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丸剂的理瓶、装瓶及压盖于一体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4156发布日期:2018-07-27 19:51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丸剂的理瓶、装瓶及压盖于一体的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瓶子的理瓶、滴丸的精确装瓶、以及瓶子的压盖功能,可满足滴丸剂的自动化生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多制药瓶装系统大多针对片剂、胶囊生产而设计,不适合滴丸剂的生产。瓶子存在站不稳、倒瓶的情况,滴丸由于较小(直径3mm左右),圆形数粒板存在缺丸、多丸等数丸不准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精确的滴丸瓶装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1.1外档板、1.2内档板、1.3 偏心块A、1.4偏心块B、1.5振动电机、1.6转向轨道、Q1放瓶气缸、J1感瓶开关组成自动理瓶系统,完成瓶子的理瓶;而装瓶系统包括了2.1主电机、2.2电气控制柜、2.3皮带轮、 2.4皮带、2.5减速箱A、2.6减速箱B、2.7转盘A、2.8转盘B、2.9下料管A、2.10下料管 B、2.11下料斗A、2.12下料斗B、2.13布料电机、2.14布料刷、2.15刮料板、2.16风刀、 2.17中心筒、2.20显示屏、2.21数粒板A、2.22数粒板B、2.23底板、J2感瓶开关、J3感瓶开关、J4物料感应传感器、J5物料感应传感器、G1同步开关、Q2挡瓶气缸、Q3挡瓶气缸部件组成,该机构完成丸剂的数粒与装瓶;自动压盖机由3.1外挡板、3.2内挡板、3.3偏心块A、3.4偏心块B、3.5振动电机、3.6送盖轨道、3.7预压机构、3.8二次压盖机构、3.9 卡瓶花盘、3.10伺服电机、3.11同步带、3.12同步轮、3.13显示屏、J6感瓶开关、J7感瓶开关部件组成,完成了瓶盖的压合工作;瓶子的输送机构由4.1上侧挡板、4.2下侧挡板、 4.3档板支架、4.4底座、4.5传送电机、4.6传送带组成。

瓶子经振动后由逆时针旋向输出到变向轨道暂存,当感应到缺瓶后,放瓶气缸动作放瓶,瓶子掉落到传送带上被输送至瓶装机中。

瓶子由传送带经过J2感瓶开关时,自动装瓶机各部位准备就绪,若J2感瓶开关五秒内未感应到瓶子经过,自动装瓶机自动停止;而后当第一瓶瓶子经过J3感瓶开关时,Q3挡瓶气缸做挡瓶动作,同时数粒转盘在主电机、减速电机以及皮带的传动下,开始做旋转动作,丸剂通过布料电机带动布料刷做旋转运动,使得丸剂一起进入了数粒转盘中的数粒孔中,随后的第二瓶经过J3感瓶开关时,Q2挡瓶气缸延迟0.3秒做挡瓶动作,数粒转盘旋转经过刮丸板把多余的丸子去除,旋转进入到固定托板的开孔处,在风刀的作用下落丸,经过下料管与下料斗,最后进入了瓶子中完成装瓶。

装丸后的瓶子经过感瓶开关后,压盖机开始运行,而后瓶子进入压盖机中的卡瓶花盘,卡盘花盘卡住瓶子经步进电机每次转动15°至下盖预压机构,瓶盖经由理盖筒振动后顺时针旋向输出到预压机构,当瓶子到位后开始下盖并预压,预压后卡瓶花盘转至二次压盖机构完成压盖,最后转至传送带后完成整个装瓶过程。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附图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外档板、1.2内档板、1.3偏心块A、1.4偏心块B、1.5振动电机、1.6转向轨道、Q1放瓶气缸、J1感瓶开关、2.20显示屏、2.21数粒板A、2.22数粒板B、J2感瓶开关、J3感瓶开关、J4物料感应传感器、J5物料感应传感器、G1同步开关、Q2挡瓶气缸、Q3 挡瓶气缸、3.1外挡板、3.2内挡板、3.3偏心块A、3.4偏心块B、3.5振动电机、3.6送盖轨道、3.7预压机构、3.8二次压盖机构、3.9卡瓶花盘、3.10伺服电机、3.11同步带、3.12 同步轮、3.13显示屏、J6感瓶开关、J7感瓶开关、4.1上侧挡板、4.2下侧挡板、4.3档板支架、4.4底座、4.5传送电机、4.6传送带。

图2是自动理瓶机结构图;

图中:1.1外档板、1.2内档板、1.3偏心块A、1.4偏心块B、1.5振动电机、1.6转向轨道、Q1放瓶气缸、J1感瓶开关。

图3是自动瓶装机正面结构图;

图中:2.1主电机、2.2电气控制柜、2.3皮带轮、2.4皮带、2.5减速箱A、2.6减速箱 B、2.7转盘A、2.8转盘B、2.9下料管A、2.10下料管B、2.11下料斗A、2.12下料斗B。

图4是自动瓶装机俯视结构图;

图中:、2.20显示屏、2.21数粒板A、2.22数粒板B、J2感瓶开关、J3感瓶开关、J4物料感应传感器、J5物料感应传感器、G1同步开关、Q2挡瓶气缸、Q3挡瓶气缸。

图5是瓶装机数粒机构图;

图中:2.13布料电机、2.14布料刷、2.15刮料板、2.16风刀、2.17中心筒、2.18外圆筒。

图6是数粒转盘入出丸原理图;

图中:2.21数粒板A、2.23底板。

图7是自动压盖机结构图;

图中:3.1外挡板、3.2内挡板、3.3偏心块A、3.4偏心块B、3.5振动电机、3.6送盖轨道、3.7预压机构、3.8二次压盖机构、3.9卡瓶花盘、3.10伺服电机、3.11同步带、3.12 同步轮、3.13显示屏、J6感瓶开关、J7感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系统包括了1.1外档板、1.2内档板、1.3偏心块A、1.4偏心块B、1.5 振动电机、1.6转向轨道、Q1放瓶气缸、J1感瓶开关组成自动理瓶系统,完成瓶子的理瓶;而自动装瓶机由2.7转盘A、2.8转盘B、2.9下料管A、2.10下料管B、2.11下料斗A、2.12 下料斗B、2.13布料电机、2.14布料刷、2.15刮料板、2.16风刀、2.17中心筒、2.20显示屏、2.21数粒板A、2.22数粒板B、2.23底板、J2感瓶开关、J3感瓶开关、J4物料感应传感器A、J5物料感应传感器B、G1同步开关、Q2挡瓶气缸、Q3挡瓶气缸部件组成,该机构完成丸子的数粒与装瓶;自动压盖机由3.1外挡板、3.2内挡板、3.3偏心块A、3.4偏心块B、 3.5振动电机、3.6送盖轨道、3.7预压机构、3.8二次压盖机构、3.9卡瓶花盘、3.10伺服电机、3.11同步带、3.12同步轮、3.13显示屏、J6感瓶开关、J7感瓶开关部件组成,完成了瓶盖的压合工作;瓶子的输送带由4.1上挡板、4.2下挡板、4.3档板支架、4.4底座、4.5 传送电机、4.6传送带部件组成,完成瓶子的输送工作。

如图2所示,瓶子经由1.3偏心块A、1.4偏心块B、1.5振动电机振动后,沿着由1.1 外档板、1.2内档板组成的区域由逆时针旋向输出到1.6转向轨道暂存,当J1感瓶开关感应到缺瓶后,Q1放瓶气缸动作放瓶,瓶子掉落到传送带上被输送至自动瓶装机中,完成了整个理瓶工序。

如图3、图4所示,瓶子由传送带经过J2感瓶开关时,自动装瓶机各部位准备就绪,若 J2感瓶开关五秒内未感应到瓶子经过,自动装瓶机自动停止;而后当第一瓶瓶子经过J3感瓶开关时,Q3挡瓶气缸做挡瓶动作,同时2.1主电机开始启动,2.1主电机通过2.3皮带轮、 2.4皮带带动2.5减速箱A与2.6减速箱B,从而带动2.7转盘A顺时针旋转与2.8转盘B逆时针旋转,开始数粒;如图5、图6所示,2.17中心筒与2.18外圆筒封闭了数粒区域,人工添加的丸子分布在布料区,2.7转盘A、2.8转盘B旋转时,大量的丸子由于重力作用下自动进入转盘中经过上下倒角的数粒孔中,同时经过由2.13布料电机、2.14布料刷组成的布料装置的旋转刷布,丸子在布料区中全部进入到2.24数粒孔中,转盘旋转至2.15刮料板处时, 2.15刮料板会把高于转盘的丸子刮掉,以保证丸子的准确数量;随后的第二瓶经过J3感瓶开关时,Q2挡瓶气缸延迟0.3秒做挡瓶动作,两个瓶子进入到了装瓶区,此时装满的丸子进入了出料区,在2.16风刀下吹的作用下落丸,丸子先进入2.9下料管A、2.10下料管B,而后落入2.11下料漏斗A、2.12下料漏斗B,准确的进入到瓶子中,完成了装瓶动作;同时, G1同步开关感应到2.7转盘A、2.8转盘B中的同步感应点,Q3挡瓶气缸复位,2个瓶子放出,在4.6传送带的带动下进入到下道工序,Q2挡瓶气缸复位,开始进瓶;至此完成了此次数粒装瓶动作,J4物料感应传感器、J5物料感应传感器若感应到布料区丸子数量较少时,报警提示操作人员加料。

如图7所示,装入指定丸数后的瓶子经过J6感瓶开关后,3.5振动电机运行,在3.3偏心块A、3.4偏心块B的作用下,瓶盖在3.1外挡板、3.2内挡板组成的导轨中顺时针传输,后沿着3.6送盖轨道进入到3.7预压机构,准备压盖;而后瓶子经过J7感瓶开关,3.10伺服电机延时0.3秒运行,通过3.11同步带、3.12同步轮的传动下,带动3.9卡瓶花盘每次旋转15°角度,3.9卡瓶花盘卡住传输过来的瓶子,转动至3.7预压机构,瓶盖由此下落至瓶子瓶口,此时3.7预压机构对瓶盖进行定位预压,使瓶盖定位在瓶子的瓶口上,3.9卡瓶花盘卡住预压过带有瓶盖的瓶子,旋转至3.8二次压盖机构位置,由3.8二次压盖机构中的下压气缸完成瓶盖完全压入瓶子瓶口,完成压盖动作;最后3.9卡瓶花盘卡住完成压盖的瓶子顺时针旋转至传送带处,由传送带传出完成整个理瓶、数粒装瓶、压盖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