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6320阅读:9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盘,尤其涉及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



背景技术:

绕线盘是用于缠绕线材的结构件,可活动连接在支架上,并可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绕线或将线材展开出来。然而,现有的绕线盘在进行绕线时,容易出现线材缠绕不整齐及线材间相互缠绕在一起的现象,而相缠绞的线材部分则会越来越紧,最后导致线材松线时易出现完全卡线的现象,从而无法松开线材,进而会直接导致用线设备出现故障,甚至会损坏相关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

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包括主体部及分别设置于主体部两端的两限位板,所述主体部外表面靠近其中一限位板的一侧设有一环形导线槽,所述导线槽包括首尾相接的导出部及绕线部;所述导出部上设有起始端及末端,所述起始端至末端的槽深逐渐变浅;所述导出部末端连接于所述绕线部上,且绕线部的槽深与导出部末端的槽深相同;所述绕线部上设有一尾端,绕线部尾端与导出部起始端呈上下对齐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槽还包括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导出部靠近绕线部尾端的槽底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槽还包括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设置于靠近导出部一侧的限位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出部起始端与绕线部尾端间形成一竖向平面,所述第二安装孔设于竖向平面与导出部槽底之间的限位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导出部底面呈直线设置,导出部的槽底与所述竖向平面呈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出部的内侧槽壁与槽底呈一α角设置,其中,α角为45°~13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线槽,使线材能非常整齐地缠绕于绕线盘上,且无压线,穿线,缠绞线等问题。通过设置固定部将绕线完成后的线材末端固定,从而可确保线材不会松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的剖面示意图,其剖面位置为导线槽。

图4为图3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导线槽的横截面剖示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其可应用于所有具有绕线功能的设备上,该绕线盘可绕如PLA,ABS,PC,尼龙,改性材料等材质的线材。

所述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包括柱状主体部10及分别设置于主体部10两端的第一限位板21、第二限位板22。所述第一限位板21一侧的主体部10外表面端部设有一环形导线槽11,所述导线槽11包括一首尾相接的导出部12及一绕线部13,其中,所述导出部12底面呈直线设置,所述绕线部13呈圆弧形设置。所述导出部12的槽深大于所述绕线部的槽深,所述导出部12包括一起始端121及一末端122,所述起始端121至末端122的槽深逐渐变浅。所述导出部12末端122连接于所述绕线部13上,且导出部12末端122的槽深与绕线部13的槽深一致。所述绕线部13包括一尾端131,该绕线部13尾端131与导出部12起始端121呈上下对齐设置,并形成一竖向平面14。所述绕线部13槽底至主体部10外表面的距离为一根线材直径大小,绕线部13的尾端121槽底至导出部12起始端121槽底的距离为一根线材的直径大小。

绕线时,将线材起始端压合于所述导出部12的起始端位置,再自导出部12导出至绕线部13内,当线材绕至绕线部尾端131时,由于绕线部尾端131的高度与导出部起始端121的高度差值正好一根线材的直径,从而使线材可很平整的压于导出部12内的线材上继续绕圈,当线圈的第一圈和第二圈都排列整齐后,进而有利于后面的所有线材绕圈整齐排列。此外,所述导出部的内侧壁与底面呈一倾斜角度α角设置,其中,α角为45°~135°。从而,可进一步对线材进行限位,避免线材脱出。

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所述导线槽11也包括首尾相接的导出部12及一绕线部13。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导线槽11还包括安装孔15a,所述安装孔15a设于竖向平面14与导出部12起始端121槽底间的第一限位板21上。安装时,线材自所述安装孔15a穿入至导线槽11内,从而在起始端绕线时无需刻意压线,从而使线材的安装更简便、整洁。

如图8和图9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所述导线槽11也包括导出部12、绕线部13及安装孔15b,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安装孔15b设置于导出部12起始端一侧的底面上,该安装孔113a贯穿主体部10侧壁,使得线材的起始端可放置于所述主体部10内,且在起始端绕线时无需刻意压线,从而使线材的安装更简便、整洁。

如图10和图1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整齐的绕线盘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导线槽11还包括第一安装孔15c及第二安装孔16c,所述第一安装孔15c设置于导出部12起始端一侧的底面上,所述第二安装孔16c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1上,且该第二安装孔114c位于导出部12的槽底与所述竖向平面14间的第一限位板21上。所述第一安装孔113c及第二安装孔114c的设置,使得使用者可根据其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线材导入孔,使用极其便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线槽,使线材能非常整齐地缠绕于绕线盘上,且无压线,穿线,缠绞线等问题。通过设置固定部将绕线完成后的线材末端固定,从而可确保线材不会松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四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