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电池支架连续上料的工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076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电池支架连续上料的工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交通领域,涉及一种便于电池支架连续上料的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可充电电池的应用日益推广,电池系统在电动车中得以使用,其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动力电池包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包组装工序复杂、繁多。传统手工组装工艺对电池包产能有着重大制约。如今,在全球自动化浪潮的大环境之下,制造业从人力密集型转向生产自动化已是必然,采用自动化生产替代人力生产是该目标实现的主要措施。同时,在劳动力日益紧缺和人力成本逐步上涨的今天,使用自动化生产设备也是企业降低人力成本、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有效途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电池支架连续上料的工装结构,以便于支架上料、装料,实现自动化连续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电池支架连续上料的工装结构,由外箱、底座、旋转底盘、支架栏和支架构成,外箱具有前装料处和后上料处,底座固定于外箱的底部,旋转底盘以可旋转的形态安装在底座上,旋转底盘上具有若干工位,支架栏上形成方便插入、抽出的导槽,支架按方向放入支架栏的导槽中,支架栏固定至旋转底盘的工位上。

所述工位上具有三点限位销,支架栏的下方开设三个定位孔和一个盲孔,通过三点限位销与三个定位孔配合,使支架栏固定至旋转底盘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运用时,通过旋转底盘的旋转,机械手从上之下,逐个从支架栏取料,便可实现自动化生产中支架的连续上料,其结构简单明了,大大提高了支架上料、装料的便利性,保证了自动化生产的连续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省去支架栏和支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料、上料示意图;

图3是支架栏与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支架栏的正面图;

图5是支架栏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外箱1,装料处11,上料处12,底座2,旋转底盘3,工位31,限位销32,支架栏4,导槽41,定位孔42,盲孔43,支架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便于电池支架连续上料的工装结构,由外箱1、底座2、旋转底盘3、支架栏4和支架5构成。外箱1具有装料处11和上料处12。底座2固定于外箱1的底部,旋转底盘3以可旋转的形态安装在底座2上,旋转底盘3上具有若干工位31,支架栏41上形成方便插入、抽出的导槽41,导槽41设计是便于支架5装入,同时可进行限位,支架5按方向放入支架栏4的导槽41中,支架栏4固定至旋转底盘3的工位31上。

为了使支架栏4固定更方便、快捷,工位31上具有三点限位销32,支架栏4的下方开设三个定位孔42和一个盲孔43,通过三点限位销32与三个定位孔42配合,使支架栏4固定至旋转底盘3上,盲孔43设计为防呆,防止支架栏4前后倒置。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运用中,当需要装料时,在装料处11将空支架栏4取出,将支架5按前后端方向放入支架栏4对应导槽41中,再将支架栏4放入旋转底盘3相应位置的工位31。旋转底盘3上各支架栏4固定位置处均有三点限位销32,在保证限位功能的同时并进行防呆设计。

当机械手上料时,通过机器设定行程,在上料处12将从上至下逐个取料,当完成一个支架栏4取料时,旋转底盘3逆时针旋转,将下一个支架栏4转至上料处12。此时,空支架栏4也将转至装料处11重复装料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