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叉后吊式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4491阅读:1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叉后吊式拖拉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途拖拉机,具体的说是一种前叉后吊式拖拉机。



背景技术:

现今在工业搬运机械装备领域,包括许多设备,如:吊车、叉车、手推车、牵引车、拖车等,但是,其中,在吊车和叉车本身是两个互不相关的设备,但是在有些领域或场合必须需要两个设备协同作业,缺一不可;这样就会使两台设备同时作业,消耗成本,增大劳动力;对于一些偏僻的荒野作业,两台设备移动不便,需要更大的作业空间,显然在荒野环境作业空间的增加是非常艰难的,对于作业产生巨大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现今荒野作业中,吊车和叉车需要同时进入,需要随时切换并且需要更大的作业空间,这样会增大成本和劳动力,对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前叉后吊式拖拉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前叉后吊式拖拉机,其特征是,包括拖拉机主体、叉车体、吊车体和配重体;叉车体的两侧的外门架均布若干螺栓孔,水平的螺栓孔间固定有横向的悬挂装置,悬挂装置悬挂在两个L型安装架上,两个安装架另一端与拖拉机主体前端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吊车体包括第一臂、第二臂和回转台,回转台下方固定有横向的工字型底盘,底盘前端通过法兰盘与拖拉机主体后端固定;底盘下方设两个可伸缩式支腿。

所述的前叉后吊式拖拉机,其中,拖拉机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可伸缩、折叠的防滚架,防滚架跨距大于拖拉机主体轮子跨距。

所述的前叉后吊式拖拉机,其中,拖拉机主体上方设全透钢化玻璃的控制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使用方便,操纵灵活,无机械冲击,稳定性好;2、选用拖拉机作为主体,底盘离地间隙大、通过性能好;特别适合荒野作业;3、前置叉车能完成货物的叉装运输,后置吊车可以实现货物的远距离吊装,集吊装和转运于一体,节约了成本和劳动力,叉车和吊车切换作业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叉车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车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拖拉机主体,2、叉车体,3、吊车体,4、控制仓,5、配重体,6、外门架,7、悬挂装置,8、安装架,9、第一臂,10、第二臂,11、回转台,12、底盘,13、法兰盘,14、支腿,15、防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前叉后吊式拖拉机,包括拖拉机主体1、前端的叉车体2、后端的吊车体3和保证平衡的配重体5;叉车体2两侧的外门架6均布有若干螺栓孔,在一对水平的螺栓孔间固定有横向的悬挂装置7(悬挂装置7可以通过螺栓孔调节在外门架6上的高度位置),悬挂装置7悬挂在两个L型安装架8上,两个安装架8另一端与拖拉机主体1前端的左右两侧通过螺栓固定;吊车体3包括由液压提供动力的第一臂9、第二臂10和回转台11,回转台11下方固定有横向的工字型底盘12,底盘12前端通过法兰盘13与拖拉机主体1后端固定,底盘12下方设两个可伸缩式的支腿14;在拖拉机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可伸缩、折叠的防滚架15,防滚架15的跨距大于拖拉机主体1轮子的跨距,拖拉机主体1上方的控制仓4为全透钢化玻璃材质。

在本前叉后吊式拖拉机工作时,使用叉车体2时,预先调节好悬挂装置7在外门架6上的高度位置,开始作业,通过预判叉车体2叉装的物体的质量,调节后端的吊车体3的第二臂10,使第二臂10重心后移,保证拖拉机主体1前后重心平衡,若是叉装较重质量的物体,可以通过吊车体3吊装预先备用的配重体5,来达到前后平衡,便于叉装作业;当使用吊车体3作业时,首先把底盘12下方的两个支腿14支撑在地面上,把拖拉机主体1两侧的防滚架15支起,保证整体的稳定性,通过回转台11的回转和第一臂9、第二臂10的转动伸缩,来完成吊装,同时在叉车体2的叉架上放置配重体5,使保持前后的平衡稳定。

本前叉后吊式拖拉机,使用方便,操纵灵活,稳定性好;底盘离地间隙大,通过性能好,在荒野作业时能节省空间,集吊装和转运于一体,节约成本和劳动力,在较小空间内,切换叉车作业和吊车作业快捷方便。控制仓4采用全透钢化玻璃材质,既能保护驾驶员的人身安全,又能保证驾驶员的视野开阔,不会遮挡视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