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的双向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257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的双向立转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的双向立转结构,属于集装箱物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说明书采用了几个本实用新型专用的概念和术语,为表达和理解更为方便和准确,不至产生误解与歧义,特对其进行必要的定义和解释说明如下:

集装箱装卸作业:对集装箱进行整体吊运(起吊和转运)和内部货物装载(装箱)和卸载(拆箱)等的全部各种作业。

集装箱装卸设备:用来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的专业机械设备,包括各种集装箱装卸桥、起重机、正面吊、跨运车、叉车、挂车、输送机等,也包括下述的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等。

立转:将集装箱口向上或向下倾转一定角度或垂直竖立起来,以便进行货物装载或卸载。本发明主要是指一端开门的集装箱在长度方向上的立转,主要用来进行干散货物的装卸;只能将集装箱箱门朝向一个方向的集装箱立转起来的称为单向立转,能将集装箱箱门朝向任何方向的集装箱立转起来的称为双向立转。

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将集装箱锁定、吊起后,使集装箱立转起来以便进行干散货物装卸作业的机械设备,是一种新近出现的专用集装箱装卸设备;它可以同时具有使集装箱平落在地面上进行普通货物装卸作业的功能或带有将集装箱堆垛、换装与捣箱等其它各种作业功能。

立转装卸:是指采用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将集装箱倾转或竖立起来进行货物装卸,特别适用于进行干散货物装卸,当然集装箱倾转一定角度有时会更利于进行普通货物装卸。

集装箱作业宽度:是指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在实现作业功能时所必须的沿集装箱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以区别于集装箱自身的宽度尺寸。

普通货物:是指没有特殊形态和要求、适于人工或通用机械(叉车、输送机等)搬运的各类货物,如各种固态货物、有包装的干散形态、液态或气态货物等。

干散货物:是指诸如粮食、饲料、淀粉、煤炭、水泥等颗粒状、粉末状、杂碎状等处于干散形态的各类货物。

采用集装箱运输货物具有快速便捷、免包装、低损耗、安全、运输标准化、适用运输方式广等优点,日益得到推广普及。采用专用设备吊运集装箱进行普通货物装卸,以及将集装箱倾转或竖立(以下简称为立转)起来进行干散货装卸是一种新兴技术。现有技术——例如集装箱倾转或竖立设备(专利号:ZL201210098956.0),采用设备主体骑跨在集装箱运输车辆上的方式,将集装箱立转起来,进行干散货物的集装箱立转装卸作业,设备进行集装箱立转的结构有:1、采用两条油缸实现集装箱的单方向立转;2、采用摆动油缸或液压马达实现集装箱的双向立转。其缺点是:采用两条油缸时,只能进行集装箱的单方向立转,无法实现集装箱的单方向立转;采用摆动油缸或液压马达实现集装箱的双向时,由于进行集装箱立转时所需的的驱动力矩较大,采用的摆动油缸或液压马达的规格及外形尺寸也较大,设备的成本较高,这些立转结构不能够适用于进行普通货物的集装箱落地装卸,也有不利于实现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的远距离转场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的双向立转结构,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这种的双向立转结构成本造价较低,既能实现集装箱的双向立转装卸作业,也能够实现普通货物的集装箱落地装卸,能够实现集装箱在0°~±90°范围内的倾转或竖立,在进行集装箱立转装卸作业时,无论集装箱门朝向哪个方向,均无需调动集装箱方向,同时能够适用于进行普通货物的集装箱落地装卸,也有利于实现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的远距离转场运输。

针对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的双向立转结构,由左右两个机座、左右两个导向架、立转架、铰接主轴、左右两个升降油缸、左右两个立转油缸组成,主体呈左右对称形式,左右两个机座的主立柱作为竖直升降的导向结构,两个导向架分别安装在此导向结构内,两个导向架上端分别与立转架铰接,两个升降油缸分别安装在两个导向架内,上端与导向架连接,下端铰接在机座的油缸支座上,两个导向架在各自的升降油缸驱动下,同时带动立转架做上下升降运动,其中所述的左右两个升降油缸为二级或三级的多级升降油缸,所述的立转架由两条主梁、左端支架、右端支架等部分组成,其主体呈左右对称形式,两条主梁与左端支架及右端支架之间焊接或栓接,其特征在于:在左端支架及右端支架内部各套装一个立转换向盘,立转架的左端支架及右端支架分别与两个导向架上端在内侧悬臂式铰接,使左端支架及右端支架分别与左右两个导向架错开,不在同一个垂直中心面内,左右两个立转换向盘的垂直中心面分别与左端支架及右端支架的垂直中心面重合,立转换向盘的回转轴心线与悬臂式铰接轴心线重合,左右两个立转油缸分别与立转换向盘及导向架铰接,两个立转油缸的中轴线分别布置在立转换向盘的垂直中心面内,在左端支架及右端支架内侧各设有定位油缸,在左端支架及右端支架中部开有长孔,长孔内各设置一定位卡板,立转换向盘开有三个定位槽口,当立转架随吊具降落在集装箱或其它支撑物上面时,定位卡板能够在定位油缸的驱动下,卡进和脱离定位槽口,卡进时能使立转换向盘与左端支架或右端支架定位,脱离时立转换向盘能够在左右两个立转油缸的驱动下相对左端支架或右端支架绕悬臂式铰接轴心线转动,变换槽口位置,用以改变立转角度与方向,定位卡板卡在中间槽口时,立转架能够绕铰接轴心线做0°±45°立转摆动,定位卡板卡在左侧槽口时,立转架能够绕铰接轴心线做0°~+90°立转摆动,定位卡板卡在右侧槽口时,立转架能够绕铰接轴心线做0°~-90°立转摆动,从而实现集装箱的双向立转,在多级升降油缸的驱动下,导向架能够带动立转架沿着机座主体内侧做大行程的升降运动,从而实现了集装箱的落地装卸,并有利于实现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的远距离转场运输。

所述的左右两个立转油缸的布置方式为左右同侧、同推同拉,亦可是:左右异侧、一推一拉。

所述的立转架亦可只在左端支架或右端支架内部.套装一个立转换向盘,左右两个立转油缸相应一同布置在左端或右端,在此端左右两个立转油缸为异侧布置,一推一拉。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能够实现集装箱在0°~±90°范围内集装箱的双向立转,在进行集装箱立转装卸作业时,无论集装箱门朝向哪个方向,均无需调动集装箱方向,既能实现集装箱的双向立转装卸作业,也能够实现普通货物的集装箱落地装卸,并有利于实现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的远距离转场运输,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造价,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立转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现0°~+90°立转的效果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0°~-90°立转的效果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45°立转的效果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现集装箱落地装卸的效果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的远距离转场运输的效果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油缸布置轴测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油缸布置轴测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缸布置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的双向立转结构,由左右两个机座1、左右两个导向架2、立转架3、铰接主轴4、左右两个升降油缸5、左右两个立转油缸6组成,主体呈左右对称形式,左右两个机座1的主立柱作为竖直升降的导向结构,两个导向架2分别安装在此导向结构内,两个导向架2上端分别与立转架3铰接,两个升降油缸5分别安装在两个导向架内,上端与导向架连接,下端铰接在机座的油缸支座上,两个导向架2在各自的升降油缸5驱动下,同时带动立转架3做上下升降运动,其中所述的左右两个升降油缸5为二级或三级的多级升降油缸,所述的立转架3由两条主梁3.1、左端支架3.2、右端支架3.3等部分组成,其主体呈左右对称形式,两条主梁3.1与左端支架3.2及右端支架3.3之间焊接或栓接,其特征在于:在左端支架3.2及右端支架3.3内部各套装一个立转换向盘3.4,立转架3的左端支架3.2及右端支架3.3分别与两个导向架2上端在内侧悬臂式铰接,使左端支架3.2及右端支架3.3分别与左右两个导向架2错开,不在同一个垂直中心面内,左右两个立转换向盘3.4的垂直中心面分别与左端支架3.2及右端支架3.3的垂直中心面重合,立转换向盘3.4的回转轴心线与悬臂式铰接轴心线重合,左右两个立转油缸6分别与立转换向盘3.4及导向架2铰接,两个立转油缸6的中轴线分别布置在立转换向盘3.4的垂直中心面内,在左端支架3.2及右端支架3.3内侧各设有定位油缸3.5,在左端支架3.2及右端支架3.3中部开有长孔,长孔内各设置一定位卡板3.6,立转换向盘3.4开有三个定位槽口,当立转架3随吊具降落在集装箱或其它支撑物上面时,定位卡板3.6能够在定位油缸3.5的驱动下,卡进和脱离定位槽口,卡进时能使立转换向盘3.4与左端支架3.2或右端支架3.3定位,脱离时立转换向盘3.4能够在左右两个立转油缸6的驱动下相对左端支架3.2或右端支架3.3绕悬臂式铰接轴心线转动,变换槽口位置,用以改变立转角度与方向,定位卡板3.6卡在中间槽口时,立转架3能够绕铰接轴心线做0°±45°立转摆动,定位卡板3.6卡在左侧槽口时,立转架3能够绕铰接轴心线做0°~+90°立转摆动,定位卡板3.7卡在右侧槽口时,立转架3能够绕铰接轴心线做0°~-90°立转摆动,从而实现集装箱的双向立转,在多级升降油缸5的驱动下,导向架2能够带动立转架3沿着机座1主体内侧做大行程的升降运动,从而实现了集装箱的落地装卸,并有利于实现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的远距离转场运输。

所述的左右两个立转油缸6的布置方式为左右同侧、同推同拉,亦可是:左右异侧,一推一拉。

所述的立转架3亦可以只在左端支架3.4或右端支架3.4内部套装一个立转换向盘3.4,左右两个立转油缸6相应一同布置在左端或右端,在此端左右两个立转油缸6为异侧布置,一推一拉。

所述的立转架3有两种结构型式:固定式立转架与伸缩式立转架,如图1-4展现的是固定式立转架,其主梁3.1可选择不同长度,以使主体跨度内容纳一个集装箱作业宽度,或两个集装箱作业宽度;如图5-11所示展现的是伸缩式立转架,伸缩式立转架能够呈现两种状态:伸出状态和收缩状态,从而能够带动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两端的两个机座进行伸缩运动,调整设备主体跨度,当立转架3随吊具降落在集装箱或其它支撑物上面时,可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向立转结构,将集装箱立转装卸设备的两端机座同时提转起来,便于实现转场作业,如图10所示。

如图11所示,左右两个立转油缸6的布置方式为左右同侧,同推同拉,图示中展现的为立转油缸6同在左侧布置,同推同拉的示意图,显而易见,左右两个立转油缸6亦可同在右侧布置。

如图12所示,两个立转油缸6的布置方式为左右异侧,一推一拉,显而易见,两立转油缸6亦可反侧交叉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的立转架3只在左端支架3.2或右端支架3.3内部套装一个立转换向盘3.4,左右两个立转油缸6相应一同布置在左端或右端,在此端两个立转油缸6为异侧布置,一推一拉,图8所示为两个立转油缸6一同布置在左端,左右异侧,一推一拉,显而易见,左右两个立转油缸6及立转换向盘3.4亦可布置在右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