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9793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



背景技术:

电动单梁起重机是一种实现起重升降功能的工程器械,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车间、石油石化、港口道路建设等行业的车间、仓库、工地,具有建筑净空高度低、自重轻、轮压小等优点,包括电动葫芦、传动结构、横梁架构、电路控制设施等组件。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单梁起重机实际作业时,电动葫芦3连接电缆4,用于对电动葫芦3内的电机进行馈电,电缆4与横梁1的长度相匹配,并随电动葫芦3的运行伸长弯曲,如图1所示,横梁1上设有钢圈17作为限位装置。电缆4与限位装置产生摩擦产生磨损,容易损坏,造成机械故障,耽误工作进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能够减少电缆和固定电缆装置摩擦产生的磨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单梁起重机,包括横梁、门型梁架和电动葫芦,所述横梁两端与门型梁架连接有滑移装置,所述横梁在门型梁架上方做纵向直线运动,所述横梁的下端设有两端凸出、呈板状的翼缘,所述翼缘滑移连接电动葫芦,所述电动葫芦上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在翼缘上壁滚动、并使电动葫芦在横梁下方做横向直线运动,所述电动葫芦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馈电的电缆,所述电缆包括外层的保护管套,所述保护管套由PU材料构成,所述横梁上设有若干水平排列的限位滑轮装置,所述限位滑轮装置包括定滑轮、包裹定滑轮的带轴轮套,所述带轴轮套设有供电缆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定滑轮上方,所述定滑轮包括凹陷的侧壁,所述侧壁的纵截面呈半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由PU材料构成的保护管套,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弹性和复原性,便于电缆来回的拉直和弯曲,充分保护电缆,并采用定滑轮为主体的限位装置,使电缆与限位装置相对滑动,相比接触钢圈的内壁,减少摩擦力,降低电缆磨损,且水平排列的限位滑轮装置、带轴轮套中定滑轮上方的通孔固定了电缆位置,并使电缆不易纵向晃动,也起到了减少摩擦的作用,电缆位于侧壁截面为半圆形的定滑轮上,实现更好的定位效果,同时促进电缆和定滑轮间的相对滚动,进一步地减少摩擦,保护电缆。

作为优选,所述侧壁的纵截面直径大于电缆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的电缆在截面为半圆的侧壁上定位效果良好,且电缆随电动葫芦运行伸长收缩产生左右摇晃时,较大直径的侧壁提供了一定的缓冲空间,进一步了保障了限位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带轴轮套上方铰接有上旋翻开的盖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限位滑轮装置可以打开,方便电缆的取出,有助于电动葫芦的拆卸和检修。

所述通孔的宽度与电缆直径长度之比为1.5~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此比例区间,使通孔宽度大于对电缆直径而小于双倍直径,既使通孔对电缆的限位效果得到保证,也避免比例过大时电缆因伸长收缩左右摇晃卡嵌于带轴轮套内壁和定滑轮所成间隙、比例过小时电缆限位过紧摩擦过大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葫芦上固定有包裹电缆的硬质固管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电缆与电动葫芦连接处的晃动,减少电缆于连接处易损坏的情况,保护了馈电线路。

作为优选,所述翼缘的两端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与滚轮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电动葫芦于横梁两端处的停止控制效果,并保护滚轮,增加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PU材质的保护管套,由于其良好的缓冲减震性、弹性和耐磨性,使电缆得到充分保护,采用包含定滑轮的限位装置,限位效果良好、有效减少电缆的晃动,随电动葫芦运行的电缆拉直或弯曲时使定滑轮产生滚动,促进电缆的运动,减少电缆的摩擦磨损,增加使用寿命,进而减少馈电故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限位滑移装置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限位滑移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的定滑轮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限位滑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中滚轮贴合弹性垫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中硬质固管套固定电缆的正视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中硬质固管套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中电缆的剖视图。

图中,1、横梁;2、门型梁架;3、电动葫芦;4、电缆;5、滑移装置;6、翼缘;7、滚轮;8、保护管套;9、限位滑轮装置;10、定滑轮;11、带轴轮套;12、通孔;13、侧壁;14、盖板;15、硬质固管套;16、弹性垫;17、钢圈;18、吊钩;19、铰链;20、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2、图3和图8,本实施例主要由横梁1、门型梁架2、电动葫芦3和滑移装置5组成,门型梁架2和横梁1均为H型钢,考虑到减少横梁1的生产成本,可以采用桁架结构,保证结构内力也减少钢铁用料,设有滑轮的滑移装置5和设有滑轨的门型梁架2使横梁1能够前后运行,调整起重路径,电动葫芦3滑移连接横梁1下端的翼缘6,其上方滚轮在翼缘6上滚动,使电动葫芦3左右运动,电动葫芦3下端设有吊挂重物的吊钩18,在实际工作中,吊钩18可以根据工作环境的需求进行更换,翼缘6的两端设有弹性垫16,弹性垫16与滚轮7贴合,起到了缓冲作用。

结合图2、图3和图4,对电动葫芦3馈电的电缆4被横梁1上的若干限位滑轮装置9限位,呈起伏曲线,限位滑轮装置9相邻间距相等,电缆4穿过带轴轮套11上方侧面的通孔12,使内部的定滑轮10发生转动。

结合图4、图5、图6和图7,定滑轮10的侧壁13凹陷且为半圆形,侧壁13的纵截面直径大于电缆4,盖板14和带轴轮套11的上壁通过若干铰链19连接,盖板14的长度大于带轴轮套11的厚度,通孔12的宽度与电缆4直径长度之比为1.5~2,上旋盖板14可以打开限位滑轮装置9,实际生产也可以采用折页实现翻转。实际使用中可使用润滑油对定滑轮10和滚轮7的连接轴进行保养,延长寿命并提高起重工作效率。

结合图9和图10,硬质固管套15固定于电动葫芦3并包裹电缆4,并且由硬质塑料构成,端头呈锥形,增大固定于电动葫芦3表壁的贴合面积。

如图11所示,保护管套8是由PU材料制成的软管,其管壁厚为10mm,保护电缆4内部的电线20,采用新兴的PU材料即聚氨酯材料,尺寸稳定性好、储存寿命长、耐磨、优异的减震、防滑性能、较好的耐温性能,其卓越的性能保证了本实施的稳定工作,实际生产中可在保护管套8和电线20间增加具有特定功能的保护层,如隔温管等。

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及效果:采用新兴的PU高分子材料保护管套8,充分保护电缆4,采用包含定滑轮10的限位装置,限位效果良好,与硬质固管套15一起有效减少电缆的晃动,随电动葫芦3运行的电缆4拉直或弯曲时使定滑轮10产生滚动,促进电缆4的运动,减少电缆4的磨损,增加使用寿命,进而减少馈电故障,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