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和一种模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1571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和一种模切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和一种模切机。



背景技术:

OCA光学胶是重要触摸屏的原材料之一,是将光学亚克力胶做成无基材,然后在上下底层,再各贴合一层离型膜层,是一种无基体材料的双面贴合胶带,它是触控屏之最佳胶粘剂,其优点是清晰度、高透光性、全光穿透率>99%、高黏著力、高耐候、耐水性、耐高温、抗紫外线,受控制的温度,提供均匀的间距,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黄化、剥离及变质的问题。

现有的模切机在模切OCA光学胶后,成品胶和废料带分离,排废装置直接通过收卷马达来收卷废料,中间没有进行任何缓冲。由于在模切的过程中,OCA光学胶运动至模切处停顿模切,再继续前进,使得废料带拉扯,张力不稳定,某些被切割的较窄的部分会由于拉力而断裂,在运行速度过快的情况下,甚至会将切割后的成品胶带走。为了避免上述情况,不得不降低整个模切机的运转速度,这样就降低了模切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模切机排废装置不设置缓冲装置造成排废不稳定而导致模切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牵引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所述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在竖直方向上错开排列,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上下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废料收卷马达和缓冲滚轮组,所述缓冲滚轮组包括弹性元件、第一缓冲滚轮和第二缓冲滚轮,所述第一缓冲滚轮和第二缓冲滚轮均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弹性元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滚轮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架,通过调节所述弹性元件调节所述第一缓冲滚轮与所述第二缓冲滚轮的距离而形成耦合。所述废料带首先通过所述牵引装置,所述废料带依次绕过第一滚轮组的滚轮和第二滚轮组的滚轮,通过增大废料带和滚轮之间的包角,初步降低废料带的张力,然后废料带通过张力调节装置,废料带绕过所述第一缓冲滚轮,当废料带呈松弛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伸展来预紧废料带,特别的当所述第一缓冲滚轮和所述第二缓冲滚轮耦合时,所述第一缓冲滚轮和所述第二缓冲滚轮形成压力滚轮组,进一步控制废料带的张力,当废料带呈预紧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收缩,松弛废料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缓冲滚轮包括中心轴、可绕所述中心轴旋转的转动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中心轴的两端连接的滑动连接部,所述滑动连接部连接所述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连接部匹配的滑动槽,所述滑动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主体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弹性元件上设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对应的控制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废料带绕过所述转动主体时废料带的压力,若废料带松弛,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弹性元件伸展来预紧废料带,特别的当所述第一缓冲滚轮和所述第二缓冲滚轮耦合时,所述第一缓冲滚轮和所述第二缓冲滚轮形成压力滚轮组,进一步控制废料带的张力,当废料带呈预紧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收缩,松弛废料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滚轮组的滚轮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第二滚轮组的滚轮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上设有竖直方向的导轨,所述第一滚轮组的滚轮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导轨的滑块从而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二滚轮组的滚轮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导轨的滑块从而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所述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解决了收卷废料带时废料带张力变化不稳定的问题,使得拉力受到缓冲,实现平稳回收,避免废料带被拉断,同时避免将切割后的成品胶带走。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模切机,包括母卷、OCA光学胶、牵引滚轮组、模切装置、下模垫板、收卷、机体和上述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所述母卷和收卷分别设置在所述机体的两侧,所述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与所述收卷设置在所述机体的同一侧,所述牵引滚轮组、下模垫板按照从母卷到收卷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模切装置设置在所述下模垫板的上部并且闲置时与所述下模垫板不接触,所述光学胶一端套设在所述母卷上,经过所述模切装置模切形成成品胶和废料带,成品胶套设在所述收卷上,废料带经过所述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收卷。

作为优选,所述模切机还包括压力滚轮组,所述压力滚轮组设置在所述模切装置后、所述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和所述收卷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所述模切机具有较高的运转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的第一缓冲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模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中所示:1-支架、21-第一滚轮组、22-第二滚轮组、31-废料收卷马达、32-弹性元件、33-第一缓冲滚轮、34-第二缓冲滚轮、331-中心轴、332-转动主体、333-滑动连接部;

图3中所示:10-母卷、20-OCA光学胶、30-牵引滚轮组、40-模切装置、50-下模垫板、60-收卷、70机体、80-压力滚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一种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包括支架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牵引装置和张力调节装置,所述牵引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第一滚轮组21和第二滚轮组22,所述第一滚轮组21和第二滚轮组22在竖直方向上错开排列,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上下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废料收卷马达31和缓冲滚轮组,所述缓冲滚轮组包括弹性元件32、第一缓冲滚轮33和第二缓冲滚轮34,所述第一缓冲滚轮33和第二缓冲滚轮34均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弹性元件3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缓冲滚轮33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架1,通过调节所述弹性元件32调节所述第一缓冲滚轮33与所述第二缓冲滚轮34的距离而形成耦合。

请参见图2,所述第一缓冲滚轮33包括中心轴331、可绕所述中心轴331旋转的转动主体332、以及分别与所述中心轴331的两端连接的滑动连接部333,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连接部333配合的滑动槽,所述滑动连接部333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转动主体332绕所述中心轴331转动,所述滑动连接部333沿着所述滑动槽滑动,从而调整所述第一缓冲滚轮33的位置,调节所述第一缓冲滚轮33与所述第二缓冲滚轮34之间的距离。

所述转动主体33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未图示),所述弹性元件32上设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对应的控制器(未图示),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废料带绕过所述转动主体332时废料带的张力,若废料带松弛,所述压力传感器输出信号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弹性元件32伸展来预紧废料带,特别的当所述第一缓冲滚轮33和所述第二缓冲滚轮34耦合时,所述第一缓冲滚轮33和所述第二缓冲滚轮34形成压力滚轮组,进一步控制废料带的张力,当废料带呈预紧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32收缩,松弛废料带。

所述第一滚轮组21的滚轮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第二滚轮组22的滚轮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支架1上设有竖直方向的导轨(未图示),所述第一滚轮组21的滚轮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导轨的滑块上从而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第二滚轮组22的滚轮通过转轴设置在所述导轨的滑块上从而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废料带首先通过所述牵引装置,废料带依次绕过第一滚轮组21的滚轮和第二滚轮组22的滚轮,通过增大废料带和滚轮之间的包角,初步降低废料带的张力,然后废料带通过张力调节装置,废料带绕过所述第一缓冲滚轮33,当废料带呈松弛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32伸展来预紧废料带,特别的当所述第一缓冲滚轮33和所述第二缓冲滚轮34耦合时,所述第一缓冲滚轮33和所述第二缓冲滚轮34形成压力滚轮组,进一步控制废料带的张力,当废料带呈预紧状态时,所述弹性元件32收缩,松弛废料带。所述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解决了收卷废料带时废料带张力变化不稳定的问题,使得拉力收到缓冲,实现平稳回收,避免废料带被拉断,同时避免将切割后的产品胶带走,最后废料带由所述废料收卷马达31收卷。

实施例二

一种模切机,包括母卷10、OCA光学胶20、牵引滚轮组30、模切装置40、下模垫板50、收卷60、机体70和实施例一所述的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所述母卷10和收卷60分别设置在所述机体70的两侧,所述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与所述收卷60设置在所述机体70的同一侧,所述牵引滚轮组30和下模垫板50按照从母卷10到收卷60的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机体70上,所述模切装置40设置在所述下模垫板50的上部并且闲置时与所述下模垫板50不接触,所述光学胶20一端套设在所述母卷10上,经过所述模切装置40模切形成成品胶和废料带,成品胶套设在所述收卷60上,废料带经过所述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收卷。

所述模切机还包括压力滚轮组80,所述压力滚轮组80设置在所述模切装置40后、所述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和所述收卷60前,所述压力滚轮组80压住OCA光学胶20。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OCA光学胶20经所述模切装置40进行模切,经过所述压力滚轮组80分离为成品胶和废料带,成品胶由所述收卷60收卷,废料带由所述模切机的废料收卷缓冲装置收卷。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