接件4为异形结构,所述的异性结构为形。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直接通过对侧板1和顶板2内壁上贴上尼龙布制成的防撞体3后根据ccm48压盖机出料时不同的运输带的宽度选择不同宽度的侧板1将两侧侧板卡接,组成一个防瓶盖运输外蹦的加装罩壳单元,再通过侧板1的前、后两端的扣接件4将多个组装好的加装罩壳单元进行拼接,从而完全覆盖在传送带上,对整个传送带进行笼罩;笼罩后当传送带上的瓶盖碰撞上侧板1时会由于尼龙布制成的防撞体3的阻挡,又由于该阻挡是软接触,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蹦出的情况;同时又由于顶板2内壁贴上尼龙布制成的防撞体3,可以进一步的防止瓶盖蹦出且即便瓶盖与顶板2接触时也不会出现过大的噪音,不仅改进了瓶盖的运输效果,同时该结构生产和装配都非常方便,适合各种工作场所。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