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机台车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4352阅读:1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结机台车吊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结机台车吊具,属于烧结机台车吊具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烧结机设备检修作业中,烧结机台车需要经常检修和更换,检修和更换时,需要对烧结机台车进行吊运。目前,烧结机台车的起吊主要是利用烧结机台车起吊架,起吊架安装在一根横梁的两端,起吊时,由人直接用手将吊耳分别挂在台车轮轴上,再通过桥式吊车吊起移走。摘钩时,通过人用手将吊耳从台车轮轴上取下。由于起吊架是在考虑事故状态下和台车及台车内的烧结矿一起吊运的,因此,吊耳非常笨重,一个吊耳重约50公斤,吊耳挂摘一次需时间3-5分钟,且吊耳所挂的台车轮轴部位在台车轨道内侧,操作很不方便,经常出现挤伤,非常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机台车吊具,采用专用的吊耳,能够实现烧结机台车的快速吊运,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烧结机台车吊具,包含吊耳、吊耳把手、套口、钢丝绳连接孔、横梁和钢丝绳,所述吊耳为四分之三的圆环形结构,吊耳的上端设有钢丝绳连接孔,吊耳的下端呈开口型,吊耳下端的开口为与台车车轮相配合的套口,吊耳的两侧分别设有吊耳把手,横梁的两端各设有两个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横梁上,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吊耳中的钢丝绳连接孔连接。

所述横梁的中部上侧设有梯形凸台,所述梯形凸台上设有圆孔。

所述吊耳下端与台车车轮相配合的套口须正火处理,不允许有裂纹、毛刺,也不允许将缺陷焊补后再用。钢丝绳直径大于等于18 mm。

采用本实用新型,烧结机台车检修更换时,将桥式吊车停置在烧结机台车正上方,人工用手通过吊耳把手,将吊耳下端的套口套在烧结机台车车轮上,通过桥式吊车吊起移走后,再脱开吊耳,就可以实现烧结机台车检修时的快速吊运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体积小、重量轻,人工挂摘吊耳的时间从原来的3-5分钟减少到1-2分钟,从而实现烧结机台车的快速吊运,大大缩短了烧结机台车检修时的吊运时间,提高了烧结机的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吊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烧结机台车示意图;

图中:吊耳1、吊耳把手2、套口3、钢丝绳连接孔4、横梁5、圆孔6、梯形凸台7、钢丝绳8、烧结机台车9、台车车轮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附图1、2、3,一种烧结机台车吊具,包含吊耳1、吊耳把手2、套口3、钢丝绳连接孔4、横梁5和钢丝绳8,所述吊耳1为四分之三的圆环形结构,吊耳1的上端设有钢丝绳连接孔4,吊耳1的下端呈开口型,吊耳1下端的开口为与台车车轮相配合的套口3,吊耳1的两侧分别设有吊耳把手2,横梁5的两端各设有两个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的一端固定在横梁5上,钢丝绳8的另一端与吊耳1中的钢丝绳连接孔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3、4,吊耳1的外形尺寸为400×366×30 mm,内径为¢245mm,为四分之三的圆环形结构,其上端的钢丝绳连接孔4的尺寸为¢50mm,吊耳1下端的套口3与台车车轮10相配合,台车车轮10的尺寸为¢240×120 mm,吊耳1下端的套口3须正火处理,不允许有裂纹、毛刺,也不许将缺陷焊补后再用。吊耳1两侧的吊耳把手2的外形尺寸为80×80×130 mm,中间孔内径为¢10。

参照附图1、2,钢丝绳8的尺寸为¢18×105mm,钢丝绳8共4根,横梁5的两端各两根,横梁5的中部上侧设有梯形凸台7,可以增加横梁5的强度,梯形凸台7上设有圆孔6,用于和桥式吊车相连。

参照附图1-4,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通过桥式吊车吊运到烧结机台车正上方合适位置,人工用手通过吊耳把手2,将吊耳1下端的套口3套在台车车轮7的外侧1/2处,通过桥式吊车吊起移走并脱开吊耳1,实现烧结机台车检修时的快速吊运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