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U型管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032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U型管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换热器U型管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U型管是换热器上一个重要的零部件。现有技术中,一般都采用以下的方式来输送换热器U型管,将多个换热器U型管集中放置于一个容器中,然后采用人工或机械手将其搬运至需要使用换热器U型管的位置。采用这样的方式输送的换热器U型管杂乱不堪,不利于后续工序采用自动化操作,影响后续工序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输送换热器U型管整齐的输送至目的地的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换热器U型管的输送装置,包括:

一条以上导轨;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其中,所述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形成供换热器U型管在其内滑动的容置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所述第一导轨和/或第二导轨上设置有一条以上能够承载U型管上的焊环的滑槽,所述换热器U型管安装于导轨上时,换热器U型管上的焊环部分地嵌于滑槽中。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导轨上朝向第二导轨的一侧与第二导轨上朝向第一导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条滑槽,且两条滑槽等高。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轨上朝向第二导轨的一侧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导轨的顶部设置有能够承载U型管上的焊环的支承面。所述换热器U型管安装于导轨上时,所述换热器U型管上的焊环一部分嵌在滑槽中,一部分架设于第二导轨顶部的支承面上。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导轨相互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U型管的输送装置,包括一条以上导轨;在该导轨上换热器用的U型管能够沿着导轨移动且不能发生翻转。采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器U型管的输送装置可以将换热器U型管整齐地输送至目的地,便于后续工序采用自动化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外观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截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U型管的输送装置,主要适用于带焊环的U型管的输送。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与图2,所述第一导轨11上靠近第二导轨12的一侧设置有滑槽3,所述第二导轨12的顶部具有一支承面,将U型管20安装于导轨1上后,U型管20架设于第一导轨11与第二导轨之间,U型管202上的焊环21一部分嵌在滑槽13中,一部分承载于第二导轨12顶部的支承面上。优选地,该支承面与滑槽3的底边等高。滑槽3的宽度与焊环21的宽度相配,能够防止U型管20在导轨1上发生翻转。

所述第一导轨11与第二导轨12之间的距离d1应比U型管202的宽度d2大,同时比焊环21顶部到U型管20另一侧的距离d3小。

实施例二:

参照图3,所述第一导轨上朝向第二导轨的一侧与第二导轨上朝向第一导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一条滑槽,且两条滑槽等高。将U型管20安装于导轨1上后,U型管20上的焊环21部分地嵌在两侧的滑槽13中。

所述第一导轨11与第二导轨12之间的距离d4应比U型管202的宽度d5大,同时比焊环21顶部到U型管20另一侧的距离d6小。

实施例三: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两条背靠背紧贴着的导轨1,两条第二导轨12由一根原料一体加工成型,两条第一导轨11分别设置于两条第二导轨12的两侧。当然,两条第二导轨12也可以是由两条不同的原料单独地加工成型。

两条第一导轨11上靠近第二导轨12的一侧设置有滑槽3,第二导轨12的顶部具有一支承面,将U型管20安装于导轨1上后,U型管20架设于第一导轨11与第二导轨之间,U型管202上的焊环21一部分嵌在滑槽13中,一部分承载于第二导轨12顶部的支承面上。优选地,该支承面与滑槽3的底边等高。滑槽3的宽度与焊环21的宽度相配,能够防止U型管20在导轨1上发生翻转。

实施例四:

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包括两条并列的导轨1,两条第一导轨11一条原料一体加工成型,两条第二导轨12分别设置于第一导轨11的两侧。

所述第一导轨1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3,两条第二导轨12的顶部均具有一支承面,将U型管20安装于导轨1上后,U型管20架设于第一导轨11与第二导轨之间,U型管202上的焊环21一部分嵌在滑槽13中,一部分承载于第二导轨12顶部的支承面上。优选地,该支承面与滑槽3的底边等高。滑槽3的宽度与焊环21的宽度相配,能够防止U型管20在导轨1上发生翻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