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5922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轿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方便、可避免划伤人的轿底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电梯的井道普遍都设计得很小,但现有的一种电梯轿底装置是需从轿厢外进行安装的,如图1a所示,轿底210`上无向上弯折的踢脚板,轿壁220`延伸到轿底210`上,通过轿壁220`外侧的连接螺栓110`将两者固定,因此轿壁220`与轿底210`的连接螺栓110`必须从轿厢外面安装,但由于井道空间狭窄,安装轿壁220`与轿底210`的连接螺栓110`非常困难。

现有的另一种轿底装置如图1b所示,这种结构在轿底210`上设有向上弯折的轿底踢脚板120`,通过轿底踢脚板120`来与轿壁220`连接,因此,轿底210`与轿壁220`的连接螺栓110`可以在轿厢内安装,比较方便,但由于轿壁220`的底部有非常锋利的切边221`,而轿壁220`与轿底踢脚板120`之间形成台阶,导致乘客的脚可以伸到轿壁220`底下,因此切边221`容易划伤人的脚;而轿壁220`的切边221`要打磨光滑则需要非常高的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可避免划伤人、节约成本的轿底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可避免划伤人、节约成本的轿底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轿底装置,其包括踢脚板及装饰裙板;踢脚板的一端固定于轿底,其另一端凸设于所述轿底的上方并向轿厢内弯折,所述踢脚板的向轿厢内弯折的一端和轿壁相固定连接;装饰裙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踢脚板上并具有一装饰面,所述装饰面与所述轿壁的壁面平齐,且所述装饰面的顶端靠近所述轿壁的底部。

较佳地,所述装饰面的顶端与所述轿壁的底部之间的间距为3~4mm。

较佳地,所述装饰裙板包括装饰板、第一卡扣及抵触柱,所述装饰板的一面形成所述装饰面,所述装饰板的另一面设有所述第一卡扣、所述抵触柱,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踢脚板可拆卸地卡合连接,所述抵触柱的端部抵触于所述踢脚板。

较佳地,所述第一卡扣包括凸设于所述装饰板的第一凸起部及凸设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第一卡凸,所述第一卡凸卡合于所述踢脚板上。

较佳地,所述踢脚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对应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扣可拆卸地卡合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二卡扣包括安装部、凸设于所述安装部的第二凸起部及凸设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第二卡凸,所述安装部固定于所述踢脚板上,所述第二卡凸与所述第一卡扣相卡合。

较佳地,所述踢脚板包括连接部及凸设于所述连接部一端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向所述轿厢内弯折并与所述轿壁相连接,所述连接部凸设于所述轿底的上方,所述装饰裙板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并连接于所述轿壁的底部。

较佳地,所述踢脚板还包括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凸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平行,所述第二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轿底。

较佳地,所述踢脚板还包括一固定件,其固定于所述轿底的下方,所述连接部凸伸至所述轿底的下方并与所述固定件相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轿底装置,其具有踢脚板及装饰裙板,踢脚板的一端固定于轿底,踢脚板的另一端凸设于轿底的上方并向轿厢内弯折,踢脚板的向轿厢内弯折的一端和轿壁相连接;装饰裙板可拆卸地连接于踢脚板上并具有一装饰面,装饰面与轿壁的壁面平齐,且装饰面的顶端靠近所述轿壁的底部。通过踢脚板来连接轿底及轿壁,使整个过程都可以站在轿厢内操作,操作人员无需进入井道,安装轻松方便;而装饰裙板的设置,不仅可以起到装饰作用,使轿厢更有层次感,而且可以防止轿壁下部的锋边划伤乘客的脚,保证乘客的安全,同时无需对轿壁下部的锋边进行打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的一种轿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现有的另一种轿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轿底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装饰裙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二卡扣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轿底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首先参看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轿底装置100的一实施例中,其包括踢脚板110及装饰裙板120。踢脚板110的一端固定于轿底210,其另一端凸设于轿底210的上方并向轿厢内弯折,踢脚板110的向轿厢内弯折的一端和轿壁220相固定连接,因此可在轿厢内对两者进行连接操作,操作方便,有效解决井道过小而不方便从轿厢外对轿壁220进行安装连接的问题。装饰裙板120可拆卸地连接于踢脚板110,且装饰裙板120具有一装饰面1211,装饰面1211与轿壁220的壁面221平齐,且装饰面1211的顶端靠近轿壁220的底部,通过装饰裙板120的设置,可以防止乘客的脚伸入轿壁220下方而被划伤,保证乘客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中,装饰面1211的顶端与轿壁220的底部之间留有3~4mm的间距L以通风,但两者间的间距L不以此为限,只要保证乘客的脚不能伸入轿壁220下方即可,当然也可以使装饰面1211的顶端直接抵触于轿壁220的底部,这同样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现。

继续参看图2-4所示,装饰裙板120上设有第一卡扣122(详见后述),踢脚板110上设有与第一卡扣122相对应的第二卡扣130,通过第一卡扣122、第二卡扣130的卡合连接实现装饰裙板120的安装,使其安装、拆卸都更方便。

下面参看图2所示,所述踢脚板110包括第一固定部111、连接部112及第二固定部113,第一固定部111、第二固定部113连接于连接部112的两端并相互平行,第二固定部113固定于轿底210,连接部112凸设于轿底210的上方,且第一固定部111向轿厢内弯折并与轿壁220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踢脚板110的第一固定部111、连接部112、第二固定部113为一体成型结构,但不限于此,三者之间可分别独立成型再固定连接,这并不影响踢脚板110的功能。

更具体地,第一固定部111上还开设有连接孔(未标号),连接件140穿设于连接孔内并连接于轿壁220的底部,并在轿厢内即可方便地进行连接操作,其中,连接件140优选为连接螺栓,但不限于此,还可以利用其他连接件。

下面结合图2-3所示,所述装饰裙板120包括装饰板121、第一卡扣122及抵触柱123。其中,装饰板121的一面形成所述装饰面1211,装饰板121的另一面设有第一卡扣122、抵触柱123。且本实施例中,装饰板121上设有两第一卡扣122及两抵触柱123,两第一卡扣122的结构相同并相对设置,两抵触柱123设于两第一卡扣122的外侧。

具体地,第一卡扣122包括第一凸起部1221及第一卡凸1222,第一凸起部1221凸设于装饰板121上,且第一凸起部1221的远离装饰板121的端部凸设有第一卡凸1222。两第一卡扣122相间隔设置,且两第一卡扣122的第一卡凸1222相向凸伸。

如图2所示,当装饰裙板120连接于踢脚板110上时,第一卡扣122与第二卡扣130相卡合,且抵触柱123抵触于踢脚板110的连接部112,以加强两者之间的连接。

下面结合图2、4所示,第二卡扣130包括安装部131、第二凸起部132及第二卡凸133,其中,第二凸起部132凸设于安装部131,且第二凸起部132的远离安装部131的端部凸设有第二卡凸133。本实施例中,两第二凸起部132相间隔设置,且两第二凸起部132上的第二卡凸133向相反方向凸伸,以与第一卡扣122的第一卡凸1221相配合。

参看图2所示,第二卡扣130固定于踢脚板110上时,其安装部131紧贴于踢脚板110的连接部112并与之相固定,且第二凸起部132向轿厢内凸伸。连接装饰裙板120时,只需向踢脚板110方向推动装饰裙板120,使第一卡扣122的第一卡凸1222分别对应卡合于第二卡扣130的第二卡凸133上即可,由于第二卡凸133对第一卡凸1222的抵触作用,可防止装饰裙板120脱离,同时装饰裙板120的连接、拆卸都方便。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131上可以开设安装孔(未标号),利用紧固件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并固定于踢脚板110的连接部112,其中,紧固件可以为螺钉或其他连接件,当然第二卡扣130还可以直接焊接于连接部112或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于连接部112。

下面参看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轿底装置100的另一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别之处仅在于踢脚板110的结构,其他结构均相同,不再赘述,下面仅就两者的不同部分进行描述。

如图5所示,所述踢脚板110包括第一固定部111及连接部112,第一固定部111由连接部112的一端向轿厢内弯折形成,第一固定部111与轿壁220相固定连接,连接部112凸伸至轿底210的下方并与轿底210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踢脚板110还包括一固定件114,其固定于轿底210的下方并具有一固定面1141,连接部112凸伸至轿底210的下方并紧贴于固定面1141,利用紧固件150将连接部112、固定面1141相固定。其中,紧固件150优选为螺钉,但不以此为限。

下面结合图2-5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轿底装置100的组装过程进行说明。

安装轿壁220时,先将踢脚板110的一端固定于轿底210,具体根据踢脚板110的不同结构,可利用其第二固定部113直接与轿底210相固定,如图2所示,也可以通过固定件114将其一端固定于轿底210,如图5所示,踢脚板110的连接部112凸神于轿底210上方,并使第一固定部111向轿厢内凸伸;将轿底210的三面均固定有踢脚板110。

然后,将轿壁220设于踢脚板110的第一固定部111的上方,再将连接螺栓130穿设于第一固定部111并连接于轿壁220的底部,从而将两者固定连接,整个过程都可以站在轿厢内操作,无需操作人员进入井道,有效解决井道过小时不方便从轿厢外安装连接螺栓130的问题。

接着,将装饰裙板120连接于踢脚板110上,具体地,先将第二卡扣130固定于踢脚板110上,即,使其安装部131紧贴于连接部112的内表面并将两者固定连接,第二卡扣130的第二凸起部132向轿厢内凸伸。然后推动装饰裙板120使其上的第一卡扣122卡合于第二卡扣130上,即,第一卡扣122的第一卡凸1222卡合于第二卡扣130的第二卡凸133,由于第二卡凸133的抵触作用,使装饰裙板120不会脱落;同时,抵触柱123抵触于连接部112,加强装饰裙板120与踢脚板110之间的连接。连接完成后,装饰板121的顶部距轿壁120的底部3~4mm(见图2),且装饰裙板120的装饰面1211与轿壁220的壁面221在同一平面内,由于装饰裙板120的顶部贴近于轿壁220的底部,因此可以防止乘客的脚伸入轿壁220下方,从而防止轿壁220下部的锋边划伤乘客的脚,保证乘客安全,同时装饰裙板120还起到装饰作用,使轿厢更有层次感。

综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轿底装置100,其具有踢脚板110及装饰裙板120,踢脚板110的一端固定于轿底210,踢脚板110的另一端凸设于轿底210的上方并向轿厢内弯折,踢脚板110的向轿厢内弯折的一端和轿壁220相连接;装饰裙板120可拆卸地连接于踢脚板110上并具有一装饰面1211,装饰面1211与轿壁220的壁面221平齐,且装饰面1211的顶端靠近所述轿壁220的底部。通过踢脚板110来连接轿底210及轿壁220,使整个过程都可以站在轿厢内操作,操作人员无需进入井道,安装轻松方便;而装饰裙板120的设置,不仅可以起到装饰作用,使轿厢更有层次感,而且可以防止轿壁220下部的锋边划伤乘客的脚,保证乘客的安全,同时无需对轿壁220下部的锋边进行打磨,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轿底210、轿壁220的结构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